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汪曾祺别集》由汪曾祺先生哲嗣汪朗主编,家人及深知汪曾祺的作家、学者、编辑协同编选而成。共20卷,约200万字,包含小说、散文、剧作、诗歌、书信等。每卷各有独立主题,汇为汪汪巨浸。
《汪曾祺别集》底本为初版本,参以手稿,美信俱备,以祭汪老,以飨汪迷。
2020年是汪曾祺先生诞辰100周年,策划、编辑、出版、阅读《汪曾祺别集》,是对汪先生最好的纪念。
《汪曾祺别集》由读蜜传媒联合星汉文章策划编辑,浙江文艺出版社于2020年5月出版前8卷,12月出版后12卷。
|
內容簡介: |
《撞墙集》
本书为剧作集,书名由作者之子汪朗先生拟定,篇目由中国社科院做戏曲研究的学者陶庆梅女士选出。
汪曾祺1983年写给徐城北的信里说:我不脱离京剧,原来想继续二十七年前的旧志:跟京剧闹闹别扭。但是深感闹不过它。在京剧中想要试验一点新东西,真是如同一拳打在城墙上!你年轻,有力气,来日方长,想能跟它摔一阵跤。撞墙集的书名由此而来。
汪曾祺对京剧的传统的挑战,更集中地体现在他的剧作中。本书包括声名赫赫的《沙家浜》,以及他写的*部戏《范进中举》等,体现了专业的眼光,也照顾了读者的趣味。
本卷由陶庆梅编选。
陶庆梅,《汪曾祺别集》之《撞墙集》编者。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2000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工作,从事当代戏剧评论与戏剧研究工作,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文化纵横》杂志执行主编。著有《当代剧场与中国美学》《当代小剧场三十年19822012》《刹那中赖声川的剧场艺术》等。
|
關於作者: |
汪曾祺(一九二〇一九九七)
江苏高邮人。一九三九年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为沈从文先生的及门弟子。约一九四〇年开始发表散文及小说。大学时期受阿索林及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影响,文字飘逸。以后备尝艰难辛苦,作品现实感渐强,也更致力于吸收中国文学的传统。毕业后曾做过中学教员、历史博物馆的职员。一九四九年以后,做了多年文学期刊编辑。曾编过《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一九六二年到北京京剧院担任编剧,直至离休。主要作品集有《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翠文谈》、《晚饭花集》、《蒲桥集》等。
|
目錄:
|
目录
书信选
致徐城北一九八三年□□月二十五日 1
致翁偶虹一九八七年二月二十三日 2
剧作选
范进中举 4
杜泉山 62
沙家浜 154
一匹布 235
一捧雪 289
大劈棺 341
附录
我是怎样和戏曲结缘的 389
我的解放 399
关于《沙家浜》 411
裘盛戎二三事 420
笔下处处有人
谈《四进士》 426
京剧杞言
兼论荒诞喜剧《歌代啸》 446
在传统与革新之间保持一种张力 陶庆梅454
|
內容試閱:
|
《汪曾祺别集》总序
别集,本来是汪曾祺为老师沈从文的一套书踅摸出的名字,如今用到了他的作品集上。这大概是老头儿生前没想到的。
沈先生的夫人张兆和在《沈从文别集》总序中说:从文生前,曾有过这样愿望,想把自己的作品好好选一下,印一套袖珍本小册子。不在于如何精美漂亮,不在于如何豪华考究,只要字迹清楚,款式朴素大方,看起来舒服。本子小,便于收藏携带,尤其便于翻阅。这番话,用来描述《汪曾祺别集》的出版宗旨,也十分合适。简单轻便,宜于阅读,是这套书想要达到的目的。当然,最好还能精致一点。
这套书既然叫别集,似乎总得找出点有别于他集的地方。想来想去,此书之别大约有三:
一是文字总量有点儿不上不下。这套书计划出二十本,约二百万字。比起市面上常见的汪曾祺作品选集,字数要多出不少,收录文章数量自然也多,而且小说、散文、文学评论、剧本、书信等各种体裁作品全有,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他的创作风格。若是和人民文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汪曾祺全集》相比,《别集》字数又要少许多。《全集》有十二卷,约四百万字,是《别集》的两倍,还收录了许多老头儿未曾结集出版的文章。不过,《全集》因为收文要全,也有不利之处,就是一些文章的内容有重复,特别是老头儿谈文学创作体会的文章。汪曾祺本不是文艺理论家,但出名之后经常要四处瞎白话儿,车轱辘话来回说,最后都收进了《全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别集》则可以对文章进行筛选,内容会更精当些。就像一篮子菜,择去一部分,品质总归会好一点儿。
二是编排有点儿不伦不类。这套书在每一本的最前面,大都要刊登老头儿几篇与本书有点儿关联的文章,有书信,有序跋,还有他被打成右派的罪证和下放劳动时写的思想汇报。在正文之前添加这些零碎儿,可以让读者从多个角度了解汪曾祺其文其人。这种方式算不得独创,《沈从文别集》就是这么编排的,只是一般书很少这么做。也算是一别吧。
再有一点,是编者有点儿良莠不齐。这套书的主持者,以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居多,他们大都对汪曾祺的作品有着深入了解,也编过他的作品集。有的当年常和老头儿一起喝酒聊天,把家里存的好酒都喝得差不多了;有的是专攻现当代文学的博士;有的被评为第一汪迷;有的参加过《汪曾祺全集》的编辑;有的对他的戏剧创作有专门研究这些人能够聚在一起编《汪曾祺别集》,质量当然有保证。其中也有跟着混的,北京话叫塔儿哄,就是汪曾祺的孙女和外孙女。她们对老头儿的作品虽然有所了解,但是独立编书还差点儿火候。好在大事都有专家把控,她们挂个名,跟着敲敲边鼓,不至于影响《别集》的质量。
这套《汪曾祺别集》是好是坏,还要读者说了算。
汪朗
二〇一九年十月二十五日
汪朗,《汪曾祺别集》主编。
江苏高邮人,1951年生于北京,作家汪曾祺先生之子。曾任《经济日报》国际部主任。作家、美食家、资深媒体人。著有《刁嘴》《衣食大义》《食之白话》《老头儿汪曾祺:我们眼中的父亲》(与汪明、汪朝合著)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