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甘于平凡的勇气
》
售價:NT$
225.0
《
存在与结构:精神分析的法国转向——以拉康与萨特为中心
》
售價:NT$
240.0
《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与多模态技术应用实践指南
》
售價:NT$
495.0
《
石油帝国的兴衰:英国的工业化与去工业化
》
售價:NT$
445.0
《
古典的回響: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繪畫
》
售價:NT$
1990.0
《
根源、制度和秩序:从老子到黄老学(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550.0
《
索恩丛书·北宋政治与保守主义:司马光的从政与思想(1019~1086)
》
售價:NT$
345.0
《
掌故家的心事
》
售價:NT$
390.0
|
編輯推薦: |
目前西方理论界仍主导着当今治理理论话语权,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实践创新,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将当代治理提升到*层次,需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理论。本书以实践观点切入,对治理进行了实践定位和概念界定,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理论基点;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坚持人民的治理主体地位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核心价值理念;以国家职能二重性为基本线索,探讨政治统治和治理实践丰富的互动关系和演化脉络,揭示治理实践未来走向;从中国性质、国情、发展阶段、战略目标出发,确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实践主体结构功能、目标任务、方式途径、评价体系和主要议题等。
|
內容簡介: |
本书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问题进行了阐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吸收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对引领治理实践发展创新、构建中国治理话语体系参与全球治理,具有创新和指导意义。
本书分为八章,简要叙述了治理思想史、治理概念界定,理清了治理主体结构、方式途径和目标任务,具体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实践动力机制、主体结构功能、目标任务、方式途径、评价体系等,同时探讨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在新时代条件下的创新发展。
|
關於作者: |
李徐步,陕西西安人。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目前发表学术论文 16篇,参编书籍 5本,参加国家社科基本项目2项。《国家治理现代化学习读本》副主编,参加中宣部理论局组织《2015全面小康理论热点面对面》编写工作,《国家治理现代化十八讲》副主编。
|
目錄:
|
前 言 - 6 -
一、命题的提出 - 6 -
(一)主要依据 - 6 -
(二)研究价值 - 8 -
二、国内外治理理论研究现状 - 10 -
(一)西方治理理论研究现状 - 10 -
(二)国内治理理论研究现状 - 13 -
三、研究的框架、方法与创新 - 14 -
(一)基本框架 - 14 -
(二)基本方法 - 15 -
(三)主要创新 - 16 -
第一章 治理实践研究基本理论问题 - 18 -
一、治理概念辨析 - 18 -
(一)治理概念的多义性 - 18 -
(二)治理的实践定位 - 21 -
(三)对治理实践的界定 - 23 -
二、治理理论结构要素分析 - 25 -
(一)治理理论体系与治理观 - 25 -
(二)治理实践论要素分析 - 26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实践论 - 27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实践论基本任务及特性 - 27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实践论基本结构 - 29 -
第二章 治理思想简要历程 - 32 -
一、中国古代治理思想简述 - 32 -
(一)君治天下的治理主体思想 - 32 -
(二)德法交错的人治思想 - 33 -
(三)和谐有序的治理目标 - 34 -
二、西方古代治理思想简论 - 35 -
(一)一元主导与多元共治的较量 - 36 -
(二)法治与人治传统的混杂 - 36 -
(三)从正义到秩序的治理目标 - 37 -
三、西方近代以来治理思想简述 - 38 -
(一)国家公共利益代表形象的确立 - 38 -
(二)法治成为最有效的治理方式 - 39 -
(三)自由与秩序的双重治理目标 - 40 -
四、马克思主义治理思想演进 - 40 -
(一)在探讨国家本质和职能中揭示治理思想 - 41 -
(二)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孕育治理思想 - 42 -
(三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思想 - 43 -
第三章 治理实践动力机制 - 46 -
一、治理实践生发因素分析 - 46 -
(一)人类对于安全、秩序内在需要的积极自觉是治理实践产生发展的内在原因 - 46 -
(二)社会有机体自调节功能是治理实践产生发展的客观依据 - 48 -
二、治理实践演化动力分析 - 49 -
(一)生产方式、社会结构的变迁是治理实践演化发展根本动因 - 50 -
(二)不同制度体系形态下国家与社会互动模式是治理实践演化发展直接动因 - 52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实践生成演化机制分析 - 53 -
(一)发展崛起中安全风险叠加,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实践生成基本条件 - 54 -
(二)生产方式与社会结构深刻转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实践生成演化根本动因 - 56 -
(三)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重塑调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实践生成演化的直接动力 - 60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实践演化特性分析 - 61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实践的复杂性前所未有 - 62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实践呈现新的发展形态 - 64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主体结构 - 66 -
一、治理实践主体结构演化趋势及内在根据 - 66 -
(一)治理实践主体结构演化趋势 - 66 -
(二)治理主体结构演化内在根据 - 67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主体结构立论基础 - 69 -
(一)坚持党的核心领导和人民主体地位有机统一 - 70 -
(二)坚持政府统筹协调与激发调动社会自主性有机统一 - 70 -
(三)坚持治理主体与治理客体之间相互转换有机统一 - 71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实践主体结构 - 72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多元主体形成的客观必然性 - 72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有核心主导的原因分析 - 75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主体结构功能划分 - 78 -
(一)党治国理政的核心领导地位 - 79 -
