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我心满怀人世恩光

書城自編碼: 358185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现当代诗歌
作者: 梁书正
國際書號(ISBN): 9787521211467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7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NT$ 357.0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NT$ 305.0
十一年夏至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NT$ 347.0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NT$ 408.0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NT$ 265.0
慈悲与玫瑰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NT$ 398.0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售價:NT$ 347.0
云中记
《 云中记 》

售價:NT$ 347.0

編輯推薦:
诗人梁书正以简洁的语言抒写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万事万物。他在努力将爱心、生活琐事和人文意象融入更广阔的自然天地与真切的灵魂之中。林莽
湘西乡村朴素而深厚的文化传统,于梁书正犹如延绵起伏的群山,生可砍柴,死可埋骨,而他的写作正是山中的一种修行。李元胜
梁书正的诗歌,继承了汉语诗歌的优良传统,好读好懂,善良悲悯。他剃了光头之后,越发像出家人。他的诗歌是献给苍生的祈祷辞。刘年
內容簡介:
《我心满怀人世恩光》是作者回乡之后的潜沉之作,语言精致简短,纯粹空灵;情感饱满真挚,亲切温暖。在不断回归内心观望生活的同时,敞开胸怀关照外在,抒写世间万物。深入挖掘拓展生命内在的隐秘联系和心灵疆域,对生命、人类、自然的宏大主题有深刻的思考和表达,呈现出一种稳重、宽阔而柔和的中年气象,饱含一个逐渐走向成熟的中年人对人生、生命和大地等永恒人类共性的深入透视。
關於作者:
梁书正,1985年生,湖南湘西人,苗族。中国作协会员。在《诗刊》《人民文学》《民族文学》《十月》《人民日报》《广西文学》等刊物发表作品近百万字。获紫金人民文学诗歌奖。入选湖南省文艺人才三百工程。曾参加《人民文学》新浪潮诗会、湖南省第七届青创会、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鲁迅文学院学员。著有诗集《遍地繁花》《唯有悲伤无人认领》。
目錄
目 录
泉水洗过的声音穿透喧嚣 刘立云 1

第一辑春风吹走经年的尘埃

愿人世洁净如初 3
仿苗族情歌 4
归田园居 5
经年 6
我曾获得一枚鸟蛋 7
盖瓦 8
神的寨子安于群山之中 9
栖凤湖 10
辽阔 11
你我正年轻 12
洲上坪一角 13
父亲和葡萄 14
清水江边 15
多么好的一日 16
和尚山 17
绝句 18
无名寺 19
入林记 20
打扫灰尘 21
和尚山写意 22
馈赠 23
喜悦的时辰 24
给 25
清明 26
白骨加深群山的苍翠 27
人间即景 28
纸赋 29
在扪岱村 30
过卖蛙摊 31
春望 32
风雪中遥望洞庭湖 33
过花果山 34
祝福 35
赞美诗 36
秋日回乡 37
我听到入世的歌声 38
碧云水库 39
和平 40
登香火山 41
十年:给你 42
我的山河 43
隐秘的轨迹 44
锡溪镇一日 45
满山的鸟鸣 46
作于尖岩山顶 47
春夜 48
武陵山脉独坐 49
何处不是归宿 50
稻谷颂 51
路遇柚子树所得 52
村路 53
群星赋 54
乐器颂 55
请珍惜这些流水吧 56
回答 58
怀抱羊羔的男人 59
在外公碑前 60
过塔着坪 61
春日近 62
故乡的歌 63
梧桐花 64
在古苗河源头 65
热灰颂 66
心疼 67
接雨水 68
湘玉真的来到过 69
洲上坪 70
圆满 71

