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新能源材料
》
售價:NT$
290.0
《
传统文化有意思:古代发明了不起
》
售價:NT$
199.0
《
亚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兴衰
》
售價:NT$
490.0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售價:NT$
440.0
《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售價:NT$
790.0
《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售價:NT$
545.0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售價:NT$
390.0
《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售價:NT$
475.0
|
編輯推薦: |
项秉仁先生是中国内地自主培养的*位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方向博士毕业生。项秉仁的建筑生涯横跨中国改革开放前后,其建筑设计思想的成熟与中国建筑学重新融入全球建筑潮流是同步的。面对国门再次打开后纷至沓来的各种建筑学风格、思想与流派,项秉仁坚持摸索普适的建筑学基本规律,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辗转流转中坚定着建筑师的职业操守,将人生各个阶段的经验、不同的学习与工作经历转化为建筑设计的基础修养。项秉仁以自己的实践验证并发展了现代主义建筑学内在的职业观,影响了一代年轻建筑师的职业道路。
|
內容簡介: |
项秉仁是我国内地独立培养的*位建筑学博士,他是美国注册建筑师,中国国家一级建筑师,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博导,他四十多年的创作过程,是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建筑教育和建筑实践的一个缩影。本书稿不仅系统梳理、深度介绍建筑师项秉仁*重要的建筑作品,同时也结合他的人生历程、所处时代以及中国(国际)建筑领域数十年来的发展变化,记录了建筑师项秉一生的重要经历和建筑探索。全书分分导读、对谈、评论、作品及简短对话、附录几个部分,从不同角度展示了项秉仁的童年、求学、游历、设计、教学等人生经历,内容极为丰富。
|
關於作者: |
滕露莹
上海秉仁建筑师事务所合伙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同济大学建筑学硕士。
马庆禕
上海秉仁建筑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客座评委。同济大学建筑学硕士、柏林工业大学城市设计硕士。2017曾参与首尔建筑城市主义双年展指标城市单元设计指导。
曹佟
上海秉仁建筑师事务所品牌经理,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士。
李芸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学士。
|
目錄:
|
前言序
齐康
作为中国现代建筑的见证者,七十年来我陪伴了几代建筑师成长,他们之中不乏为城市面貌、学科发展作出卓越贡献者,也因此,我备感欣慰和自豪。其中,项秉仁是我一直很欣赏的学生。
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始有真正意义上的建筑师是在20世纪20年代,第一代中国建筑师几乎都是留学外国学习建筑学的,而美国几个名牌大学的建筑系,尤其宾夕法尼亚大学堪称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的摇篮。项秉仁则是在南京工学院接受的建筑学教育,成为我国独立培养的第一位建筑学博士。文化大革命之后,我曾是他的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并继童寯先生接任他的博士生导师。项秉仁在本科阶段接受了完整的布扎学院派训练,基本功扎实,读书期间就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普遍关注。印象中那时他就非常关注当代世界建筑理论的发展和国际建筑大师的设计思想和实践,并出版了关于美国著名建筑大师的《赖特》一书,翻译了凯文林奇的《城市的印象》。序
齐康
