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亚洲戏剧史·南亚卷
》
售價:NT$
653.0
《
中国历代竹器图谱与数字活化
》
售價:NT$
2540.0
《
EDA技术与设计(第2版)
》
售價:NT$
387.0
《
揉碎浪漫(全两册)
》
售價:NT$
320.0
《
古籍善本
》
售價:NT$
2448.0
《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4:可持续全球供应链体系与国际货币金融变革
》
售價:NT$
398.0
《
道德经新注 81幅作者亲绘哲理中国画,图文解读道德经
》
售價:NT$
653.0
《
清俗纪闻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前沿性与先进性并重,充分体现学术争鸣。作为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的权威阵地,聚焦理论政策、文化经济、文化贸易方面的热点问题,以全球性视野助力学科发展,以现实关怀凸显人文价值,对从事该专业研究的相关人士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
內容簡介: |
本书围绕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展开多方位的理论探讨,以前沿性、学术性、原创性、公共性和先进性为学术目标,对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给予了学术的回答,对当代国际文化产业理论给予了中国学术界的关注。
全书下设特稿文化安全研究文化政策研究文化经济研究非遗文化研究区域文化产业文创开发研究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等栏目,从多个角度全面阐述了我国现阶段文化产业所取得的成就、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可借鉴的经验。
|
關於作者: |
胡惠林,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办公室主任、媒体与设计学院文化产业与管理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文化战略与管理、文化产业理论与政策、国家文化安全、文化政策与制度。
李炎,云南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文化学、美学、民族艺术与文化产业。
|
目錄:
|
特稿
强化国家利益,构建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安全治理体系 李炎 王佳[003]
一带一路研究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东南亚沿线国家音乐产权略论 汪俊昌 郑智武[017]
文化安全研究
中国文化安全研究的内涵、方法与任务 韩志华[035]
文化领导权视角下的文化安全 郭海龙 徐红霞[051]
国际海洋法律文化博弈下的南海安全问题研究 李文杰[071]
South China Sea还是South Sea of China:翻译与中国国际
话语权力 彭萍[088]
文化政策研究
北京市数字创意产业政策评估与优化路径研究 郭嘉 裴华秀 闫烁[099]
公益性与营利性的张力及其制度弥合:农村民间文化组织发展
研究 饶蕊[118]
论公民阅读权的法律效力 齐崇文[133]
文化伦理:人工智能的价值与悖论 段峰峰 陈星豫[145]
文化经济研究
中俄文化贸易结构分析与路径创新研究 蒋多[161]
法国文化遗产普查地方分权模式及其启示 周莅濛[179]
微信公众号软文的审美性研究 王焱 陈银珊[189]
市场介入与乡村治理研究 李佳[201]
武汉电子竞技产业发展的现状、困境与进路 刘玉堂 李少多[209]
以观众为导向:剧院大数据管理体系架构研究 任兀[223]
2019年中国影视动画产业发展回顾 邓林 付丛笑[238]
非遗文化研究
当我们谈保护时,我们在谈些什么?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若干核心概念的讨论 张骁鸣 周淑君[263]
数字媒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新场域 秦枫[280]
武陵山片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廖正丽[294]
区域文化产业
区域文化产业创新系统的理论预设 胡洪斌 张晓丹[31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蒙古族服饰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刘燕 葛丽英[325]
三维空间视角下民族地区演艺文化产业集群治理研究
以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例 姜晗 晏雄[337]
治理网络视阈下中泰两国一村一品乡村文化产业比较分析 刘玲彤[348]
文创开发研究
基于品牌延伸的博物馆文化旅游与文创产品开发融合要义与路径 张奎[373]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影响因素研究 谢梅 王世龙[387]
文化产业人才培养
生命周期理论视阈下韩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朴京花[403]
从文化产业管理到文化经济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设置的演变、问题与建议 马健[416]
编后记[425]
约稿启事[428]
|
內容試閱:
|
自第28卷起,《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由上海交通大学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和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上海交通大学胡惠林教授、云南大学李炎教授主编。《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29卷)聚集文化安全、文化政策、文化经济、非遗文化、区域文化产业、文创开发以及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等前沿问题。
文化安全研究,学者探究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安全治理、中国文化安全的基本问题,也有学者从文化领导权、人文主义和文化博弈以及翻译与国际话语的视角展开文化安全研究。李炎、王佳《强化国家利益,构建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安全治理体系》认为,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安全需要坚持三个纳入,即将文化安全治理纳入国家现代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将文化安全纳入边疆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将文化安全治理纳入边疆民族地区理想信念教育体系,坚持四个对接,即对接边疆民族地区地缘政治和文化生态系统,对接国家现代社会和边疆民族地区的转型发展,对接改革开放与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对接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国家文化安全治理;新形势下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安全治理需要着力在分类指导、同步发展、预警机制和网络安全方面强化相应治理措施。
