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山东大学中文论丛》由山东大学主办,山东大学中文论丛编辑部编。图书设封面人物人物访谈等固定栏目,介绍山大历史上及当代文史哲领域中的大家及其故事,并收录文史哲等相关领域的专业文章及学科动态,以期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交流展示切磋的平台,可以说是广大师生及学术爱好者的一份精神盛宴。书稿既能够发陈出新,又能够作为普及学术之途径,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读者应以大学生以及低于大学生的高中生、高于大学生的研究生、教师为主。
|
目錄:
|
《召南羔羊》原意研究 尚颖1
礼失求诸野?化民成俗?
民间丧礼歌《诗经小雅蓼莪》习俗考释 蒙锦贤15
《易经》古歌研究的几个问题 蔡铭29
《论语侍坐》新解 张玥阳40
《战国文字编》(修订本)文献标注讹误的类型 朱学斌 52
读《说苑》札记一则 高洁66
《河岳英灵集》张谓评语疏论 孔伟静72
真诗在野:孔尚任诗学思想试述 吴旭84
费懿芳《兰轩诗集》抄本的发现及其学术价值 高斌96
明万历康丕扬刻《宋文正范先生文集》探微 吴娟106
在学术与政治之间的诗歌
闻一多《七子之歌》诗名与诗序的几个问题 楼培115
文化磨合思潮与穆旦诗歌意境的再创造 白若凡128
妇学传统与女性意识
清代剧作家王筠《繁华梦》研究 吉灵娟137
异托邦的构建与崩坏
从电影《血观音》见异托邦之不可能 俞圣杰149
现代性与儿童文学的起源 王璐160
《音韵学教程》各版修订比较研究兼指瑕(中) 康博文172
从《花腔》到《应物兄》:讨论李洱被抛的精神叙事 钱敏181
莱考夫诗歌隐喻理论及其生态反思 王玉192
前置释因标记还不是的功用及其形成动因 姚海斌206
葛本仪教授访谈录 杨振兰王世昌采访整理219
封面人物
誓都将心血付村夫
萧涤非传略 萧光乾229
《山东大学中文论丛》稿约244
书摘插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