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NT$
1214.0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NT$
245.0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NT$
367.0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NT$
398.0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NT$
301.0
《
周易
》
售價:NT$
203.0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NT$
306.0
《
乾隆制造
》
售價:NT$
398.0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学科承认为理论基础,从学科认同研究理路和未来愿景三个方面,对于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内涵及建设路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学科认同部分,围绕学科的制度化人性假设学科合法性学科观念变迁以及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等主题,描绘了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肖像。研究理路部分,从教育学的视角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多学科研究以及作为方法的大学等方面,对于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论进行了梳理和反思。未来愿景部分,以高等教育是否需要高等教育学为起点,以高等教育学的危机与改造为线索,以妇女学为标杆,对于高等教育学的未来进行了描画;并以未来反观现实,对于高等教育研究的挑战与应对以及高等教育学的知识重建进行了深入探究。
|
關於作者: |
王建华,教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3)、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6)、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2013,2016)、江苏青年社科英才(2014)等。出版有《第三部门视野中的现代大学制度》(2008)、《高等教育学的建构》(2009)、《多视角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2010)、《我们时代的大学转型》(2012)、《学科的境况与大学的遭遇》(2014)、《教育的意蕴与教育学的想象》(2015)、《重估高等教育改革》(2018)、《高等教育的持续变革》(2019)等专著。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次、二等奖3次。
|
目錄:
|
引言 学科承认的方式及价值
第一节 学科内部的同行承认
第二节 学科之间的局外人承认
第三节 学科之外的社会承认
第四节 学科承认的价值
第一部分 学科认同
第一章 高等教育作为一门学科
第一节 学科的含义
第二节 学科视野中的高等教育
第三节 作为一门学科的高等教育学
第四节 高等教育作为一门学科的前景
第二章 高等教育学的人性假设
第一节 教育学的人性假设
第二节 高等教育学学科视域中人的构成与特质
第三节 知性人假设与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定位
第三章 高等教育学的合法性基础
第一节 学科、合法性及学科合法性
第二节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合法性
第三节 以高深学问为合法性基础的高等教育学
第四章 高等教育学学科观念的变迁
第一节 高等教育学简史
第二节 高等教育学:高等学校教学之学
第三节 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之学
第四节 高等教育学:探索高等学校高深学问生产、传播与应用的学科
第五章 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
第一节 教育学与普通教育学
第二节 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学
第三节 高等教育学的独立与教育学的重建
第二部分 研究理路
第六章 高等教育研究教育学的视角
第一节 高等教育学的存在形式
第二节 教育学视角的必要性
第三节 高等教育的教育学的旨趣
第七章 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的两种取向
第一节 高等教育研究中概念的家族相似性
第二节 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中的本质主义取向
第三节 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中的反本质主义取向
第八章 社会科学方法论与高等教育研究
第一节 社会科学与方法论
第二节 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第三节 走向社会科学的高等教育研究
第九章 朝向多学科研究的高等教育学
第一节 经典学科范式的局限
第二节 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困境
第三节 高等教育的多学科研究
第十章 作为方法的大学
第一节 抵抗还是适应
第二节 借用抑或内生
第三节 从目的到方法
第三部分 未来愿景
第十一章 高等教育是否需要高等教育学
第一节 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国模式和美国模式
第二节 重新理解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的关系
第三节 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高等教育学的支撑
第十二章 高等教育学的危机与改造
第一节 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第二节 高等教育学科定位的偏颇
第三节 高等教育学如何改造
第四节 走向从实践出发的高等教育学
第十三章 高等教育学的未来来自妇女学的启示
第一节 妇女研究她自己与大学研究它自己
第二节 妇女学系与高等教育研究所
第三节 多学科领域与跨学科学科
第十四章 高等教育研究的挑战与应对
第一节 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嵌
第二节 高等教育性质与地位的跃迁
第三节 美国中心主义的羁绊
第十五章 高等教育学的知识重建
第一节 高等教育学知识生产中方法论的冲突
第二节 高等教育学知识生产中价值取向的矛盾
第三节 高等教育学知识生产中话语体系的错位
第四节 高等教育学知识生产中技术环境的变迁
结束 语后学科时代的高等教育学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后记
1999年9月,我考入厦门大学高教所,开始跟随邬大光教授攻读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2000年初,我在《教育发展研究》第1期上发表了第一篇论文《要重视大众教育问题兼与吕型伟老师商榷》,算是正式开启了自己的高等教育研究生涯。
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虽然前后也发表了不少论文,但从未涉及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自2002年9月,我开始在厦门大学高教所(2004年4月6日改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攻读高等教育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在邬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博士生课程的学习,我逐渐对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读博期间,结合课程学习,同时也是学术训练的一部分,我撰写了多篇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相关的论文,并陆续发表。