第二辑我心满怀人世恩光

我的荣耀 75
秋日赞美诗 76
早春 77
我心满怀人世恩光 78
给你 79
在和尚山顶 80
献给永恒的你 81
愿在尘世被温柔相待 82
这一天只剩下爱 83
落叶指向秘密的路径 84
写诗记 85
我的母亲怀着寂静 86
哨声 87
有些悲伤如鲠在喉 88
春天里 89
黄昏 90
与母亲同行 91
露水濯洗村庄 92
群山赋 93
乡村之夜随想 94
记得那时正年少 95
悲伤猝不及防 96
路见稻谷 97
春天颂 98
清溪 99
晚归 100
电话里的童声 101
祖父 102
田园辞 103
与你踩着落叶轻轻走过 104
总是那些安静触动了我 105
母亲的抚摸 106
木房子 107
祝福词 108
暴雪过后 109
洲上坪即景 110
途中所见 111
大寒 112
大地主人 113
果实颂 114
福地 115
在那些静默的时辰 116
对面的阳台 117
大风过境 118
我如此满怀希冀 119
洲上坪 120
山野独行 121
四行 122
故乡的苕洞 123
弯曲 124
浅滩 125
酉水抒怀 126
古井 127
致敬 128

第三辑繁花开满世间的枝头

夜宿白塔寺 131
我常怀愧疚之心 132
在雅酉古战场 133
睡前书 134
在钟佛山顶下棋 135
车过高原问路 136
阿婆 137
鸟鸣落在水上 138
侠客行 139
当我登上和尚山 140
放羊的祖父 141
张老汉的石鸽子 142
乾州古城独行 143
四行 144
我悲伤我的爱还不够深厚 145
宛若光明之初 146
渡 147
某一日 148
我无法说出他们的名字 149
冬至 150
都有结局 151
芭茅草 152
光明 153
公祭日 154
心经 155
也是心怀悲怆之人 156
中年书 157
暴雨如注 158
武陵高原抒怀 159
慈祥的土地 160
春天十问 161
我有一颗残损而火热的心 162
和平与慈悲 163
立春 164
庆祝的季节 165
夜登白塔寺 166
深渊 167
夜宿沅江客舟中 168
流水仍在继续 169
劝导台 170
人到中年再登白云山 171
河边古树下独坐 172
当待人世当如婴儿 173
登高抒怀 174
偶遇 175
夜宿酉水客舟中 176
守拙归田园 177
光明辞 178
在滇藏高原 179
悲欣交集 180
芭蕉树 181
我常常空怀苍生之念 182
繁花与共 183
空山新雨后 184
俯身乡间 185
我终将成为一个孩子 186
內容試閱
泉水洗过的声音穿透喧嚣
刘立云

