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20世纪80年代末,费孝通进入了他一生学术思想的新阶段,即由志在富民走向文化自觉,开始思考针对世界性的文明冲突,如何进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解释。到90年代,这些思考落实为文化自觉的十六字表述,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晚年费孝通从儒家思想获得极大启迪,贯穿这一阶段思考的大问题是:面对信息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全新世界格局,21世纪将会上演文明的冲突,还是实现多元一体的全球化?不同的文化和文明之间应该如何和平共处、并肩前行?中国如何从自己的传统思想中获得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从中国文明本位出发,建构自己的文明论与文化观?
本书收录了费孝通从19892004年的文章,集中呈现了费孝通晚年对人与人、人与自然、国与国、文明与文明之间关系的重新思考。
|
關於作者: |
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人。20世纪中国卓越的学者与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曾担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
1930年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学士学位。1933年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获硕士学位。1936年秋入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攻读社会人类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8年秋回国。曾先后在云南大学、西南联大、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从事教学与研究。
一生以书生自任,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代表作有《江村经济》《禄村农田》《乡土中国》《生育制度》《行行重行行》《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等。
|
目錄:
|
目 录:
费孝通作品精选出版前言
从小培养21世纪的人(1989)
孔林片思(1992)
对美好社会的思考(1993)
反思对话文化自觉(1997)
人文价值再思考(1997)
创见一个和而不同的全球社会(2000)
中国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2001)
再谈古代玉器与传统文化(2001)
人类学与21世纪(2001)
进入21世纪时的回顾与前瞻(2001)
文化论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再认识(2002)
经济全球化和中国三级两跳中对文化的思考(2002)
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2002)
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2003)
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2003)
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2004)
出版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