具体篇目如下:2003年,我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第1期上发表了《高等教育学的演进学科制度的视角》,在《高等教育研究》第2期上发表了《多学科研究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2004年,我在《高等教育研究》第1期上发表了《高等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在《教育研究》第8期上发表了《论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在《江苏高教》第6期上发表了《高深学问:高等教育学学科合法性的基础》。2005年,我又在《高等教育研究》第11期上发表了《社会科学方法论与高等教育研究》。
2005年博士毕业后,我非常幸运地进入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工作,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学术职业生涯。在胡建华教授的关心和帮助下,我顺利地完成了从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到研究生指导教师的角色转换。2006年,我被聘为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硕士生导师,2010年,我又被聘为高等教育学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并先后承担了硕士生学位课程《高等教育学原理》和博士生学位课程《高等教育学理论专题》的教学工作。受到南京师大教科院专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学术氛围的熏陶,同时也为了更好地进行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人才培养,我将自己的研究方向确定为了高等教育基本理论,并将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作为其中一个重要议题。
在南京师大教科院工作的最初几年里,基于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实际需要,我对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问题进行了不断探索。以前期的相关研究为基础,我又陆续发表了一些论文。比如,2006年,我在《现代大学教育》第2期上发表了《领域、学科之争与高等教育概念体系的建构》;2007年,我在《江苏高教》第3期上发表了《论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的两种取向》,在《中国高教研究》第4期上发表了《学科观念变迁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在《学前教育研究》第4期上发表了《学前教育学、普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关系刍议兼论教育学的未来》;2008年,我在《高等教育研究》第7期上发表了《高等教育学的未来来自妇女学的启示》,在《江苏高教》第2期上发表了《走向从实践出发的高等教育学》;2009年,我在《大学教育科学》第4期上发表了《知性人:高等教育学的一种人性假设》;同一年,在潘懋元先生和时任社长张耀荣先生的关心和帮助下,我还在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我博士学位论文之后的第一本专著《高等教育学的建构》。潘懋元先生为该书撰写了序言,并在序言中对我博士毕业之后在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方面所做的研究和探索给予了积极的肯定,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2009年以后,或许是受其他课题研究的影响,也或许是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议题感到了学术疲劳,我对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在主观上的关注和客观上的投入都有所减少。2010年至2011年没有发表相关文章。2012年,我在《江苏高教》第6期上发表了《高等教育学的三重境界》;2013年,我在《高等教育研究》第10期上发表了《高等教育研究:教育学的视角》;2014年至2015年没有发表相关文章。
2015年以后,双一流建设正式启动。由于一流建设学科的遴选主要以一级学科作为基本建设单元,高等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失去了竞争成为一流建设学科的机会或可能,从而引发了学界对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地位的担忧。此后,又有几所高水平大学对于以高等教育研究为主的教育类系科进行了撤并,从而引发了高等教育理论界关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危机的讨论。为强化学科建设意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2016年年会在汕头大学召开,大会围绕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在此背景下,我又重启了自己对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问题的思考,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2016年,我在《高等教育研究》第11期上发表了《高等教育学的危机与改造》;2017年,我在《高等教育研究》第1期上发表了《高等教育是否需要高等教育学》;2019年,我又在《高校教育管理》第2期上发表了《作为方法的大学》。
回首20年来自己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求索,对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关注和投入时多、时少;有时思有所得、研有所获,有时求而不得、劳而无功。唯一可以或值得欣慰的是,自己致力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的初心没有变,对于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情感没有变。在迄今为止不长也不算短的学术生涯中,相较而言,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及博士毕业后的最初几年,即从2003年到2009年,自己对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投入时间和精力较多,论文发表也相对较多。2010年以来,虽然大的方向上仍然在做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但关注的研究议题一直在转换,对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探究未能一以贯之。
上面以关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研究为线索,对于个人学术发表的简单梳理绝不是为了展示或显示自己在该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很多论文今天看来只是习作,还谈不上是成果),而主要是为了从个人学术史的视角,粗线条地呈现一下近2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的大致趋势。简单地讲,这个趋势就是,在高等教育蓬勃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研究日趋繁荣的大背景下,关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关注日益减少。基于实用主义和工具主义的学科定位,问题研究和政策分析逐渐成为了高等教育研究的主流,学科基本理论以及关于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被认为是无用的,受到冷落。即便是那些原本对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感兴趣、有学科情怀的研究者,同样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学术场域中结构性力量的影响或左右,也不得不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高等教育热点问题的研究中。由于学者个体研究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不可避免地受外在的结构性力量的约束,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学科建设研究与热点问题研究的比例关系,无论从学者个体的学术发表来看,还是从学术共同体的公共选择来看都会呈现类似的趋势或规律。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学者个人的学术史也可以大致地间接呈现特定时期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的总体样貌。
