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自证:意识的反身性

書城自編碼: 359096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姚治华
國際書號(ISBN): 9787547317167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 2020-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34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內容簡介:
本书系香江哲学丛书之一。在佛教义理体系中,自证(svasa?vedana或svasa?vitti)意味着意识的反身性,这是由陈那(约公元五至六世纪)及其追随者所发展的佛教知识论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关于心识能否了知其自身的讨论,在佛教大众部、说一切有部、经量部和早期瑜伽行派中也有漫长的历史,同样的问题后来也在中观和瑜伽行派的追随者之间产生论争。本书是*部系统研究佛教自证理论在陈那之前发展的著作,作者利用了大量一手汉语、巴利语、梵语和藏语资料,其中很多是*次呈现于读者面前。本书为佛教心识哲学的研究提供了大量重要材料。
關於作者:
姚治华,波士顿大学哲学博士,现为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佛教哲学、印度哲学、宗教哲学和心智哲学,主要著作包括The Buddhist Theory of Self- CognitionRoutledge 2005, Brahman and Dao: Comparative Studies of Indian and Chinese Philosophy and Religion(与Ithamar Theodor合编,Lexington Books 2014), Nonexistent Objects in Buddhist Philosophy: On Knowing What There is NotBloomsbury Academic 2020,在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Journal of Buddhist Studies, Comparative Philosophy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译者简介:
许伟,南京大学哲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哲学专业哲学硕士,研究兴趣为唯识学和中国哲学。
余振邦,香港中文大学宗教研究硕士毕业,现就职于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
目錄
总序
自序
缩略词表
导言
第一章 起源:大众部
  一、自证的起源
  二、大众部的自知理论
  三、案达罗派关于自知的论证
第二章 驳斥:说一切有部
  一、说一切有部阿毗达摩
  二、一刹那之智
  三、对智之自知的驳斥
  四、对识之自知的讨论
  五、二心与记忆
  六、自性受问题
第三章 综合:经量部
一、经量部:资料来源
  二、多心
  三、意识
  四、自知之证明
第四章 系统化:瑜伽行派
  一、瑜伽行及其两个支派
  二、早期瑜伽行中的自知
  三、自证:陈那
  四、证自证:护法
  五、后续的发展
结语
附录:重要著作者的年代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