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系中国民俗学会民间文化青年论坛会议精选文集,收录了有关文化多样性与网络时代的民俗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的论文24篇,这些论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在网络时代,文化多样性情况下民俗学及民间文学研究实践、方法和相关理论经验,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论坛是以民间文化研究的青年学人,以延传学术根脉之雄心、突破学术困局之大志,建树学术功绩之热情为目的。其宗旨为:学科规范、问题意识、深度研究、人文关怀。论坛文集的出版是对青年论文的总结,全面梳理了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的精神传统和学术追求。让更多的青年人关注民俗,更好的发挥论坛会议的精神。
|
關於作者: |
吴新锋,男,汉族,北京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博士,石河子大学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俗文学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神话与西王母文化专业研究委员会委员,石河子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多元文化交流视野下的新疆世居民族民间文学研究》(10XZW029);独立编著《中国童话》(金色卷银色卷,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发表论文9篇,其中5篇为CSSCI、北大核心期刊。
|
目錄:
|
生活事件的媒介呈现与生活事件研究的民俗学介入 宣炳善 1
网络时代民间文学的界定与特征以晋江文学城鬼月鬼话活动为例 17
是交流还是认同 谈技术中的民俗 宋 颖 33
自媒体与民间歌谣的复兴 胥志强 45
网络文学中的神话重述 以丽端的《神殇》系列为例 王玉玊 54
关公何以战秦琼:从英雄召唤类电子游戏说起 项 蕾 66
从蛮夷想象到妖魔建构 晚清西人食人传说初探 程梦稷 80
为了学问和事功: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民俗调查的多样实践及其意义 程浩芯 104
两家并一家之传宗接代的另类解读 阴间与阳间的联结 沈 燕 130
二十四节气在琉球的传播与演变 徐仕佳 149
民众日常交流实践中的个人叙事研究 毛晓帅 173
清代河北地区火神庙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原因探析 杜凯月 190
九天玄女:作为信仰符号的伴生策略 陈姵瑄 234
文化场域的博弈与遗产价值的重构 基于彝族禳灾记忆遗产化案例的思考 吴 薇 254
圣王与神灵:宋金元时代的汤王形象及其演变 李梦圆 272
从原生样态到汉文改造 论另类阿凡提的显扬与隐没 路童越 299
附 1 第十二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获奖名单 327
附 2 第十二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评委名单(以姓氏拼音为序) 329
后 记 3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