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售價:NT$
407.0
《
文本的密码:社会语境中的宋代文学
》
售價:NT$
306.0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NT$
357.0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NT$
305.0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NT$
347.0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NT$
407.0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NT$
265.0
|
內容簡介: |
2010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界和中国社会史学界*突出的变化莫过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研究的异军突起,其研究队伍建设和资料建设取得显著进步,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且大量集中在学科基本理论、新中国成立初期、区域和农村社会及与现实相关的社会结构、社会建设、社会生活问题等领域。本书选取30篇该领域学术文章,从定位与框架理论与方法专题研究社会治理与社会建设四个方面,呈现该学科的发展状况以及其研究成果对当代中国发展所发挥的资政育人等作用。
|
關於作者: |
李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第四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专长是当代中国社会史和经济史。主要代表作有专著《中国土地制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理论与方法刍议》,论文《城市化滞后的经济后果分析》《新中国社会发展的成就、经验和展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民生福祉增进》等。
|
目錄:
|
目录
前言(1)
第一部分定位与框架
2010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研究述评(3)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19492012)》的编撰与心得(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的学术风格与贡献(44)
中国当代社会通史研究的创新之作(49)
共和国七十年社会变迁研究(53)
第二部分理论与方法
社会史是专门史还是社会的历史(63)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学科如何建构自己的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68)
资鉴当世: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现实功能(72)
社会史走进田野调查什么(77)
西方社会史的学术视野和现实关怀(81)
国外学者对中国当代社会民生建设的研究(90)
第三部分专题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时制度(109)
新中国成立之初城市职工住宅环境与工人新村建设(123)
宋家树:共和国初期高教秩序调整中的个体(144)
再谈毛泽东与计划生育(149)
毛泽东与资源综合利用(164)
新中国环境保护区域协作初探(175)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北京市空气污染治理的历史回顾(194)
新时期、新阶段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213)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史料的特色与展望(223)
第四部分社会治理与社会建设
信访制度60年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239)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治理的历史变革(253)
新中国70年社会治理取得显著成就的制度优势(264)
陈云与改革开放初期党的干部队伍代际交替问题的解决(270)
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研究(281)
民间救援组织与政府合作机制优化研究(287)
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社会建设刍议(291)
当前农村地区社会建设应关注的若干问题(302)
文化视域下城市居民公共行为文明研究(311)
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浅析(321)
后记(328)
|
內容試閱:
|
前 言
李 文
本书收入的主要是当代中国研究所部分研究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 国史领域若干有关中国当代社会史的研究成果。中国当代社会史是一 个崭新的研究领域,现就其学科背景略陈一二。
一
众所周知,中国的社会史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复兴以来取 得了长足的进步。社会史研究的日益兴旺,不仅改变了以往史学研究 中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三分天下的单调格局,而且拓展了领域,丰富了选题,充实了内容。但是长期以来的社会史研究,大多围绕明 清时期或者近代中国进行,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仍然十分薄弱。无论 从中国通史的一个断代史(中国现代史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角度 审视,还是从中国正在经历并将长期经历的一个社会形态史(社会主 义史)的角度审视,中国当代社会史都是一个亟待拓展的领域。中国 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兼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朱佳木很早就提出,如果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与中共党史有所区别的话,中国当代社会史可能是极为重要的领域之一。他的这一观点很快就成为共识。著名历史学 家、《历史研究》原主编、当代中国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田居俭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复兴中国社会史研究的首倡者之一。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定》后,田先生随即在《当代中国史研究》发文呼吁顺势而为,把当代社会史提上研究日程A。在这些学界前辈的鼎力推动下,中国当 代社会史逐步受到学者的关注,学科建设开始稳步推进,学科理论研 究有所深入,在社会史视角的考察下国史研究焕发了新的活力。2010 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首次将中国当代社会史列为重大招标项目。同 年,当代中国研究所成立了专事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机构社会 史研究室。在这个研究室的组织和参与下,2011年先后在芜湖和保 定召开了两次中国当代社会史专题研讨会。可以说,这两次研讨会是 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正式拉开大幕的标志性事件。经过几年的积累,从近些年陆续推出的一些相关成果看,不但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 史》《当代中国社会史》这样的具有学科意义的拳头产品问世,而且资料收集和出版渐成规模,研讨活动日益活跃,专题研究异彩纷呈且 更加深入。
总体上看,社会史的研究正在从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向中国 现当代史领域延伸,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已经越来越多地见诸国史、党 史方面的学术期刊并逐步与传统的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外交
史(对外关系史)平分秋色,像两股溪流与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人类文化学等诸多学科对社会建设、社会发展方面的研究的大潮交汇在一起,形成21世纪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新态势。
二
近十余年来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异军突起有其深刻的现实背景。
尽管新世纪前后可持续发展一直是理论界和决策界关注的热点,但我们还是可以将2003年的非典之年看作是新时期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此前,2002年中共十六大设计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 想,把人的全面发展和政治文明列入发展的重要内容,已经反映出了 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内涵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 有所拓展和深化。然而认识到这一点不是很难,难就难在是否树立起 了抓紧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紧迫感,为此我们在抗击非典的斗 争中是付出了沉痛代价的。