写这篇序言之前我还不认识梁书正,两人从未谋面。但我知道他,读过他许多诗歌。因为在过去的五年中,我参加了三次与他的诗歌相关的文学活动。第一次是2015年2月,中国作协在北京召开草根诗人现象与诗歌新生态研讨会,他和郭金牛、张二棍、余秀华、臧海英、老井、笨水,还有在富士通坠楼身亡的许立志等,被重点推出来举行专题研讨。之后几年草根诗人们羽毛渐丰,渐渐被文化和文学界接受。他们中包括梁书正在内的几个人,不负众望,已经成为中国诗歌的新生代,正意气风发地活跃在当下诗坛。其次是2019年5月,中国作协召开新会员评审会,他的名字赫然在列。再就是伴随至今仍时断时续的新冠疫情,在两个月前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文学之星评选中,他这本诗集《我心满怀人世恩光》毫无悬念地入选。
三次中国作协组织的活动,三次表明中国作协风月同天,敞开胸怀拥抱每个散落在天南海北的青年作家和诗人。只要你展露天赋和才华,不管你藏在哪儿,流落到什么地方,都会把阳光洒到你身上。同时,这三次与梁书正有关的文学活动,就像三级跳,把他一次比一次更近地推到文学中心,让他一次比一次登上更高的平台。接二连三地遇到这位年轻人,我只能说他生当其时,躬逢其盛,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一个步步踩在节奏上的人,赶上了中国文学众鸟高飞的好时候。
介绍得更详细一些:五年前我在草根诗人研讨会上初次见到名字的梁书正,1985年生在湘西花垣古苗河下游一个名叫黄连沟的村子里,是贫困苗寨的一个苦孩子。或许说出来怕人们联想到穷山恶水,几年后他在诗里改为洲上坪的故乡,贫穷,落后,像一匹疲惫的看家狗瘦骨伶仃地蹲伏在峰峦如聚的山冈上。古苗河在低低的山脚下流过。落入俗套的家庭背景是父亲多病,母亲失聪,几间烟熏火燎的屋子在风雨中飘摇,五亩薄地只够一家用来苦度岁月。他的童年,是寒冬腊月仍穿着薄薄的单衣那种,上学的路上无论多么冷或多么热,都噼啪噼啪地光着两只脚。但他像所有后来有出息的孩子一样,小时候非常懂事,放牛、砍柴、拾粪、挑水、煮饭、带小妹妹。父母见他如此听话,除了读书没有任何非分之想,咬着牙一年一年供他。他呢,渐渐地书读多了,也渐渐地有了心事,发呆的时候总是痴痴地望着远方,在心里默默地把贫穷、落后、苦难、悲伤这样的一些词,咀嚼了又咀嚼,掂量过又掂量,淡淡苦涩总也挥之不去。后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乡亲们的努力奋斗,更乘上精准扶贫的春风,人们的生活渐渐富裕起来,光芒漫涌。而他当年最大的愿望,就是从村子里走出去,远远地走出去。
2008年在省城长沙读完大学,这在湘西,在他们穷乡僻壤的黄连沟村,已是凤毛麟角了。但当他把行李背回家,准备全力温习课程,拼命报考公务员,忽然看见室内空空,家徒四壁,墙上糊着的纸被风掀开一角,在那儿记着父母为供他读书而欠下的一笔笔债。正值中年的父母腰已弯,背已驼,两眼枯涩,记忆中的乌发不知什么时候变得莽莽苍苍,像山顶上覆盖的积雪。那一刻他泪如泉涌。哭过后,他不悲天悯人,也不妄自菲薄,对父母说他不考公务员了,他要去南方打工,先帮家里把债还上,过上像样一点的日子。然后,他背上还未打开的行囊,踏着村前芳草萋萋的小路,走了。而且一去就是八年,相当于打一场抗日战争。
现在我们知道,梁书正八年的打工生涯是先后在广州、东莞、深圳、惠州等地度过的。八年来在南中国晴朗但闷热的天空下,他四处奔波,数度辗转,饱受生命的颠荡和生活的煎熬。因为从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毕业,有大学学历,他被最早接收他的那家企业列为储备干部。但他是看着报纸上登出的广告自愿去求职的,照样被安排在八个人一间的屋子里,同普通农民工一样加班加点;照样扛货、开机、跟机床师傅们一起三班倒。他知道自己必须随乡入俗,必须苦其心智,劳其筋骨,对冰冷的现实只能接受而不可逃避。但拐弯的地方是太阳,只要能挺住,咬紧牙关朝前奔,就能获得回报。许多年后回顾这段经历,他不无庆幸地说:我的梦想不仅是打工。当才华不至于支持梦想的时候,只有不断地去学、去做。
他就是在这种状态下萌动诗情。在异地他乡耿耿难眠中写下第一首诗,题目叫《在异乡麦地》。接着是《铁架床上的青春》,是《心疼》《乡愁》;是车间闷热、机器轰鸣,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手指才不至于被齿轮咬掉;是分离的无奈和苦,与家相隔千山万水的孤独和寂寞;或者农民脚上的泥巴,父母和妻子的望眼欲穿,还有土地、庄稼、群山、河流、村落、炊烟、寺庙、菩萨等等。总而言之,离不开底层和苦难,离不开辛酸、冷落、焦虑、奋力挣扎。渐渐地,他被文学刊物注意上了,开始一组组发表作品,为此,他自撰的简介也带着淡淡的苦味:梁书正,湖南湘西人,苗族。打工。写诗,喜欢骑车、行走。孤独的时候就写诗。
同一时期,后来与他的名字连在一起的郭金牛,在深圳写他病在他乡无人知;张二棍在山西写一个傻孩子不断地往墙上撞;余秀华在湖北写赶鸡、写她摇摇晃晃地去找已经死了的外婆诉苦;臧海英在山东写带着老父亲去谋生,晚上佝偻着身子,和老父亲睡在同一张床上;老井在安徽写煤矿塌方时如何惊恐和绝望
说起来,梁书正和他那些草根诗人朋友们还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刚刚冒出来,就作为一种诗歌现象受到中国作协和各种文学期刊的爱护和扶植。正是梁书正去南方打工这几年,草根诗人中的佼佼者,比如刘年、余秀华、张二棍和他,还有比他更早的郑小琼、谢湘南们,先后被吸收到《诗刊》的青春诗会、《人民文学》的新浪潮、鲁迅文学院的高研班。与此同时,在诗歌出版和入选中国作协上,他们也受到普遍的关照和推举。在草根诗人比较集中的广东和湖南,还纷纷把他们纳入体制,使他们从此衣食无忧,有了健康生存和写作的基本保证。
我们知道,草根诗人是我们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存在着贫富差距的产物,处在不断变化着的此消彼长中。国家正在努力消除贫困,防止阶层固化,为草根阶层的逐渐缩小创造了可能。草根阶层自身也在不懈奋斗,积极改变自己的命运。
那么,草根诗人该有怎样的明天?或者说,明天还会有草根吗?

