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海外中国研究·王羲之:六朝贵族的世界(艺术系列)
》
售價:NT$
811.0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449.0
《
“御容”与真相: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1840-1920)
》
售價:NT$
505.0
《
鸣沙丛书·大风起兮:地方视野和政治变迁中的“五四”(1911~1927)
》
售價:NT$
454.0
《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售價:NT$
485.0
《
铝合金先进成型技术
》
售價:NT$
1214.0
《
英雄之旅:把人生活成一个好故事
》
售價:NT$
398.0
《
分析性一体的涌现:进入精神分析的核心
》
售價:NT$
556.0
|
編輯推薦: |
他们,是引领时代的创业者,也是静心阅读的思考者
26位创业者的观点碰撞,对27本图书的全新解读
破解他们的创业密码,勾勒出时代的创业精神
|
內容簡介: |
本书选取了26位有代表性的创业者,每个人结合自己的创业感悟,为读者分享自己感受*深、对自己影响*的商业书籍。这些图书汇成了一幅新经济时代的商业知识图谱,展现了新时代的发展脉络。
|
關於作者: |
高峰,较早聚焦自主创业教育。2008年在浙大软件学院开始从事创业教育工作,2013年走上学校创业教育工作岗位。科技创业促孕育成融合共生九核协同等提出者,自主创业教育2.010.0的立体融通创立者。累计孵化和指导创业团队(公司)400多个,推荐团队获得深创投等顶级机构投资,涌现出70多家上市公司、独角兽公司、准独角兽公司、准独角兽培育公司。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教育部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老师等各类荣誉20多项,教育部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首批入选导师。
兼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主席助理暨科技创业促进会执行会长、太原理工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用户体验产业分会等多家单位创业指导顾问,Kp-readingLab、未来科技鲲鹏企业联盟等发起人,国际生涯教练、全球职业规划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
目錄:
|
吴晓波:从华为30年看中国企业的管理变革发展史 1读《华为管理变革》
高超:天下熙熙攘攘,我自岿然不动 13读《东周列国志》
钟崴:系统工程、互联网 与能源互联网21 读《论系统工程》与《能源互联网与智慧能源》
郑杰:探索生命29 读《失控》
孙雷:人生在世,如何成事?43 读《成事》
张洁:成就有意义的人生49 读《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
陈博:达成合作59 读《合作的进化》
方琴:六大影响力心理学的创业应用实践67 读《影响力》
周培纳:重塑商业规则,时代的呼唤75 读《当行善统治商业》
欧阳华:提高心性,拓展经营83读《活法》
黄步添:做一只会飞的大象91 读《让大象飞》
宁海元:以系统性思考建设学习型组织99 读《第五项修炼》
梅杰: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109读《闪电式扩张》
高鹏:从创新到垄断 121读《从0到1》
王旭龙琦:企业文化凝聚组织共同体135读《美德的起源:人类本能与协作的进化》
周伟:破旧立新、守正出奇,打破企业的增长魔咒145读《第二曲线创新》
秦旭斌:在复杂性系统中学习创业与生存之道153读《复杂》
邱懿武:发现意义比解决问题更重要163读《意义创新》
陆炜强:凡事彻底,化平凡为非凡的力量173读《扫除道》
叶睿智:在知行合一中勇于实践183读《知行合一王阳明》
苏亮亮:和自己做朋友193读《最初和最终的自由》
易昊翔:创业者的必备工具书201读《创业维艰》
樊钰:做事有方法,做人有原则211读《原则》
李景元:寻找创新的逻辑219读《文明是副产品》
胡珺:突破边界229读《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王博鑫:比目标更重要的是习惯239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后记249
|
內容試閱:
|
卷首语
在走访创业企业的时候,我总喜欢问同一个问题,创业以来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很多人的回答是没有时间读书。这种感觉可能我们大家都会有,一方面觉得自己很久没有读书了,内心隐隐有些不安,另一方面又的确是由于工作过于繁忙,抽不出时间,或者静不下心来。
但其实这只是一个时间管理的问题,2017年8月18日,我专门为那些觉得自己忙得没有时间看书的朋友们建立了一个虚拟实验室Kpreading Lab,用社会化学习的方法,坚持每天晚上由一位读友在线上语音分享一本书。截至2020年10月11日,已经每天不间断地坚持阅读分享1151天、1151期。
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不断地观察、分析和研究:优秀的创业者有什么特点?创业者之所以为创业者,有没有深层次的、共同的标志性的东西?