(二)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 - 81 -
(三)市场提高公共治理效能 - 82 -
(四)社会组织拓展公共治理广泛性 - 84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目标 - 86 -
一、治理实践一般性目标 - 86 -
(一)确保社会安全秩序 - 86 -
(二)激发社会创造活力 - 87 -
(三)促进个人和社会发展进步 - 88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目标 - 89 -
(一)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实现安全和平发展 - 90 -
(二)确保发展正确方向,激发全社会创新发展活力 - 92 -
(三)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95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体治理目标 - 97 -
(一)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确保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 98 -
(二)优化改进政府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追求行政廉洁高效 - 103 -
(三)优化改进国家与社会关系,促进基层和社会组织依法开展自治 - 105 -
(四)优化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培育人民群众权利意识和公共精神 - 108 -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方式 - 110 -
一、法治与德治是两种主要的治理方式 - 110 -
(一)法律与道德的双重功能 - 110 -
(二)法律与道德的互补融合 - 111 -
(三)法治和德治的实现条件 - 112 -
二、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治理方式 - 114 -
(一)推进法治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 - 114 -
(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对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现实紧迫性 - 115 -
(三)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聚焦点是充分发挥法治的治理功能 - 117 -
(四)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难点是提升依法治理能力 - 119 -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支撑引领 - 121 -
(一)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基本脉络 - 122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治理功能 - 123 -
(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据主导权成为关键 - 127 -
(四)思想道德培育的路径选择是推进大众化 - 130 -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评价体系 - 133 -
一、治理评价体系特征分析 - 133 -
(一)治理评价体系一般特征分析 - 133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评价体系特征 - 134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评价体系构建 - 135 -
(一)建国以来评估指标体系的简单梳理 - 136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评价体系构建基本原则 - 137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实践评价体系构建方法步骤 - 138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评价体系基本结构 - 140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评价体系运行 - 142 -
(一)治理评价体系运行环境分析 - 142 -
(二)治理评价体系运行程序步骤分析 - 144 -
(三)治理评价体系运行配套建设 - 145 -
第八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实践创新 - 147 -
一、新时代提升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实践历史方位的自觉自信 - 147 -
(一)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将创造当代治理实践新水平的坚定目标 - 147 -
(二)看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处于向治理社会过渡的历史方位 - 149 -
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151 -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现代化建设重大目标任务 - 151 -
(二)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要坚持根本、突出重点 - 155 -
(三)提升治理主体能力转化为治理效能 - 159 -
三、在破除旧物中培育治理实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土壤 - 162 -
(一)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实践重要话语地位 - 162 -
(二)打牢现代公共道德培育锻炼基底 - 163 -
(三 建设强大新型人才队伍 - 165 -
四、以全球视野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 167 -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催生全球性治理 - 167 -
(二)以负责任态度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 170 -
结 束 语 - 173 -
参考文献 - 176 -
后 记 - 183 -
|
內容試閱:
|
前 言
一、命题的提出
(一)主要依据
自20世纪八十年代,西方理论界积极寻求新的范式,突破传统政府公共管理理论,破解由政府困局和市场困境引发的危机风险,走上信息化、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发展新道路。在众多理论主张中,治理理论登场引人瞩目,西方学术界广泛响应。网络治理、善治和元治理等纷纷出炉,时至21世纪依然热度不减,被认为实质性突破了西方传统政府公共管理理论、实现了重大理论转向,对西方国家推进公共管理改革创新发挥了重要指针作用,似有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占领政治学、公共管理等社会科学主导话语的势头。在西方,治理理论兴起不是理论家们的思维臆想,而是符合西方行政理论创新发展脉络,顺应西方发达国家二战以来走出治理危机开拓资本主义发展新空间内在趋势,回应了全球化、信息化大潮流时代社会结构深刻变化对传统治理模式的革新要求。
