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概论

書城自編碼: 356960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法律理論法學
作者: 程维荣,胡 译之 等
國際書號(ISBN): 9787552033236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1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58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精品教材大系:材料的时尚表达??服装创意设计
《 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精品教材大系:材料的时尚表达??服装创意设计 》

售價:NT$ 347.0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

售價:NT$ 653.0
国家豁免法的域外借鉴与实践建议
《 国家豁免法的域外借鉴与实践建议 》

售價:NT$ 857.0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售價:NT$ 347.0
儿童自我关怀练习册: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 儿童自我关怀练习册: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

售價:NT$ 316.0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售價:NT$ 286.0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售價:NT$ 500.0

編輯推薦:
有助于法学学生宏观、完整地了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內容簡介: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的是中国至晚清为止历代法律及其相关文化形态的产生、发展与演变。晚清至民国时期法律文化处于转型期,与传统社会存在密切的渊源与衔接关系,本书也将其部分内容归入传统法律文化的范畴。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国法学的一个分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构成。本书将中国历史上的法律思想、法律制度以及相关的考古资料、典籍文献、文学艺术、宗族制度、社会管控、秘密社会等专题置于一个综合的体系中进行介绍,以期读者对中国古代法律文化有一个完整的、宏观的认识。
關於作者:
程维荣,上海市人。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法学硕士。从事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文化的教学与研究。曾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宪法室主任。著译有《中国审判制度史》《中国近代行政法》《日本学者研究中国法制史成果选译》等。

胡译之,青海省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博士。从事中国法制史、中西法律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发表论文多篇。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助理研究员。
目錄
绪论1
一、 文化的含义与特征1
二、 文化与法律文化2
三、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概述6
四、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学习9

第一章法律的起源与初步发展11
第一节法律的起源11
一、 远古法律的萌芽11
二、 夏商刑法12
第二节周代法律制度14
一、 周礼与宗法制14
二、 周代的刑法16
三、 春秋战国的法律改革20

第二章中国法律思想史(上)23
第一节儒家法律思想23
一、 孔子与儒家的创立23
二、 孟子与荀子的贡献26
三、 儒家的礼治思想28
四、 儒家的德治学说30
五、 儒家的人治理论31
第二节墨家与道家法律思想32
一、 墨子与墨家法律观32
二、 老子、庄子及其著作34
三、 道家法律思想36
第三节法家法律思想40
一、 商鞅与韩非40
二、 法家的法律观41
三、 法家的变法论43
四、 法家的法治论43
五、 法家的专制论45
第四节秦汉法律思想的演变47
一、 黄老学派的渊源与发展47
二、 汉初黄老学说的统治51
三、 西汉前期的儒道互绌55
四、 封建主流法律思想58
五、 西汉中期到东汉的法律思想60

第三章中国法律思想史(下)67
第一节魏晋至唐代法律思想67
一、 三国刑名法术思想67
二、 魏晋玄学法律观69
三、 唐初统治集团法律思想71
四、 唐代中期关于礼刑的争论73
第二节宋元明清法律思想75
一、 北宋执法与改革思想75
二、 朱熹及其理学法律观76
三、 少数民族政权改革思想79
四、 明清之际变革思想80
第三节晚清法律改良与革命思想83
一、 鸦片战争时期富国强兵思想83
二、 洋务派改良法律思想84
三、 康有为等维新变法思想86
四、 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89

第四章中国法律制度史(上)93
第一节初具规模的秦汉法制93
一、 秦汉的主要法律93
二、 秦汉的法律形式95
三、 秦汉法律的内容与特征9
四、 秦汉司法制度98
第二节割据中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100
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立法100
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的儒家化101
第三节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隋唐法制103
一、 隋唐立法与《唐律疏议》103
二、 唐律关于刑事关系的主要规定106
三、 唐律关于民事关系的规定107
四、 唐代司法机关与诉讼程序109
第四节民族关系变化中的宋辽金元法制111
一、 宋代法律的制定111
二、 宋代法律内容与司法112
三、 辽金的法律制度115
四、 元代法典与司法117
第五节日趋严密繁琐的明清法制118
一、 明清立法概况118
二、 明清法律的内容119
三、 明清司法制度122

