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NT$
398.0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NT$
454.0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NT$
454.0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NT$
505.0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NT$
286.0
《
生活来来往往 别等来日方长 新版(伍佰:“讲好了这一辈子,再度重相逢。”别等,别遗憾!珍惜当下才是最好的解药)
》
售價:NT$
265.0
《
一个英国军事顾问眼中的二战
》
售價:NT$
1265.0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306.0
|
內容簡介: |
《博物馆儿童美育——让儿童感知博物馆的“美”》从传播学、教育学、心理学、美学及哲学等跨学科研究角度,综合分析了全球范围内诸多博物馆的儿童美育案例,同时结合作者在博物馆从事儿童美育的实践,从展览解读、文化传播、情感互动、品牌建设、文化创意、馆校合作等方面,对博物馆儿童美学教育进行了创新性理论总结。作者从儿童观众的心理、生理特征出发,提出尊重儿童观众需求,为儿童设立独立展线,在展览策划、教育活动过程中,用探究性学习方法,引导儿童在博物馆感受美、发现美、探索美的儿童美育策略,期望对业内美学教育实践工作有所启发和借鉴。
|
目錄:
|
目录
**章 让儿童在博物馆感知“美”(1)
一、儿童美学教育的重要性(2)
二、博物馆儿童美学教育的特点和方式(4)
三、博物馆儿童美学教育的思考(7)
第二章 博物馆儿童美育价值的历史梳理(9)
一、博物馆教育功能及价值(10)
二、国内外博物馆利用自身资源进行探究思维培养的研究及实践(11)
三、引导、提示、溯源是博物馆培养儿童探究思维、体现教育价值的关键点(21)
第三章 博物馆用探究性学习进行儿童美育的特色思路(27)
一、探究性学习的概念及特点(28)
二、国内博物馆儿童美育现状(30)
三、博物馆儿童美育的特色思路:在探究性引导中渗透真与爱(37)
第四章 博物馆儿童美育与博物馆展陈传播(43)
一、现代博物馆展陈的传播学思考(44)
二、策划实施展览“双展线”是博物馆进行儿童美育的重要手段(55)
第五章 博物馆儿童美育与博物馆创意(59)
一、“第三地”的诞生(60)
二、博物馆应成为有创意的地方(62)
三、博物馆优秀创意的要求(64)
四、儿童观众喜爱的文创产品特点(69)
第六章 博物馆儿童美育与建筑(73)
一、博物馆建筑本身是审美的重要组成(74)
二、博物馆建筑内部空间的儿童审美(78)
三、博物馆建筑空间里的儿童美学活动(80)
四、博物馆建筑和儿童美学教育的方向与启发(81)
第七章 博物馆用探究性学习对不同年龄儿童进行美育的案例及研究(85)
一、用探究性学习进行博物馆儿童美育的实践案例(87)
二、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对博物馆美的探究特点(92)
三、博物馆用探究性学习进行儿童美育的相关启发(99)
第八章 博物馆、学校、家庭在儿童美育中的作用(103)
一、北京市第八中学分校和首都博物馆合作完成的“雏鹰计划”(104)
二、博物馆、学校、家庭在青少年探究思维培养中发挥的作用(109)
第九章 博物馆儿童美育品牌建设(113)
一、博物馆“至爱品牌”建设(114)
二、博物馆儿童美育需要品牌活动支撑(117)
三、博物馆亲子美育品牌建设(122)
第十章 博物馆儿童美育与教育宣传品的创新(131)
一、博物馆教育宣传品的创新之口袋书的策划实施(132)
二、从博物馆的文化传播角度谈博物馆出版工作创新(144)
第十一章 博物馆儿童美育与儿童在博物馆里的情感互动(155)
一、关于增进博物馆里儿童与他人之间情感互动的思考(156)
二、从情感互动角度探索为儿童策展及解读(171)
三、博物馆策划实施教育活动的情感互动要素(184)
第十二章 “互联网+”时代博物馆儿童美育的几点思考(195)
一、“中德对话”与博物馆儿童美育的相关思考(196)
二、整合营销传播观念下博物馆儿童美育的思考(201)
后记(213)免费在线读**章让儿童在博物馆感知“美”
蔡元培先生这样解释美育:“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作美育。”蔡先生将其称为“审美教育”,还提出了美育宗旨:拓展主体、完善人格、美化人生。民国时期,蔡先生提出的国民美学教育有非常深刻的价值和意义;今天看来,这个理念依然让我们有所触动。笔者认为,关注国民美学教育尤其是代表民族未来的儿童美学教育意义深远。