作为中国现代建筑的见证者,七十年来我陪伴了几代建筑师成长,他们之中不乏为城市面貌、学科发展作出卓越贡献者,也因此,我备感欣慰和自豪。其中,项秉仁是我一直很欣赏的学生。
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始有真正意义上的建筑师是在20世纪20年代,第一代中国建筑师几乎都是留学外国学习建筑学的,而美国几个名牌大学的建筑系,尤其宾夕法尼亚大学堪称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的摇篮。项秉仁则是在南京工学院接受的建筑学教育,成为我国独立培养的第一位建筑学博士。文化大革命之后,我曾是他的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并继童寯先生接任他的博士生导师。项秉仁在本科阶段接受了完整的布扎学院派训练,基本功扎实,读书期间就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普遍关注。印象中那时他就非常关注当代世界建筑理论的发展和国际建筑大师的设计思想和实践,并出版了关于美国著名建筑大师的《赖特》一书,翻译了凯文林奇的《城市的印象》。
项秉仁拿到博士学位后,他飞美国,去香港,再回到上海,在知名大学和设计机构学习经验,深入实践,逐渐成长为成熟的职业建筑师。今年,我收到他记录四十年成果的专著初稿,再次回忆起他的过人才华和端正态度,欣喜于他四十年如一日对于建筑设计的热爱、尊重,以及对创新的不懈追求。他是城市与建筑领域的优秀实践者,也是传播理想的教育者。他正视市场规律,也坚定地以更宏观、更有远见的专业身份去主导大型项目,保持了持续稳定的设计水准。从收录的二十多个项目中,可以看出他对于城与楼、人与景、古与今的诸多思考,他勇于打破常规,对于城市互融、可持续发展在实施层面做出了正面引导。
如今,我的学生项秉仁也已桃李满天下,我欣慰地看到一代代建筑学人的传承力量,中国现代建筑由学习西方为起点,必然要走向属于自己的东方道路。
李振宇
古人说字如其人、文如其人。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应该也是建筑师本人的生活经历、专业立场和创作态度的体现。
对于项秉仁先生来说,就更是如此了。因为项先生在中国建筑师当中,有许多独有的经历,得到了很多项第一。他四十多年的创作过程,既是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建筑教育和建筑实践的一个缩影,也是他独特的专业道路选择的结果。今天,项老师的作品结集出版,嘱我为序。余生也晚,作序当否,很是踌躇。然而项老师是我前辈师长,恭敬即是从命。于是不揣冒昧,借用起、承、转、合四个字作题一试。
起
项秉仁先生是中国内地第一个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方向的博士毕业生,在中国建筑教育界无人不知。他是1961级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建筑学本科生,当年是南工建筑系有名的全优学生,作业在《建筑学报》发表过。他离校十余年辗转之后,1978年回到南工,师从刘光华、齐康、钟训正老师攻读硕士研究生。1981年硕士毕业后,又师从童寯、齐康老师攻读博士研究生,1985年博士研究生毕业。这样跨越十年后硕士、博士学位一气呵成的经历,在当时中国建筑界也是第一或者是唯一。随后项老师来到上海,在同济大学建筑系任教,成为第一批博士教师。后来又担任建筑设计教研室主任。这是一个起点非常高的教师生涯,足以让绝大多数的中青年教师羡慕。
还有一个起点,就是作品集里的第一号,马鞍山雨山湖公园小品建筑。这是在十年动荡的后期,在马鞍山设计院工作的项秉仁建筑师终于找到了设计实践的机会,1976年完成了对他来说非常有意义的第一波创作。这是在他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之前的作品,已经能看出早期现代主义与中国园林建筑的结合。也许正是这个起点,推着项老师后来的一次次探索和尝试。
承
