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雾霾污染的空间关联特征决定了区域联防联控是解决雾霾污染问题的必要手段。《雾霾污染的空间关联与区域协同治理》是作者近年来围绕雾霾污染空间关联及区域协同治理开展的一系列研究的成果。《雾霾污染的空间关联与区域协同治理》分为空间关联篇、协同治理篇、全球雾霾污染篇,共十二章。其中,在空间关联篇,基于信息流视角,利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网络分析方法等,考察不同空间尺度下中国雾霾污染的空间关联特征;在协同治理篇,实证检验雾霾污染区域联防联控的效果,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一分析工具考察雾霾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雾霾污染区域协同治理面临的两大困境及其破解思路,重点考察雾霾污染区域协同治理中的“逐底竞争”问题;在全球雾霾污染篇,考察中美雾霾污染的空间交互影响,以及雾霾污染的全球交互影响及其网络结构,并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出发,提出雾霾污染全球治理体系构建路径。《雾霾污染的空间关联与区域协同治理》的研究可以为中国全面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有力支撑,为雾霾污染治理领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路径支持。
|
目錄:
|
目录
前言 i
**篇 空间关联
**章 中国雾霾污染的空间格局与分布动态 3
**节 引言 3
第二节 方法与数据 4
第三节 中国雾霾污染的空间分布格局 7
第四节 中国雾霾污染的分布动态演进 11
第五节 本章小结 16
第二章 京津冀雾霾污染的城市关联网络研究 17
**节 引言 17
第二节 方法与数据 19
第三节 京津冀地区雾霾污染的典型化事实 21
第四节 京津冀地区城市间雾霾污染的非线性传导网络 24
第五节 雾霾污染协同治理的二维分析框架 29
第六节 本章小结 31
第三章 雾霾污染的城市间动态关联及其成因 33
**节 引言 33
第二节 模型构建与样本数据 35
第三节 雾霾污染的城市间动态关联与地区间交互影响 38
第四节 城市雾霾污染空间关联的成因分析 48
第五节 本章小结 52
第四章 中国大范围雾霾污染的空间来源解析 55
**节 引言 56
第二节 文献回顾 57
第三节 大范围雾霾污染空间来源解析的新技术 60
第四节 中国大范围雾霾污染的空间来源贡献度解析 66
第五节 雾霾污染空间来源贡献度的动态解析 77
第六节 本章小结 80
第五章 中国大范围雾霾污染空间关联研究 82
**节 引言 82
第二节 数据与方法 85
第三节 中国城市雾霾污染空间关联的整体特征与微观模式 89
第四节 中国城市雾霾污染空间关联的影响因素 95
第五节 本章小结 101
第二篇 协同治理
第六章 中国雾霾污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检验 105
**节 引言 105
第二节 中国雾霾污染的客观事实 107
第三节 模型与变量 113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116
第五节 本章小结 125
第七章 经济发展与中国城市雾霾污染 127
**节 引言 127
第二节 文献综述 129
第三节 研究设计及数据说明 132
第四节 雾霾污染空间关联网络形态、整体特征及其微观模式 139
第五节 实证检验 142
第六节 本章小结 151
第八章 雾霾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效果检验:以山东省为例 153
**节 引言 153
第二节 山东省大气污染及其省会城市群联防联控机制 155
第三节 模型、方法与数据 157
第四节 实证分析 159
第五节 本章小结 168
第九章 雾霾污染区域协同治理困境及其破解思路 170
**节 引言 170
第二节 中国雾霾污染区域协同治理成效 173
第三节 雾霾污染区域协同治理的两大困境及其根源 177
第四节 雾霾污染区域协同治理困境的破解路径 183
第五节 本章小结 194
第十章 雾霾污染区域协同治理的“逐底竞争”检验 196
**节 引言 196
第二节 文献综述 198
第三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200
第四节 模型与数据 202
第五节 实证检验 204
第六节 本章小结 210
第三篇 全球雾霾污染
第十一章 中美雾霾污染的空间交互影响 215
**节 引言 216
第二节 方法与数据 218
第三节 中美雾霾污染的空间交互影响:国家层面的考察 224
第四节 中美雾霾污染的空间交互影响:城市层面的考察 228
第五节 本章小结 231
第十二章 雾霾污染的全球交互影响与全球治理体系构建路径 233
**节 引言 233
第二节 雾霾污染全球交互影响的内在机理 235
第三节 方法与数据 238
第四节 雾霾污染全球交互影响的识别 243
第五节 雾霾污染全球交互影响的网络分析 254
第六节 雾霾污染全球治理体系的构建路径 264
第七节 本章小结 269
参考文献 27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