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淅川下王岗:2008~2010年考古发掘报告(全三册)

書城自編碼: 357335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文物考古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國際書號(ISBN): 9787030656131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11-01

頁數/字數: /
釘裝: 精装

售價:NT$ 408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編輯推薦:
文化遗址,考古发掘,发掘报告,淅川县,2008-2010
內容簡介:
《淅川下王岗:2008~2010年考古发掘报告(全三册)》是一部全面系统公布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2008年至2010年发掘成果的考古报告。下王岗遗址这一阶段发掘面积为3002平方米,发现了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西周等不同时期丰富的考古学文化遗存。西周时期遗存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研究早期楚文化考古学材料方面的空白;二里头文化时期遗存是豫西南地区二里头文化*典型代表;龙山文化遗存对豫西南地区以及相邻区域龙山文化谱系或序列研究具有标尺作用;仰韶文化时期聚落成为研究史前聚落完整面貌的典型个案。
目錄
目录
**章 遗址概况(1)
**节 淅川概况(1)
第二节 遗址的位置、面积与保存状况(2)
第三节 遗址勘探与发掘情况(3)
第四节 遗址的文化堆积概述(5)
第二章 仰韶文化时期遗存(9)
**节 概况(9)
第二节 遗迹(9)
一、壕沟(9)
二、墙基槽(12)
三、房址(16)
四、墓葬(32)
五、灰沟(53)
六、窖穴(57)
七、灰坑(58)
第三节 遗物(69)
一、陶器(69)
二、石器(102)
三、骨器(112)
四、玉器(118)
五、其他遗物(121)
第四节 文化分期、年代与性质(122)
一、层位关系(122)
二、文化分期(124)
三、年代与性质(130)
第三章 屈家岭文化时期遗存(134)
**节 概况(134)
第二节 遗迹(134)
一、房址(134)
二、瓮棺(135)
三、灰沟(136)
四、灰坑(137)
五、红烧土堆积层(138)
第三节 遗物(140)
一、陶器(140)
二、石器(153)
三、骨器(155)
第四节 文化分期、年代与性质(156)
一、层位关系(156)
二、文化分期及其特征(158)
三、年代与性质(160)
第四章 龙山文化时期遗存(163)
**节 概况(163)
第二节 遗迹(163)
一、房址(房基)(164)
二、墓葬(166)
三、灰沟(179)
四、窑址(182)
五、灰坑(182)
六、灶(201)
第三节 遗物(204)
一、陶器(204)
二、石器(294)
三、骨器(313)
四、玉器(323)
五、铜器(324)
第四节 文化分期、年代与性质(328)
一、层位关系(329)
二、文化分期(333)
三、年代与性质(353)
第五章 二里头文化时期遗存(357)
**节 概况(357)
第二节 遗迹(357)
一、窑址(357)
二、灰坑(358)
第三节 遗物(363)
一、陶器(363)
二、石器(377)
三、骨器(380)
四、铜器(382)
第四节 文化分期、年代与性质(382)
一、层位关系(382)
二、文化分期及其特征(383)
三、年代与性质(386)
第六章 西周时期遗存(391)
**节 概况(391)
第二节 遗迹及其出土陶器(391)
第三节 出土其他遗物(405)
第四节 型式与分期(418)
一、典型遗迹层位关系(418)
二、典型遗物的型式分析(418)
三、分期分段(420)
第五节 年代与性质(421)
第七章 汉代及其他时代遗存(423)
**节 概况(423)
第二节 遗迹与遗物(423)
第三节 简单认识(428)
第八章 结论(429)
附表(432)
附表一 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遗迹登记表(432)
附表二 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鹿角鉴定表(463)
附表三 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木炭树种鉴定表(465)
附录(466)
附录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实验研究中心碳十四实验室碳十四年代测定报告(466)
附录二 河南淅川下王岗人骨鉴定(472)
附录三 下王岗遗址出土动物遗存分析(477)
附录四 几何形态测量和稳定同位素视角下河南下王岗遗址出土猪骨的相关研究(518)
附录五 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研究(532)
附录六 淅川下王岗遗址出土塞伊玛-图尔宾诺式倒钩铜矛的科学分析(589)
附录七 淅川下王岗遗址出土人与动物遗骸的锶同位素比值分析报告(603)
编后记(608)
插图目录
图1-1 下王岗遗址位置示意图(2)
图1-2 下王岗遗址探方分布图(4)
图1-3 T5 南壁剖面图(5)
图1-4 T5层位关系示意图(7)
图1-5 T19北壁剖面图(7)
图1-6 T19层位关系示意图(8)
图2-1 下王岗遗址墓葬与房址分布图(插页)
图2-2 壕沟G14平面示意图(10)
图2-3 T10G14东壁剖面图(11)
图2-4 T10G14平、剖面图(12)
图2-5 墙基槽Ⅰ平、剖面图(13)