项先生的师承很了不起。杨廷宝先生教过他建筑初步,1966年项先生毕业时差点成为杨先生的研究生。有人认为,南京工学院的建筑教学体系是布扎式的学院派,重基础训练,重立面形式。也有人认为,在20世纪60年代社会背景下,在实用、经济,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美观的原则下,南工的布扎和同济的包豪斯,应该都是打了折扣的。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刘光华、齐康、钟训正三位大家指导项秉仁等三位研究生,在刘老师的指导下项秉仁硕士阶段以赖特为研究对象,还翻译了凯文林奇的《城市的印象》。而童寯先生,则要求项秉仁博士阶段把《古文观止》的某些篇章翻译成英文,这是独到的打通中外、古今的教学方法,也许这就为项秉仁先生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除了南工的杨廷宝、童寯、刘光华、齐康、钟训正诸位见面的先生外,项老师没见过面的老师就是认真研究与翻译过作品的赖特和林奇。后者对项老师完成博士论文《城镇建筑学基础理论研究》,以及从事城市设计实践与研究有很大的影响。1987年的胡庆余堂药业旅游区规划,以及后来2006年的杭州元福巷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应该可以反映出这样的师承。
转
项秉仁先生来到同济,和老师们、同学们相处得非常融洽。南工的校友觉得他很南工,本、硕、博都是南工的,跨度长达24年;而同济的教师觉得他很同济,亲切随和,跟年轻教师打成一片。
当然这跟他小学、中学在上海读书,能说一口地道的上海话也有关系。其实南工的优秀校友到同济任教历来是有传统的。在项秉仁老师之前,有戴复东、陈宗晖、卢济威、顾如珍等先生;在项秉仁老师之后,有常青、李浈、童明、李立、陈泳、胡滨、张永和等老师。南工和同济,是来往最多的。
同济的国际合作氛围一向是比较好的,贝聿铭先生数次来访并担任名誉教授,我记得当年项老师协助戴复东先生,跟两位德国建筑师合作做某个国际竞赛项目,有不少中青年教师参加。项老师1987年完成了具有实验意味的昆山鹿苑市场。
项老师离开同济的时候,我刚刚留校任教半年。那时学院只有一栋红楼,教师们不分老少,经常可以见面,也经常跟项老师打招呼,有说有笑的。忽然就听说项老师去美国了。后来才知道,项老师当时抱着作为建筑师,45岁前一定要出国看看的想法,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到美国作访问学者,并且在事务所兼职设计工作。人到中年,初到美国,不易之处可以想见。但项老师凭着自己的能力和勤奋坚持下来了,还通过了美国加州注册建筑师考试并获得执业资格;又获得了贝聿铭中国学者旅美奖学金。1992年,项老师转往香港,开始了新的职业建筑师生活。
这个转型有三层意思。空间上,从熟悉的上海转往美国,再转往香港,从语言到生活方式都有很大的变化;身份上,从大学教授变为开业建筑师;从创作态度上,从实验性建筑师转向了职业建筑师。1998年设计的江苏电信综合业务楼,就与十年之前的鹿苑市场全然不同
不仅是形式,而且是立场。在香港工作的七年,是忙碌的、复合的、多元的,什么都要管,远比当年的教研室主任更加复杂。这也许就是项老师当年隐隐之中向往的建筑师的工作和生活?我也听说,学校和学院领导多次邀请项老师回到学院来。
合
正好十年之后,1999年项老师回到了上海。他担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被聘为设计方法团队责任教授,随后他创立了上海秉仁建筑师事务所。在学院任教直到退休的十来年里,项老师培养了几十名硕士生、博士生,以及为本科生上设计课。他对学生既有很高的要求,又尊重学生自己的兴趣和选择,还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友善和热情。
他对新兴的设计技术非常有热情和兴趣,例如数字设计等,今天在数字设计领域颇有声誉的袁烽教授出自他担任责任教授的团队。项老师在这一阶段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设计理念:新现代主义(Neo-modernism)。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是20032009年的合肥大剧院,表达出理性中的浪漫。还有20082012年的宁波文化广场,不仅在城市设计方面探索了规律中的丰富和多元,而且在建筑的形式语言上有了新的发展。
项老师多位过去的学生成了他现在的合伙人,项老师也从事务所日常的事务中逐步抽身出来,让事务所里几十名年轻人有更多施展才能的空间。这也是这本作品集只截至2018年的原因:书中所录作品都是项老师亲自设计的。
到这里,建筑学教授和职业建筑师合一了,探索和日常合一了,现代主义和当代性合一了,老师和学生在一起合伙了。
我认识项老师三十五年了,他是一位热情平和、优雅大方的人,眼光敏锐,心胸豁达,兼有老一辈知识分子的讲究和年轻一代建筑师的轻松。我不记得他有喜怒形于色的时候,也从不觉得他比我年长二十岁。他对年轻的同事和学生特别宽厚,一直是我努力学习而遥不可及的榜样。
我最熟悉的他的作品是复兴公园南门改造。椭圆形的广场空间宜人,不露痕迹;栅栏和大门的比例舒服,细节讲究;金属、石材和少量的玻璃相互搭配,点到为止,这是对上海地域文化的理解和诠释,也是对他从小生活过的复兴路最好的回报。
项秉仁老师建筑实践的四十年,是起承转合精彩的四十年!
