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森林疗法:拥抱大自然、获得幸福的季节性方法
》
售價:NT$
340.0
《
希腊人(伊恩·莫里斯文明史系列)
》
售價:NT$
845.0
《
亚马逊六页纸 如何高效开会、写作、完成工作
》
售價:NT$
349.0
《
世界巨变:严复的角色(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500.0
《
塔西佗(全二册)(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NT$
1800.0
《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思想的假死
》
售價:NT$
290.0
《
当代精神分析新论
》
售價:NT$
430.0
《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售價:NT$
990.0
|
編輯推薦: |
他真的用一支笔打出了一个天下了。
汪曾祺
我1985年被选进瑞典学院,做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那个时候我认为沈从文会得到诺贝尔文学奖。要是沈从文那个时候还活着,活到1988年10月就肯定会得奖。
诺贝尔奖终身评委 马悦然
在西方,沈从文的忠实读者大多是学术界人士。他们都认为,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几位伟大作家之一。
美国汉学家 金介甫
如果让我选择前三名的小说,我一定选择《从文自传》,很少有自传这么的好看。
蒋勋
|
內容簡介: |
湘西,一个美丽野性又神秘矛盾的地方。这儿是沈从文出生和成长之地,也是他日后创作的湘西世界中一切梦想的源头。本书中收录的《从文自传》,记录的便是他21岁之前在湘西生活的那段岁月。
在《从文自传》中,无论是幼时的上学经历,还是少年的军中时光,都透着少年心性的顽劣和好奇,而那个混战年代对生命的漠视,也让他对命运有了别样的领悟。
除了《从文自传》,本书还收录了沈从文作品中关于他的爱情、经历、回忆、写作等各方面的文章,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更加立体、多面的沈从文。
|
關於作者: |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
沈从文早年曾在湖南地方军队任职,后对新文学发生兴趣,遂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23年起陆续在报刊上发表作品。代表作有《边城》《湘行散记》《从文自传》等。解放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从事历史文物研究工作,著有学术著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唐宋铜镜》等。
他曾于1987年和1988年连续两年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尽管文学成就颇高,但他一生自诩为乡下人。他的文字和心灵,一直没有远离过湘西那片神奇的土地。
|
目錄:
|
代序自我评述
代序《从文自传》附记
辑一 从文自传1
我所生长的地方3
我的家庭7
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9
辛亥革命的一课22
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29
预备兵的技术班40
一个老战兵45
辰州50
清乡所见56
怀化镇59
姓文的秘书66
女难70
常德78
船上83
保靖87
一个大王93
学历史的地方105
一个转机110
辑二 湘行书简117
小船上的信119
水手们三三专利读物122
过柳林岔126
鸭窠围清晨129
歪了一下133
滩上挣扎135
泊杨家岨141
横石和九溪144
辑三 一点回忆151
忆北平153
怀昆明158
芷江县的熊公馆163
天安门前172
忆呈贡和华侨同学176
一点回忆一点感想179
辑四 谈谈写作185
回忆录:我怎么就写起小说来187
二十年代的中国新文学
一九八○年十一月七日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讲演209
从新文学转到历史文物
一九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在美国圣若望大学的讲演217
在湖南吉首大学的讲演
一九八二年五月二十七日226