第五章中国法律制度史(下)125
第一节风雨飘摇中的晚清法制125
一、 晚清司法主权的丧失125
二、 清政府的预备立宪126
三、 清末新政与官制改革127
四、 清末修律129
第二节错综变幻的民国宪政130
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30
二、 北洋政府的立宪活动131
三、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立宪活动133
第三节进步与保守混杂的民国法律134
一、 刑法134
二、 民法135
三、 司法制度与诉讼法135
第四节战火中成长的革命根据地法制138
一、 《宪法大纲》与其他宪法性文件138
二、 土地法、劳动法、婚姻法与刑法139
三、 司法制度141

第六章出土简牍法律资料143
第一节早期西部地区汉简的发现143
一、 20世纪初新疆与甘肃出土的汉简143
二、 居延汉简与新简的出土145
第二节各地简牍的陆续发现148
一、 战国简的发现与整理148
二、 各地秦简的发现与整理149
三、 各地汉简的发现与整理151
第三节简牍形制与法律内容157
一、 简牍形制与简牍学157
二、 官爵设置与吏治的规定159
三、 刑事犯罪的规定160
四、 经济秩序的规定161
五、 户籍、赋税与徭役的规定163
六、 边塞与戍卒的规定164

第七章历代典籍与法律文献168
第一节先秦经典类168
一、 儒家经典类168
二、 墨家、道家经典类172
三、 法家、兵家类173
四、 历史著作与杂家类174
第二节历代思想学术类174
一、 儒学正统类174
二、 诸子文集类175
三、 理学与异端类177
四、 晚清变革类178
第三节历史典籍类179
一、 两汉史籍179
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史籍180
三、 隋唐五代宋辽金史籍181
四、 元明清史籍183
五、 通鉴类史籍184
第四节法典与制度类184
一、 法典类184
二、 会要类186
三、 通典、通考、会典类187
四、 官制礼制与诏令类188
第五节其他文献类189
一、 字书、家训类189
二、 笔记、案狱类190
三、 汇编、类书、丛书类191
四、 近代以来著作192

第八章文学艺术中的法律因素195
第一节诗歌谣谚中的法律文化195
一、 《诗经》中的法律文化195
二、 文人诗与法律文化198
三、 民间谚语中的法律文化201
四、 韵文歌诀与法律宣讲203
第二节传统戏曲中的法律文化206
一、 一枝独秀的包公戏206
二、 传统戏曲中情理法的冲突210
第三节公案小说的法律因素215
一、 公案小说的历史215
二、 公案小说中的审案情节216
三、 古典小说中的判词218
四、 作为史料的文学作品219

第九章传统宗族制度221
第一节宗族的组织与事务221
一、 宗族概念、祠堂与组织221
二、 宗族事务与族产223
三、 宗族与地方秩序225
第二节宗族继承制度227
一、 宗祧继承与立嫡227
二、 立嗣、立继、命继与兼祧228
三、 择立外姓的方式230
四、 财产继承的形态232
第三节族规效力与族谱内容235
一、 整饬门户的族规235
二、 辨别源流的族谱239
第四节近代宗族观念与制度变革244
一、 西风东渐对宗族的影响244
二、 民国时期宗族观念与立法246
三、 传统宗族在近代的变化248

第十章历代社会秩序的管控251
第一节预防争斗强横251
一、 抑制嬉闹撒泼251
二、 禁绝骄横逞凶253
三、 防范争夺挑衅256
第二节上下沟通疏达民意258
一、 上下沟通258
二、 疏达民意259
第三节基层预警防范260
一、 治安戒备与稽查260
二、 街市栅栏与夜巡262
第四节德主刑辅伦理教化263
一、 处理案件兼顾情理263
二、 伦常道德晓谕说服270
三、 酌处代亲受刑为亲复仇案274
四、 判案体现诚信教化277
五、 引导两造调解息讼279

第十一章近代秘密社会283
第一节近代秘密社会的形成283
一、 洪门的起源与发展283
二、 青帮的兴起与演变286
三、 近代帮会与城市288
四、 近代帮会的主要首领289
第二节近代秘密社会的犯罪与外部关系292
一、 近代帮会的犯罪292
二、 近代帮会的外部关系294
第三节近代秘密社会的内部规则299
一、 帮会秘籍299
二、 帮会内部等级与入会300
三、 帮规的主要内容302
第四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与黑社会犯罪的斗争304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打击黑社会势力304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取缔社会丑恶现象306
三、 改革开放以来对黑社会犯罪的刑事政策308

