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以贯通培养项目基础教育阶段为背景,充分分析了目前贯通培养项目科学类课程的学生学情及教学现状,并进行总结和反思。结合教学实践,对科学类课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设计和分析,以求丰富学生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实现国际化、高水平、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奠定基础。本书共分为两个部分。*部分对贯通培养项目进行了介绍,对现行的科学课程的学情进行分析,调研了科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并对现行的科学课程进行总结和反思。第二部分分学科设计并分析了科学课程的典型案例。本书可为贯通培养项目基础教育阶段科学类课程的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本书以贯通培养项目基础教育阶段为背景,充分分析了目前贯通培养项目科学类课程的学生学情及教学现状,并进行总结和反思。结合教学实践,对科学类课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设计和分析,以求丰富学生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实现国际化、高水平、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奠定基础。 本书可为贯通培养项目基础教育阶段科学类课程的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
關於作者: |
刘旭,吉林大学理学博士,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教师,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理综教研室主任,研究专长为科学教育。曾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未来工程师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优秀教师卓越青年工作者.
陈晨,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生物学科教师,研究专长为科学教育。曾多次参与国内外植物保护领域的学术会议,主持、参与多项科研课题和教学改革项目,连续两年被评为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卓越青年工作者。
张瑞亭,博士研究生学历,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访问学者,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入选人员,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会员,近几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和教改论文,主编和撰写多部教材、著作。
|
目錄:
|
目录
第一部分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科学课程简介1
一、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2
二、贯通学生科学课程学情分析5
三、贯通科学课程教学现状及分析9
四、贯通科学课程教学反思及建议11
第二部分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科学课程典型案例分析15
一、化学课程典型案例分析16
【化学案例一】化学实验安全16
【化学案例二】预防药物滥用远离毒品19
【化学案例三】合成材料之塑料23
【化学案例四】生命的化学起源28
【化学案例五】钠的重要化合物过氧化钠33
【化学案例六】元素周期表39
【化学案例七】二氧化硅49
【化学案例八】化学能与电能54
【化学案例九】乙酸59
【化学案例十】改善大气质量63
二、物理课程典型案例分析68
【物理案例一】波的形成和传播68
【物理案例二】功75
【物理案例三】自由落体运动81
【物理案例四】力的合成86
◎ 科学课程典型案例分析
【物理案例五】磁现象和磁场91
【物理案例六】牛顿第一定律96
【物理案例七】万有引力定律102
【物理案例八】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08
【物理案例九】动量守恒定律113
【物理案例十】机械能守恒定律119
三、生物课程典型案例分析126
【生物案例一】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126
【生物案例二】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131
【生物案例三】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136
【生物案例四】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141
【生物案例五】伴性遗传146
【生物案例六】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51
【生物案例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55
【生物案例八】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160
【生物案例九】抗生素的合理使用165
【生物案例十】转基因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169
参考文献173
|
內容試閱:
|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深入推进教育领域改革,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搭建培养具有高端职业技术技能人才的立交桥,北京市教委打破了中考的固有机制体制,首次创新性地提出了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以下简称贯通培养项目)。该项目采用2 3 2七年贯通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分别利用2年、3年和2年的时间完成普通高中基础阶段教育、高等职业阶段教育和对接的本科阶段教育。该项目整合融通了各级各类优质教育资源,探索了优质高效育人的教育发展新模式,增强了职业教育对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和影响力;并要求改革专业设置,调整教学计划,全面加强校企合作,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