一、儿童美学教育的重要性
在今日之中国,美学教育是儿童(本书所指儿童,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条将儿童定义为年龄不大于18岁的人)全面发展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美学教育的宗旨应是在培养儿童健康心理、健康情绪基础上,完善其人格,进而美化其人生。美学是与人类幸福有密切关系的一门学问,当代人,需要用美学的观点、方法,提高生活质量并建设新的生活。
美学在18世纪的德国成为一门学科。*初的英文为“Aesthetica”,是研究人类感觉的学问,也叫“感觉学”。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五种感官遍布全身,影响我们的情绪。美学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哲思和情感的对接。
美学史上,康德从心理学角度揭示出美感活动的内在矛盾。他在《判断力批判》中着重研究了作为美感活动的主要心理因素的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协调统一的问题。他认为,人的鉴赏活动完全是一种主观的心意状态,在这种心意状态中起作用的,一方面是想象力,另一方面是理解力。想象力是具有创造性的、自发的,因此完全是自由的;理解力是我们认识客观现实的能力,它要符合客观的规律,按照客观的规律活动。因此,想象力和理解力是矛盾的,但他们又是统一和协调的。美感的规律是一种没有规律的合规律性,是想象力和理解力在主观上的和谐。康德把美感称为“审美判断”,他认为美感虽然是感性的、个性的、主观的,但他又具有普遍必然性。
总体说来,美感中的多种心理因素互相推动、彼此渗透、往返流动,是一个相当曲折、复杂的心理过程,审美中的情感是以感知、表象为基础,以理解、想象为动力,同时在审美中,审美对象所引起的感知、表象又带有一定的理解和情感的因素。美感就其主要方面而言是情与理、形象与思维、感性与理性的矛盾统一的心理过程。
美感既很大程度上来自天赋、个人成长,更多的也需要有意识的培养,美学教育尤其是儿童美学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育、个性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价值。儿童的审美过程包含审美直觉阶段、审美反思阶段和审美表达阶段,这三个过程彼此依托,循序渐进,使儿童在审美过程中得到一种满足。审美活动后审美主体会产生审美心理上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直接的审美判断和审美欲望,二是间接的审美趣味和鉴赏力的提高。康德认为美是想象力与知性的统一,*终使审美主体产生安宁平静的审美愉悦。对儿童来说,儿童在审美心理完成后也能够产生安宁平静的审美愉悦,笔者认为,这种逐渐累积的审美愉悦为儿童的成长产生良好而深远的影响。
美学教育不仅帮助儿童在色彩敏感、审美意识萌芽时期对其性格人格构建产生积极的影响,并且能够帮助儿童培养积极的想象力,帮助建设改善亲子关系,因此儿童美学教育不仅不能缺失,而且有重要的意义。
儿时培养的审美能力和高品位的审美趣味,会让孩子受益一生。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的审美体验,作为亲子活动既能促进亲子关系建设,也会对其潜移默化地进行熏陶,影响孩子的性格进而对孩子的成长有所帮助。
儿童美学教育包括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其教育方式多种多样, 既包括阅读、绘画、音乐、舞蹈,也包括很多其他形式的审美体验,这些审美体验在特定的环境下都会对儿童产生良好的影响。
二、博物馆儿童美学教育的特点和方式
很多生活在城市的儿童由于远离了自然,缺少对美的发现和了解、认知和尊重,只有懂得美才能更好地生活,如今关于美的表达方式之一的艺术已经不再是生活的奢侈品,而是幸福生活的必需品。当今的博物馆则是进行儿童美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
笔者认为,博物馆美学教育的特点有实物性、空间延展性、媒介性、选择性、故事性、探索性、知识性等。博物馆的这些特点对于儿童美学教育应该说大有裨益,从儿童认知心理出发,博物馆里进行的儿童美学教育会更有针对性,更有新意和适用性。
美育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美的欣赏能力比美的创造能力更重要,一个对美不会欣赏的人,很难想象他能创造出美的事物来。儿童美学教育就是对儿童教育进行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过程。
