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日本文学史序说》讲演录
》
售價:NT$
332.0
《
无尽的海洋:美国海事探险与大众文化(1815—1860)
》
售價:NT$
454.0
《
治盗之道:清代盗律的古今之辨
》
售價:NT$
556.0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NT$
959.0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NT$
1367.0
《
欲望与家庭小说
》
售價:NT$
449.0
《
惜华年(全两册)
》
售價:NT$
320.0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中国的军事文化
》
售價:NT$
454.0
|
編輯推薦: |
浙江千万工程何以斩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学习千万工程那些经验? 答案尽在本书!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斩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的千万工程正是浙江先行先试、振兴乡村的一份长期努力。本书既是对此项工程的文学性总结,也可为中国千千万万乡村的振兴提供有效借鉴!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一部全面记录浙江千万工程实践并总结其经验的原创长篇报告文学。千万工程于2018年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2019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本书以文学的语言,系统详述千万工程从谋划开始,以垃圾革命、水污染治理和厕所革命等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到美丽庭院建设、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再到城镇一体化发展的推进,最终造就万千个美丽乡村的全过程,是对浙江 千万工程的全景式记录,讲好这个浙江故事,可为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效经验。
|
關於作者: |
张国云,研究员、兼职教授。工商管理博士、哲学博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生命在无人区》等青藏文学三部曲,《我们的命就是这个时代》等财经文学三部曲,《金融的第十九张面孔》等金融文学三部曲,《智能纪》等工业文学三部曲。获第六届冰心散文奖、第六届徐迟报告文学奖、第六届鲁迅文学提名奖和中国时代艺术文学贡献奖。
孙侃:已出版《吴斌:中国最美司机》《中国快递桐庐帮》《两山之路美丽中国的浙江样本》《从南湖出发》等长篇报告文学以及文史随笔、人物传记、散文集等专著40余种,另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600余万字。作品曾获公安部金盾文学奖、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浙江树人出版奖等,并有多部作品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浙江省文艺精品扶持工程等。
|
目錄:
|
引 子 /001
1 千万工程石破天惊 /007
冲破人居环境之困 /008
生态的优势不能丢 /014
最宝贵的经验,就是七个始终坚持 /018
2 走出垃圾的悬崖 /026
每日人均垃圾38克的故事 /027
山沟沟里的贺田模式 /034
只有放错地方的宝藏 /039
3 还我一泓清澈的水 /046
浦江打响第一枪 /047
逼出来的河长制 /054
一条大江的守护神 /059
4 旮旯里的美丽味道 /065
不该遗忘的角落 /066
路是走出家门的一道风景 /072
平阳式的四边三化 /075
5 文明从厕所开始 /081
常山的公厕革命 /082
一个网红打卡地 /090
叶美峰眼中的大事 /095
6 我们需要绿色GDP /102
全国第一个生态有价样本 /103
新栽杨柳三千里 /108
为有源头活水来 /114
7 中国式的田园综合体 /120
长兴的农园新景 /121
让土地绿色健康 /127
从吃海到护海养海 /132
8 等幸福渐渐爬上院墙 /139
农居不该野蛮生长 /140
给村子穿上漂亮衣裳 /146
小桥流水人家 /151
9 留住美丽的乡愁 /158
一幅富春山居图 /159
最后的江南秘境 /164
文化礼堂,老百姓的乐园 /175
10 公共服务深入百姓心坎 /181
让城市包围农村 /182
突破就医难 /188
乡村康庄工程 /193
11 为了山河更好造福于民 /198
请自然灾害隐患走开 /199
各安其居而乐其业 /205
给农民兄弟一根保险带 /210
12 融入乡土,长于乡村 /218
完成城的蜕变 /219
佛堂小镇故事多 /224
一镇一品特色强 /230
13 令城里人羡慕的农村新社区 /235
新型农村社区的变革 /236
集聚的力量 /242
村民富,村庄美,村风好 /248
14 全域美丽的诗意与远方 /254
不负美丽不负卿 /255
一座座花园一处处景 /260
美丽孕育着乡村品牌故事 /266
15 美丽经济应运而生 /273
绿水青山怎样变成金山银山 /274
走集体化美丽经济之路 /280
美丽经济引来凤凰落巢 /286
并非结束语 /294
|
內容試閱:
|
引子
对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递铺镇鲁家村村民裘丽琴来说,这是一件破天荒的大事:这一天,作为普通村民的她,竟然代表5700多万浙江百姓,站到了联合国的授奖台上。
北京时间2018年9月27日,美国纽约曼哈顿。联合国总部大厅灯火通明,气氛热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年度地球卫士奖中的激励与行动奖,颁给了中国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而这个奖的受奖代表,就是裘丽琴。
站在授奖台上,在众人注目下,裘丽琴刚开始发言时难免有些紧张,声音略显颤抖,但当她说起浙江的乡村变迁,说起千万工程给她和同村乡亲带来的巨大变化,她的声音渐渐变得昂扬、响亮:
我是一名家庭主妇,过去每天要提着重重的污水桶,走到很远的地方倒掉。现在管网接到了家里,我再也不用提着桶走路去倒污水,村子也变得更美了。感谢千万工程让我的生活更幸福!
