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英国对华政策(1895--1902)

書城自編碼: 357468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史學理論
作者: [英]杨国伦
國際書號(ISBN): 9787520370011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75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地方戏曲文献汇编.河北卷.中(全三册)
《 地方戏曲文献汇编.河北卷.中(全三册) 》

售價:NT$ 5190.0
心可以知道:先秦儒家“情”论
《 心可以知道:先秦儒家“情”论 》

售價:NT$ 406.0
黄埔军校史 1924-1927
《 黄埔军校史 1924-1927 》

售價:NT$ 718.0
复杂心智:在变动时代重启人类天赋能力
《 复杂心智:在变动时代重启人类天赋能力 》

售價:NT$ 270.0
图像工程(第5版)
《 图像工程(第5版) 》

售價:NT$ 2070.0
权力制衡:罗马宪法对近代西欧宪制的影响
《 权力制衡:罗马宪法对近代西欧宪制的影响 》

售價:NT$ 406.0
间谍大师:情报、技术与以色列商业创新
《 间谍大师:情报、技术与以色列商业创新 》

售價:NT$ 411.0
浪荡子美学与跨文化现代性:一九三零年代上海、东京及巴黎的浪荡子、漫游者与译者
《 浪荡子美学与跨文化现代性:一九三零年代上海、东京及巴黎的浪荡子、漫游者与译者 》

售價:NT$ 354.0

內容簡介:
本书论述的是中英关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成了帝国主义列强的瓜分对象,开始沦为一个半殖民地性质的国家。在侵略者一方,随着美、日、德等新兴列强在远东的崛起,盛极一时的日不落帝国英国在华利益面临严峻的挑战。为应对这一新形势的变化,英国的索尔兹伯里第三届内阁不得不调整其对华政策,由视中国为英国的禁脔转而参与列强在华势力范围的划分,并开始放弃其传统的光荣孤立政策,试图寻找盟友。1902年,英日两国缔结英日同盟,此举标志着英国对外政策与以往相比发生了一次重大历史转折。
關於作者:
作者简介
杨国伦(L.K.Young),男,1926年生于英国伦敦,1951年伯明翰大学毕业。50年代后期曾在马来西亚大学执教,1960年以后定居香港,曾任香港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代理副校长等职。

译者简介
刘存宽,男,1928年生,四川南充人,1952年北京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1955年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研究生班毕业。1976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工作,曾担任中外关系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2012年逝世。在中俄中苏关系史和香港史领域发表过大量研究著述。
张俊义,男,1964年生,河北沧州人,1985年北京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198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获硕士学位。1988年7月至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现任中外关系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专业研究领域为近代中英关系史、香港史。
目錄
第一章 导言 1
19 世纪英国在远东的地位 2
外国竞争的兴起 5
中日战争 12
第二章 索尔兹伯里侯爵与中国 16
为偿付赔款的贷款 21
同法国达成解决办法 24
俄国问题 28
第三章 第三次战争赔偿贷款与攫取中国北部港口 34
胶州和旅顺口 35
索尔兹伯里对俄国的建议 44
寻求一项积极政策 51
占领威海卫 55
第四章 让与权的争夺 62
英国参加角逐 68
外交妥协 72
第五章 中国的反应 79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79
外交答复 85
西摩入侵 94
围攻北京各国使馆 98
第六章 争取使馆解围的谈判 103
索尔兹伯里建议使用日本军队 107
国际上承认中国的领土完整 116
统帅的任命 118
第七章 英国与长江 126
长江流域的中立化 127
上海的占领 133
第八章 英德协定 152
第九章 联合照会 170
传教士问题 185
第十章 联合照会的实施 188
惩办问题 191
军事报复问题 196
赔款谈判 203
第十一章 东北 213
增祺 - 阿列克谢耶夫协定 215
英国对东北和北方铁路的态度 217
东北危机 225
第十二章 英日同盟 236
文献目录 255
主要人名对照表 279
內容試閱
再版序言
本书初版于1991年,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开始出版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译丛中的一部,面世迄今已近30年。30年的光阴在人的一生中已不算是个短的时长,它足以令人生出诸多的感慨。本书的主译刘存宽先生为笔者的硕士指导老师,也是笔者从事近代中外关系史的引路人,记得当年跟随恩师学习时,先生曾特别指出,他欣赏牛津式教学方法,即导师不会填鸭式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找出解决方法,最后师生共同研究探讨去寻求答案。在此后三年的硕士学习期间,先生基本践行了这一指导方式,笔者也因此度过了一段轻松愉快令人难忘的学习时光。日常接触中,恩师经常通过看似不经意的谈话,来传输着他对治学的理解以及人生感悟,经此长时期的浸染,即便愚钝冥顽如我,事后想来亦是得益匪浅。笔者硕士毕业后荣幸留所工作,与恩师成了同处一个研究室的同事,因而得以继续欣享恩师的耳提面命。参与本书的翻译即是在恩师的鼓励与指导下完成的。记得大概是1990年年底的时候,当时我刚从陕西商洛挂职锻炼而归,未来工作如何开展不知所措,同时感情上也遭遇波折,有一天,先生特地把我叫到家中,说作为中国近代史研究译丛编委会成员,他准备推荐翻译英国学者杨国伦的《英国对华政策18951902》,这本书对于我们以后开展中英关系史的研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他说我们两个一起译,前半部他译,后半部我译。记得我当时诚惶诚恐又非常忐忑,脱口而出:我行吗?先生则用充满鼓励与期许的口吻对我说:我了解你,你肯定能行。正是在先生赞赏式的鼓励下,我下决心费心力最终顺利地完成了这部本人翻译的处女作,也算是没辜负先生的一片期待。光阴似箭,天不假年,先师不幸已于2012年10月5日谢世,距今也有了近8年的时间,往昔美好相处虽一如昨日,但这些体验与回味也只能无奈地停留在自己内心的记忆里了。平素里我自认不是一个善于表达内心之人,因此先生过世之时也未曾举笔写些文字以表达对恩师的感念之情,本书的再版正好提供了一个机会,故此写上一段文字以资纪念。
本书聚焦了中英关系史和英国对华政策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段,从19世纪后期开始,传统的殖民强国英国在世界范围内遭遇了后起的俄、德、美、日等新兴帝国主义国家的挑战,为维护自身权益,英国最终放弃传统的光辉孤立政策,在远东选择与日本结盟,1902年英日同盟的签署则成了这一政策转变的重要标志。英日同盟的签署改变了远东的格局并极大地鼓舞与纵容了日本在华的侵略步伐,对英日两国对华关系以及远东国际关系均产生了重要影响,直到1921年12月,随着华盛顿会议召开,在美方压力下,英日同盟才宣告终结。新的华盛顿条约体系暂时调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关系,自此,以美、英、日等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在远东和中国的竞逐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近代以来,在中国对外发生交往的国家中,英国一直占居举足轻重的地位,中英关系一直是中国对外极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作为曾经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头号强国,英国对近代中国产生过重要影响。1840年的中英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标志性事件,它开启了中国半殖民地化和近代化的历程。英国是传统中国被迫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元凶,同时也是近代欧洲文明和新型产业模式传入中国最早最多的国家。在近代中国百余年漫长历史进程中,英国曾扮演过侵略者、帮凶、掮客、合作者、盟友等多重角色,每一种身份都演绎着近代中英关系的一段丰富历史。与此同时,近代中英关系的发展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发展轨迹。近代中英关系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在香港问题上有着突出的展现。英国对中国香港的割占,开启了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与奴役的苦难历程,成为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一个历史象征。而收回香港主权的努力则代表了近代中国抵抗强权、御侮图强的追求与决心。香港从被割占到最终回归中国的历史进程,既反映了近代以来中英两国此消彼长的关系变化,同时也成为近代中国从落后挨打到崛起复兴的一个绝妙注解。
有鉴于此,在国内学术界,近代中英关系史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点,出版过众多研究著述,即便如此,遗憾的是,目前学术界仍然缺乏一部能够全面反映近代中英关系发展历程的通史性研究著作,恩师在世时曾有意组织完成此项事业,并一度拟定过研究计划和搜集整理过研究著述目录,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项工作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因此,笔者也借此呼吁有志于近代中英关系史研究的同仁投身此项工作,弥补这一学术缺憾。最后,感谢为再版此书热心联络和付出辛劳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宋燕鹏主任及其他工作人员。
张 俊 义
2020年9月6日于北京