|
內容試閱:
|
我出生在湖南西部边远地区一个汉苗杂处的小小山城。小时因顽劣爱逃学,小学刚毕业,就被送到土著军队中当兵,在一条沅水和它的支流各城镇游荡了五年。那时正是中国最黑暗的军阀当权时代,我同士兵、农民、小手工业者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社会底层人们生活在一起,亲身体会到他们悲惨的生活,亲眼看到军队砍下无辜苗民和农民的人头无数,过了五年不易设想的痛苦怕人生活,认识了中国一小角隅的好坏人事。一九二二年五四运动余波到达湘西,我受到新书报影响,苦苦思索了四天,决心要自己掌握命运,毅然离开家乡,只身来到完全陌生的北京,从此就如我在《从文自传》中所说,进到一个永远无从毕业的学校,来学习那课永远学不尽的人生了。
我人来到城市五六十年,始终还是个乡下人,不习惯城市生活,苦苦怀念我家乡那条沅水和水边的人们,我感情同他们不可分。虽然也写都市生活,写城市各阶层人,但对我自己的作品,我比较喜爱的还是那些描写我家乡水边人的哀乐故事。因此我被称为乡土作家。
这个《自传》,写在一九三二年秋间,算来时间快有半个世纪了。当时我正在青岛大学教散文习作。本人学习用笔还不到十年,手中一支笔,也只能说正逐渐在成熟中,慢慢脱去矜持、浮夸、生硬、做作,日益接近自然。为了补救业务上的弱点,我得格外努力。因此不断变换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用不同方法处理文字组织故事,进行不同的试探。
当时年龄刚过三十,学习情绪格外旺盛。加之海边气候对我又特别相宜;每天都有机会到附近山上或距离不及一里的大海边去,看看远近云影波光的变化,接受一种对我生命具有重要启发性的教育。因此工作效率之高,也为一生所仅有。前一段十年,基本上在学习用笔。后来留下些短短篇章,若还看得过去,大多数是在青岛这两年半内完成的。并且还影响此后十年的学习和工作。我的作品,下笔看来容易,要自己点头认可却比较困难。因为前后二十年,总是把所写作品当成一个学习过程看待,不大在成败得失上注意。
这个《自传》的产生却不同一些。一个朋友准备在上海办个新书店,开玩笑要我来为打头阵,约定在一个月内必须完成。这种迫促下出题交卷,对我并不习惯。但当时主观设想,觉得既然是自传,正不妨解除习惯上的一切束缚,试改换一种方法,干脆明朗,就个人记忆到的写下去,既可温习一下个人生命发展过程,也可以让读者明白我是在怎样环境下活过来的一个人。特别在生活陷于完全绝望中,还能充满勇气和信心始终坚持工作,他的动力来源何在。因此仅仅用了三个星期,写成后重看一次,就破例寄过上海交了卷。过不久印成单行本后,却得到些意外好评。部分读者可能但觉得别具一格,离奇有趣。只有少数相知亲友,才能体会到近于出入地狱的沉重和辛酸。可是由我说来,不过是还不过关的一本顽童自传而已。书中前一部分学生生活占分量过多。虽着重在反对教子曰老塾师顽固而无效果教育方法,一般读者可能只会得到些有趣印象,不可能感到有什么积极意义。因为到他们读我作品时,时代已不同了,子曰早已失去作用,随之而来的却是封建军阀大小割据,打来杀去,国势陷于十分危急时期。后一部分写离开家庭进入大社会后的见闻和生活遭遇,体力和精神两方面所受灾难性挫折和创伤。个人还是不免受到些有形无形限制束缚,不能毫无顾忌地畅所欲言。当时还以为到再版时,将有机会加以调整补充。事实上一九三三年夏回到北平后,新的工作一接手,环境一变,我的打算全部落了空,不能不放弃了。
时间过了半个世纪,我所经历的一切和我的创作都成了过时陈迹。现在《新文学史料》编辑部忽然建议重发我的《自传》,我是颇有些犹豫的。时代前进了,我这本《自传》还能给青年读者起些什么教育作用,实令人怀疑。但是这本《自传》确实也说明了一点事实。由此可以明白,一个材质平凡的乡下青年,在社会剧烈大动荡下,如何在一个小小天地中度过了二十年噩梦般恐怖黑暗生活。由于五四运动余波的影响才有个转机,争取到自己处理自己命运的主动权,完成了向社会学习前一阶段的经历后,并开始进入一个更广大复杂的社会大学,为进行另一阶段的学习做了准备。如今说来,四五十岁生长在大城里的知识分子,已很少有明白我是干什么的人;即部分专业同行,也很难有机会读到我过去的作品。即或偶然见到些劫余残本,对于内中反映的旧社会部分现实,也只会当成新天方夜谈或新聊斋志异看待。只有少数中的少数,真正打量采用个历史唯物主义严肃认真态度,不带任何成见来研究现代文学史的工作者,对他们或许还有点滴用处。
因为借此作为线索,才可望深一层明白我一九二五年良友印的《习作选题记》、《边城题记》,一九四七年印的《长河引言》及一九五七年《沈从文小说选题记》中对于写作的意图和理想,以及尊重实践、言简意深的含义。再用来和我作品互相对照,得到的理解,必将比前人认识明确、深刻而具体。因此我同意把它重新发表,并做了些补充、修改和校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