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
售價:NT$
281.0
《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这是一本读了之后会让人运气变好的书”治愈无数读者的心理自助经典)
》
售價:NT$
203.0
《
未来特工局
》
售價:NT$
254.0
《
高术莫用(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续篇 薛颠传世之作 武学尊师李仲轩家世 凸显京津地区一支世家的百年沉浮)
》
售價:NT$
250.0
《
英国简史(刘金源教授作品)
》
售價:NT$
449.0
《
便宜货:廉价商品与美国消费社会的形成
》
售價:NT$
352.0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2024年新版)
》
售價:NT$
352.0
《
乐道文库·什么是秦汉史
》
售價:NT$
367.0
|
編輯推薦: |
撰著时不拟采用时序性的方式,从史的角度对宋代的宗教信仰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论述,而是希望通过对笔记文献的全面搜寻,撷取其中*爲典型的事例,证以部分史著,就宋代宗教信仰中习以成俗的部分,予以生动、具体的描述,辅之必要的分析,向读者展现宋代信仰习俗的本真面目和鲜活细节。爲此,本书采用以类相从的方式编排章节,内容涉及宋代*爲流行的信仰习俗门类,如自然与自然物崇拜、鬼魂信仰、祖灵崇拜、佛教信仰、道教信仰、俗神信仰、巫术与禁忌等,其中论及佛、道的内容,仅叙述其已成爲习俗的事像,不涉及宗教理论、佛道仪轨等部分。
|
內容簡介: |
從人類歷史看,宗教信仰曾是各國各民族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的宗教觀念和信仰習俗不僅滲透於社會文化的各個層面,而且對物質生活形成很大影響,唯因如此,宗教信仰已成爲學界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 古代中國的一大特點是,大量原始的信仰與崇拜,諸如自然崇拜、動植物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以及巫術、禁忌等,并未伴隨歷史的進程發展爲成熟形態的宗教,而是經過官方的收羅和世人的改造,以國家祭祀和民間信仰的形式在歷史上長期傳承。 印度傳入的佛教和本土生成的道教,也始終未被提升爲全民尊奉的國教,出現政教合一的局面。 佛教經歷了中國化的過程後,逐漸傳布於社會各階層,道教將大量民間俗神納入其神譜後,更與本土俗信難分彼此。 在此基礎上,佛、道二教的發展和傳播皆呈現民俗化的趨向,多種信仰元素的相互滲透與融合,致使中國古代的宗教觀念和信仰習俗顯得尤爲繁複和龐雜。
|
目錄:
|
緒言/一
第一章自然與自然物崇拜/七
一、天地與天體崇拜 一〇
(一)上天崇拜 一一
(二)大地崇拜 一六
(三)日月星辰崇拜 二七
二、天象崇拜 三九
(一)雷神崇拜 三九
(二)雨神崇拜 四四
(三)風神崇拜 五三
(四)虹霓崇拜 五六
三、山石水火崇拜 六〇
(一)山崇拜 六〇
(二)石崇拜 六六
(三)水崇拜 七二
(四)火崇拜 七八
四、動植物崇拜 八二
(一)動物崇拜 八三
(二)植物崇拜 八八二
第二章鬼魂信仰與祖靈崇拜/九五
一、鬼魂信仰 九七
(一)鬼魂顯形 九八
(二)鬼魂附體 一〇四
(三)鬼魂托夢 一〇七
(四)作祟與報應 一〇九
二、冥世傳説 一一六
(一)傳統冥世 一一六
(二)佛教冥世 一二一
(三)道教冥世 一二六
(四)陰府冥官 一二九
三、喪葬與信仰 一三五
(一)薦亡避煞 一三五
(二)焚楮安親 一四二
(三)相墓卜葬 一四九
四、祭祖祀先 一五七
(一)家廟與宗祠 一五八
(二)臨墓祭掃 一六七
(三)祭祖禮俗 一七二
(四)先賢祠祀 一八〇
第三章佛教信仰習俗/一九一
一、寺廟與僧尼 一九三
(一)叢林名刹 一九三
(二)衣鉢傳承 二〇〇
(三)僧尼言行 二〇五
二、佛教與帝王縉紳 二一三
(一)皇室扶佛 二一四
(二)士夫好禪 二二一三
三、彌漫社會的崇佛之風 二二九
(一)弃俗入佛 二二九
(二)放生與結社 二三三
(三)篤信因果 二四〇
(四)佛教法術 二四五
