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如何建设一个为所有人的社会(a society for all)?不同的政治体系和文化体系下有不同的阐释和实践方式。本书从市场竞争进入乡村经济社会生活和资源禀赋两个点切入,探讨在国家主导式发展背景下,社会包容和社会排斥在独龙江地区乡村生活中的基本特点及生成过程,从而从现实生活的层面来展示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笔者认为,中国社会对包容性的理解和实践与西方社会有着很大的区别,其中*重要的是中国国家政府在发展中的主导、引领作用,因此,包容性研究必须与具体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场景结合起来思考。本书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式,分别从理论、国家层面和个人叙事、村社生活等微观层面上来探讨国家主导式发展对乡村社会生活的变迁(特别是2005-2015年间独龙江地区的发展于变迁),从而思考中国式包容性再生产特点。
|
關於作者: |
黄建生,男,傣族,1963年3月生,现任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所人类学教授,主要从事乡村现代化进程、民族地区地方治理研究。
本科就读于云南民族大学外语系,1987年留校任教。19982008年在挪威卑尔根大学社会人类学系学习(获生态人类学硕士学位,社会人类学博士学位),其间曾到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日本国际文化会馆亚洲领袖基金项目(2007)等访学。曾主持完成中国欧盟合作项目中国乡村可持续性的多样性前景云南子项目、世界银行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亚洲开发银行在发展中纳入少数民族关切、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艾滋病防治的质性研究等项目。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云南省社科、独龙族社会历史再调查等项目,长期关注独龙江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问题。
|
目錄:
|
第一章国家主导式发展与独龙江乡的经济社会变迁001
第一节独龙江乡概况001
第二节独龙江乡人口概述007
第三节国家主导下的独龙江乡发展021
第二章国家主导式发展下的社会文化变迁042
第一节生计方式的改变及其影响046
第二节消费行为及观念的转变053
第三节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056
第四节从氏族公社到社区生活社会关系的重构058
第五节国家主导发展与个人(家庭)资源禀赋的重新配置060
第三章村民叙事中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乡村社会生活变迁066
第一节主位叙事:人类学的一种研究方法066
第二节村寨变迁:以四个小组为例072
第三节民间叙事中的独龙江乡历史发展与演变080
第四节家庭与婚姻生活121
第五节机遇、发展及其问题:独龙江乡新居民的叙事130
第六节国家主导式发展与独龙江乡的新生活154
第四章国家主导型发展与社会包容性169
第一节国家主导发展视域下的社会包容与社会排斥171
第二节国家主导发展下的社会整合与包容问题196
第三节独龙江乡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禀赋的转变204
第五章国家主导式发展背景下的竞争与包容210
第一节社会交换体系与社会融合过程212
第二节人口流动、竞争与社会融合225
第三节竞争与社会排斥:现代社会的伴生物231
参考书目238
致谢243
|
內容試閱:
|
前言
因为经常听陈建华先生(出生在独龙江地区的独龙族)讲述独龙江地区自然环境、文化习俗和他本人的人生故事,我一直对神秘的独龙江地区有着无限的向往。2003年夏天,我和陈建华、吴云川与来自挪威卑尔根大学社会人类学系的Gunnar Haaland教授(我们三人共同的导师)一起先从昆明乘机到保山市,第二天再从保山市包车,一路颠簸,沿怒江河谷北行,晚上终于到达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茨开镇。第二天一早,联系好的运货卡车开到宾馆门前准备载着我们一行进入独龙江地区。但此时天却下起了雨,司机立刻改变了主意,担心路上被泥石流和泥泞的道路所困而不敢贸然前往(据说只要一下雨,独龙江公路不能通行的概率就是100%)。我们一行只好在茨开镇等待了三四天,一点雨过天晴的迹象都没有,最终只好抱憾而归。
之后,我阅读了很多有关独龙江地区的文献资料,也访谈了不少来自独龙江地区或者曾经到过独龙江地区的人士,独龙江地区的山水、人文时常出现在我的想象当中。曾去过独龙江的前辈或朋友常常讲起他们去独龙江地区的种种经历,从他们的讲述中,我感觉那里艰险、生活极端困难,其他再没留下太多的印象。在各种口头或文献的描述中,神秘的独龙江几乎是艰、难、险、阻的代名词。仿佛到处是令人恐怖的蚂蟥、毒蛇、蚊虫、溜索、摇摇欲坠的过江藤桥或钢索桥。走路的时候要打绑腿,防止蚂蟥或毒蛇侵害。假如被蚂蟥咬上了,不能直接往外拽,要用点燃的香烟烫,让它自己收缩退出,否则它的触角就会断在人的肉里,导致发炎。那里的人靠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来勉强维持生活,整个社会似乎仍然处于未开化的阶段,女人都在面部纹上某些图案,等等。
2010年夏天,在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经费的支持下,我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