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阿拉伯世界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及的歌德纳吉布马哈福兹代表作
现实主义文学高峰开罗三部曲之一
阿拉伯语文学史上的里程碑作品,200年阿拉伯小说发展漫漫路程中不可逾越的顶点
阿拉伯语文学翻译家陈中耀教授精心打磨的权威译本
以埃及社会为背景,描述了埃及一商人家庭三代人的不同生活和命运,堪称埃及版《家》《春》《秋》。
东方主义理论大师爱德华赛义德、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纳丁戈迪默、《发条橙》作者安东尼伯吉斯等一致绝赞
完美呈现长篇小说艺术里的复杂叙事、智慧和狡猾,对政治信仰归属、双重道德等高难度主题的驾驭信手拈来
|
內容簡介: |
开罗三部曲是阿拉伯国家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哈福兹的*之作,通过一家三代人不同的命运,描绘了一九一七至一九四四年埃及社会历史的种种变迁,每一部侧重描写一代人的生活,并以该代人居住的地区作为书名,颇似一幅恢弘壮阔的埃及风俗画卷。
*部《两宫间》描写这个家庭的父辈艾哈迈德这代人的生活和他们经历的历史事件。艾哈迈德既是重信誉、拥有拳拳爱国之心的商人,又是威严的家长。他在维护传统道德的同时,又以真主的仁慈和宽容为自己的声色犬马作辩护;他的大儿子无所事事,沉湎于放纵之中;二儿子是个青年学生,在反对殖民统治的游行中献出了生命
|
關於作者: |
纳吉布马哈福兹(19112006)
1988年以通过大量刻画入微的作品洞察一切的现实主义,唤起人们树立雄心形成了全人类所欣赏的阿拉伯语言艺术,成为首位获颁诺贝尔文学奖的阿拉伯语作家。
阿拉伯世界最重要的知识分子之一,享有埃及的歌德美誉。作品传达了对人类现状与未来的深切忧虑和关怀,引人深思,激发良知。
1920年代,埃及处于反帝爱国斗争的革命风暴之中,他怀着满腔的历史责任感踏上写作之路。先后创作了历史三部曲(《命运的嘲弄》《拉杜比丝》《底比斯之战》)、《新开罗》、《梅格达胡同》、《始与末》、《我们街区的孩子们》、《小偷与狗》等几十部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其中开罗三部曲被公认为阿拉伯文学史上的里程碑作品。
曾任埃及文学艺术最高理事会理事、电影局局长和文化部顾问。多次声明自己信仰社会主义和科学,强调人的灵魂需要自我净化。1970年获国家文学表彰奖,1988年获埃及最高荣誉尼罗河勋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