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拯救免疫失衡
》
售價:NT$
254.0
《
收尸人
》
售價:NT$
332.0
《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售價:NT$
407.0
《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售價:NT$
305.0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NT$
504.0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NT$
602.0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NT$
254.0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NT$
214.0
|
編輯推薦: |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也就无法造就充满爱心的和谐人才。尤其在疫情肆虐的当下,社会呼唤人间大爱,爱的教育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刘道玉作为中国*有影响力的教育家,深耕教育领域几十年,因此他关于教育的思考更深刻、更有高度、更科学。而爱的教育是贯穿刘老教育体系的三大理念中*为重要的一个,可以说是其教育框架的重要支柱,因此更值得参考。 《论爱的教育》虽然专业却绝不枯燥。一是刘老的文字朴实不晦涩,二是他在写作时大量引入了自己做校长时的教育实践,以及古今中外教育家的大量教育案例和教育思考,带来非常生动的阅读体验。 实用性强,如家庭教育如何培养天才儿童等,完全可以直接照做。 《论爱的教育》一书中很多概念和内容都是言他人之未言,具有独创性。比如关于爱的本质、幼儿智力发展的萌动期、智力超常教育、论爱在教育中的灵魂作用、论教师的自我解放和怎样培植教师的爱心等,将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书里记载的大量关于刘道玉教育领域的教育实践、案例、讨论与决策等,都将成为教育史上的珍贵史料。
|
內容簡介: |
刘道玉是一位将毕生之爱倾注于教育的教育家,无论他是高教司长、大学校长还是小学校长。即使到了耄耋之年,爱的烈焰仍在他的胸中燃烧。 在他看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本书集中收录了刘道玉在武汉大学、武汉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和退休后三个时期关于爱的教育的所思所作。其中既有言他人所未言、具有独创性的理论思考,如关于爱的本质、爱在教育中的灵魂作用、教师的自我解放和怎样培植教师的爱心等,也有他身体力行、生动感人的种种教育实践,可为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了解、实践爱的教育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關於作者: |
刘道玉,著名教育家,化学家,社会活动家。1933年生,湖北枣阳蔡阳镇刘坡村人。1977-1979年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1981-1988年任武汉大学校长。被誉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和武大蔡元培中国最值得被记取的大学校长。曾推动学分制、主辅修制、插班生制、导师制、贷学金制、学术假制等改革,拉开了中国高教改革的序幕,其影响延续至今。
1985年被法国政府授予密特朗总统勋章,1987年获日本东洋哲学学术研究奖章,1993年获英国剑桥名人中心颁发的二十世纪银质功勋章,2008年被全国媒体评选为30名教育风云人物。
主要作品有《教育问题探津》《大学的名片我的人才理念与实践》《拓荒与呐喊:一个大学校长的教改历程》《中国高校之殇》《创造教育概论》《创造教育新论》《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等。
|
目錄:
|
自序
第一章 教育即解放
呼唤爱的教育
学校是成长之家
做热爱学生的校长
家庭是人才成长的摇篮
附录
后记
前言自 序
