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NT$
230.0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NT$
454.0
《
炙野(全2册)
》
售價:NT$
356.0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NT$
254.0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NT$
1214.0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NT$
245.0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NT$
367.0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NT$
398.0
|
內容簡介: |
本书作者结合其自身工作经历,系统分析了编辑法律意识的有关问题,对于编辑法律意识的内涵、特征、分类等基本问题以及编辑法律意识的培养路径进行了详尽阐释,对于开展相关实务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關於作者: |
孙午生,女,法学博士,长期从事法学、法社会学及俄罗斯与东欧中亚问题研究。
主要著作有:《普京的社会发展道路》(研究出版社,2006年8月版)、《当代中国司法公开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版)、《网络社会治理法治化研究》等多部专著、编著;发表法学、法社会学及俄罗斯与东欧中亚国家研究论文、译文近40篇,主持课题30余项,如:中央政法委委托项目关于深化司法公开完善社会监督增强司法活动透明度---基于北京市法院系统的实证调研,获中央政法委、北京市委政法委嘉奖。北京市维稳办委托项目,分获中央维稳办和北京市维稳办一等奖。
|
目錄:
|
第一章绪论
一、问题的由来
(一)媒体作品真实性的需要
(二)数字出版应对挑战的需要
(三)依法治国的需要
二、研究框架
第二章编辑与编辑工作
一、编辑的含义
二、编辑的历史沿革
三、编辑的素养
(一)思想素养
(二)能力素养
第三章法律意识的内涵
一、法律意识的概念
(一)意识的概念
(二)法律意识的概念
(三)法律意识与法律文化、法治意识的概念
比较
(四)法律意识的历史变迁
二、法律意识的特征
三、法律意识的分类
(一)法律意识分类的意义
(二)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
(三)法律认知、法律评价和法律意志
(四)个人法律意识、群体法律意识和社会法律
意识
(五)职业法律意识和非职业法律意识
(六)立法意识、执法意识、司法意识、守法
意识和法律监督意识
四、法律意识的形成条件
(一)法律至上:养成公民对法律的敬畏感
(二)科学立法:树立公民对法律的信仰感
(三)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建立公民对法律
的信任感
(四)法律教育:塑造公民对法律的神圣感
第四章编辑法律意识的价值基础
一、法治信仰
(一)法治信仰阐释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信仰的基本内容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信仰的功能价值
二、契约精神
(一)契约精神概述
(二)契约精神当代价值内涵分析
(三)契约精神的培养路径
三、知识产权
(一)知识产权概述
(二)知识产权的性质
(三)知识产权的特征
(四)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第五章编辑法律意识的内容
一、掌握法律知识
二、培育规则意识
三、培养权利意识
四、养成契约意识
五、增强风险意识
六、树立法治信仰
第六章培养编辑法律意识的经验与存在问题
一、培养编辑法律意识的经验
(一)加强法律通识教育
(二)顺应互联网发展规律
(三)完善编辑部门的管理
(四)建立法律顾问制度
(五)加强行业协会治理
二、编辑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
(一)掌握的法律知识不全面
(二)法律情感薄弱
(三)运用法律的能力不足
(四)缺乏规则意识
(五)权利意识异化
(六)法律认知与行为存在偏差
三、编辑法律意识问题的原因检视
(一)编辑自身的主观原因
(二)编辑出版单位的原因
(三)社会大环境的原因
第七章培养编辑法律意识的路径
一、国家层面:加强法治建设
(一)加强相关行业法治建设
(二)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力度
二、行业本身:加强规范建设
(一)厘清法律与编辑职业道德的关系
(二)加强规范出版单位的管理
(三)完善行业协会的相关规章制度
(四)加强出版法律法规岗位培训的力度
(五)预防编辑的侵权行为
(六)建立法律法规咨询或顾问制度
三、编辑自身:提高法律修养
(一)培养编辑的基本法律意识
(二)提高编辑法律意识和政策水平
第八章编辑法律知识
一、知识产权法知识
(一)著作权法
(二)商标法
(三)著作权侵权
二、合同法知识
(一)合同的特征和法律性质
(二)可撤销和无效合同
(三)合同的分类
(四)合同与稿约
三、侵权责任法知识
四、经济法知识
一经济法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法
二经济法是社会责任本位法
三经济法是商品经济发达的法
四经济法是以经济为目的的法
五经济法是综合调整的法
五、刑法知识
(一)侮辱罪
(二)诽谤罪
(三)侵犯著作权罪
(四)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五)侵犯商标罪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