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科技传播学导论

書城自編碼: 358764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自然科學总论
作者: 刘立
國際書號(ISBN): 9787504688590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售價:NT$ 59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NT$ 505.0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NT$ 286.0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NT$ 265.0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NT$ 1265.0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306.0
瘦肝
《 瘦肝 》

售價:NT$ 454.0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NT$ 254.0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世界重归混乱,文明岌岌可危,法律与秩序是我们仅有的武器。穿越时间,鸟瞰全球,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文明史)
《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世界重归混乱,文明岌岌可危,法律与秩序是我们仅有的武器。穿越时间,鸟瞰全球,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文明史) 》

售價:NT$ 704.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84
《 北京科幻产业发展研究 》
+

NT$ 806
《 等离子体物理学基础 》
+

NT$ 1066
《 科学与人文新论 》
+

NT$ 506
《 对称可展结构——形态、展开过程与应用研究 》
+

NT$ 528
《 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 》
+

NT$ 347
《 科学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第二版) 》
編輯推薦:
本书从中国新时代的科学价值观、科学传播学的方法论和本土科普实践三个维度,探析中国的科普发展。作者立足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精神论述的中国化历程,展开了新时代科普观的架构,表达了应关注科学文化的价值立场;引介了以利用认知科学、关注传播效果、关注社会环境为特征的科学传播学,作为全书方法论;进而从公众科学文化素质测评、科普政策议程的历史回顾、科学传播的案例、新旧媒体科学传播特征比较、科普设施发展等本土科学素质建设实践,将科普发展放入科学传播学的框架中考察。本书同时关照了科学家参与和公众参与两个方向,而将作者自身参与科普实践和科学传播研究的过程和思考,以附录形式收录于后,主客相互观察、相互对照,构成了一部观念与细节相结合的、有温度的科学传播学论著。
內容簡介:
本书探索中国特色的科学传播学(science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提出科学传播学的整体分析框架;对科学(文化)素质、科普政策、科学家和科研机构从事科普、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科学传播、科技博物馆和科学中心、公众参与科学等专题进行专门研究。本书内容丰富,采取理论与案例相结合,具有颇多的创新之处,包括诸多的新观点、新结论,试图建立中国特色的科学传播学。本书适合学习科学教育和科学传播的大学生、研究生,从事科普的研究者、管理者和一线工作者等学习和参考。
關於作者:
刘立,教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社会学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科学传播与普及的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2002年北京大学哲学博士,1986年华东师范大学理学学士。
目錄
第一章 新时代的科普观与科学精神
第一节 新时代的科普观与国家科学文化素质
一、新时代科普观的核心要义
二、国家科学文化素质
三、建议研制《国家科学文化素质建设纲要(2021 2035年)》
第二节 科学精神的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精神的论述
二、科学精神的内涵要与时俱进
三、科学共同体是科学精神的第一载体
第二章 科学传播学:科学传播研究的新阶段
第一节 科学传播研究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传播学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科学传播学
一、科学传播的心理学取向
二、科学政治化与传播研究
三、信任与价值在科学传播中的作用
四、设计科学传播学方案
第四节 科学传播研究是否存在路线之争
第五节 科学传播学与中国的相关性
第三章 科学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及其测评
第一节 公民科学素质的定义和内涵
一、什么是公民科学素质
二、确定公民科学素质内涵的原则
三、公民科学素质的要素结构
四、公民科学素质的功能结构:四个层次
第二节 公民科学素质测评国际新进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一、公民科学素质测评的国际新进展
二、中国的公民科学素质测评
三、对新时代中国的启示
四、结语
第三节 科学文化素质的内涵与测评
第四章 科普政策研究
第一节 中国科普政策及科普政策文化
一、科普政策的内涵
二、中国科普政策的类型
三、社会建构论与政策文化研究
四、中国科普政策文化的四种类型
五、结语
第二节 中国科普政策的议程设置和制定过程案例研究
一、国外学者关于议程设置的多源流模型
二、《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议程设置和制定过程
三、《科普法》议程设置和制定过程
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 2010 2020年)》议程设置和制定过程
第五章 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研究
第一节 国际上科学家、大学和科研机构从事科普工作的文献综述
一、英国皇家学会 2006年对英国科学家的调查
二、对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调查
三、对英国科学家科普积极分子的调研
四、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调查
五、对参与马德里科学节活动的科学家的调研
第二节 发达国家激励科学家从事科普的若干实践及经验
