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他们都深谙味道比气味更善于社交之道。只不过他们都戛然而止了,又谈回了社会学和人类学。说到这两者,即便是在中文世界讲社会学理论、人类学理论的优秀通识读本浩如烟海,比如威特的《社会学的邀请》、拉斯特的《人类学的邀请》,奥斯本的《视读社会学》、戴维斯的《视读人类学》;就连在饮食社会学人类学这个相对狭窄的主题上,西敏司(Sidney W. Mintz)和彭兆荣等人都有着系统性的介绍。我实在想不出更好的理由,或者说更好的角度重新发明轮子。
于是我尝试了一种新的写作方法:先通过正文和尾注的方式,把文学和理论的部分截然分开;再让读者去选择将其收敛成通俗文本,或者学术文本。熟悉民族志写作思路的读者马上就会明白,正文只是集中呈现了以我为主要角色的背景和田野发现我甚至会鼓励只期待看到通俗文本的读者跳过正文的直接引用(用楷体析出)部分,脚注中的内容则提供了可以用以阐发讨论并且做出结论的理论线索。所以至多,本书只能称作半自我民族志。不过熟悉量子力学理论的读者也会会心一笑,让读者去选择和收敛的方法正如薛定谔的猫所昭示的那样,通俗和学术文本的叠加态必然会坍缩成其中的一种状态。而熟悉科学技术学发展脉络的读者甚至会马上叫出来,嘿,这不就是拉图尔所说的广义对称性吗!
没错,我们不仅要摒弃主体与客体、自然与社会的二分。自我与他者,经验与理论之间的纯化工作也应该被统统抹掉。而且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在全文的十个章节里,我们还集中呈现了一些被现代社会视为约定俗成的二分的概念:比如行动与结构(第一、二章),全球与地方(第三、四章),适应与变异(第五、六章),科学与风险(第七、八章),集体与个体(第九、十章),并试图通过以我为主角的叙事打破这些二分,从而展示社会中更多的平行的可能性。推荐的阅读顺序有两个:一个是现有的章节顺序阅读,这大概是一个从自我到自我的过程。西敏司(Sidney W. Mintz)讲自由的意义也包括食物,这也是主我(I)在面对食物时最原初的感受(第一章)。接下来的几章,则分别从文化秩序(第二章)、世界体系(第三章)、资本逻辑(第四章)、民族国家(第五章)、(逆)全球化(第六章)、健康主义(第七章)、风险社会(第八章)、记忆想象(第九章)等多个维度讲不同的力量如何通过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空隙形塑客我(me)。最后,主我和客我又如何在个体化社会中实现创造性的和解,从而真正意义上完成西敏司所谓的自由(第十章)。当然,读者还可以选择第二种从自我到非我的阅读顺序,这也是舌尖上的社会学课程教学的大致安排。首先还是从西敏司意义上的自由出发(第一章),讲文化秩序(第二章)、健康主义(第七章)、风险社会(第八章)、记忆想象(第九章)、社会独存(第十章)如何一边丰富又一边限制了我们的选择。再去探究我们所在的世界,如何通过世界体系(第三章)、资本逻辑(第四章)、民族国家(第五章)和(逆)全球化(第六章),不仅改变了我们的食物和进食方式,甚至改变了我们自身,让自我成为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