剖析实质,当代西方治理理论具有鲜明意识形态色彩,和特定历史观相粘连,服务于西方国家经济基础和制度属性。当代西方治理理论以一副中立、客观面目出现,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他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 ,有意无意掩盖淡化国家统治职能本质。当代西方治理理论基于近代以来契约论思想,将国家和政府职能定位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将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限定在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个领域,遮蔽国家、政府、政党和军队等实体之间的关系及在治理实践中的功能作用,因而很难提升到国家治理层次。当代西方治理理论,传承社会中心主义和多元主义文化历史传统,倾向于弱化政府功能、推动权力分散,用平面视角对待不同主体的治理作用,尽力拉平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在国家治理中的功能差异,具有模糊政治统治、抹平不同国情和发展阶段、试图长期独霸全球治理话语权的特性。
西方治理理论20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被引入中国学术界,时值中国改革开放正经历广泛深刻社会转型、正面临利益格局大调整、正日益融入世界体系,同时市场化、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等并进,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凸显,生态环境压力巨大、老龄化社会逼近来临等,遇到了一系列治理难题,出现了治理困境,提出了政府职能和管理体制重大调整转型的时代需求。国内学术界对治理研究起步虽晚,但势头猛进,基本脉络是系统介绍引进西方治理理论、西方治理理论对中国适用性研究、治理理论全球化信息化背景研究、中国特色治理道路和理论研究。从进入党的理论视野和执政理念看,治理理论经历了接纳、批判吸收和积极借鉴的过程。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十六大提出更加注重法制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十八大以来,制度建设摆到了更加突出位置,强调要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对国家治理的认识从传统治理发展到现代治理,对社会政治发展规律有了新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重要创新。十九大作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安排,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两个十五年阶段安排中,提出基本实现到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目标任务,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衡量标尺、成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指向,治理实践和治理理论将在新时代的中国大地开出繁花、结成硕果。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世界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召开,全会主题是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紧紧围绕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全面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历史性成就,集中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十三个方面显著优势,深刻阐述了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和八个方面重点任务,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的战略决策。
西方治理理论一定程度反映新的时代条件下多元主体、网络化治理格局的趋势,在一些具体内容上与中国治理模式改革转型要求有契合点,对于新时代中国治理实践有重要的启发借鉴意义,但不能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实践指导思想。在改革创新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形成对治理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指导治理实践、在实践中完善丰富发展理论。从十八大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起,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进入新阶段,一项重大任务,是跳出西方治理理论固有视域和分析框架,紧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任务,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属性、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汲取社会主义治理兴衰成败经验、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治理基因、凝聚建国以来党治国理政恢宏历程、认清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最大实际和基本国情、立足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和社会转型升级剧烈变革、放眼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理论,处于世界观方法论层面,是对治理实践具体领域和技术层面的理论统领,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理论铺垫,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要求、新任务、新前沿。
(二)研究价值
从现实意义讲,一是提炼实践积累新结论。改革开放已历四十多个春秋,社会利益关系深刻调整,普遍提升了人民民主意识和权利观念,代表四面八方利益的团体、组织应运而生,代表千万行业、地区和职业的组织机构独立开展活动、参与公共事务、发挥治理功能。四十多年来,行政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政府公共权力逐步适当下放,极大增强了全社会自主性,自我决策、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功能不断增进,农村居民自治、城镇社区居民自治、企事业单位职工内部管理、行业自治等各种类型基层自治显著发展。迈入新世纪、进入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形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勾出,社会、生态和文化等领域公共事务迅速增长、类型多样丰富,政府单一治理传统模式的局限性、滞后性暴露,需要吸纳社会力量和成员广泛参与,地方性、局部性公共治理探索创新成果备受瞩目。推进公共治理创新发展,在中国已经具有实践土壤,有待把不同领域、不同区域的散在成果进行理论上的凝结提升,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实践内在本质和基本矛盾,发挥好对治理实践创新的指引作用。
二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新任务。中国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新时代的中国变革日新月异,传统与现代之间张力较强,如何最大程度降低缓解两者的紧张关系,将优秀管用的传统治理理念方式与现代性要求有机结合,是摆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道路上的一大命题。不可否认,我们当前在治理理念方式技术上有一些落后因素,影响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步伐。官僚特权、强势思维在一些部门、地区还较严重,服务、平等、合作、法治等现代理念比较淡薄,由此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和治理困境。治理方式上粗放型、经验型甚至运动型治理并不鲜见,法治化、集约化、精细化不够,导致成本过高、重复浪费、效率较低。城乡、地区、行业、阶层公共治理不平衡问题较突出,资源、能源、环境和人口治理复杂艰巨,老龄化社会来临保障压力加大,城镇化快速发展带来诸多城市病治理难度巨大等。社会关系分化复杂,协调利益关系,降低风险系数,确保和谐稳定,营造良好公共秩序压力不小。现实矛盾问题是呼唤理论创新的强大引擎,面对当前一系列治理难题,在理论上创新方法思路、揭示问题关键、指引转型方向责无旁贷。
