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诗探索》是中国当代诗潮的重要参与者和当事人,对它的研究有利于为中国当代诗潮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观察窗口。本书以时间为序梳理《诗探索》办刊历程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这份刊物发起或介入中国当代诗歌一些重要理论议题的具体情形,及其在引导或推动相关话题逐渐深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这些议题包括:1980年代初的朦胧诗论争、1990年代以后的后朦胧诗讨论、诗歌中的后现代问题辨析、诗与歌词关系辨察、80后诗歌关照等,是*部全面、系统研究《诗探索》的学术专著。
丛书共计八册,分册为:
|
關於作者: |
《诗探索》创于1980年,是一本新诗理论和新诗创作的研究性期刊。本书编委会成员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与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北京大学中文系诗歌研究领域的专家组成。
|
目錄:
|
001 序 张桃洲
001 绪 论
012 第一章 《诗探索》的创办与发展
012 第一节 《诗探索》的诞生
027 第二节 《诗探索》的历史沿革与定位
051 第二章 独立批评空间的开辟:介入朦胧诗论争
052 第一节 缘起
061 第二节 介入的维度
091 第三章 新的学院批评的重建:1990 年代的诗学建设
092 第一节 繁复的诗歌现场与失语的诗歌批评
099 第二节 多元的诗学建设
116 第三节 后顾式批评建设
132 第四章 多元化的批评观:《诗探索》与盘峰论争
133 第一节 先锋诗坛的内部分化:从创作到评价
146 第二节 世纪末的争鸣167
第五章 始终站在诗的前沿:新世纪以来的《诗探索》
170 第一节 在场的诗歌批评
192 第二节 反思性的诗歌观察与诗学建设
201 结 语
204 附 录
204 一、《诗探索》主编吴思敬访谈录
221 二、《诗探索 作品卷》主编林莽访谈录
230 三、《诗探索》编辑刘福春访谈录
239 参考文献
245 后 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