四、佛教文藝 二四九
(一)詩偈説唱 二五〇
(二)佛教書畫 二五四
第四章道教信仰習俗/二五九
一、憑依官方的道教 二六一
(一)朝廷崇道 二六一
(二)宫觀與道士 二六九
二、民間奉道之風 二七九
(一)奉道祀仙 二七九
(二)道教節日 二八九
三、道教方術 二九三
(一)黄白術 二九四
(二)外丹與内丹 二九六
(三)求籤問卦 二九九
(四)符籙祈禳 三〇〇
(五)治病療疾 三〇二
(六)養生延年 三〇四
(七)尸解 三〇七
四、道教文藝 三〇九
(一)道教詩詞 三〇九
(二)道教書畫 三一五四
第五章俗神信仰與淫祀/三一九
一、家内神 三二一
(一)門神 三二二
(二)竈神 三二五
(三)中霤神 三二八
(四)厠神 三三一
二、行業神 三三五
(一)農業神 三三五
(二)蠶業神 三三九
(三)工商業神 三四一
(四)胥吏神 三四四
三、社會神 三四五
(一)生育神 三四五
(二)文運神 三五三
四、淫祀 三六〇
(一)遍地淫祠 三六〇
(二)淫祀危害 三六六
(三)淫祀處置 三七五
第六章巫術與禁忌/三八五
一、預測巫術 三八七
(一)先兆迷信 三八七
(二)占卜算命 三九六
(三)看相解夢 四〇六
二、祈禳巫術 四一八
(一)趨吉祈福 四一八
(二)避凶禳灾 四三〇
(三)厭勝施蠱 四三九五
三、民間禁忌 四四九
(一)歲時禁忌 四五〇
(二)生活禁忌 四五四
(三)語言禁忌 四六一
|
內容試閱:
|
序
戴建國
宋代筆記研究叢書係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全宋筆記》整理與研究 的重要成果。
在中國古代,筆記作爲一種文體乃隨筆記事而非刻意著作之文,其以質樸、不事雕琢的特色生動呈現了古代社會生活的場景。筆記既有對社會重大事件的記録,也有對微觀生活的叙述,藴含着豐富的社會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筆記文獻在文化史、社會史、學術史、科技史等領域的研究價值是其他文獻無法替代的。
宋代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創造的高峰期。陳寅恪先生云: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宋代人文昌盛,經濟發達,對外交流極爲頻繁,儒、釋、道相容并包。 有學者指出:筆記作爲獨具一格、隨筆記事的文體,長短不拘,輕鬆活潑,是古代文體解放的重要標志。 這種文體在宋代文學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值得將其作爲獨立的文體門類進行學科性的探究。 文體的解放與環境、寫作者意識的開放相關聯,不拘一格的筆記是精神環境相對寬鬆、士
人文化勃興氛圍下發展的結果。
宋代的這些時代特色,在筆記中都有具體的記載和生動的反映。如北宋的《夢溪筆談》,記載了人類發展*早發明活字印刷術的畢昇,并記述了二百多條有關自然科學方面的内容,涉及數學、天文學、氣象學、地質和礦物學、物理學、灌溉和水利工程學、農藝學、醫藥和製藥學等。指南針發明後,我們的祖先將其運用於航海,大大便利了海上航行。朱彧的《萍洲可談》是現存最早記録這一活動的宋人筆記,書中記載: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觀指南針。
宋代處於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時期,對此,宋人筆記亦多有記載。例如:周去非《嶺外代答》,保存有南海、南亞、西亞、東非、北非等地古國及交通方面的寶貴資料。成書於1225年的《諸蕃志》,記述了海外諸國的物産資源,其範圍東自日本,西極東非索馬里、北非摩洛哥及地中海東岸,内容詳贍,記載明晰。因相關不少國家地區尚處於無文字時代,故此書記録尤顯珍貴,是研究中古時期中西交通、海上絲綢之路及東南亞、南亞、西亞、北非等地歷史風土的重要文獻。
中華民族是一個多民族組成的大家庭,宋人筆記也爲我們記述了多民族共同生活、共同書寫歷史的活動。如范成大《桂海虞衡志》生動真切地記載了宋代西南、海南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民俗風情及氣象地貌、礦産土物、民族特色、中外交通,乃至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社會狀况,是極爲可貴的實録,給後人留下了以桂林爲中心的西南地區的歷史地理、社會學、人類學、民族學、民族史、中外關係史、中外貿易史、經濟史、生物學、農學、地質學等衆多領域的珍貴史料。
