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清代贡院史
》
售價:NT$
800.0
《
光焰摇曳——变革与守望的梁启超
》
售價:NT$
440.0
《
发展与制约:明清江南生产力研究(壹卷李伯重文集:江南水乡,经济兴衰,一本书带你穿越历史的迷雾)
》
售價:NT$
480.0
《
走进史学(壹卷李伯重文集:李伯重先生的学术印记与时代见证)
》
售價:NT$
360.0
《
故宫书画集(精编盒装)版传统文化收藏鉴赏艺术书法人物花鸟扇面雕刻探秘故宫书画简体中文注释解析
》
售價:NT$
1490.0
《
《往事和近事(增订本)》(著名学者葛剑雄教授代表作,新增修订、全新推出。跨越三十多年的写作,多角度讲述中华文明)
》
售價:NT$
349.0
《
往事和近事:历史地理学泰斗、百家讲坛主讲葛剑雄经典文集
》
售價:NT$
349.0
《
父母的关键认知
》
售價:NT$
225.0
|
編輯推薦: |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当代应用*为广泛的几种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系统结构和工程设计,是为适应当前电子与信息领域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而编写的电子与信息类专业通信系统教材。全书共分五章,内容包括:通信系统概述、微波中继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短波通信系统及移动通信系统。
|
內容簡介: |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当代应用*为广泛的几种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系统结构和工程设计,是为适应当前电子与信息领域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而编写的电子与信息类专业通信系统教材。
|
關於作者: |
杨育红,女,副教授,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三类岗位津贴获得者,优秀硕士生指导老师,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口863等科研项目20余项,获全军军事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一项,装备维修二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出版教材5部、专著2部,发表论文39篇,申请国防发明专利2项,撰写国防报告8部、研究报告2部。
|
目錄:
|
第1章绪论
1.1现代通信的一般概念
1.2通信系统及其模型
1.3电通信发展简史及通信系统分类
1.4几种主要通信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5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第2章数字微波中继通信系统
2.1数字微波中继通信概念
2.1.1概述
2.1.2数字微波中继通信的特点
2.1.3数字微波通信的发展概况
2.2数字微波中继通信系统组成
2.2.1数字微波收发信设备
2.2.2中继站的中继方式
2.3多路复用以及调制技术
2.3.1多路复用和数字复接技术
2.3.2调制技术
2.4传播特性
2.4.1微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损耗
2.4.2地面对微波视距传播的影响
2.4.3大气折射对微波传播的影响
2.4.4衰落及其统计特性
2.5数字微波中继通信系统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2.5.1假想参考电路及传输质量指标
2.5.2射频波道的频率配置
2.5.3微波中继线路设计、站址选择与核查
2.6本地多点分配业务
2.6.1本地多点分配业务概述
2.6.2LMDS频率配置
2.6.3LMDS系统的技术分析
参考文献
第3章卫星通信系统
3.1卫星通信概述
3.1.1卫星通信的特点
3.1.2卫星通信系统分类
3.1.3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
3.1.4卫星通信的工作频段
3.1.5卫星通信的发展
3.2通信卫星
3.2.1卫星的运行轨道
3.2.2方位角、仰角和站星距的计算
3.2.3通信卫星的组成
3.2.4星上处理、星上交换和星上抗干扰技术
3.3卫星通信地球站
3.3.1地球站的组成
3.3.2地球站天线馈线分系统
3.3.3地球站跟踪伺服分系统
3.3.4地球站发射分系统
3.3.5地球站接收分系统
3.3.6地球站其他分系统和设备
3.3.7地球站选址与布局
3.4卫星通信体制
3.4.1基带处理和编码调制权衡
3.4.2频分多址联接方式
3.4.3时分多址联接方式
3.4.4码分多址联接方式
3.4.5几种混合多址联接方式
3.4.6ALOHA方式
3.5卫星通信线路计算
3.5.1卫星通信线路载波功率计算
3.5.2卫星通信线路噪声功率计算
3.5.3卫星通信线路载噪比计算
3.5.4卫星通信线路系统权衡
3.6数字卫星通信系统范例
3.6.1IDR系统
3.6.2IBS系统
3.6.3VSAT系统
3.6.4直播卫星电视系统
3.7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3.7.1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3.7.2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INMARSAT系统
3.7.3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铱系统
3.7.4M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ICO系统
参考文献
第4章短波通信系统
4.1概述
4.2短波信道
4.2.1短波信道的传播特性
4.2.2短波线路设计
4.3短波自适应选频
4.3.1自适应选频技术基本概念
4.3.2实时选频系统工作原理
4.4短波数字传输
4.4.1短波信道对数据传输的影响
4.4.2短波数字调制解调技术
4.4.3短波扩频通信
4.5短波自适应通信
4.5.1短波第二代自适应通信系统概述
4.5.2短波第三代自适应通信系统概述
4.5.3短波第三代自适应通信协议体系
4.5.4短波第三代自适应通信网物理层的突发波形
4.5.5短波第三代自适应通信网数据链路层结构及功能
参考文献
第5章移动通信系统
5.1移动通信概述
5.1.1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
5.1.2蜂窝的基本概念
5.1.3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和多址方式
5.1.4蜂窝移动通信的发展