文化经济研究,学者对中俄文化贸易结构与路径,法国文化遗产普查地方分权模式进行研究,聚集微信公众号软文的审美性、市场介入与乡村治理、电子竞技产业、剧院大数据管理体系,对2019年中国影视动画产业发展进行回顾。蒋多《中俄文化贸易结构分析与路径创新研究》认为,中国向俄罗斯出口文化产品大多来自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制造领域,而俄罗斯对中国出口文化产品具有一定的内容优势,面对各自文化产业进入结构调整阶段、日益重视对外文化输出以及大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态势,中俄两国应当在人文交流成果的基础上,壮大对外文化市场主体实力,开拓数字内容贸易空间、发挥口岸效应和集聚功能,推动中俄文化贸易路径创新。任兀《以观众为导向:剧院大数据管理体系架构研究》认为,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而剧院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手段未能紧随时代步伐作出相应的转变,剧院管理者应该与时俱进,利用大数据思维变革管理模式,建立以观众为导向的大数据体系,从而掌控数据的主导权。
非遗文化研究方面,学者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若干核心概念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新载体。张骁鸣、周淑君《当我们谈保护时,我们在谈些什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若干核心概念的讨论》认为,保护概念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一整簇概念的统称,并进一步区分反应式保护和预防式保护这两个基础概念,由此纾解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对于保护和利用的认知冲突,反思生产性保护的概念缺陷,并进一步巩固生活性保护转向的理论依据。秦枫《数字媒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新场域》从移场与错位、转译与赋权、改变与忽视、再现与传承、传播与认同五对关系来审视和阐述数字媒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
区域文化产业研究方面,学者聚焦区域文化产业创新系统、蒙古族服饰文化产业发展、民族地区演艺文化产业集群治理、中泰两国一村一品乡村文化产业比较。胡洪斌、张晓丹《区域文化产业创新系统的理论预设》认为区域文化产业的创新及其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文化企业、文化传承人、高校及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政府相互联系、共同推动,运用演化论和系统论分析方法,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综合区域文化产业内各个创新主体、构成要素及创新环节,构建区域文化产业创新系统的理论构架。姜晗、晏雄《三维空间视角下民族地区演艺文化产业集群治理研究以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例》从地理空间、经济空间、社会文化空间三个维度分析了民族地区演艺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运行机理、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障碍,并提出了集群治理的路径:政府把控缩减同质产品、出台相应政策加大对演艺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合理制定演出门票价格,杜绝恶性竞争;加强演艺衍生产品的开发、延伸演艺产业链的发展;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完善的产业链;塑造西双版纳演艺文化产业集群品牌。
文创开发研究方面,学者探究了博物馆文化旅游与文创产品开发融合以及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影响因素。谢梅、王世龙《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影响因素研究》采集国内外相关案例数据207个,开展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研究发现,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受到文博元素类型、元素知晓度、创意设计特征、产品本体市场度等多个因素的影响,但功能一致性是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关键性影响因素;换言之,当文博元素功能与文化创意产品本体功能相一致的时候,二者能形成协同共振效果,促进开发的文化创意产品具有较高的市场好评度,受到社会大众的青睐,否则反之。
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方面,学者研究了韩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设置相关问题。朴京花《生命周期理论视阈下韩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将韩国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教育阶段分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三个阶段;借鉴韩国的经验,结合国内情况,首先要确立文化人才培养的全民全程教育理念,通过各层级教育机构的有效衔接和全社会融合互动的机制来优化育人环境,形成可持续、闭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马健《从文化产业管理到文化经济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设置的演变、问题与建议》认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同时肩负着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但文化产业管理这一专业名称不足以全面而准确地涵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所以建议教育部在管理学学科门类下开设文化经济管理类一级学科,下设3个二级学科,即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文化企业经营与管理文化创意与艺术管理,从而推动高校的文化经济管理人才培养。
本刊以前沿性、学术性、原创性、公共性和先进性为学术目标,旨在对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实践中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给出学术回答,对当代国际文化产业理论给予中国学术界的关注。希望能够继续与学界同仁砥砺学术情怀,助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共襄中华文化繁荣盛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