新書推薦:
《
身体自愈力:解决内在病因的身体智慧指南
》
售價:NT$
449.0
《
非言语沟通经典入门: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力量(第7版)
》
售價:NT$
560.0
《
山西寺观艺术壁画精编卷
》
售價:NT$
7650.0
《
中国摄影 中式摄影的独特魅力
》
售價:NT$
4998.0
《
山西寺观艺术彩塑精编卷
》
售價:NT$
7650.0
《
积极心理学
》
售價:NT$
254.0
《
自由,不是放纵
》
售價:NT$
250.0
《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售價:NT$
1265.0
|
內容簡介: |
颐和园前身乃始建于1750年的清漪园,它背倚峰峦叠嶂的西山山脉,面向平坦广阔的京西平原,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北京西北郊美丽的自然风光中。在颐和园建园270周年之际,为广大园林艺术研究者、工作者及爱好者献上这本多方面交流探讨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论文集,供广大园林艺术研究者、工作者及爱好者学习、交流、借鉴。本书经过精心筛选,收录了37篇论文,是一本有关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研究的论文集。论文的研究对象多以北京颐和园为主,苏州园林等其他地方的中国古典园林为辅。本书内容包括了园林历史、造园艺术、园林建筑、园林植物、园林文化五部分,是这些领域近年来研究成果的汇集,希望有助于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研究与传承,期待该领域出现更多的研究成果。
|
目錄:
|
目 录
前言
一、园林历史………………………………………………………………………………1
北京城市历史变迁与生态文化………………………………………………………………2
清漪园望蟾阁的兴衰变迁……………………………………………………………………7
画中游建筑群的营建研究…………………………………………………………………16
措意精巧,妍美俊健:北朝皇家建筑、园林艺术的发展与品评的特点
——基于晋唐正史“艺术传”的记载……………………………………………………35
颐和园西宫门历史格局初探………………………………………………………………44
抗战胜利后至新中国成立前颐和园园艺景观变迁………………………………………54
新形势下的园林保护新思考——为颐和园建园270周年文化论坛作…………………64
二、造园艺术……………………………………………………………………………71
千尺为势,百尺为形——三山五园视野下的颐和园造景艺术探赜……………………72
风月清华赢四季——颐和园的造园艺术和时间美学……………………………………92
颐和园山水造园艺术与植物造景浅析……………………………………………………112
颐和园古典园林景观的视觉尺度浅析……………………………………………………125
清漪园界湖桥“桥景”分析………………………………………………………………130
上海五大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的时代延续…………………………………………………139
大观园水系溯源——基于对大观园“中央大湖”的探索………………………………149
古猗园理水浅析……………………………………………………………………………157
宁寿宫花园(乾隆花园)的价值和对乾隆《宁寿宫铭》的深度理解…………………166
颐和园造园艺术浅析………………………………………………………………………171
基于构成性特征的明清什刹海历史公共园林景观动态解析……………………………177
清西陵行宫格局浅析………………………………………………………………………185
徽州传统聚落景观艺术研究——以宏村为例……………………………………………192
清代皇家园林营造艺术初探——以颐和园霁清轩为例…………………………………199
乾隆建造清漪园政治理念初探……………………………………………………………206
颐和园三孔天桥研究………………………………………………………………………211
三、园林建筑…………………………………………………………………………219
佛国宇宙、“世界”缩影及曼荼罗式宗教建筑布局
——浅谈西藏扎囊桑耶寺、承德普宁寺和北京清漪园须弥灵境的建置意象…………220
匠心再复——拙政园见山楼明瓦窗修缮保护的原真性思考……………………………230
颐和园贴落修复的方法及实践……………………………………………………………239
浅论皇家园林中藏传佛教建筑的修复与保护……………………………………………247
四、园林植物…………………………………………………………………………259
清西陵古松的管理与保护…………………………………………………………………260
颐和园绮望轩遗址植物景观分析与修复初步研究………………………………………268
名园嘉木,宜水宜山——颐和园大果榆景观价值分析和繁殖技术研究………………276
颐和园立体花坛造景施工及养护——以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立体花坛为例……………282
五、园林文化…………………………………………………………………………293
北海石文化…………………………………………………………………………………294
总把江山入画图——论颐和园的影像诠释………………………………………………301
传统园林中太湖石的人文精神解构………………………………………………………317
香山碧云寺园林文化价值的研究…………………………………………………………322
古典园林鱼文化的历史变迁………………………………………………………………328
颐和园造园艺术中藏玉特色初探…………………………………………………………341
|
內容試閱:
|
前 言
在中国造园史上,园林的兴建起源于殷商,宋元以后逐渐兴盛,至明清达到鼎盛。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是中国古典造园艺术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三山五园”中至今保存最大、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体现了中国数千年造园艺术的哲学理念、审美意趣、建造技艺,堪称中国造园艺术的“活标本”和“百科全书”。造园艺术是颐和园学术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长期以来,许多专家学者在相关学术领域探索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学术成果。近年来,颐和园管理处紧密围绕国家和北京市文化发展战略,围绕“一核一城三带两区”的总体框架建设全国文化中心,不断深挖颐和园丰富而厚重的文化内涵。今年恰逢颐和园建园270周年,颐和园管理处学术部门汇集颐和园(及其前身清漪园)造园艺术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结集出版,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颐和园可以说是中国乃至世界园林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它背倚层峦叠嶂的西山山脉,山清水秀,四季似画,乾隆对其曾有“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的评价。1998年12月颐和园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高度评价为“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
观滴水可知沧海,观颐和园可见中国古典园林之精髓所在。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萃南、北古典园林之精华,赋予真山真水以文思匠心,实现了自然神韵和人文情趣的完美统一。颐和园的造园艺术博采众长,在保持北方传统建筑基础上将江南园林景观融于其中。浩渺的昆明湖与巍峨的万寿山之间,富丽堂皇的建筑群若隐若现;前山开阔通透,后山幽静曲折;湖光山色中,水鸟出没,绿柳拂岸,菱荷飘香,一派风光旖旎的景色。颐和园的青山绿水间蕴含了浓郁的人文气息,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精湛的人文创造融为一体,体现了“移天缩地在君怀”的高远立意,其在借景、掇山理水、规划布局等方面表现出精妙的手法,堪称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的典范。
明代造园家计成在《园冶》里记载:“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道出了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的特点。中国造园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以再现自然为宗旨,又有诗情画意的写入。自然的湖山之美,通过人工的掇山理水、花木建筑的修饰,激发人们对某种理念、意趣、情境的联想,引起人们在审美思想和文化情感上的共鸣,创造出情与景容的意境。
本论文集的出版,共收录了37篇优秀论文,以古典园林“造园艺术及保护实践”为主题,共分为园林历史、造园艺术、园林建筑、园林植物、园林文化五个单元。造园之艺,与很多艺术都息息相通。因此,本书从不同角度出发,在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的保护与发展、古典园林造园艺术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及传播推广、现代技术在古典造园艺术中的应用与实践等方面,做了深入探讨与研究,更为系统地梳理了造园艺术方面的研究成果,相信将对颐和园园林文化和中国园林文化的深入研究和认知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研今必习古,无古不成今”。造园艺术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颗耀眼的明珠。我国造园艺术在长期发展演变中,积累了适合本国自然条件、文化传统的理论体系。本书旨从历史和现代不同时代角度出发,对造园的文化底蕴、理论内涵、设计方法、保护形式等方面进行研究,学习和传承传统造园艺术的理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探讨其在新时代发展的时代指导意义,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限于编辑时间短促,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专家指正!
秦雷
2020年12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