后记313
內容試閱
二、 文化与法律文化
五四时期以来,一些学者为了研究社会与人类活动的整体规律,突破传统的历史观念,分别对文化与文化史的概念提出了见解。
梁启超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新史学,意在突破以记述王朝政治为主体的旧史框架,提出关于文化史的宏阔设计。他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分今日所须之史为专门史与普遍史,认为一般之文化史属于普遍史。所谓普遍史者,并非由专门史丛集而成,而是超出各专门事项之外,而贯穴乎其间。文化史就是这样一种贯通各专门史的学科。梁启超曾经对中国文化史有过比较系统的论述。他说:文化是包含人类物质精神两面的业种业果(意即反复播种不断生长的成果)而言。他在中国文化史下专列社会组织篇,包括婚姻、宗法、姓氏、阶级等。
1923年,胡适在《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一文中,主张在民族史、语言文字史、经济史、政治史、国际交通史、制度史等专史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中国文化史。也是把文化史看成超越于一般专门史的。
民国时期,受到西方文化学的影响,有一些中日学者分别撰写了《中国文化史》及相关著作。较早的有顾伯康的《中国文化史》(泰东书局1925年版)、日本高桑驹吉的《中国文化史》(李继煌译述,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等。稍后,更是有一批名家致力于中国文化史的研究。其中如: 

柳诒徵的《中国文化史》(中山书局1932年版、中正书局1937年版),采用西方传统历史分期的划分,包括上古(自远古至两汉,为吾国民族创造力,由部落而建设国家之时期)、中古(自东汉至明末,是为印度文化输入吾国,与吾国固有文化由抵牾而融合时期)、近世(明末迄今,西洋文化传入时期)三编,侧重于对人种起源、制度、学术、教育、科技等的论述,而尤其强调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关系问题。该书所谓文化,显然属于上述第三层次的文化,即精神与科技活动的总和。其中也包含有一些与文化似乎没有直接关系的内容,如清代之开拓、内治之腐败与白莲发捻之乱等章,应属一般政治史的范畴。
柳诒徵(18801956),字翼谋,江苏镇江人,清末优贡,从事中国历史与古文献研究,先后任教于江南高等学堂、东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有《国史要义》《中国版本概说》等。
陈登原的《中国文化史》(世界书局1937年版)的体例,以历史演变为经,以具体领域为纬,分为叙意、上古、中古、近古、近世等卷,各包括民族、农业、制度、学术、文学、艺术等部分,实际上几乎包含了古代文明的主要内容。陈登原剖析了文化一词的含义,认为文表示痕迹、表象、明敏,化有创化、变化、进化之意,因此,所谓文化,乃系创造而变通,变通而进步,彰明昭著之美迹焉。该书重点揭示王朝的治乱兴衰与文化整体的分裂融合,突出文化的历史演化进步。

陈登原(19001975),浙江慈溪人。东南大学历史系毕业,从事历史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北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校图书馆馆长。有《国史旧闻》《中国土地制度》等。
吕思勉的《中国文化史》,撰写于1939年前后的上海孤岛时期,其认为:何谓文化?向来狭义的解释,只指学术技艺而言,其为不当,自无待论。说得广的,又把一切人为的事都包括于文化之中。该书体例严谨,结构宏阔,包括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役、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宗教18章。显然,作者所说的文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总和意义的文化,使人感觉是某一史籍诸志部分的汇编,范围十分宽广。
钱穆的《中国文化史导论》著于19431944年,部分内容曾在杂志刊出,是作者讨论中国文化史兼论中西文化异同的著作,1948年版,后又在台湾修订出版,包括中国文化之地理、民族、观念、学术、政府、经济、宗教、文艺、中西交流等部分。作者认为,文明文化二词应该有所区别,虽然皆指人类群体生活,但是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研究文化史,应该明白文化之复杂性,不要单独着眼在枝节上,应放宽胸怀,通视其大体;还应明白文化之完整性文化之发展性。

柳诒徵、陈登原等人的著作,大体反映了那一时期学界对文化史的研究水平,二者皆列入大学丛书,成为高等学校教材。1949年以后,文化史基本绝迹于国内大学课程,直至80年代初,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研究禁区的破除,国内文化讨论热潮重新兴起,文化学与文化史,以及文化史各专门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冠名文化史的教材、著作纷纷出版。与此同时,也有海外学者致力于中国文化史研究。
冯天瑜等所著《中国文化史》在新时期出版,认为中华文化史,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创造文化的历史,其中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互关系,也是题中应有之义。至于文化一词,由文与化组合而成,是人文化成文治教化的省称。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