全场顿时响起长时间的掌声。
这一发自内心的拳拳盛意、肺腑之言,再一次证实了,通过努力,浙江从过去的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变成了如今污水有了家,垃圾有人拉雅居美庐,满目叠翠。
或许大家会好奇,此刻站上颁奖台的为什么是鲁家村?
在浙江北部,有一个县叫安吉,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诞生地,也被称为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
裘丽琴就来自这个山区小县。她是一名已有20多年工龄的村干部,也是一位千万工程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与笔者谈起鲁家村这些年发生的变化,她特别强调:用年轻人的话来说,我们村成功实现了逆袭。
什么叫逆袭?说得明了一点,逆袭就是原本身份、地位、资源、能力等均处于绝对下风的人,不安于现状,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和战斗力,最终战胜比自己强很多的对手,或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自己打造出另一片天空。
而逆袭用在村庄变化上,就是实现了华丽转身。如果不是与她面对面,笔者真的不敢相信从一个中国村民嘴里,会迸出逆袭这么一个词。
这故事还得从10多年前说起。
那时的鲁家村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村民中流传着一首顺口溜,把村里糟糕的状况说得很形象:垃圾堆成山,污水遍地流,蚊蝇满天飞,臭气四季吹。裘丽琴记得很清楚,那一届村委会新班子上任的第一天,就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在全县187个村的卫生考核中倒数第一,这犹如当头一棒。
从青年时嫁入鲁家村,到中年时成为村干部,裘丽琴面对的都是一个环境脏乱、没有产业、少有年轻人的落后村。尤其在工业化、市场化浪潮中,不少村民纷纷走出乡村、走向城市,鲁家村的村容村貌更加不堪。很长一段时间,让裘丽琴羡慕的是相距不远的高家堂村,因为那里宜居宜业。为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农村生态环境,2003年6月,浙江启动千万工程,高家堂村率先将环境整治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成了绿色生态富民家园,为其他村提供了样本。
裘丽琴与村支书朱仁斌上任后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尽快恢复乡村发展的底色绿色。但千头万绪,从何入手?两人在村里转了无数圈,方案拟了一份又一份,最后盯上了房前屋后的垃圾。偌大的村子连个垃圾桶都没有,环境怎么会好?裘丽琴觉得,垃圾入桶,看似小事,指向的却是生活方式变革和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兴冲冲地准备买垃圾桶、开展入户宣传时,一翻账本,村干部们傻眼了:村集体可用现金6000元,负债150万元。找县里、街道垫付?没有先例,不现实。让村民出钱?村庄发展缓慢,大家本就有怨言,不靠谱。最后,朱仁斌等村干部自己筹资8.5万元,给村里每25户分发了一个垃圾桶,为每个村民小组聘请了一位保洁员。
然而,改变农民千百年来的生活习惯,谈何容易?筹钱买来的垃圾桶,放在路边成了摆设,村民依旧把垃圾往路上扔、向河里倒,还有人抱怨:赚不到钱你们不管,扔个垃圾却要来管,吃饱了撑的!