5.2移动环境下的电波传播
5.2.1移动信道的电波传播机理
5.2.2移动环境下的电波传播特性
5.2.3多径衰落的描述
5.2.4路径损耗大尺度传播模型
5.2.5信道相关带宽和相干时间
5.3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
5.3.1网络结构
5.3.2信令
5.3.3越区切换和位置管理
5.3.4鉴权与安全
5.4GSM移动通信系统
5.4.1GSM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5.4.2GSM的无线接口
5.4.3GPRS简述
5.5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5.5.1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简介
5.5.2WCDMA关键技术
5.5.3CDMA2000关键技术
5.5.4TDSCDMA关键技术
5.6第四、五代移动通信系统
5.6.1第四、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简介
5.6.2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OFDM技术
5.6.3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MIMO技术
5.6.4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大规模MIMO
5.6.5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基于滤波器组的多载波技术
5.6.6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全双工技术
5.6.7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自组织网络技术
5.6.8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软件定义无线网络
5.6.9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关键技术内容分发网络
参考文献
第6章光纤通信系统
6.1引言
6.1.1光通信的基本概念
6.1.2光纤通信系统组成
6.2光纤与光缆
6.2.1光纤的结构、种类及光的传输
6.2.2光纤的传输特性
6.2.3光缆
6.3光路的无源光器件
6.3.1光纤连接器
6.3.2光开关
6.3.3光衰减器
6.3.4光隔离器
6.3.5光耦合器
6.4光发送机
6.4.1光源器件
6.4.2驱动电路
6.4.3LD控制电路
6.4.4光发送机电路图举例
6.5光接收机
6.5.1光检测器
6.5.2前置放大器
6.5.3均衡器
6.5.4脉冲再生电路
6.5.5误码率和灵敏度
6.6光纤通信系统及设计考虑
6.6.1光纤通信系统结构
6.6.2工作波长和系统的限制
6.6.3系统设计
6.7光纤通信技术介绍
6.7.1多信道通信
6.7.2光孤子通信
6.7.3超长波红外光纤通信
6.7.4全光通信网关键技术介绍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信息及通信理论与技术是当代人们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需求的提升,通信系统及设备内容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以及相关学科对人才培养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适应上述发展的要求,我们在牛忠霞、冉崇森、刘洛琨等编写的《现代通信系统》以及内部教材《现代通信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实践,考虑人才培养实际需求,补充大量新热点、新技术、新理论,经过大幅更新,重新编写成本书。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对如何处理好加强基础知识与引入新的理论技术之间的关系,注重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问题,编者结合多年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实践,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全书共分6章。第1章简述了通信系统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概括性地介绍了现代通信系统的一般概念、系统模型及分类等; 第2章较全面地介绍了数字微波中继通信的相关概念以及系统的组成,以及多路复用、复接和调制等关键技术和微波传播特性,通过举例讨论了数字微波中继通信系统设计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包括射频波道的频率配置、微波中继线路设计、站址选择与核查等问题,并介绍了本地多点分配业务; 第3章概述了卫星通信基本概念、通信卫星和地球站的组成,着重讨论了卫星通信的线路计算和多址联接方式,给出了数字卫星通信系统的范例和卫星通信与互联网融合的方式等内容; 第4章介绍了短波信道的传播特性和线路设计、短波自适应选频技术、短波数字传输等技术,并介绍了第二代、第三代短波自适应通信系统等内容; 第5章介绍了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移动环境下的电波传播,并重点介绍了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GSM
第三代以及第四代和第五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第6章介绍了光纤通信系统,着重论述了光纤与光缆、光路的无源光器件、光发送机和光接收机; 给出了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法。
本书的第1、2章由朱义君、杨育红、菅春晓编写; 第3章由杨育红、菅春晓、任嘉伟编写; 第4章由王彬编写; 第5章由崔维嘉、巴斌编写; 第6章由张艳语、朱义君编写。本书的编写得到了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信息系统工程学院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此外,本书的编写参考了国内外众多的书籍及文献,仅将主要参考资料附书后,同时向各原作者表示深深的谢意。
由于本书编写的内容覆盖面较广,加之编者水平有限,不足之处,诚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2020年10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