2020年庚子新春到来之前,在九省通衢的武汉,突然爆发了大规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面对这场重大疫情,是漠不关心还是忧国忧民;是逃避还是迎难而上;是贪生怕死还是勇于奉献和牺牲;是漠视抗疫指挥部的统筹安排还是积极配合这些都是拷问每个人人性的试金石。我们十分高兴地看到,在这场生死攸关的疫情面前,我国绝大多数干部和群众都表现出了性本善的传统美德。尤其是战斗在抗疫第一线的医生、护士、环卫工人、警察、人民解放军、建筑工人以及物资供应战线的职工和快递小哥等,他们都是逆行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他们之中,有些人因感染救治无效而牺牲,虽然没有看到抗疫斗争的胜利,但他们死得其所,他们的牺牲重如泰山,人民将会铭记他们的功德!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曾说:爱是美德的种子。凡是有爱的地方,生命便欣欣向荣。逆行者们无私的爱便是对这句名言的最好诠释,而爱的教育,也是我一生的孜孜所求。自1958年起我开始从事大学的教育工作,其中有22 年担任高等教育的领导工作,包括担任武汉大学副教务长、副校长、校长和教育部党组成员兼高等教育司司长,前后从事和研究高等教育工作已60年有余。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之余,我一边进行金属有机化学研究工作,一边进行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这既是兴之所至,又受着使命的驱使。即使到了自 序
2020年庚子新春到来之前,在九省通衢的武汉,突然爆发了大规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面对这场重大疫情,是漠不关心还是忧国忧民;是逃避还是迎难而上;是贪生怕死还是勇于奉献和牺牲;是漠视抗疫指挥部的统筹安排还是积极配合这些都是拷问每个人人性的试金石。我们十分高兴地看到,在这场生死攸关的疫情面前,我国绝大多数干部和群众都表现出了性本善的传统美德。尤其是战斗在抗疫第一线的医生、护士、环卫工人、警察、人民解放军、建筑工人以及物资供应战线的职工和快递小哥等,他们都是逆行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他们之中,有些人因感染救治无效而牺牲,虽然没有看到抗疫斗争的胜利,但他们死得其所,他们的牺牲重如泰山,人民将会铭记他们的功德!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曾说:爱是美德的种子。凡是有爱的地方,生命便欣欣向荣。逆行者们无私的爱便是对这句名言的最好诠释,而爱的教育,也是我一生的孜孜所求。自1958年起我开始从事大学的教育工作,其中有22 年担任高等教育的领导工作,包括担任武汉大学副教务长、副校长、校长和教育部党组成员兼高等教育司司长,前后从事和研究高等教育工作已60年有余。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之余,我一边进行金属有机化学研究工作,一边进行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这既是兴之所至,又受着使命的驱使。即使到了
退休之后,我对教育改革依然有割舍不掉的情结,仍然在不停地研究教育、呼唤教育改革,期望创办新式的理想教育。
1
长期的教育实践逐步形成了我的三大教育理念,即创造教育、爱的教育和自由教育,而教育改革则贯穿于这三大教育理念之中。我深知,不改革传统的应试教育、功利化教育和集权式的教育体制,根本就不可能实现这三大教育理念。其实,我的三大教育理念是相互联系的爱心既是创造的动因和创造的润滑剂,又是教育改革的原动力。无可讳言的是,唯有热爱教育,营造自由的教育环境,方可批判和改革传统的僵化教育,这也就是爱之深和责之切的道理。我正值年富力强之时,于54 岁被免除武大校长职务,致使我的教育改革规划半途而废,这也是我平生最大的遗憾。但是,对于改革者而言,虽然失去了教育改革的舞台,但他们不会被困难所阻扰,也没有人能够阻挡他们改革的步伐。我会为自己搭建一个进行教育改革实验的平台。1996年我应一位民营企业家的邀请,创办了私立武汉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它就是武汉大学教育改革的延续。人各有志,也各有所求,有的人办学是为了名,有的是为了利,而我创办私立武汉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就是为了进行教育改革实验。可以毫不谦虚地说,对于这所新办的寄宿制中小学,我真的做到了殚精竭虑。在办学之初,我亲自拟定了校训,设计了校徽,制定了教育方针和成长之家的原则。