裘丽琴难免有些委屈,却也不恼:只有干部做出表率,才能让村民从实实在在的变化中看到乡村的未来。那些年里,与别的村干部一样,她下河捞过垃圾,在烈日下扫过村道,吃过村民的闭门羹,也收获无数点赞。党员干部们把整座村庄当成了自己的家,像一个个勤劳的母亲操持着洒扫庭除、内外整洁的事务。渐渐地,鲁家村没了五颜六色的垃圾,垃圾分类成为大家新的生活方式。
从被村民亲切地称为裘妈起,裘丽琴知道:村庄的第一步跨越,成功了!
但另一个问题接踵而至,让裘丽琴揪心:村庄环境变好了,但经济发展没有起色,约23的村民依旧外出,村庄空心化严重。种一年田,赚两三万元,不如在城里打工。裘丽琴说。这也是很多乡村当时遇到的难题。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难以打通,城乡差距难以缩小,农民无法安居乐业,农民没有活力,村庄就没有希望。
关键时刻,村党支部召集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开会,大家坐下来专门商讨出路。会上声音很多,有人想发展种养业,有人希望引进工业企业,也有人觉得乡村旅游才有前景。最后大家决定,先做规划,找准方向。裘丽琴动情地说。
随后,朱仁斌等村干部动员乡贤众筹300万元,请来上海、广州的专业设计团队,量身定制发展蓝图。3个月后拿到新规划,裘丽琴惊讶不已:山还是那座山,但换种思路,就完全不一样了。如村里低丘缓坡较多,以往种养业规模效益低下,但在新蓝图中,18个家庭农场布局错落、各具风格,非常符合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发展家庭农场的要求。
裘丽琴记得,那一年,这份规划被做成PPT后,在县里招商引资。一家蔬菜企业看到后动了心,成为最早入驻鲁家村的投资者。很快,更多的投资纷至沓来。可大家又很快发现,随着工商资本大量涌入,如何保障村民利益成为新问题。只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抱团共赢。裘丽琴说,当时村里的想法,就是要把投资者的利益和村集体的利益融为一体。
2015年1月,鲁家村引入专业旅游公司,权益分配上,旅游公司占股51%,村集体占股49%,采用公司+村+农场模式,每年给全村村民分红600万元以上。将股权量化,村民不出一分钱就当了股东,既拿租金,又挣薪金,还分股金。不久,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近4万元,股权增值60多倍,一本股权证大幅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指数。
这年底,为把散落的18个农场串联起来,长达9华里的铁道环线建成了。小火车正式通车,整个鲁家村沸腾了!多年来,小火车载过数以万计的游客,为村里带来10多亿元工商资本,也吸引了大批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乡开启新生活,鲁家村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打卡地,还被誉为诗和远方的田野。
裘丽琴与我们分享鲁家村成功逆袭的故事和心得,希望越来越多的村庄变得美丽整洁,越来越多的绿色环境变成生态资源,越来越多的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美丽的鲁家村像一个窗口,见证着浙江农村生态环境的变迁。鲁家村这种创新的乡村产业发展模式,也为其他乡村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众多的浙江乡村,探索出各具特色的美丽经济发展之路,成为一座座宜居宜业的美丽村庄。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颁奖词中,对浙江千万工程给予高度评价
这一极度成功的生态恢复项目表明,让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行,将产生变革性力量。
浙江在生态环境领域,以一个省的一项工程,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这在全球是史无前例的。
放眼如今的浙江,高质量提升乡村生态美、风貌美、环境美、风尚美、生活美,已成为各个乡村的一致行动。农民也从卖山林到卖生态,变种种砍砍为走走看看,乡村旅游、养生养老、运动健康、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美丽产业不断涌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不断拓宽。农民们提升了文明素养,找回了乡愁,有了更加丰富的精神生活。千万工程以最基础、最基层、最广泛的乡村为支点,撬动人与自然关系的变革,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了人口稠密地区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的奇迹,实现了乡村美丽度、农民幸福感的双提升。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也许任何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都伴随着一次伟大的历史觉醒。浙江省在全面实施千万工程过程中所展示出来的勇气和智慧,所获得的经验和成就,都值得赞许和弘扬、推广与展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