就我个人而言,自2003年发表第一篇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相关的论文以来,已先后在国内主要的教育研究类刊物上发表关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论文总计20余篇,平均每年1篇以上,在同行中应该算是相对比较多的。但如果放在我个人总的科研成果中来看,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方面的探讨仍然是相对较少的,占比应该不会超过十分之一。我个人的情况是这样,整个高等教育研究群体对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关注恐怕也大致如此。不过,这里指出学界对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关注不够、研究成果不多,并不意味着大家对于学科建设的研究越多越好,更不意味着关于热点问题的研究不重要。相反,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合法性深深植根于对高等教育实践问题的持续关注和深入探究,而非对于学科理论体系的反复建构。事实证明,学界对于学科建设议题的过度热衷很容易导致学科发展的华而不实。但是问题的另一面也同样重要,即一旦我们忽视了对于学科基本理论的研究,放弃了对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理论思考,对于高等教育实践问题的研究也将缺乏制度性和智识性的保障,最终也会危及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合法性。诚如潘先生在为拙著《高等教育学的建构》一书撰写的序中所指出的:更多的研究者关注现实问题研究,这是必然的,也是可以理解的。相对来说,学科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的研究,必须专心致志,深思熟虑,甘于寂寞,愿坐冷板凳。人数不必太多,但不应被挤于边缘。王建华.高等教育学的建构[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序2.当下专心致志,深思熟虑,甘于寂寞,愿坐冷板凳的学者越来越少,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研究日益冷清。在此背景下,本书的出版对于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维持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议题的生生不息,对于学界保持对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关注或许会有一点积极的意义。
本书之所以能够被编辑和出版,特别要感谢福建教育出版社的沈群老师。没有他的关心和支持,我很难鼓起勇气去将那些几年前或十几年前所写的旧稿和最近的思考汇集在一起。事实上,即使是后来已经将那些不同时期的文稿经过编辑汇集在了一起,第一遍读下来,第一个念头还是想放弃。毕竟,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不同心态、不同年龄、不同语境、不同知识和话语背景下所写就的原本可能就经不起时间考验的论文,或多或少都带有不同的偏见和难以克服的缺陷,要想使这些文字在今天以新的形态重现,而不是炒冷饭,必须有新的框架、新的叙述才能给他们注入新的学术生命。为了不辜负沈群老师的关心和厚爱,同时也为了在《高等教育学的建构》一书出版10年之后,再给自己一个反思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机会,我利用2020年大半年的时间对于自己已完成的关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的或旧或新的文字,或合时宜或不合时宜的观点,重新进行了归纳、整理、修改和编辑。此外,我还从当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以及信息技术革命加速进步的现实出发,根据最近的思考新写了第十四章《高等教育研究的挑战与应对》(发表于《现代大学教育》2020年第3期)、第十五章《高等教育学的知识重建》(发表于《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20年第5期)和结束语《后学科时代的高等教育学》(发表于《江苏高教》2020年第12期)。
整体上,本书以学科承认为理论基础,从学科认同研究理路和未来愿景三个方面,对于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内涵及建设路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学科认同部分,围绕学科的制度化人性假设学科合法性学科观念变迁以及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等主题,描绘了高等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肖像;研究理路部分,从教育学的视角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多学科研究以及作为方法的大学等方面,对于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论进行了梳理和反思;未来愿景部分,以高等教育是否需要高等教育学为起点,以高等教育学的危机与改造为线索,以妇女学为标杆,对于高等教育学的未来进行了描画;并以未来反观现实,对于高等教育研究的挑战与应对以及高等教育学的知识重建进行了深入探究。
尽管已经做了很大或最大的努力,但书中一定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方面,个人学术修养和水平有限,不是认真就可以完全弥补的;另一方面,书中相关内容写于不同时期,由于言说的情境不同,前后矛盾或不一致的地方一定不少或很多。比如,高深学问是否还是高等教育学学科合法性的基础,高等教育学是否能或是否应成为一级学科;此外,有些观点或见识甚至不免有些陈旧或落伍。比如,强调学科理论体系之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强调高等教育研究走向社会科学。好在,作为一门尚不成熟的新兴学科,在关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研究中,很少有、暂时也不会有、甚至也不需要有定于一尊的结论。无论对于学者个人还是整个学术共同体,面对复杂的充满不确定性的学科建设问题,允许不同人持有不同观点,甚至一个人同时持有两个或多个不同观点,也未必一定是坏事。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在对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探究中,保持一种思维的开放性、立场的包容性,给予未来更多的可能性都至关重要。
最后,我要向曾经发表过本书相关章节内容的期刊编辑部的朋友致以深深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没有他们的支持、关心和帮助就不会有我对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持续探究,也就没有我个人的学术成长和专业发展。同时,也感谢江苏高校第三期优势学科建设项目为本书出版提供的资助。
期待未来有更多的优秀学者投身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关注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
王建华
2020年8月3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