我带着先入为主的心理读梁书正的这本诗集。我从头读到尾,用颇具挑剔的眼光读作品,也读写作日期。分三辑共170多首的一本诗集,当我从第一首读到最后一首,不禁暗吃一惊:曾经以草根诗人名世的梁书正奉献给我们的这本诗集,就像精心打扫过一样,完全刷新了一样,或者像我们在电脑上关机后重启,竟没有一首写他熟悉的打工生活,也没有一首是他曾经发出过叹息和悲鸣的草根诗!
我想,肯定发生了什么,肯定有一道黑白分明的三八线,让该结束的结束,该开始的开始。能与草根诗歌如此切割,毫不拖泥带水,事出有因。后来我知道了,他在2016年自觉中断了持续八年的打工生涯,回到了无论衣锦还乡还是尘土满面都对他不离不弃的湘西。这本诗集只有四五首,还不够零头,是他2016年前的作品,其余的都是回乡后的革故鼎新之作。读完这些与他四年前的打工诗相比焕然一新的作品,你会像胡风1949年那样为他欢呼:时间开始了!
2017年写下的《秋日回乡》,我认为是他为新阶段树起的零号里程碑:

俯身收割的人唱着动听的山歌
弯腰鞠水的人是一滴清透的水
懒洋洋的秋风吹熟了大地

我从城市归来,一路风尘仆仆

加入他们之前,我是一粒尘土
融进之后,我是山水画的一笔

心志表达得多么明确!我现在从城市归来,正式加入他们的行列,认领本该属于自己的这片土地。而在这之前,我是一粒尘土漂泊在外,无着无落,自然是卑微的,贫贱的,是社会底层的草根;加入他们后,我就是故土湘西这幅山水画里的一枝一叶了,在母亲的怀抱里自由生活和生长。我为正式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而骄傲。但他们是谁?他们是在岸边俯身收割的人,在河中弯腰掬水的人,一句话,他们是我的父老乡亲,我的大地和天空,我灵魂的停泊地与憩息地。
就是这样,诗人从此有了从来没有过的归宿感和命运认同感。他觉得都市虽然好,外面的世界虽然精彩,但那是别人的。它允许你走进去,在那里流血流汗,赚回理所应得的血汗钱,但你毕竟是外省人,是从贫穷荒凉的地方来的,与当地非亲非故,因此,你多么卖力,多么能干,都不可能收留和安慰你的灵魂。只有湘西的大地,湘西心心念念的父母,还有从小哺育自己长大的洲上坪,才会冷暖相知地惦记他,牵挂他,盼他回家。当他从城市回来,心如止水,所有还未得到的不再期待∕已失去的不再挂怀(《你我正年轻》),故乡一如从前,扑上来继续用它淳厚的情感,深情的水土和粗糙的谷物拥抱他,抚慰他,为他洗去伤痕和疲惫。因而,当他重新面对故乡,重新面对洲上坪,轻车熟路,很容易就在草木中找到自己的身份,从泥土中寻出自己的来历(《归田园居》),也很容易抛却草根书写时的彷徨、焦虑、悲伤、孤独、寂寞、自卑,如同鸟回到蓝天,水回到河流。此时他想告诉人们,他回到的湘西是世上最美的湘西;他拥抱的山水,是人间最好的山水。当他俯身田野,庄稼就长了出来;俯身寺庙,心就亮了起来(《俯身乡间》);而那在柴房煮饭的老妈妈,是菩萨最新的一次转世(《和尚山写意》)。从心里奔逸而出的诗歌,变得华美、亮丽、简约、明朗、干净、节制,具备中国少数民族诗人罕见的一种质地。他自己的评价是,有微微倾伏之美(《在古苗河源头》)。
有意思的是,诗集的第一首诗《愿人世洁净如初》,虽然只有短短两句,但经天纬地,集合了他回乡后诗歌写作的全部元素,隐藏着破译他诗歌的神奇密码:

村庄,需要一声鸡啼;山河,需要一件袈裟
我从母亲的子宫来,需要一个一样干净的世界

