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文化典籍(第二辑)

書城自編碼: 357372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文化研究
作者: 张剑光,钟翀,孔妮妮 主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547517628
出版社: 中西书局
出版日期: 2020-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52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我们身边的小鸟朋友:手绘观鸟笔记
《 我们身边的小鸟朋友:手绘观鸟笔记 》

售價:NT$ 356.0
拯救免疫失衡
《 拯救免疫失衡 》

售價:NT$ 254.0
收尸人
《 收尸人 》

售價:NT$ 332.0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售價:NT$ 407.0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售價:NT$ 305.0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NT$ 504.0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NT$ 602.0
化妆品学原理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NT$ 254.0

編輯推薦:
★汤勤福教授荣休纪念论文集
★汇集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所教师*研究成果
內容簡介:
《文化典籍》(第二辑)系纪念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汤勤福教授荣休,古籍所教师每人提交论文一篇结集而成。论文集内容跨度较大,涵盖古代历史与文学语言,历史涉及魏晋南北朝墓志研究,唐宋科举、自然灾害研究,唐代藩镇研究,宋代宦官与战争,宋代法制、内廷朝参、女性书写等问题的研究;文学语言则主要包括李白研究、朱子学研究、明清家谱、明人唐史辑佚、清代小说管理、辞书学等内容。基本上反映了古籍所教师近年来研究的主要范围和学术兴趣。
關於作者:
张剑光,上海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历史文献学、中国经济史研究。出版《唐五代江南工商业布局研究》《三千年疫情》《入土为安中国古代丧葬文化》《唐五代农业思想与农业经济研究》等著作。
目錄
前言 张剑光
七十自述 汤勤福
魏晋南北朝南人北迁及相关史迹释读读《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 汤勤福
论唐代吴兴良才沈既济的科举选官法改革主张 俞钢
重读李守章的《李白研究》兼论李白、黄仲则和李守章的采石矶行踪 朱易安
形塑合法性: 王元逵兴兵泽潞原因新论 秦中亮
唐令与日本养老令的比较分析: 以犯罪条、郡决条、国断条为例 杨晓宜
宋《天圣令》因唐旧文参修新制问题再探 戴建国
宋神宗时期的宦官与战争以李宪、王中正为例雷家圣
北宋元丰后的内廷朝参制度 任石
《朱子语类》的文献价值 徐时仪 刘静静
《晦庵先生朱文公语录》所存朱熹语录佚文辑考 潘牧天
论南宋诸儒对士阶层夫妇形象的典范书写与价值诠释 孔妮妮
唐宋元初上海地区的自然灾害与社会救助 张剑光
宋代治史队伍的多元化 燕永成
宜用经义,参之时务: 宋代科举试策析论 韩冠群
明人选唐的价值取向及其文化蕴涵 查清华
传世明谱整理研究序说 钟翀
论清代淫词小说禁毁管理的法律化 赵维国
钱穆与近代清学史研究 陈勇
越南汉文小说《公馀捷记》版本源流考 池洁
越南古史叙事中婚姻的表达功能以赘婿夺宝情节类型为中心的考述 朱旭强
辞书编纂中的版本抉择问题 胡绍文
內容試閱
前 言
张剑光
本书是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教师的学术研究成果结集,为《文化典籍》的一个新专辑。
《文化典籍》的第一辑于2019年1月出版,收入了本所每位在职教师的一篇学术论文。论文集出版后,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今年按照原定的计划,决定出版第二辑。沿用原有体例和风格,继续收录各位教师近年来的一篇学术论文,其主要目的是反映目前古籍所教师的学术成果,展现古籍所科研工作的轨迹。