|
內容試閱:
|
序
齐康
作为中国现代建筑的见证者,七十年来我陪伴了几代建筑师成长,他们之中不乏为城市面貌、学科发展作出卓越贡献者,也因此,我备感欣慰和自豪。其中,项秉仁是我一直很欣赏的学生。
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始有真正意义上的建筑师是在20世纪20年代,第一代中国建筑师几乎都是留学外国学习建筑学的,而美国几个名牌大学的建筑系,尤其宾夕法尼亚大学堪称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的摇篮。项秉仁则是在南京工学院接受的建筑学教育,成为我国独立培养的第一位建筑学博士。文化大革命之后,我曾是他的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并继童寯先生接任他的博士生导师。项秉仁在本科阶段接受了完整的布扎学院派训练,基本功扎实,读书期间就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普遍关注。印象中那时他就非常关注当代世界建筑理论的发展和国际建筑大师的设计思想和实践,并出版了关于美国著名建筑大师的《赖特》一书,翻译了凯文林奇的《城市的印象》。
项秉仁拿到博士学位后,他飞美国,去香港,再回到上海,在知名大学和设计机构学习经验,深入实践,逐渐成长为成熟的职业建筑师。今年,我收到他记录四十年成果的专著初稿,再次回忆起他的过人才华和端正态度,欣喜于他四十年如一日对于建筑设计的热爱、尊重,以及对创新的不懈追求。他是城市与建筑领域的优秀实践者,也是传播理想的教育者。他正视市场规律,也坚定地以更宏观、更有远见的专业身份去主导大型项目,保持了持续稳定的设计水准。从收录的二十多个项目中,可以看出他对于城与楼、人与景、古与今的诸多思考,他勇于打破常规,对于城市互融、可持续发展在实施层面做出了正面引导。
如今,我的学生项秉仁也已桃李满天下,我欣慰地看到一代代建筑学人的传承力量,中国现代建筑由学习西方为起点,必然要走向属于自己的东方道路。
李振宇
古人说字如其人、文如其人。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应该也是建筑师本人的生活经历、专业立场和创作态度的体现。
对于项秉仁先生来说,就更是如此了。因为项先生在中国建筑师当中,有许多独有的经历,得到了很多项第一。他四十多年的创作过程,既是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建筑教育和建筑实践的一个缩影,也是他独特的专业道路选择的结果。今天,项老师的作品结集出版,嘱我为序。余生也晚,作序当否,很是踌躇。然而项老师是我前辈师长,恭敬即是从命。于是不揣冒昧,借用起、承、转、合四个字作题一试。
起
项秉仁先生是中国内地第一个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方向的博士毕业生,在中国建筑教育界无人不知。他是1961级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建筑学本科生,当年是南工建筑系有名的全优学生,作业在《建筑学报》发表过。他离校十余年辗转之后,1978年回到南工,师从刘光华、齐康、钟训正老师攻读硕士研究生。1981年硕士毕业后,又师从童寯、齐康老师攻读博士研究生,1985年博士研究生毕业。这样跨越十年后硕士、博士学位一气呵成的经历,在当时中国建筑界也是第一或者是唯一。随后项老师来到上海,在同济大学建筑系任教,成为第一批博士教师。后来又担任建筑设计教研室主任。这是一个起点非常高的教师生涯,足以让绝大多数的中青年教师羡慕。
还有一个起点,就是作品集里的第一号,马鞍山雨山湖公园小品建筑。这是在十年动荡的后期,在马鞍山设计院工作的项秉仁建筑师终于找到了设计实践的机会,1976年完成了对他来说非常有意义的第一波创作。这是在他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之前的作品,已经能看出早期现代主义与中国园林建筑的结合。也许正是这个起点,推着项老师后来的一次次探索和尝试。
承
项先生的师承很了不起。杨廷宝先生教过他建筑初步,1966年项先生毕业时差点成为杨先生的研究生。有人认为,南京工学院的建筑教学体系是布扎式的学院派,重基础训练,重立面形式。也有人认为,在20世纪60年代社会背景下,在实用、经济,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美观的原则下,南工的布扎和同济的包豪斯,应该都是打了折扣的。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刘光华、齐康、钟训正三位大家指导项秉仁等三位研究生,在刘老师的指导下项秉仁硕士阶段以赖特为研究对象,还翻译了凯文林奇的《城市的印象》。而童寯先生,则要求项秉仁博士阶段把《古文观止》的某些篇章翻译成英文,这是独到的打通中外、古今的教学方法,也许这就为项秉仁先生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除了南工的杨廷宝、童寯、刘光华、齐康、钟训正诸位见面的先生外,项老师没见过面的老师就是认真研究与翻译过作品的赖特和林奇。后者对项老师完成博士论文《城镇建筑学基础理论研究》,以及从事城市设计实践与研究有很大的影响。1987年的胡庆余堂药业旅游区规划,以及后来2006年的杭州元福巷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应该可以反映出这样的师承。