请注意诗中的三个需要,这是梁书正诗歌写作中常见的情景设计。奥妙在于,在现实生活中,诗人总是主动地去寻找、发现和营造诗意。生活中没有的,如果他需要,他可以赋予它,创造它,让它无中生有。比如诗里的鸡啼、袈裟和母亲的子宫一样干净的世界,便是诗人在想象中赋予洁净的人世所必须拥有的。而村庄、山河、我、世界四个关键词,像建筑物的四根雕梁玉砌的柱子那样被布置在诗歌的四周,为梁书正的新写作搭起了一座浴火重生的屋宇。
这种融入故乡的方式,如神归庙堂,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湘西人的朴素和诚实,理科男的实证精神,使梁书正对远离生活的写作,采取壮士断腕的姿态,哪怕草根写作曾经为他赢得过关注和荣耀。他觉得当年认同自己为草根诗人,是因为他当时在打工现场。现在离开了,回到了阔别八年的故乡,而且被吸收为公职人员,这时如果不适可而止,仍然以草根自居,继续写已经离自己远去的打工生活,不仅不可靠,而且不厚道,甚至有点欺世盗名。得知我接受中国作协布置的任务,正在为他扶植出版的这本诗集写序,他自报家门,小心翼翼地从千里之外给我发来信息,说这是他的第三本诗集:基本区别于之前草根和底层的写作,这并不是完全或刻意与过去隔离和疏远,恰恰相反,我对底层和草根写作怀有深深的感情,我时时刻刻都能触摸到在底层的那种细微而辽阔的疼痛与体温。我曾经有过多年艰难打工漂泊的岁月,体会到人间苍凉疾苦,也看到从底层闪耀出来的那些人性的光芒,这些都是我一生的财富。我现在的文字很少去触及这些,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因为我现在已经回到家乡几年了,生活发生了很多重要的变化,目前已进入体制,在县城的一个小单位专门从事文学创作,也能常常回到乡下,种瓜种菜,孝敬父母,照顾孩子。对于草根和打工题材,如今我本人并没有在场,没有在场,那么写作的真实性、真诚度,以及文本本身的质地是可疑的。作为一个写作者,我更倾向于写实,写生活,写生命,写我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我的作品应该立足大地、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最真实最亲切的情感和诉求自己在场,作品才能在场,读者才有真实的情感和感受。
读者打开诗集的任何一页,都会发现,诗人反复强调的在场和看见,就像他湘西故乡的田野里每天升起的乳白色晨雾,弥漫在他的字里行间。
他认定在场是一种境界,一种与内心同频共振的写作法则;是与时光同尘,与时代同步,与故乡的大地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也是他理解的诗意地栖居,在故乡的原野上做一根有思想的芦苇。如同自己热爱两个女儿,他必须像阳光雨露那样呵护她们,照耀和滋润她们,不缺席她们的任何一次成长和绽开。正因为在场,我们在《稻谷颂》中看到他这样抒写大地的安详:秋天到了,那片用来操办红白喜事的平场∕那条人来车往的路面,都晒满了湿漉漉的稻谷∕∕金黄的稻谷,立于天地的稻谷,阳光抚摸它,万物为它让路∕∕背着婴儿的姨婆,在用竹耙,翻晒着金子∕满头银发的祖母,端着热米饭,放上祭祀的神龛。在《我听到入世的歌声》中,看到他与故土融会贯通,感受着它的隐秘天道:

五年前,在博物馆看见
一束阳光中,漫漫灰尘扑向骨架
以为洞悉了生命的秘密

而今站在旷野,大风起伏
似乎探及更深的事物

野花漫过身体
酒盏找回嘴唇
月光照彻故乡

看见是具体的,是诗人悉心捕捉耳闻目睹感同身受的生活亮点和细节,如同麦芒、针尖、水滴、线段,一叶而知秋。比如午后的阳光中,父亲加固葡萄架∕刚结出不久的葡萄果,一串一串在他身边摇晃∕斑驳的光芒随之移动,凌乱又安静(《父亲和葡萄》);比如在雅酉,我见到了怀抱羊羔的男人∕见到了世界上最后一个∕把羊羔当孩子的男人,他是羊羔的母亲∕大地的母亲∕∕他怀抱羊羔,静静地、温柔地∕坐在人间的高处(《怀抱羊羔的男人》);再比如母亲在院子里跳舞,旁边枝头上∕鸟雀衔来一草一叶,开始筑巢∕∕再过几个月,雏鸟应该孵出来了∕母亲的舞姿应该更优美∕∕我终将在鸟儿歌唱和母亲舞蹈中醒来∕古老的大地终将焕发勃勃生机(《我终将成为一个孩子》);或者借助车的灯光,看见前方∕父亲骑单车载女儿,慢慢行驶着∕∕他的后背多像一座山∕靠在后面的女儿轻搂他的腰,安静又美好∕∕车要开得慢一些,灯光打得再远一些∕∕愿每个父亲都载着孩子驶出黑暗∕愿万物在此刻都拥有一颗∕做父亲的耐心(《愿在尘世被温柔相待》)。
既能体现梁书正在场和看见,又能反映他当下诗歌写作状态和精神本质的,是那首连他自己也未必看重的《赞美诗》。作品借助他亲眼看到两个少女依偎在广场的大屏幕下,深情地唱一首歌,从心里发出对故乡由衷的敬意:

泉水洗过的声音,穿透喧嚣,抵达心灵

该说说梁书正诗歌写作的艺术胆量和探索精神了,这是这位苗族小兄弟最让我感动和欣赏之处。诉说的前提是,他学诗写诗十二年,前八年在南方艰辛地打工和漂泊,但却走到了让我们惊叹的诗歌前沿。如果说他有什么奥秘,我认为,这个奥秘就在于他敝帚自珍,即不狂妄也不自卑,知道什么时候到站下车,什么时候该另起一行。具体地说,就是能清醒地选择自己的道路,哪怕这条路荆棘丛生,前面是悬崖峭壁。还是在发给我的信息中,他坦率又自信满满地对我说,他信奉弗罗斯特说过的一句话:在我们面前有许多条路,我选择人迹罕至的那条。这使他特立独行,在对诗歌创作的观念和追求,对时代精神的理解和把握,还有对故土的认知上,走在了许多人的前面。说来可能是出自苗族人的倔强,他不怕别人说他自不量力,也不惧行人稀少,他孤单落寞地独自远行。在他看来,一个作家应该有更宽阔的视野、更开阔的胸襟、更包容的看见和观照。
我们多么缺乏这种不自量力,这种默默的无人喝彩的独自远行啊!中国新诗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走到空前繁盛的今天,成绩有目共睹。但我觉得还远远不够。因为这种主要源于西方的文学样式,随着该翻译的翻译了,该山寨的山寨了,再没有像当年刚翻译过来的爱利蒂斯、T.S.艾略特、斯蒂文斯、聂鲁达、博尔赫斯那样,一次次带给我们振聋发聩的启迪和激励;在这同时,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百年未遇的大时代,越往前走越危机四伏,步步惊心,没有人从哲学和社会学的高度给我们指引航向。因此,渐渐地,我们都有些茫然,有些不知所措。诗歌写作的同质化和碎片化越来越严重。在这个时候,多么希望有人点燃一盏灯,高举一支火炬,披荆斩棘,勇敢地向前走,勇敢地探索中国诗歌的现代化道路。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愿意为梁书正执着的艺术胆量和勇气摇旗呐喊,推波助澜。
例如,他回乡后自觉跳出草根和打工诗歌写作,选择在场作为新的主攻方向,我相信与草根诗人的视野狭隘,格局逼仄,过度依赖社会与个人的现实遭遇有关,这样的写作不可避免地兼有焦点访谈的新闻性和时效性。一首诗,一个诗人引起社会反响,有时是强烈反响,比如余秀华的《摇摇晃晃的人间》,读者有理由追问:这是诗歌的胜利,还是女诗人作为脑瘫患者的爱与恨博得人们的好奇和同情这一新闻事件的胜利?但无论怎么说,诗歌仅有呈现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思想的洞察力、时代的感召力和人类的光芒。惠特曼说:诗的实质不是可以用韵律、格式一致或者对事物的抽象的倾慕,也不是可以用哀诉或者好的训诫展列出来,诗的实质是以上这些以及更多的别的事物的生命,它是在灵魂里面的。
关注身边的事物和人类的命运,是梁书正返乡后写作的另一特色,也可以说是他的主动担承。换句话说,我们不仅要沟通人与事物的灵魂,还要沟通人与人、人与世界的灵魂,这同样是一种敏感而备受人们忽视甚至轻视的选择。许多诗人认为关注人类的命运是一个政治命题,而政治与诗歌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和语言系统,二者泾渭分明。把政治引入诗歌,将成为意识形态的附庸。但他不这么看,我和许多热爱现代诗歌的人也不这么看。你说T.S.艾略特的《荒原》《四个四重奏》没有政治?聂鲁达的《马丘比丘山峰》、帕斯的《太阳石》没有政治?实际上,现代诗歌作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自我四大矛盾的诗意表达,揭示社会矛盾的政治属性,恰恰排在了它存在的首要位置。尽管有时略显生硬,但梁书正知道自己的努力是对的,频频进行的尝试具有独特的价值。例如从《我无法说出他们的名字》中,我们能看见他登高望远,心怀天下:

瘸腿的人在黑暗墙角拉小提琴
两个孤儿在听

盲童的领唱,让叙利亚的废墟中
长出心灵之花

抱大提琴的人
在炮弹炸烂的地方忘情独奏

士兵放下枪,用手去逗一只
洁白的鸽子

他们是微弱的、细小的、不灭的光
他们是阿炳、道斯、甘地和曼德拉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