成立于1983年的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至今已经走过了三十六个年头。在这期间,我们整理和出版了大量的唐宋文献,有史学的,也有文学和语言学的;同时又出版了一大批学术专著,发表了大量的科研论文。三十六年来,一批又一批的教师和科研人员踏踏实实在科研岗位上工作,孜孜不倦地教书育人,他们将自己的才能和智慧贡献给了学术事业,用辛勤的汗水灌溉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
我是古籍所成立的那年进入刚成立的古典文献专业学习,20位同学得到了前辈老师的无私教诲,不但听他们的课,而且课后私下常向他们请教,感受到了这些老师对我们年轻学子的关怀和殷切期待。记得很清晰的是跟随他们到中原去考察,在他们的安排下到河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拜见名师,听王云海、陈俊民等教授的讲座。是这些前辈老师手把手教我们写作论文和整理古籍,引导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跨出每一步。除了所长程应镠、书记朱爱慈对我们专业恩重如山外,古籍所的徐光烈、朱瑞熙、杨金鼎、许沛藻、金圆、孙菊园、杨博文、郑世刚、顾吉辰、王松龄等,每位教师都十分关心同学们的成长,时时刻刻帮助和关心着我们这些渴望进入学术殿堂的学子。他们不但向学生传递了对学术的挚爱,而且也教会了学生对社会的关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和俞钢等同学本科毕业又读了硕士,之后留校成为青年教师,开始在古籍所工作。和很多老师及同门一起参加了多个集体项目,写了一些文章,教书育人,慢慢地步入中年,埋头耕耘在学术的田野里。不经意间往周围一望,却发现我们的师辈年龄在不断变大,在取得巨大成就后,一个又一个告老还家,淡出了学术视野,离开了他们曾经引以为豪的古籍所,告别了他们心爱的教学岗位。到了最近几年,比我略长几岁的同事及师兄师姐们,以前天天在一起学习、讨论,一起谈论工作,感觉我们相聚在一起的时间会很长很久远,却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开始告别工作岗位。曾经我们在一起努力提升古籍所的学术高度,一起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却在飞驰的时间面前变得百般无奈。
我们没法违反自然规律,让时间倒过来走,但我们可以把前辈们对学术的热爱和对教学的热忱留下来,作为一份宝贵的财产留给事业的后来人。2017年程郁教授退休,她对学生的慈爱,她对学术孜孜不倦的精神,对同事的宽容大度,留给我们深刻的印象。古籍所为程教授举行了学术论文报告会和荣休座谈会,我们的初衷是想坚持学术传统,发扬优良的学术作风,把退休教授的珍贵品格传给年轻的同仁们,这种想法得到全所同仁的一致赞同。之后,各位老师都提供了论文,于是有了《文化典籍》第一辑。我们的这种思路,得到了国内外很多学界同仁的赞许,认为国外学术界也会采用这样的方式对一位荣退的教授表示敬意。因此,在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后,古籍所领导班子非常想保持这个传统,继续把这一做法推行下去。今年,汤勤福教授荣休,我们邀请汤教授举行了论文报告会,召开了由学校副校长陈恒教授、人文学院领导,以及全所师生参加的座谈会,我们继续想出一本纪念学术论文集,把汤教授对学术执着的影像留给年轻的同仁和学生,让大家记住汤教授对古籍所建设的贡献。