原译者序
本书论述的是中英关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时期。著者Leonard Kenneth Young是英国学者,中文名字叫杨国伦,1926年出生于英国伦敦,1951年伯明翰大学毕业,50年代后期曾在马来亚大学执教。1960年以后定居中国香港,曾任香港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代理副校长等职。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正值清王朝病入膏肓,奄奄待毙之时。外有列强环伺,虎视眈眈,时刻准备扑向这个半死人,以攫取一部分肢体。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将半殖民地中国的虚弱性暴露无遗,引起列强一拥而上,大肆劫掠。这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掠夺各项让与权,划分在华势力范围的年代;也是中国人民酝酿变革,誓死抗争,掀起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并遭受到八国联军野蛮镇压的年代。这是中国人民经历空前苦难和屈辱,各种重大事件接踵而至的动荡不安的年代。
这时的英国正值维多利亚女王时代(18371901)的末期。盛极一时的日不落大英帝国虽然仍拥有相当大的实力,但已逐渐丧失昔日的光辉,衰落的迹象随处可见。是它,曾以其坚船利炮,不可一世地冲开了老朽的中华帝国的大门,并在侵略中国上稳执牛耳达数十年之久;如今却面对俄法同盟和后起的日、德、美等国的竞争,不得不为保持其在华既得利益而焦虑不安了。为此,英国的索尔兹伯里第三届内阁不得不调整其对华政策;由视中国为英国的禁脔转而参与列强在华势力范围的划分,并开始放弃传统的光荣孤立政策,试图寻找盟友,终于在1902年缔结了英日同盟。这不能不说是英国对外政策方针的一次历史性大变化。
本书选择中、英两国均处于重大转折的时期来论述中英关系,自然是内容丰富而饶有兴味的。本书有三大优点:一是立论公允,较少偏见;二是叙事详明,条理清楚;三是史料充实,言必有据。著者在本书中广泛使用了英国外交部、殖民地部、海军部、陆军部、内阁及英国驻华使领馆的档案,以及索尔兹伯里、张伯伦、兰斯多恩等许多人的私人文书和英国议会文书,此外,还参考了一些中国和他国的历史文献,这是本书的一个突出特点。
本书是译者在研究中英关系史的过程中翻译的。原著于1970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书的第17章由刘存宽翻译,第812章由张俊义翻译,全书由刘存宽负责总校。译文若有不妥之处,敬希读者指正。
本书在出版过程中,得到范明礼、王昊二同志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特此致谢。
刘 存 宽
90年代第一春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