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1. 张维迎企业理论四书之一。主体是作者在牛津大学写就的博士论文。作者说过,这篇论文是他分析国有企业改革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理论框架。
2. 中国经济学家重建学术传统的经典著作。作品问世后,在中国经济学界引起极大反响。经济学家汪丁丁说,本书为中国年轻一代经济学者提供了一个方法论典范,即在系统把握了微观经济学以后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具体问题以及如何在特定问题背景下叙述理论。经济学家张曙光则称,本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经济学的理论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水平。
3. 国企改革研究的典范。正如经济学家张春霖所言,本书的概念框架、主要结论及分析方法可以在国有企业改革的研究中得到有效的运用,显示出洞察力和效率。汪丁丁则说,它以中国经济改革的经验为背景,提出对主流经济学一个核心问题的解答。
4. 首屈一指的学术影响力。根据南京大学CSSCI编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年度统计报告(2013)》,在国内管理学著作学术影响力排行榜上,本书位居第三。
相关推荐:
※《企业家经济增长的国王》(张维迎企业理论四书之一:企业家应该有其中心地位,不理解企业家,就不能理解市场经济)
※《理解公司产权、激励
|
內容簡介: |
《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由正文与附文两部分构成。正文是张维迎先生的博士论文,探讨的是主流经济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即到底是什么因素决定市场经济中企业委托权(所有权)的安排:为什么资本雇佣劳动而不是劳动雇佣资本?为什么企业家监督工人而不是工人监督企业家?为什么资本所有者选择经营者而不是工人选择经营者?什么因素决定在均衡中什么人将成为企业家?附文收录了汪丁丁先生、张春霖先生以及张曙光先生撰写的书评,以及张维迎先生对三篇书评的回复。
|
關於作者: |
张维迎,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1984年获西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1994年9月获得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11年,因对双轨制改革的开创性研究获得第四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主要著作包括:《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市场的逻辑》、《理解公司》、《企业家经济增长的国王》等。
|
目錄:
|
致谢
ABSTRACT
第二版序言
前言
1 导论:为什么资本雇佣劳动?
1.1 本书内容提要
1.2 企业理论的批评性回顾
1.3 本书的结构安排
2 经营决策,生产活动,监督与委托人资格的安排
2.1 引言:企业作为一合作组织及其代理问题
2.2 模型
2.3 协作程度,相对重要性,监督技术与最优委托权安排
2.4 讨论:古典资本主义企业、合伙制企业及阿尔钦德姆塞茨企业
2.5 风险态度与委托权安排
2.6 结论
3 经营能力,个人财富与资本雇佣劳动
3.1 引言
3.2 模型
3.3 临界经营能力与个人财富
3.4 意愿企业家的期望经营能力与个人财富
3.5 作为资本雇佣劳动的机制的利率(和工资)
3.6 市场解决办法与社会最佳
3.7 结论性评论
4 企业的企业家一般均衡模型
4.1 引言
4.2 模型
4.3 企业家职业选择的特征
4.4 均衡的存在性
4.5 比较静态学
4.6 讨论
4.7 能力与财富之间的合作:职业经理的出现
4.8 结束语:一个例子
5 结论
参考文献
评论与回应
有恒产者有恒心
评张维迎著《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汪丁丁)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企业家问题
兼评张维迎著《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张春霖)
企业理论创新及分析方法改造
兼评张维迎的《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张曙光)
关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一书写作背景的说明及对三个书评的答复(张维迎)
人名索引
重要词汇索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