汤勤福教授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是史学名家杨翼骧教授的高足,1995年毕业后来到上师大古籍所工作。他来到上师大的时候,全校博士还不到十位。一个名校毕业的博士来到古籍所,必然会带来不少新的理念和做法,会带来不少有益的影响。
汤勤福教授的学术成果特别丰赡,达到很高的水准,对此学术界同仁们都有评论,在我们召开的座谈会上,很多老师都已经谈到,这里也不用我再作铺开。我想指出的是,在汤教授为上师大服务的二十多年中,他给人留下了不少深刻的印象,有几个方面特别值得赞道一下:
汤勤福来古籍所前,古籍所的青年教师已经有几次专门学习电脑的经历,还请了计算机老师专门讲解操作系统和五笔输入法,古籍所也曾想把宋代笔记全部计算机化加以检索,但最后都不了了之,真正有兴趣并且用于工作上的大概只有程郁老师一个人。汤老师来到古籍所后,我们大家突然发现他电脑用得很熟练,五笔输入飞快,WPS软件尽管不太好操作,但比手写稿纸效率不知高多少倍。尽管当时电脑的处理器是486,但给人震撼的是电脑用在论文写作、编辑修改上的方便,这让大家明白电脑写作必然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之后古籍所为教师购买了台式电脑,汤老师就是我们的电脑义务讲解员和维修员。前后一年不到,古籍所的年轻人都开始用电脑写作。从执笔写作到电脑写作和检索资料,古籍所的青年教师转变得都很快,可以说和汤老师带给我们的影响不无关系。今天回过头来看,如果汤勤福没来古籍所工作,老师们肯定也会在之后使用电脑,但时间上肯定会晚两三年,甚至三五年。
汤勤福是古籍所的第一个历史学博士。他来古籍所的时候,我们上一代的老师大都是本科毕业,甚至还有本科以下的,而年轻教师基本是硕士毕业后留校,虽然学术成果也不少,但大家没有太多地考虑博士学历对一个人的专业研究会产生什么影响,也没有去思考高等教育会在以后对学历有更高的要求。在和汤老师接触的过程中,我和一批年轻教师发现,博士化将会是今后高校培养人才的趋势,而读博的确可以磨炼人,可以集中几年时间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如果不提升学历,也许几年时间内全是琐事缠身,会放松对自己的学术要求,最后变得一事无成。因此在几年的时间内,古籍所先后有七位年轻教师在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大、上海师大等高校读了在职博士,而他们的论文后来有的成了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有的出版后获得了上海哲社著作奖。可见汤勤福对古籍所年轻老师的个人影响是很大的。如果汤勤福没来古籍所,这些老师也会在职攻读博士,但时间上肯定是在若干年之后。
汤勤福教授为人豪爽,对人真诚热情,他和年轻教师、学生的关系都比较亲密。不过到了谈学术的时候,马上发现他是个一丝不苟的人,一个很讲学术原则的人,常常讨论问题时对人不留情面。因而在研究生开题、预答辩、答辩的时候,我们常常看到最认真的是他,最严格的也是他,把不认真的学生批评得灰头土脸的更是他。各种要提醒学生的场合,我们都是让他第一个对学生提要求。他自己也自嘲:得罪学生的时候,你们都让我上。的确,把学生批得很凶的是他,但他绝不是针对人,而是对着论文提要求,在这种时候,学生往往是心服口服。但如果以为汤勤福只有批评学生的一面,那才不是真正的他。稍微了解他一些的人,都会发现他对学生的爱是很多老师不能比的,对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的帮助是大家难以想象的。而对同事,特别是年轻同事,他的热情让人感念不忘,他帮助人的时候可以说常常会两肋插刀,对年轻教师的提携尽其所能,推荐发表论文不遗余力。
汤勤福教授的学术成果不但数量众多,而且质量较高,研究的领域比较广阔,学术影响力很大。他是国家哲社重大项目的首席专家,在他的努力下,项目在2018年顺利结项。他是个高产的学者,这两年他每年都能发表五六篇C刊以上的论文。他在学科建设上为古籍所作出了重要贡献,2002年以他为主申报史学史和史学理论硕士点获得成功,之后他为学院博士点申报和建设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史学史博、硕士点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制定,都是他辛勤工作的结果。他先后为古籍所培养了博士生和硕士生数十人,培养了多位博士后,在教学岗位上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汤勤福教授个性鲜明,他在教学和科研上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值得古籍所年轻一代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无论是古籍所的学生还是在职的教师,更要多角度地从汤老师身上汲取养分,使自己有较大较快的进步。