《夢溪筆談》《東京夢華録》《萍洲可談》《容齋隨筆》這一部部鮮活的筆記,記録了我們先人的偉大發明創造,記録了我們民族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動,構成了我們民族記憶的瑰麗寶典。
宋代筆記研究叢書共計七部研究成果,從文史結合的角度多方位地探討了宋代筆記的文獻價值及所藴含的豐富的社會文化價值,將微觀考釋與宏觀述相結合,探求唐宋時期社會文化繁榮和發展的歷史軌迹。
研究成果之一《全宋筆記書目提要》,是爲《全宋筆記》收録的宋人筆記逐一撰寫的學術提要。對相關筆記的作者、筆記内容、版本流傳、學術價值等詳加考訂,并吸收采納*的研究成果,糾正文獻流傳過程中的訛誤,言簡意賅地反映了《全宋筆記》的基本面貌和學術研究成果,揭示出這些筆記的史料價值和學術意義。
研究成果之二《兩宋筆記研究》,通過對宋代筆記史料的全面搜集、梳理和辨析考訂,對筆記的源流和筆記概念的界定、筆記的數量及分類、筆記中之僞書問題、宋代筆記興盛的社會文化背景、筆記的撰寫體裁與史料來源、筆記的刊印傳布、筆記作者等諸多問題作了詳盡的論述。此成果在學界已有研究的基礎上,對宋人筆記作了更爲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見解。
研究成果之三《宋人筆記視域下的唐五代社會》,深入探討了筆記所反映的唐五代時期的社會生活。在傳世的宋代筆記中,有一部分保存有唐後期至五代社會生活的資料,具有獨特的史料價值,記録了中唐以降至五代社會的深刻變化。這些變化顯著地體現在人們的飲食、住居、交通、婚姻、家庭、教育等方面。
社會生活的變化是社會進步的標志,所有這些變化爲其後宋代社會經濟和文化的進一步繁榮打下了基礎。研究成果之四《筆記語境下的宋代信仰風俗》,認爲經歷了唐宋之際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重大變革,宋人的宗教觀念和信仰習俗也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新特點。首先,人們的社會生活更趨豐富,與之相應,信仰習俗也更加複雜。其次,宋王朝佛、道并重的政策使佛、道二教獲得發展良機,從而在民間廣泛傳播。 再次,原始崇拜所具有的神秘虚妄色彩至宋代有所淡化,諸多信仰活動和崇奉儀式中已增添了不少俗世情趣和生活氣息。
研究成果之五《宋代的仕女與庶民女性筆記内外所見婦女生活》,以社會性别理論作爲分析的主要工具,以筆記爲主要資料,揭示了宋代婦女生活的面貌。 選取社會下層婦女這一群體進行探討,以乳母群體爲例,進行個案的分析論述,探究宋代庶民婦女的生活,認爲乳母本爲婢女的一種,也具有由下層向上層流動的特點,與妾具有某些共通點。
研究成果之六《宋代筆記語言概論》,對筆記史料進行了文字學、詞彙學、訓詁學、語音學、語法學等多視角的全面考察,并深入探討了筆記中的一批新詞新義、詞義演變、常用詞、方言俗語、行話隱語與外來詞語,總結了筆記中藴含的因聲求義、求證方言、追求語源、排比歸納、鈎沉古注、探求理據、古今對比等訓詁方法,從古今語音演變、南北方音差异、實際語言與韵書記録差异等多個角度對語言進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成果之七《宋代筆記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是課題組2015年主辦的學術研討會會議成果,收録了20位學者的論文。這些論文運用筆記材料,對宋代社會文化史、政治經濟史及文學史諸領域作了多維度的研究,或運用新理論、新方法從文本、空間等新視角切入,深入解讀宋人筆記文獻;或考證梳理兩宋興衰治亂之由,進一步拓展了文史研究的新領域。
本叢書的出版,是參與子課題研究工作的各位學者同心協力、多年辛勤耕耘的結果。這些成果爲我們認識有血有肉、豐富多彩的宋代社會提供了一個多方位的視角。這套叢書是我們對宋筆記進行初步探討的階段性的研究成果。我們深知這些研究還有諸多不足,在此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