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隋唐时期,我国历史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时期诞生了许多新的制度和文化。本书将影响这一时期历史走向和进程的大事件、大人物以小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为读者带来一个一读就懂的隋唐盛世。
|
內容簡介: |
隋唐时期,中国回归大一统,民族融合也逐步完成。新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形势在这一时期诞生,涌现出许多著名的诗人。本书按照历史事件的发展时间顺序,将影响这一时期历史发展走向的大事件、大人物以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形式展现出来,通过这一系列的故事,读者可以厘清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了解隋庙盛世的发展情况,了解文化诞生的背景。
|
關於作者: |
何薇,安徽合肥人,中文硕士,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师从韩振江教授。从事文字工作多年,参与出版《李大钊讲史学要论从》《闻一多讲文学》等多本著作。
|
目錄:
|
隋:昙花一现的大一统王朝
杨坚的帝王之路
南下灭陈
开皇之治
独孤伽罗:『誓无异生之子』
天才建筑师宇文恺
展子虔《游春图》
统兵之才杨素
锥舌之嘱
『慈母』辛公义
揣摩之术
拒贿哭金
盗一钱者死
赵绰执法
独孤陀事件
隋文帝之死
杨广的夺嫡之路
开凿大运河
三访流求
三巡江都
赵州桥
长白山起义
杨玄感起兵
远征高句丽
萤火夜游
杜伏威江淮起义
瓦岗起义
瓦岗领袖李密
窦建德起义
望镜兴叹
嫉贤妒能的炀帝
宇文化及叛变
炀帝之死
......
|
內容試閱:
|
隋朝(581—618)虽然只历经了两代,共三十八年,但它却结束了魏晋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
北周大定元年(581),杨坚接受周静帝宇文阐的禅让,登上帝位,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定都大兴城。这就是隋朝的任皇帝—隋文帝。当时,全国还未真正的统一。直至开皇九年(589),文帝派遣晋王杨广挂帅南征,成功平定陈朝,全国才真正得以统一。稳定的政局也让文帝开始着力去进行社会改革。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呼之欲出,诸如制定新律令、设立分科考试选拔人才等。在文帝的治理下,隋朝国力发展迅猛,出现了一个盛世局面,史称“开皇之治”。事实上,能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就进行如此大刀阔斧的改革,也是前所未有的。
仁寿四年(604),文帝驾崩,太子杨广即位。这就是隋朝的第二任皇帝—隋炀帝。炀帝在位时,从修建奢侈的宫殿行宫到开凿大运河,从造龙舟游江都到远征高句丽……他一刻不停,甚至是同时进行多个项目。不可否认,运河的开凿加强了南北间的联系,对后世的积极影响不可估量。但同时进行这些高负荷的项目,也让国力枯竭,百姓怨声载道。直至炀帝一意孤行,举全国之力,远征高句丽,民众的承受能力全线崩盘。一时间,全国烽烟四起,各地起义军接连揭竿而起,诸如长白山起义、瓦岗起义、江淮的杜伏威起义、河北的窦建德起义等,炀帝再也无力回天。
至此,隋朝在他手中走向灭亡。
......
杨坚的帝王之路
杨坚,隋朝开国皇帝,谥号文帝。自称祖上为关中名门望族之一的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杨氏。父亲杨忠曾投于西魏宇文泰的麾下,作为西魏朝堂的重臣,因功赐姓普六茹氏。因此,杨坚又名普六茹坚。
杨坚的出生自带神秘光环。据《隋书·高祖本纪》记载,西魏文帝大统七年(541)六月的一天夜里,在冯翊郡的般若寺里,一男孩降生。顿时,寺庙“紫气充庭”。一名叫智仙的比丘尼,闻讯而至。她对孩子的母亲说道:“此儿出生甚异,必然不是凡夫俗子,不可在俗间养育。”于是,母亲便把孩子交给了这位比丘尼,设置别馆,由她抚养。一天,母亲来别馆探望孩子。一见孩子,便又抱又亲,很是欢喜。突然,男孩头上显现触角,身上长满金鳞。吓了一跳的母亲,未抱稳,将孩子掉在了地上。尼姑闻声赶至,不禁叹息道:“这个孩子得天下的时间就此要推迟了。”这个孩子正是杨坚,即隋朝的开国皇帝。
十四岁时,京兆尹薛善征辟他为功曹。之后,因父亲杨忠的功劳又被授予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等职位。天和三年(568),父亲杨忠离世,杨坚遂承袭随国公爵位。
可能是忌惮于这种天生的王者之气,杨坚一路遭到了很多人的打击。周武帝在位时,齐王宇文宪就曾请求武帝将其除之而后快。他断言道:“普六茹坚长相非同一般,每次见他,都让我不知所措,我觉得他不会甘于久居人下的。”但周武帝不以为然。之后,内史王轨也多次对周武帝言道:“皇太子非社稷主,普六茹坚有反叛的相貌。”周武帝担忧道:“如果一定是天命,将怎么办?帝王自有天命在,旁人又能奈何!”杨坚知晓后,深知帝王的忧虑会招来杀身之祸,便开始隐藏自己的锋芒,行事也愈加小心谨慎。
宣政元年(578)六月,周武帝宇文邕崩逝,太子宇文赟即位,是为周宣帝。杨坚的长女杨丽华被封为皇后,杨坚因此晋升为柱国大将军、大司马。所谓“高处不胜寒”,随着杨坚官职越来越高,威望越来越大,宇文赟对他的猜忌、忌惮之心也是越来越重了。这种情绪甚至波及帝后的日常相处。宇文赟经常怒气冲冲地对皇后杨丽华说:“我一定要杀尽你们九族!”并且在召见杨坚时,让左右侍卫注意杨坚的一言一行。一旦发现杨坚稍变脸色,就当场处死他。杨坚知道后,每每朝见皇帝,都一派镇定自若。
公元580年,周宣帝病死,周静帝宇文阐继位。静帝即位时,年龄幼小,不能亲理朝政。朝臣刘昉、郑译等以杨坚是皇后之父,乃众望所归为由,伪造诏书,带头拥立杨坚为辅政大臣,统领朝廷内外的军队。之后,在李德林的提议下,杨坚成了大丞相,手握朝政大权。直至北周大定元年(581),静帝下诏禅位于杨坚。杨坚三次推脱后才顺势接受天命,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立王后独孤氏为皇后,长子杨勇为太子。杨坚即位后,废除了西魏宇文泰的鲜卑化政策,下令让那些曾改为鲜卑姓的汉臣及府兵将领统统恢复汉姓,他自己也从普六茹坚改回了杨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