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还原一个外国人,尤其是犹太女孩眼中的老上海形象。书中有珍贵插图,保留了那个时代上海的原始风貌。
二战犹太人逃亡纪实。虽然他们的经历无法与纳粹德国的死亡集中营相提并论,但是人们长期多关注集中营,对当时逃亡中国上海的犹太群体缺乏必要的关注,本书即弥补了这一不足。
|
內容簡介: |
1939年,第三帝国对德国犹太人的生活逐渐收紧了铁腕政策。多数西方国家不愿卷入欧洲动荡局势,对犹太移民关闭了大门。逃离希特勒残暴政权的中欧难民数以万计,他们把对自由的希望寄托在了上海--这个*能够接纳他们的开放港口。11岁的厄休拉˙培根就是这样一位难民,她和父母历尽艰辛逃脱了党卫队的控制。从他们生长于斯的家中出发,辗转13000千米,目睹了同行旅客的被捕,终于抵达了上海。没想到,抵达之后却发现,纳粹势力的长臂已经伸向了中国。
在这本引人入胜的回忆录中,作者讲述了她在上海这个拥挤而缺乏保障的避难所里的挣扎:从随后发生的日本占领到紧张激烈的自卫时刻,从有针对性的盟军空袭到协助营救被击落的美国机组人员。带我们回到二战期间犹太人在中国上海的历史情境中。
|
關於作者: |
厄休拉˙培根
1939年,厄休拉˙培根和父母逃离纳粹德国,与18000名中欧难民一起抵达中国上海。这家人在日本控制的贫民区度过了战争年代的大部分时间。她在上海的时候,与一位年轻的难民结了婚,并于1947年来到美国,在丹佛定居,养育了两个孩子,实现了她的美国梦。现如今,厄休拉举办演讲、并经营着写作与出版的工作室,经常在妇女会议和其他教育活动中发表演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