最近二十年来,古籍所在职教师的人数一直保持在二十人上下,没有太大的变动。有老师退休,但也有年轻老师入职,总数保持着平衡。目前有教师二十一人,其中教授有: 戴建国、徐时仪、朱易安、俞钢、查清华、赵维国、陈勇、燕永成、张剑光、钟翀,副教授有: 孔妮妮、胡绍文、雷家圣、韩冠群、任石、潘牧天,讲师有: 池洁、朱旭强、刘宇、杨晓宜、秦中亮。此外,原古籍所教师曹旭教授作为学校特聘教授仍在为学院工作。二十多年前,古籍所和中文、历史系一起组成人文学院时,古籍所教师中的大多数都是三四十岁的青年教师,在学院中显出朝气蓬勃的一面,令人注目。不过到了今天,教师队伍的年龄有些偏大,学术成果最多的几位教授在今后的几年中都会荣归故里,而学院成立大会时作为年轻教师代表发言的我,再过几年也会退出岗位,当初的年轻教师都会陆续面临退休。谁都得明白,人才的正常更替,选拔优秀的年轻教师入职,是一项必须重视的工作。
教师的数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任何一个单位的学术研究队伍,首先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有相应的成果数量。没有人员数量的保证,很难做到会出多少有学术水平的成果。对此,古籍所现在的班子是深有体会,也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因此,我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录用各高校毕业的优秀青年才子到上师大古籍所工作。
近年来一批新鲜血液陆续进入了我们的研究团队,因为工作的需要,古籍所陆续录用了多位年轻的老师,他们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表现出强劲的潜力。2019年,我们吸收了一位青年教师来到我们的队伍中,另有两位师资博士后进站学习,一旦两年后考核合格,他们就会成为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新陈代谢是客观、自然的,老教师会陆续退下来,而新教师将走到学术的第一线,必须用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填补老教师留下来的空缺。我们能否保持原来的学术高度,用各位年轻老师的努力来创造新辉煌,这需要大家有一致的认识,要有共同的理想。
通过我们为年长退休教师召开的学术报告会和座谈会,通过出版论文集让退休教师谈自己的学术经历,留下他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希望我们的年轻人或多或少能学习到一些有用的经验和教训,使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本辑中共收录了二十二篇文章,其中学术论文二十一篇。
最前面的是汤勤福教授的《七十自述》。在这篇不长的自述中,汤教授简单谈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和治学感悟。短短的文字,是汤教授自己最切身的感受体会,相信对年轻教师和学生来说,会有不少启迪。论文《魏晋南北朝南人北迁及相关史迹释读》,是汤教授读《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后的考释,对其中二十多方墓志中记述的魏晋南北朝南人北迁的现象一一进行梳理解读,反映出他对新材料的敏感和重视,擅于将出土文献运用到传统课题的研究之中。
之后的二十篇论文,我们大体上是按写作对象的时间先后排列,有几篇没有办法确定断代时间的放在最后。由于这些文章有一些是关于历史和文献研究,有一些是文学和文献研究,还有几篇是辞书编纂及其他方面的,因此主题显得比较分散,不过全部限于文、史两个学科之内,而且大多是集中在唐代历史、文学和文献的研究上,基本上反映了目前古籍所教师研究的主要范围和学术兴趣。这些文章,大多在其他的书刊上发表过,但由于这些书刊往往不易寻找,因而通过我们这次的结集,相信会对读者阅读带来很大方便。
本论文集由我和钟翀、孔妮妮老师编集,并作了简单的统稿。毕竟每个人有自己的写作习惯,因而这些文章风格上并不完全一致,而我们对文章内容基本没有做过改动,主要是在格式上略作统一。
本集的出版,得到了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史建设委员会主任苏智良教授的大力支持,在中国史高原学科建设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苏老师全额解决了本书的出版费用,在此我代表古籍所所有老师向苏老师表示深深的敬意。
希望这本论文集的出版能达到我们的目的,能展现出古籍所同仁们的精、气、神,为古籍所明天的辉煌作出应有的贡献。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