图2-6 墙基槽Ⅱ平、剖面图(13)
图2-7 墙基槽Ⅲ的位置示意图(14)
图2-8 墙基槽Ⅲ平面图(15)
图2-9 T11墙基槽Ⅲ平、剖面及柱洞分布图(15)
图2-10 T10墙基槽Ⅲ平、剖面及加宽部分图(16)
图2-11 下王岗遗址房址分布图(插页)
图2-12 T6F17平、剖面图(18)
图2-13 T27F29平、剖面图(18)
图2-14 T27F31平、剖面图(18)
图2-15 T27F32平、剖面图(18)
图2-16 T28F34平、剖面图(19)
图2-17 T17F18平、剖面图(20)
图2-18 T29F30平、剖面图(20)
图2-19 T17F16平、剖面图(21)
图2-20 T26F22平、剖面图(22)
图2-21 T26F24平、剖面图(23)
图2-22 T29F27平、剖面图(23)
图2-23 T7F1平、剖面图(24)
图2-24 T8F4平、剖面图(24)
图2-25 T7F2平、剖面图(25)
图2-26 T7F3平、剖面图(25)
图2-27 T8F5平、剖面图(26)
图2-28 T8F6平、剖面图(26)
图2-29 T7F9平、剖面图(26)
图2-30 T7F11平、剖面图(26)
图2-31 T7F12平、剖面图(27)
图2-32 T8F10平、剖面图(27)
图2-33 T21F20平、剖面图(28)
图2-34 T28F28平、剖面图(28)
图2-35 T4第16层下“柱洞群”分布图(30)
图2-36 T12第11层下“柱洞群”分布图(30)
图2-37 下王岗遗址墓葬分布图(插页)
图2-38 T1第15层下遗迹平面图(33)
图2-39 T8M13平、剖面图(33)
图2-40 T8M14平、剖面图(34)
图2-41 T21M30平、剖面图(35)
图2-42 T21M31平、剖面图(35)
图2-43 T1M32平、剖面图(36)
图2-44 T1M35平、剖面图(36)
图2-45 T1M35出土器物(37)
图2-46 T1M39平、剖面图(38)
图2-47 T26M41平、剖面图(38)
图2-48 T29M64平、剖面图(39)
图2-49 T29M68平、剖面图(39)
图2-50 T29M69平、剖面图(40)
图2-51 T29M73平、剖面图(41)
图2-52 T29M76平、剖面图(41)
图2-53 T6M15平、剖面图(42)
图2-54 T4M17平、剖面图(42)
图2-55 T4M18平、剖面图(44)
图2-56 T4M18出土器物(45)
图2-57 T1M22平、剖面图(46)
图2-58 T1M34平、剖面图(46)
图2-59 T3M61平、剖面图(47)
图2-60 T2M56平、剖面图(47)
图2-61 T26W28平、剖面图(52)
图2-62 T26W29平、剖面图(52)
图2-63 T26W28、T26W29葬具(53)
图2-64 T29W30平、剖面图及其葬具(53)
图2-65 T7G4平、剖面图(54)
图2-66 T12G17平、剖面图(55)
图2-67 T27G26平、剖面图(55)
图2-68 T15G18平、剖面图(56)
图2-69 T17中G19、G20与G14关系图(56)
图2-70 J1平、剖面图(58)
图2-71 H282平、剖面图(58)
图2-72 T6H282出土陶器(59)
图2-73 T7H257平、剖面图(59)
图2-74 H274平、剖面图(60)
图2-75 H364平、剖面图(60)
图2-76 T11H353平、剖面图(61)
图2-77 T3H351平、剖面图(61)
图2-78 T3H351出土完整陶器(61)
图2-79 T6H326平、剖面图(61)
图2-80 T1H326出土陶罐(62)
图2-81 T6H261平、剖面图(62)
图2-82 T6H261出土陶器(62)
图2-83 T1H323平、剖面图(63)
图2-84 T1H323出土彩陶钵片(63)
图2-85 T3H341平、剖面图(64)
图2-86 T2H365平、剖面图(64)
图2-87 T2H365出土陶器(64)
图2-88 T4H263平、剖面图(65)
图2-89 T4H263出土器物(65)
图2-90 T4H266平、剖面图(66)
图2-91 T4H266出土部分器物(66)
图2-92 T1H332平、剖面图及其出土完整陶器(67)
图2-93 T8H217平、剖面图(67)
图2-94 T8H213平、剖面图(68)
图2-95 T21H299平、剖面图(68)
图2-96 陶器彩绘纹饰图案(73)
图2-97 陶深腹罐(74)
图2-98 陶折沿鼓腹罐(76)
图2-99 陶卷沿鼓腹罐(78)
图2-100 陶筒形罐(79)
图2-101 陶矮领罐(80)
图2-102 陶曲领罐与圜底罐(81)
图2-103 Aa型罐形鼎(82)
图2-104 Ab型罐形鼎(83)
图2-105 Ac型罐形鼎(83)
图2-106 Ad型鼎(84)
图2-107 陶盆形鼎(84)
图2-108 陶釜形鼎(85)
图2-109 陶双腹鼎(85)
图2-110 陶鼎足(86)
图2-111 陶敛口钵(87)
图2-112 陶敞口钵(88)
图2-113 陶折腹钵(89)
图2-114 陶圜底钵(89)
图2-115 陶折沿盆(90)
图2-116 陶卷沿盆(91)
图2-117 陶折腹盆(92)
图2-118 陶碗(92)
图2-119 陶直口瓶(93)
图2-120 陶杯形口瓶与双唇口瓶(94)
图2-121 陶杯(94)
图2-122 A型陶器盖(95)
图2-123 B型陶器盖(95)
图2-124 C型与D型陶器盖(96)
图2-125 陶瓮(97)
图2-126 陶豆(97)
图2-127 陶缸(98)
图2-128 陶盂(98)
图2-129 陶器座(99)
图2-130 陶拍、锉(100)
图2-131 陶纺轮、球(101)
图2-132 陶鸟形鋬与陶人头像(102)
图2-133 A型石斧(103)
图2-134 B型石斧(104)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