一、发达国家激励科学家从事科普的若干实践
二、启示及借鉴 84第三节科技工作者从事科普工作状态调查报告
一、科技工作者从事科普工作的意愿和动因
二、影响科技工作者从事科普工作的主要阻碍因素
第六章公众参与科学研究
第一节 公众参与科学模型反思及其面临的挑战
一、引言
二、科学传播:从公众理解科学到公众参与科学
三、公众参与科学:谁是公众,如何参与,何为共识?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实证解决方案
五、非政治层面的公众参与科学
六、结论
第二节 公众参与科技政策制定:一个 STS的分析框架
一、公众角色的多样化
二、在参与中理解科学
三、科技政策的制定为公众参与科技提供了相遇空间
四、公众参与科技政策制定过程的阶梯行动者模型
五、结论
第三节 中国公众理解科学:从传统科普到公众参与科学的转型
一、引言
二、国家科普体系
三、缺失模型及其面临的挑战
四、变化中的世界
五、科学家的反应及其成本
六、迈向公众科学参与之路
第七章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科学传播:以环境传播为例
第一节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科学传播模式
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概念辨析
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科学传播模式象限论
第二节 传统媒体科学传播
一、报纸:对《人民日报》PM2.5相关内容传播的实证研究
二、电视:对《新闻联播》PM2.5相关内容传播的实证研究
三、传统媒体 PM2.5相关内容传播研究小结
第三节 新媒体的科学传播
一、对新浪新闻 PM2.5相关内容传播的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
二、对果壳网 PM2.5相关内容传播的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
三、对新浪微博 PM2.5相关内容传播的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
四、对微信 PM2.5相关内容传播的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
五、对科学网博客关于 PM2.5相关内容传播的实证研究
六、新媒体 PM2.5相关内容传播研究小结
第八章 科学技术博物馆和科学中心研究
第一节 科学技术博物馆的界定及分类
一、科学技术博物馆的界定
二、科技博物馆和科学中心的分类
第二节 科技博物馆和科学中心发展的四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展示技术发展史
二、第二阶段:展示当代科学技术,提高公众知识水平
三、第三阶段:让公众接触科学技术,促进知识为民所有
四、第四阶段:突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突出双刃剑效应
第三节 科技博物馆和科学中心的发展趋势及启示
一、展教方式从灌输式到启发式,从讲解型到动手型
二、展教内容从经典科学到新兴科学
三、展教内容从科学成果到科研过程
四、展教立场从支持辩护型到客观中立型
五、从以科技馆为中心到以观众为中心
六、把 STEAM教育理念落地
七、制造场景
八、增加临时展览
九、互联网科技馆
十、集群化建设和运行
十一、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科学文化传播普及随笔
面向特定人群的科学传播:以青少年为例
一、青少年科学传播方式的既有认识
二、青少年科学传播方式
三、青少年科学传播面临的新情况与新特点
科普硕士培养现状及对策分析
一、科普硕士培养中的问题
二、思考与建议
从事科学传播与普及研究的个人经历回顾
科学传播学的宣言书关于《公众科技传播指南》
《科技传播百科全书》述评
中国科技传播的新探索
国外科技馆对我国科技馆事业发展的启示
內容試閱
前言
我主要从事自然辩证法、科技政策学研究,2003 年起正式开始从事科技传播学研究(科普研究)。2003 年9 月,中国科协牵头组织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制订工作研究课题招标,我和合作者参与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基本内涵与结构项目的竞标,获得了成功。科学素质是一个外来概念,当时对我国来说是一个新概念。我和课题组成员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对科学素质的定义、内涵和结构进行了本土化探索。该研究成果得到了专家评审组和科协领导的肯定与好评。因为这项研究,我应邀加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文件起草小组。
自那以后,科普研究成为我的一个新的学术方向。作为高校教师,与专门的科普研究者和科普管理者不同,我们的比较优势主要在理论研究和基础研究方面,我的科普研究主要定位于学术研究。我承担了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多个科普项目;在国内外参加了多个学术研讨会;多年来给清华大学科普硕士研究生和留学研究生讲授科技传播学专题课;多年来担任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的副主任;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科技传播学方面的论文;指导培养了多名研究生和博士后从事科技传播学研究。
2016 年,我以《科技传播学导论》为题,申报中国科协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培养教材建设项目,获得立项。为了编写这本《科技传播学导论》,除了整理已发表的科技传播学文章,我还与时俱进地进行了新的研究,比如2019年发表了文章《以新时代科普观为指导 大力提升国家科学文化素质》。同时主持翻译《公众科技传播指南》一书。这些研究成果都收录于本书。
本书得到了贾鹤鹏教授的许可,收入了他的多篇论文;也收入了我的研究生常静(现为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谭丽李等人的学位论文中的部分内容以及合作发表的论文。本书相关章节做了引文标注。我对贾鹤鹏、常静、谭丽李等人对本书编写的支持,对卢绍辉等博士研究生在查找核对文献信息方面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当然,本书所有的错漏和问题均由本人负责。
作者感谢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思想与世界科技强国战略研究(项目号:17AKS004)、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项目号:2017THZWLJ02)对本书的资助。
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科技传播学,是新时代广大学人努力奋斗的目标,本人只是做了一点探索性的、添新砖加新瓦的工作,仍需继续努力。
刘 立
于清华大学善斋
2020 年12 月2 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