2003 年爆发的非典事件是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的一场疫 病危机,其中中国内地是重灾区。事后看来,非典只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肺部感染病,与人类历史上经历过的几种传染病相比并 不特别可怕,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流行的地方性传染病相比也是小巫见 大巫了,可怕的是疫情发生后的举足无措和极度恐慌气氛。抛开政府 方面的责任不说,学者的失语和缺位也备受诟病。舆论界有人呼吁社 会科学工作者积极地行动起来,致力于这些中层社会问题的研究和 解决。心理学家要关注非典危机中一般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增强社会 整体免疫力;传播学家要研究当下社会舆论中有关非典谣言传播规律的问题,找出切断谣言传播途径的方法;政治学家要专注于研究政府为防治非典所制定的种种政策的综合成本问题,以保证社会付出尽量 少的代价换取较大的收益;还有经济学家要研究非典危机后如何救市 如何振兴,法律专家要研究如何立法以保证此时脆弱敏感的市场健康 有序运行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迫在眉睫需要研究并解决的,而不是 等到社会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后,我们才从核心期刊上看到那些社 会科学家们总结教训的这个论文那个课题A。其实不难看出,这些所 谓中层社会问题也都应当是历史学家关注的问题,历史学家理当 监[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是舍非B,运用 其本应掌握的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的经验和智慧,在危机时刻协助政 府制定理性的公共政策,引导公众具备健康的心态,帮助社会以最小的代价渡过危机。非典危机暴露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中存在着的法制建设滞后,体制、机制不健全,应对能力不足等 问题;暴露出欠账太多,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不平衡带来的严重恶 果;也同样暴露出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有用性不足,我们的知识结 构乃至学科结构存在严重缺陷。我们的社会史研究也还停留在古代和 近代社会,而且也更热衷于区域社会史和微观社会史的研究,新中国 成立以来的社会史那时还是一片亟待开垦的处女地。
非典危机过后,全国上下都认识到公共卫生安全是重要的国家安全问题之一,健全和完善中国公共卫生体系成为当务之急,从而加速了我国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进程;医疗体制改革也很快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医改失败说、滞后说一时间沸沸扬扬、满城风雨,各种意见和建议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北京。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 预案和新的更加成熟的医改方案是非典危机带来的正效应,而更 重要的是经历了这场危机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的深刻变化。我们明白了 经济发展并不是万能的,发展的目的不是 GDP,不是物,而是人,聚 焦民生发展经济、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自然就成为题中应有之 义。于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成为统筹全 局的指导思想,一系列的社会政策特别是民生政策陆续出台,社会建设被独立出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占有了一席 之地。2007 年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 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 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 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 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A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社会实践的现实呼唤下,经过几年的酝 酿和躁动,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这一新的历史学分支学科终于破茧而 出了。
三
中国当代社会史既是学科发展的产物,更是时代发展的产物、社 会实践的产物,那么,能否充分发挥这一新兴学科的现实的社会功能,是推动其成长壮大的关键所在。尤其,对我们国史研究工作者来说,中国当代社会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组成部分,是国史中的 社会史。
我们中国的学者自古以来就有经世致用的传统,国史研究更 应当围绕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来开展,政府施政规划中涉及民生的内 容绝大多数都是我们当代社会史研究的范畴,当前人民群众关注的民 生问题绝大多数都是摆在我们当代社会史研究者面前的重大课题。从 学科意义上说,民生需求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始动力,民生需求的变 化和实现应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研究的主题和主线。换言之,社会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特有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而这些社会 矛盾和社会问题从根本上说都反映了人们利益关系的变化,进而由此 导致的民众关切和民生需求的种种变化,社会史的研究就是要对这些 变化包括其背景展开条分缕析,探索其演变的轨迹和规律,认识和总 结社会转型和进步的经验教训,以资鉴今。而只有直面现实中的民生 问题、社会问题,我们才能不断获得历史研究的动力和灵感。当代社会史与古代和近代社会史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历史与现实 往往交织在一起;研究当代社会史问题,不仅需要而且有可能与现实 社会问题研究紧密结合。如果当代社会史研究脱离对这些现实重大 问题的关切,不为解决这些问题去研究历史、总结经验、探寻规律,就会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难以有所作为。A更何况,历史研究本身 就是以资政育人为宗旨的。王夫之在评价司马光组织编纂的《资治通鉴》时曾讲道:史家当设身于古之时势,为己之所躬逢;研虑于古之谋为,为己之所身任。取古人宗社之安危,代为之忧患,而己之去危以即安者在矣;取古昔民情之利病,代为之斟酌,而今之兴利以除 害者在矣。得可资,失亦可资也;同可资,异亦可资也。故治之所资,惟在一心,而史特其鉴也。A进入21世纪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也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学习历史,以史鉴今。2005年2 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 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加强三个方面的理论研究和三个方面的调查研 究。三个方面的理论研究,一是要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的研究,并用来指导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二是要 加强对我国历史上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按照去伪存真、去粗取 精的要求,努力做到古为今用;三是要注意研究国外社会建设理论,借鉴其积极成果。三个方面的调查研究,一是要加强对社会结构发展 变化的调查研究,深入认识和分析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等方面情况的发展变化和发展趋 势,以利于深入认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我 国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更好地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二是要加强 对社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的调查研究,深入认识和分析我国社会利益 结构、利益关系等方面情况的发展变化和发展趋势,以利于完善政策 措施,更好地统筹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和利益要求;三是要加强对维护 社会稳定工作的调查研究,深入认识和分析公共安全、社会治安等方面情况的发展变化和发展趋势,以利于健全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机制,保证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我们从胡锦涛同志讲的这两个三个方面当中能够领悟到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重大使命。习近平同 志更是反复强调全体党员和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 爱党,知史爱国,因为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A我们从习近平同志关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多次重要 讲话中能够深切地体会到国史研究工作者肩负的重要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