在办学的5年中,除了亲自讲授创造思维方法课以外,我几乎把每个教师和学生都当作研究对象,希望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总结人才成长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爱的学校》和《新世纪的曙光》两本书诞生了,它们是这块实验田里收获的学术成果,并分别于1996年11月和1998年1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前者还获得了武汉市九五教育科研规划成果一等奖。但是,《爱的学校》一书,仅仅限于一所中小学的实验,尚不能涵盖我关于爱的教育的全部理念与实践。于是,我打算在《爱的学校》一书框架的基础上,增补我在武汉大学近8年间有关爱的教育的内容。于是,就辑成了《论爱的教育》的初稿。《论爱的教育》包括了我在三个时期的思考与作品,即武汉大学、武汉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和退休以后所写作的文章,包括教育即解放、呼唤爱的教育、学校是成长之家、做热爱学生的校长和家庭是人才成长的摇篮等五章。窃以为,以这个书名来概括我的爱的教育理念是名实相副的。
2
就爱的教育理论而言,如关于爱的本质、幼儿智力发展的萌动期、智力超常教育、论爱在教育中的灵魂作用、论教师的自我解放和怎样培植教师的爱心等,都是言他人之未言,具有独创性的特点。至于爱的教育实践,基本贯彻在我的全部教育活动之中,可谓比比皆是,此不赘言。为了与内容相呼应,本书的最后增加了附录,在征得作者的同意后,收入了5篇对我的专访。它们是《从大学校长到小学校长》作者谢湘、《刘道玉: 永远的校长》作者陈俊、张真宇、《注视着那个最亮的火炬访刘道玉》作者石熙和、《刘道玉: 一位超前的教育改革家》作者方可成和《梦魂萦绕系教育记著名教育家刘道玉的人生追求》作者杨小岩。这些专访都出自报刊社的领导、教授、博士和资深记者之手,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它们既反映了我执着热爱教育的真情,又为本书增色不少。对他们撰写专访所付出的辛劳,谨致以真诚的感谢!在我6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爱心一直贯彻在我的全部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即使到了耄耋之年,爱的烈焰仍在我胸中燃烧。当我80岁时,曾经提出什么叫热爱教育。我告诫自己,只有像信仰宗教那样信奉教育,像拥抱情人那样拥抱教育,像呵护生命那样呵护教育,那才是一个真正的热爱教育的工作者。不谦虚地说,我做到了这一切如果这是真实的,而我不敢坦率地承认,那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于教育我做到了我能够做的一切,我无愧于自己的职业与良心。现在,我已是高龄、高残之人,但我热爱教育之心仍然不能释怀。目前,凡是想与我讨论教育改革问题的人,或是向我咨询如何选择专业、怎样自学和成才的青少年,我都会一一回复,绝不会让有求于我的人们失望。我将以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来勉励自己,直至生命终止。谨以此序与广大读者互勉!
作者谨识
2020年8月20日
于珞珈山寒宬斋
|
內容試閱:
|
自 序
2020年庚子新春到来之前,在九省通衢的武汉,突然爆发了大规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面对这场重大疫情,是漠不关心还是忧国忧民;是逃避还是迎难而上;是贪生怕死还是勇于奉献和牺牲;是漠视抗疫指挥部的统筹安排还是积极配合这些都是拷问每个人人性的试金石。我们十分高兴地看到,在这场生死攸关的疫情面前,我国绝大多数干部和群众都表现出了性本善的传统美德。尤其是战斗在抗疫第一线的医生、护士、环卫工人、警察、人民解放军、建筑工人以及物资供应战线的职工和快递小哥等,他们都是逆行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他们之中,有些人因感染救治无效而牺牲,虽然没有看到抗疫斗争的胜利,但他们死得其所,他们的牺牲重如泰山,人民将会铭记他们的功德!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曾说:爱是美德的种子。凡是有爱的地方,生命便欣欣向荣。逆行者们无私的爱便是对这句名言的最好诠释,而爱的教育,也是我一生的孜孜所求。自1958年起我开始从事大学的教育工作,其中有22 年担任高等教育的领导工作,包括担任武汉大学副教务长、副校长、校长和教育部党组成员兼高等教育司司长,前后从事和研究高等教育工作已60年有余。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之余,我一边进行金属有机化学研究工作,一边进行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这既是兴之所至,又受着使命的驱使。即使到了