答案是有的,而且不止一个,但是其中令我个人最感兴趣的,是阅读。
优秀的创业者都爱阅读,并坚持阅读,创业者之所以为创业者,其中一个标志性的东西是热爱阅读、坚持阅读!
是啊,回望人类历史长河,阅读确实是实现个体自我认知升级和高效获取知识的最经典方式!时代发展到今天,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商业形态快速变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需要更加迅速地更新知识储备,扩展知识疆域。唯有阅读,能让我们更多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作为优秀的创业者们,他们的阅读,又和一般人的阅读不一样,他们的阅读,藏着他们的创业密码,他们为什么能成为他们自己?他们最宝贵的思考是什么?可以说,他们的阅读分享,就是一篇篇异常珍贵的创业档案!
同时,他们的分享,又是一个特别的创造。现有的与创业相关的书,一类是理论研究者写的书,体系完整,但是著作者大多又缺少创业实践;一类是创业者写的书,体悟深刻,但是著作者又大多没有进行很深入的理论思考。因此,由创业者结合自身的实践,对相关专门书籍进行研读,最后再进行提纲挈领的凝练,是弥补上述两类书籍不足的一种可行的尝试。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希望带给大家的,是一份鲜活的礼物!
吴晓波:从华为30年看中国企业的管理变革发展史
读《华为管理变革》
这次为大家推荐的是由我和我的团队所著的《华为管理变革》。这本书的创作起因要追溯到六年前,2014年5月华为任正非先生与田涛先生到杭州,我们做了一次深度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很高兴地发现我们有许多对市场经济的本质、企业性质、人性和管理原则等方面的实事求是的共鸣。特别是对在中国崛起过程中,优秀企业在全面学习西方管理理论和方法中的二次创新,即在尊重科学理性的学习中融入自己的管理创新方面,有更强烈的共鸣。
世界各国在崛起过程中都有自己的管理理论。例如,英国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美国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法国亨利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德国马克斯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日本的全面质量管理。中国在崛起中同样有我们的管理科学和高超的管理艺术。作为一名管理学学者,我迫切感到需要从中国的优秀管理实践中抽象提炼出一套有效的管理理论、方法或者工具,引导中国乃至更多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实现高质量追赶乃至超越。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和华为国际咨询委员会顾问田涛先生一起创办了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睿华创新管理研究所,我与田涛先生共同担任联席所长,致力于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企业的管理实践为研究对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管理理论。睿华创新管理研究所的治理结构就体现了我们的初衷:我自身从事竞争战略与技术创新管理的研究30余年,田涛老师则是华为的高级管理顾问,身处企业管理与变革的一线。研究所联席副所长则是浙大管理学院资深教授郭斌和华为前资深副总裁胡彦平,成员为浙大管理学院的中青年教师团队和一批退休的华为前任高管。
我们希望通过睿华打造一个专业的、能够紧密地把理论界和产业界连接在一起的企业智库,让理论与实践能够在互动中呈螺旋式上升,让理论能够真正指导企业的管理实践。在这样的基本理念引导下,睿华创新管理研究所发起了四季论坛:每年春夏秋冬各办一次论坛。四季论坛努力塑造一种新的交流学习平台,由实践者和管理研究者通过互动来分享和共创对中国管理实践的新认知,这个过程当中有批判、有辩论、有互动、有建议。在这个论坛上,很多一线企业管理思想精髓和体系化的方法得以不断沉淀和升华。由此,我们想到应该写作一本书,来系统总结这些宝贵的管理智慧。于是,我组织我们的团队,用了三年时间,将华为从1987年到2017年这30年的管理变革历史,写成了《华为管理变革》一书。
这本书的编写花费了很长时间。我们想理性客观地来看华为发展的30年当中到底发生了哪些变革,以此作为后续进一步发展相关理论的基础。本书我们按照编年史的样式把华为企业的发展历程分为七条主线进行了总结。
全书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概览,第二至八章根据组织管理职能,梳理为七条主线。第二章讲的是高管团队与组织变革。从规则化变革的视角,华为高管团队引导了自上而下的组织变革,这是华为所有变革中最核心的灵魂措施。通过对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等底层规律的深入洞察,华为公司创造性地起草了《华为基本法》,做好了顶层制度设计,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发展的原动力问题。尤其是书中描述了华为的股权架构如何从个体集权演变到集体集权,然后再到适度的分权,这是华为在股权治理创新上的一个很典型的特征。
第三章主要关注的是华为端到端的高效集成产品开发体系即IPD。华为作为一个典型的产品创新驱动的科技公司,把满足客户需要的产品研发视为保持企业持久竞争力的核心武器。早期,华为不遗余力地向IBM学习,从IBM引进了整套IPD管理方法,耗费了很大的成本和超出预料的时间。这场高效流程型变革使得华为以快速的市场响应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华为将IPD管理体系分为几个阶段,是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华为很强调用刚性的管理体系来作为底线的保障,底线之上,再来谈真正的创新和变革,这是华为非常典型的特点。而这样的过程也极为痛苦,华为用十余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这一变革。