三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新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实践研究,是在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需要。深化改革创新,不仅要继续发扬摸索前进、敢闯敢干精神,也要更加注重制度建设顶层设计,加强改革整体性、系统性、衔接性、协同性。完善制度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水平成为改革创新总的目标要求,需要突破传统旧话语,从国家治理宏大层面,用更新更宽视野,总结审视改革,提高前瞻性、增强国家发展自信力。中国作为新型市场经济国家,作为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在全球治理中要有所担当作为,就要构建符合国家性质和国情、代表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助力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话语体系,打破西方治理话语霸权,引领全球治理新实践、新方向。
从理论价值讲,一是进行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从百年前十月革命诞生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至今,如何治理好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探索的根本问题。梳理社会主义治理经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理论,是推动社会主义运动向前发展,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现实需要。面对日益错综复杂的公共事务,政府努力寻求新方法、新力量、新机制实现有效治理,治理理论顺势而起,但其立足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阶段而成,创建符合中国性质、国情和发展阶段的治理理论势在必行。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时代,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思想文化国际间交流互动日趋频繁,不同文化价值观融合互鉴加深,曾经明显的不同文化对抗对立界线正在模糊。国家间思想文化的隔离墙防护网功能虽然减弱,但意识形态领域始终进行无声暗战,价值观较量激烈。当代治理理论出自西方理论假设和研究范式,摆脱不了意识形态较量的工具理性。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实践理论,与西方治理理论区别开来,防范西方文化价值观渗透侵染迫在眉睫。
二是顺应国家发展大势,提高治理话语权的需要。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局中的地位作用日益凸显。十九届四中全会确立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体目标,也提出了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阶段,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理论的时代新要求。完成这个战略目标,我们要在理论上进行一系列新阐释新创造。当代面对百年来世界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化潮流不可阻挡,应对气候变化签订国际协议、打击恐怖主义形成国际合力、维护改革多边主义自由贸易国际体系规则、拒斥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多发等全球性议题不断涌现,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解决应对、全球性治理需要全球参与完成,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积极参与全球性议题发挥作用已是责任在肩,提出中国全球治理思想主张方案,需要进行中国化的治理理论构建。
二、国内外治理理论研究现状
(一)西方治理理论研究现状
当代西方治理理论,伴随20世纪后期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发展而起,成为重大创新成果流行于世。当代治理理论在西方国家母体中孕育成熟,被看成是新的分析框架,是对传统行政管理理论的超越。治理理论是对市场失灵和国家失效带来重重危机风险的反思,它看到了当代异常复杂的社会事务,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联动也出现了难以应对的情况,需要寻找新的社会力量、新的治理模式才能走出困境。治理理论使传统公共管理理论出现重大转向,它改变了对国家、市场和社会二元对立的传统认识,使三者开始走向融合,形成网络化、合作化新格局。当代西方治理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一是关于治理基本理论,包括治理内涵、缘起以及目标等;二是考察政府在治理过程中的角色功能;三是对中国治理进行研究探讨。
1治理基本概念
在西方,治理(governance)一词,可溯源至古典拉丁文和古希腊语,产生于城邦制繁荣时期,原意是控制、引导和操纵。长期以来,它与统治(government)一词,交叉使用。当代意义上,治理一词自1989年世界银行用治理危机概括非洲发展状况,开始引起学界关注。但是,治理是一个难以准确明晰的词汇,具有模糊性、包容性。几种典型的界定如下:
詹姆斯罗西瑙认为,治理是由一种共同的目标支持的活动,这些管理活动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政府的强制力来实现。
罗伯特罗茨列举了六种治理的不同概念,①最小化政府②私营部门的治理③新公共管理④善治⑤社会神经系统⑥自组织网络。
格里斯托克提出了治理的五种观点:治理意味着一系列来自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公共机构和行为者;治理意味着在为社会和经济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存在着界限和责任方面的模糊性;治理明确肯定了在涉及集体行为的各个社会公共机构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治理意味着参与者最终将形成一个自主的网络;治理意味着办好事情的能力并不限于政府的权力,不限于政府的发号施令或运用权
威 。
全球治理委员会、世界银行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治理进行了较为权威的定义,认为治理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 。
以上治理概念虽有模糊、宽泛而富有弹性的特征,但在各种理解背后能够凝练基本共识。当代西方治理理论整体认为治理是围绕公共事务和社会秩序,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种主体合作互动的过程,在主体上是多元共治,不是政府一元主导;在性质上是平等协商,不是只有政府强制性权威;在结构上是上下左右网络化运行,不是从上至下线性垂直。当代西方治理理论反映了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互动关系正经历深刻变革,治理模式和国家职能正发生结构性变化。
治理理论提出,是为了寻找第三方力量弥补国家和市场的功能性障碍,同时认为治理也不是万能的,提出 元治理善治等概念克服治理失效。元治理强调政府规则制定者、仲裁者和作为治理最后手段的作用。善治就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强调治理过程中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