转
项秉仁先生来到同济,和老师们、同学们相处得非常融洽。南工的校友觉得他很南工,本、硕、博都是南工的,跨度长达24年;而同济的教师觉得他很同济,亲切随和,跟年轻教师打成一片。
当然这跟他小学、中学在上海读书,能说一口地道的上海话也有关系。其实南工的优秀校友到同济任教历来是有传统的。在项秉仁老师之前,有戴复东、陈宗晖、卢济威、顾如珍等先生;在项秉仁老师之后,有常青、李浈、童明、李立、陈泳、胡滨、张永和等老师。南工和同济,是来往最多的。
同济的国际合作氛围一向是比较好的,贝聿铭先生数次来访并担任名誉教授,我记得当年项老师协助戴复东先生,跟两位德国建筑师合作做某个国际竞赛项目,有不少中青年教师参加。项老师1987年完成了具有实验意味的昆山鹿苑市场。
项老师离开同济的时候,我刚刚留校任教半年。那时学院只有一栋红楼,教师们不分老少,经常可以见面,也经常跟项老师打招呼,有说有笑的。忽然就听说项老师去美国了。后来才知道,项老师当时抱着作为建筑师,45岁前一定要出国看看的想法,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到美国作访问学者,并且在事务所兼职设计工作。人到中年,初到美国,不易之处可以想见。但项老师凭着自己的能力和勤奋坚持下来了,还通过了美国加州注册建筑师考试并获得执业资格;又获得了贝聿铭中国学者旅美奖学金。1992年,项老师转往香港,开始了新的职业建筑师生活。
这个转型有三层意思。空间上,从熟悉的上海转往美国,再转往香港,从语言到生活方式都有很大的变化;身份上,从大学教授变为开业建筑师;从创作态度上,从实验性建筑师转向了职业建筑师。1998年设计的江苏电信综合业务楼,就与十年之前的鹿苑市场全然不同
不仅是形式,而且是立场。在香港工作的七年,是忙碌的、复合的、多元的,什么都要管,远比当年的教研室主任更加复杂。这也许就是项老师当年隐隐之中向往的建筑师的工作和生活?我也听说,学校和学院领导多次邀请项老师回到学院来。
合
正好十年之后,1999年项老师回到了上海。他担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被聘为设计方法团队责任教授,随后他创立了上海秉仁建筑师事务所。在学院任教直到退休的十来年里,项老师培养了几十名硕士生、博士生,以及为本科生上设计课。他对学生既有很高的要求,又尊重学生自己的兴趣和选择,还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友善和热情。
他对新兴的设计技术非常有热情和兴趣,例如数字设计等,今天在数字设计领域颇有声誉的袁烽教授出自他担任责任教授的团队。项老师在这一阶段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设计理念:新现代主义(Neo-modernism)。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是20032009年的合肥大剧院,表达出理性中的浪漫。还有20082012年的宁波文化广场,不仅在城市设计方面探索了规律中的丰富和多元,而且在建筑的形式语言上有了新的发展。
项老师多位过去的学生成了他现在的合伙人,项老师也从事务所日常的事务中逐步抽身出来,让事务所里几十名年轻人有更多施展才能的空间。这也是这本作品集只截至2018年的原因:书中所录作品都是项老师亲自设计的。
到这里,建筑学教授和职业建筑师合一了,探索和日常合一了,现代主义和当代性合一了,老师和学生在一起合伙了。
我认识项老师三十五年了,他是一位热情平和、优雅大方的人,眼光敏锐,心胸豁达,兼有老一辈知识分子的讲究和年轻一代建筑师的轻松。我不记得他有喜怒形于色的时候,也从不觉得他比我年长二十岁。他对年轻的同事和学生特别宽厚,一直是我努力学习而遥不可及的榜样。
我最熟悉的他的作品是复兴公园南门改造。椭圆形的广场空间宜人,不露痕迹;栅栏和大门的比例舒服,细节讲究;金属、石材和少量的玻璃相互搭配,点到为止,这是对上海地域文化的理解和诠释,也是对他从小生活过的复兴路最好的回报。
项秉仁老师建筑实践的四十年,是起承转合精彩的四十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