第四章关注的是另一条很重要的主线,即华为的供应链变革。华为供应链变革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基层供应链变为集成供应链。1999年开始,华为引入IBM集成供应链管理咨询,经过四年的努力,建立集成供应链体系ISC。第二阶段是随着华为的全球化发展,逐步推行全球供应链管理体系GSC。华为的海外业务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效率由此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准,这是华为变革的又一个重要内容。
第五章聚焦的是华为的财经变革。华为的财经体系从传统的智能管理变成服务体系,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变化。从早期统一会计政策、统一会计流程、统一会计科目、统一会计监控到走向以服务为主导的财经服务体系,这种变化更促成了华为高流动性、高变革、高变化的体系,也是形成华为竞争力的核心支柱。
第六章主要讲人力资源变革。华为的人力资源变革非常有特色。华为是一个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企业,如何将核心价值观从高管贯彻到基层,华为有一整套科学体系,其典型特征就是提倡干部是自己打出来的。华为很强调员工在一线的锻炼,又很强调能力建设和精神建设,同时还强调两者要有机组合在一起,这些都是华为非常成功的典型做法。
第七章的主题是华为研发管理变革。华为在20世纪90年代初赚到第一桶金时就重视建立自己的研发体系,后来《华为基本法》奠定了一个原则:强调研发的作用,规定华为的研发投入必须超过当年销售额的10%,研发投入非常大,这使得华为的发展有了自主的引擎。所有人都知道现在华为手机拍照效果很好,其根源在于华为在手机研发上的投入超过了其他各个品牌手机研发投入的总和。经历过几次变革后,华为逐步从二次创新走向原始创新,最终走进了无人区。
最后一章讲述的是华为的国际化之旅。华为的国际化成长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将赢得价格敏感型客户作为重点。我们可以看到华为很典型的国际化计划:以农村包围城市,从低收入国家开始。除基本服务外,华为还提供各种快速响应的技术服务,为客户提供超出预期的附加值。在非洲、南美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当然也包括俄罗斯。第二阶段是站在全球视角管理企业所面对的复杂性来赢得系统效应,利用全球资源实现协同。在这个过程当中,华为开始在全球建立研发网络,特别是研究中心网络,利用不同国家的优势资源,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比如俄罗斯的数学能力、法国的设计能力、意大利的工业设计能力等。第三阶段,2013年至今又发生了质的变化。在4G开始进入市场的时候,华为还是一个并跑者;5G的时候,华为已经变成领跑者,华为的身份有了巨大的转变,实现了从产业追随者到产业领导者的转变。华为积极调整自己的角色,特别是遵循共生原则,调整了市场进入的策略,更加开放和包容。华为的全球技术服务网络和全球研发网络,是最典型的两个大型开放式网络,做得非常出色。
《华为管理变革》一书是迄今最为完整且客观地描述华为管理变革历程的专著。阅读这本书需要有耐心,因为它不像许多关于华为的基于生动故事的书,它以客观事实和管理体系的演化为主线。又因为是从华为的创业之初写起的,它对各类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都会有所启发。它能让企业家们看到不同阶段的管理匹配性之重要,对创业者而言也一定能有所助益。
比较有趣的是我们这本书在起步的时候,因为有国际团队的参与,并且我们致力于推出影响世界的普适性管理理论,因此实际上是从英文版开始写的。后来因为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一拖再拖,我们决定先把本书翻译成中文,中文版于2017年10月出版。而英文版则到2020年3月份才正式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英文版的一大特点是:每一章后都邀请了相关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做了点评,以第三方的观点更加客观理性地进行了佐证。
在这本书看似平淡如水的文字背后包含了我们对引领企业管理研究的雄心壮志: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领跑世界,缘起中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亦能!睿华创新管理研究院致力于成为新时代引领企业健康发展的世界级智库。开发基于中国领先企业管理实践的C理论,是我们当下的首要任务。C理论之C有很多重要含义,如Catch up and beyond(追赶和超越):中国企业在工业化阶段是后来者,利用后发优势迅速地实现赶超,但又不掉入追赶陷阱,这是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所以这个理论里面有很多超越追赶的理论和方法论,包括如何从二次创新走向原始创新等等。C也是change(变革)。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公司,能够实现超越追赶,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把变革当作常态。