退休之后,我对教育改革依然有割舍不掉的情结,仍然在不停地研究教育、呼唤教育改革,期望创办新式的理想教育。
1
长期的教育实践逐步形成了我的三大教育理念,即创造教育、爱的教育和自由教育,而教育改革则贯穿于这三大教育理念之中。我深知,不改革传统的应试教育、功利化教育和集权式的教育体制,根本就不可能实现这三大教育理念。其实,我的三大教育理念是相互联系的爱心既是创造的动因和创造的润滑剂,又是教育改革的原动力。无可讳言的是,唯有热爱教育,营造自由的教育环境,方可批判和改革传统的僵化教育,这也就是爱之深和责之切的道理。我正值年富力强之时,于54 岁被免除武大校长职务,致使我的教育改革规划半途而废,这也是我平生最大的遗憾。但是,对于改革者而言,虽然失去了教育改革的舞台,但他们不会被困难所阻扰,也没有人能够阻挡他们改革的步伐。我会为自己搭建一个进行教育改革实验的平台。1996年我应一位民营企业家的邀请,创办了私立武汉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它就是武汉大学教育改革的延续。人各有志,也各有所求,有的人办学是为了名,有的是为了利,而我创办私立武汉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就是为了进行教育改革实验。可以毫不谦虚地说,对于这所新办的寄宿制中小学,我真的做到了殚精竭虑。在办学之初,我亲自拟定了校训,设计了校徽,制定了教育方针和成长之家的原则。在办学的5年中,除了亲自讲授创造思维方法课以外,我几乎把每个教师和学生都当作研究对象,希望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总结人才成长的规律。在此基础上,《爱的学校》和《新世纪的曙光》两本书诞生了,它们是这块实验田里收获的学术成果,并分别于1996年11月和1998年1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前者还获得了武汉市九五教育科研规划成果一等奖。但是,《爱的学校》一书,仅仅限于一所中小学的实验,尚不能涵盖我关于爱的教育的全部理念与实践。于是,我打算在《爱的学校》一书框架的基础上,增补我在武汉大学近8年间有关爱的教育的内容。于是,就辑成了《论爱的教育》的初稿。《论爱的教育》包括了我在三个时期的思考与作品,即武汉大学、武汉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和退休以后所写作的文章,包括教育即解放、呼唤爱的教育、学校是成长之家、做热爱学生的校长和家庭是人才成长的摇篮等五章。窃以为,以这个书名来概括我的爱的教育理念是名实相副的。
2
就爱的教育理论而言,如关于爱的本质、幼儿智力发展的萌动期、智力超常教育、论爱在教育中的灵魂作用、论教师的自我解放和怎样培植教师的爱心等,都是言他人之未言,具有独创性的特点。至于爱的教育实践,基本贯彻在我的全部教育活动之中,可谓比比皆是,此不赘言。为了与内容相呼应,本书的最后增加了附录,在征得作者的同意后,收入了5篇对我的专访。它们是《从大学校长到小学校长》作者谢湘、《刘道玉: 永远的校长》作者陈俊、张真宇、《注视着那个最亮的火炬访刘道玉》作者石熙和、《刘道玉: 一位超前的教育改革家》作者方可成和《梦魂萦绕系教育记著名教育家刘道玉的人生追求》作者杨小岩。这些专访都出自报刊社的领导、教授、博士和资深记者之手,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它们既反映了我执着热爱教育的真情,又为本书增色不少。对他们撰写专访所付出的辛劳,谨致以真诚的感谢!在我6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爱心一直贯彻在我的全部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即使到了耄耋之年,爱的烈焰仍在我胸中燃烧。当我80岁时,曾经提出什么叫热爱教育。我告诫自己,只有像信仰宗教那样信奉教育,像拥抱情人那样拥抱教育,像呵护生命那样呵护教育,那才是一个真正的热爱教育的工作者。不谦虚地说,我做到了这一切如果这是真实的,而我不敢坦率地承认,那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于教育我做到了我能够做的一切,我无愧于自己的职业与良心。现在,我已是高龄、高残之人,但我热爱教育之心仍然不能释怀。目前,凡是想与我讨论教育改革问题的人,或是向我咨询如何选择专业、怎样自学和成才的青少年,我都会一一回复,绝不会让有求于我的人们失望。我将以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来勉励自己,直至生命终止。谨以此序与广大读者互勉!
作者谨识
2020年8月20日
于珞珈山寒宬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