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NT$
347.0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NT$
407.0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NT$
265.0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NT$
398.0
《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售價:NT$
347.0
《
心跳重置
》
售價:NT$
269.0
《
云中记
》
售價:NT$
347.0
《
中国古代妇女生活(中国古代生活丛书)
》
售價:NT$
214.0
|
內容簡介: |
本书概述了城市交通系统的特点和国内外城市普遍面临的交通拥堵问题,从城市交通流特征、交通拥堵风险要素、交通流的不稳定性和交通流的不确定性四个方面阐述了城市交通拥堵的机理,介绍了常发性交通拥堵风险和偶发性交通拥堵风险的评估方法,并从网络规划、设施设计和运行管控三个维度,由面及点构建了全方位的交通拥堵风险防控体系。
本书既是一本有关城市交通拥堵风险知识的普及读物,也是一本供交通决策者、管理者及相关技术人员了解、学习、掌握城市交通拥堵风险的推荐读物,可以为城市交通管理行业与相关企业的管理人员提供理论与技术指导。
|
關於作者: |
吴兵,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交通系统分析与优化设计、交通拥挤管理与控制。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交通管理与控制》负责人,曾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专著2部、交通运输部行业标准和上海市行业标准各1部,参编教材2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主持或参与研究教育部项目、科技部863计划主题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以及各省市项目等40余项。
涂辉招,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交通运输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主要从事交通风险管理、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交通行为分析和交通规划的基础及前沿课题研究工作,已出版专著2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89篇,参与主编了交通运输部行业标准1部和地方标准2部。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课题2项、上海市科委重点课题2项;参与教育部创新团队等课题6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吴兵,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交通系统分析与优化设计、交通拥挤管理与控制。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交通管理与控制》负责人,曾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专著2部、交通运输部行业标准和上海市行业标准各1部,参编教材2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主持或参与研究教育部项目、科技部863计划主题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以及各省市项目等40余项。
涂辉招,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交通运输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主要从事交通风险管理、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交通行为分析和交通规划的基础及前沿课题研究工作,已出版专著2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89篇,参与主编了交通运输部行业标准1部和地方标准2部。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课题2项、上海市科委重点课题2项;参与教育部创新团队等课题6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
王俊骅,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道路与机场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上海市浦江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道路运营安全、道路应急管理和交通大数据应用。近年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专题1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20余篇,出版专著1部;拥有国家发明专利2项,参编国家标准1部、地方及行业标准规范7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及其他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获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科技创新奖二等奖1项。
吴志周,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访问学者,现任同济大学交通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兼任中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智能交通协会高级会员、上海市交通与港航发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同济大学智能城镇化协同创新中心特聘研究员等职务。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交通系统、车联网与自动驾驶、主动交通安全。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拥有国家发明专利4项;先后荣获2006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1年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12年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2年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18年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