原有的管理理论体系总是把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尽可能地排除,变革是迫不得已才会发生的偶然事件。但是在华为、海康威视这样的企业,变革是作为常态化在推行的。而且它们从组织架构到管理文化都积极拥抱变革。这跟以往西方主导的基于第二次产业革命的管理理论非常不一样。另一个C,指complementarity(互补性),是我们中国企业很大的优势和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深邃的智慧,比如说中庸,如果把中庸和任正非常讲的灰度结合起来的话,我们能看到这是在二元问题当中找到新的平衡。这与传统的西方管理思想中非黑即白的管理理念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在当今越来越呈现网络化、全球化趋势的社会,互补性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竞争力。
中国企业的崛起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种群体现象。例如,在2002年到2007年吉利集团最困难的时候我曾经担任其总裁战略顾问,与吉利一起做了很多不那么成功但是却极有意义的事。因此我对中国企业从一穷二白到自力更生、从无到有、从零到一的过程有着特别深的感触。由此引申出来的意义就是,我们并不只是研究华为这样的热门公司,而会研究并指导更多优秀的企业。我和我的团队已经运用二次创新到超越追赶的C理论指导了一批企业的崛起。比如早期的杭氧集团和海康威视。海康威视用十年时间就做到世界第一,难道是因为运气好吗?翻开我2003年在海康威视做的二次创新与战略的报告:《非线性成长吉利之道》更是坚定了我们用中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指导中国企业更好发展的信心!
如何用科学的管理理论指导更多企业从追赶到超越?如何拥抱不确定性?如何用管理体制和机制来获得超凡的竞争力?正如任正非先生所说:管理是最大的蓝海!本书只是我们C理论系列丛书的第一部,我们将持续研究并推出系列的相关成果。我们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充满了信心,因为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和管理者在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来搏击市场经济的大潮。
让我们相信来自竞争的繁荣!
■分享人简介:吴晓波,睿华创新管理研究杭州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浙江大学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管理科学与工程评议组委员、教育部高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球未来理事会(GFC)理事,浙江大学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ITP)创始人。2019年获首届教育部杰出教学奖。教学及科研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奖10余项。1999年创办浙江大学高科技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培养出个推(每日科技)、快的、晶丰明源等浙大系科技创新驱动的创业企业120余家,总市值超过千亿元。还介入早期创业辅导培育了海康威视、光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面向全球的行业领先企业。多年来积极从事以竞争战略与技术创新管理为核心的研究,在创新管理、全球化制造与创新、信息技术与管理变革等领域开展了开拓性的研究,提出了从二次创新到超越追赶的C理论,将理论运用于企业实践,指导了大批中国企业的崛起。曾任吉利集团、西门子(中国)、海康威视、杭氧集团、西子联合控股、新和成、茅台集团、苏州亨通集团、红狮水泥、中天建设等多家龙头企业战略顾问或独立董事,以培养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健康力量为己任。
■公司简介:睿华创新管理研究院(杭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华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11月,致力于成为研究和推广先进管理理论和方法的世界一流企业智库,为企业装上先进管理的引擎!睿华研究院相信知识就是力量,以把握时代变革的理性和面向未来的洞见引领中国企业从优秀走向卓越。睿华研究院的愿景是做引领更多中国企业成为国际一流企业的智库,使命是让纸上谈兵的专家实现更大价值:通过管理引擎和产融结合,助力百亿企业成长为千亿企业,助力隐形冠军企业成为全球市场领袖企业,助力千万小微企业健康成长。
◆ 高峰按:吴晓波教授分享的书是由他和他的团队所著的《华为管理变革》,这样的视角更加特别。《华为管理变革》以参与者的视角叙写了一部华为过去长达30年的波澜壮阔的变革史,从一家深圳的小公司起步,华为坚持把创新与管理作为驱动发展的关键要素,30年间,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因时因势的策略、循序渐进的节奏将管理变革深入到了企业的每一个细胞。现在,开放创新、拥抱变革的华为已经位居全球一流企业的行列。以吴晓波教授为代表的中国管理学学者,长期参与企业管理与变革的一线实践,致力于开发并推广面向21世纪企业管理的C理论,吴晓波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将帮助更多中国企业实现从追赶到超越的历史转折,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培育更多健康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