让儿童产生审美认知,培养审美感受力,首先要用美环绕儿童,让儿童在美的知觉中自然选择。因此,博物馆作为文化殿堂,作为收集、保管、研究展示人类文化艺术宝库的场所,要在儿童美学教育方面进行思考和科学实践,以期达到真正帮助儿童提高审美能力的作用。
儿童教育不可生硬教条化,博物馆儿童美学教育要尊重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从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考虑对儿童进行美学教育。由于审美思维不同于科学思维,具有直觉性、形象性、情感性、整体性、发散性,博物馆必须要注意审美环境生活性和审美内容适当性。博物馆的儿童美学教育,必须要重视儿童的心理和认知特点,充分满足儿童对色彩的敏感性、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对和父母互动需求的心理,让孩子和家长在博物馆参观中变得更加亲密。
博物馆要注意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让儿童在轻松、自由、活跃的气氛中感受美,审美体验必然要在一种让儿童感觉安全、平和、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的,如果环境是让人恐惧甚至是紧张的,那么不仅起不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反而会对儿童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博物馆儿童美学教育还要充分尊重儿童的审美情感,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博物馆要帮助儿童进行审美情感的积累,以儿童心理特点为基础,探寻儿童的认知特点,儿童一般都自我中心,心理投射能力强,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未知事物的探究欲望强烈。美是情感表现的形式,这种形式与儿童的情感容易碰撞,产生物我交融的审美情感。
博物馆儿童审美教育还应该注意创造条件启发儿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博物馆通过多种形式对审美对象用润物细无声、寓教于乐的形式,审美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游戏性,在快乐的环境中让儿童产生积极美好的感情。博物馆的美学教育要让儿童产生开放的态度,教给儿童表达的技能,良好的情感表达能力对他的情感升华、情绪管理都会有一定的作用。
儿童美学教育还需要考虑亲子关系和亲子教育。博物馆作为一个文化殿堂,对于家长和孩子而言,参观博物馆,参加博物馆的活动既是一个学习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休闲娱乐、提升亲子关系、促进亲子交流的好机会。这就对博物馆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其固有的特点之中,增加其亲子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如首都博物馆2012年5月在七彩坊举办绘制沙燕儿的亲子活动,爸爸妈妈陪伴孩子在博物馆教育部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亲手绘制老北京的风筝,并了解沙燕儿的历史文化,绘制后赠送孩子们风筝线并合影留念(图1-1)。
笔者在爱丁堡童年博物馆里看到一个展厅的陈列柜里有很多精美的茶具,以图文结合的背板及说明牌的信息介绍英国下午茶的传统由来等,展厅的一个角落为亲子观众提供休憩游戏的空间,桌子上有一些塑料玩具包括一套茶具、烤面包机、面包等,孩子和家长走累了,可以坐在这里玩过家家游戏,模拟下午茶(图1-2~图1-5)。
目前,国内外博物馆都在积极地进行儿童美学教育,因为儿童代表了我们的未来,成年人的博物馆参观习惯以及美学欣赏能力,都要在儿童时期培养形成,等这些孩子长大成人,他们形成的博物馆参观习惯必然会影响他们的子女,影响他们的生活习惯。从国内外的美学教育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到,很多有价值的博物馆儿童美学教育必将在实践检验后更加完善,必将在不间断的研究、实践、再研究中提升博物馆儿童美学教育水平。
图1-1 儿童在博物馆制作风筝
图1-2 关于茶具的儿童版说明牌
图1-3 茶具(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