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本书是媒体人张清用四年零七个月的时间遍读《全唐诗》,仿照诗话体例而写成的笔记汇编。因是闲人闲笔,反而更能以现代人的视角,领略到唐诗中蕴藏的宇宙哲思、志向情感。他谈李白心中的纠结、杜甫去后的旧宅、柳宗元的文字游戏乃至唐代人对时空的发想等,足见读书之细、用心之深。读者自可跟随他歌哭笑骂、玲珑恣肆的妙笔,一览《全唐诗》的精华。
|
內容簡介: |
1、媒体人张清遍读《全唐诗》的笔记,细细吟赏,漫谈戏笔,时见才情与奇想。
2.闲人闲笔,以现代人的视角,领略唐诗中蕴藏的宇宙哲思、志向情感。
3.装帧雅致大气,蓝色布面,烫白书名,压凹松下问童子图案,整体意境可谓独至。
|
關於作者: |
张清,半生从事报纸副刊工作,曾任《深圳晚报》周末版主编、深圳商报文艺部主任、《深圳商报文化广场》主编。著有《百年百日》《吹皱集》,合编有《私人阅读史》《向阅读致敬》等。
|
內容試閱:
|
自序 这本书是形式上接近旧体例的一部诗话,内容为阅读《全唐诗》所做的笔记。
2013年9月初,我开始读《全唐诗》,到2018年4月初读完,前后共花了四年零七个月的时间。唐诗是中国诗歌的高峰,通读一遍《全唐诗》,领略一遍这座高峰上上下下的风光,是我很早就有的冲动和一个梦想。《全唐诗》皇皇九百卷,收录近五万首诗,一首一首读过,并非易事。起初两年,我有工作,只能业余时间读,进度比较慢。2015年7月我离职,有闲了,阅读速度大大提高。读的过程中,我做了许多笔记,有点评,有漫话,有读后感,有考究,有戏笔, 芝麻西瓜,纷然杂陈。这本书即是这些笔记的整理与汇编。
把笔记整理出来后,我感觉它很有些像中国传统的旧诗话,就想到照旧诗话的样子出一个集子。
这个集子不是为写而写的,是读有所感、有所得而记之,点点滴滴,散散漫漫。因不刻意,所以相当随意。可以这么说吧,它带有闲人读闲书和闲人闲笔的特点,一言以蔽之,它就是一本闲书。
对这本书略作几点说明,如下:
一、《清读〈全唐诗〉》一书所根据的《全唐诗》,是中华书局根据扬州诗局刻本点校,在1960年重印的版本。未收入这个版本的唐诗和诗人,《清读〈全唐诗〉》亦均未涉及。
二、《清读〈全唐诗〉》目录以诗人为条目编排,排列次序依照《全唐诗》的排序,未作更改。诗人姓名后所标注的阿拉伯数字不是页码,是条目序号。
三、唐诗中有很多名篇,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蜀道难》、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琵琶行》《长恨歌》、李商隐的《锦瑟》等等,流传甚广,评介极多。大家不光熟悉这些诗本身,也大都熟知相关的评论和典故,所以,本书对这些篇目谨于放置喙,而偏向于注意那些较陌生的篇章。书中也谈到了不少名篇,那是真有话想说时才说的。
四、取名《清读〈全唐诗〉》,一个重要原因是《全唐诗》基本上没有注释,我读的时候,全部是单纯、直接地读原文,常借助的工具是汉典网。
由于清读的阅读方式,加上鄙人才疏学浅,又不求甚解,书中难免有谬误。鄙人深怀惶恐,望读者朋友纠察, 不吝指教。
2018年6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