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儿童自我关怀练习册: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
售價:NT$
316.0
《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售價:NT$
286.0
《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NT$
398.0
《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售價:NT$
500.0
《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售價:NT$
296.0
《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售價:NT$
230.0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
售價:NT$
281.0
《
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这是一本读了之后会让人运气变好的书”治愈无数读者的心理自助经典)
》
售價:NT$
203.0
編輯推薦:
全书描述 CDC 在打造粤省事、一部手机游云南、腾讯问卷、腾讯公益等产品的用户体验背后使用的方法,带你手把手做好行业和用户洞察,提炼用户目标,推导设计风格,完成设计提案,和制作设计规范。
互联网 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本书通过腾讯CDC收集参与案例,为大家解析近2年互联网 的优秀案例。
內容簡介:
互联网 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互联网 行动计划将重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本书通过腾讯CDC收集参与案例,为大家解析近两年互联网 的优秀案例。
關於作者:
腾讯CDC,全称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中心 Customer Research & User Experience Design Center , 2003年开始组建,正式成立于2006年5月,是腾讯的公司级设计团队。现有员工200多人,分布深圳、北京、上海、成都四地。致力于提升腾讯全线产品的用户体验,以为用户创造优质在线生活体验为愿景。CDC也努力推动体验设计行业发展,积极组织国内外体验设计行业交流,倡导推广设计行业能力标准和业务流程,竭力促进体验设计与传统行业的对接。
目錄 :
第1 章 基于设计思维的工作框架001~006
第2 章 如何找对问题:获得洞察007~114
2.1 了解业务 011
2.1.1 盘点系统角色:利害干系人地图 012
2.1.2 了解行业全貌:行业研究 017
2.1.3 分析竞争态势:竞品分析 029
2.2 了解用户 036
2.2.1 具象描绘用户:用户画像 053
2.2.2 盘点服务触点:用户旅程地图 065
2.2.3 了解服务全貌:服务蓝图 073
2.2.4 分析设计要素:角色、任务、场景三要素 081
2.3 基础调研方法 038
2.3.1 定性数据收集方法:访谈 082
2.3.2 定量数据收集方法:问卷 095
第3 章 如何解决问题:推导目标和输出方案115 ~194
3.1 找准设计方向:推导设计目标 117
3.2 构建设计框架:制定交互方案 122
3.3 强化视觉表达:制定视觉方案 141
3.4 避免错误:设计自查和设计评审 177
3.5 帮助团队达成共识:设计提案 185
第4 章 如何顺利推动:方案的落地和验证195 ~246
4.1 了解真实用户反馈:可用性测试 197
4.2 确保还原效果:交付前中后的项目管理 215
4.3 基于态度和行为的上线效果评估 221
4.4 经验总结与传承:设计总结 239
第5 章 如何打造优秀团队:持续进步,高效产出 247~ 276
5.1 如何找到对的人:我们的用人标准 249
5.2 高效管理:制定流程和沉淀设计资产 256
5.3 设计规范:减少重复造轮,提升新手能力 261
5.4 让团队持续进步: 打造学习型组织 268
第6 章 设计向善:践行设计师的社会责任277~294
结 语 有灵魂的设计295~296
附 件 输出模板和设计工具297~ 298
內容試閱 :
序
新产业 新设计
/ 马化腾
互联网与科技行业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10 年前,我们开始从PC 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跨越;今天,我们迎来移动互联网的下半场,主战场正在从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2018 年9 月,腾讯启动了公司历史上第三次战略升级和组织架构调整,提出扎根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一年后,我们公布了全新的使命愿景用户为本,科技向善。
在内部讨论使命愿景升级的过程中,有同事觉得用户为本可以不提了,只提科技向善就够了。但最终我们还是把用户为本保留并放在第一句。我们一直强调腾讯的根本,就是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这是腾讯能有今天的发展,被用户、被社会、被所有腾讯人认可的根本。
早年,我们在做第一个互联网产品QQ 时,只要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有一点不爽或是网络有一点抖动,我们都要第一时间去研究和解决。我们在消费互联网领域取得的成功,时刻需要产品经理放下自我,一分钟变小白,通过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来定义和打磨产品。由此,腾讯形成了影响至今的CE(Customer Engagement,用户参与)文化。今天,腾讯进入产业互联网领域,面对商业企业和公共服务部门客户,更需要我们以服务对象的需求和满意度为中心,定义并不断完善所做的一切。
从C 端(消费端)用户到B 端(供给端)客户,尽管业务需求差异巨大,但用户为本的理念没有改变。值得一提的是,正因为20 多年来腾讯积累了服务中国最广泛C 端用户的宝贵经验和能力,让我们有可能探索出一条服务B 端客户的全新路径:帮助B 端客户更好地理解和满足他们的产品与服务的最终使用者C 端用户。我们正尝试打通C2B这条全新路径,把消费端的用户与供给端的商业企业、公共服务部门更好地连接起来,借助数字化技术与能力,让供给端的产品与服务更匹配消费端需求,且颗粒度更精细、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这一过程,对我们的用户研究和体验设计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机会。设计师的关注点不再仅局限于某个交互屏幕,他们需要从线上到线下、从C 端到B 端通盘考虑服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不同触点,给出洞察与穿透整个数字化场景的最优方案。在腾讯拥有17 年实践经验的 CDC,正是这场挑战的迎战者之一,近年来在腾讯公益、数字广东、一部手机游云南等项目中屡有战绩。很高兴看到他们把这些设计理念和实践经验坚持不懈地总结沉淀,继续更新在你身边 为你设计系列图书,不断尝试为业界提供一套用户体验设计方法论和可操作的设计工作流程。
面对全球数字化变革,腾讯在产业互联网领域的探索才刚刚起步,追求以用户为中心的体验设计永无止境。通过知识分享和经验总结,我们将与业界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前言
/ Enya
中国 PC 互联网时代的市场竞争,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是从无到有的竞争,只要有资本支持,还能熬得下去,甚至能熬出头。因为市场上的选择不多,而待开发的用户群体还有很多,是非常可观的人口红利时代。从PC 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过渡期,人口红利还在,但是竞争环境已然严峻,就算已经称霸PC 互联网的公司,也担心拿不到移动互联网的船票。当市场彻底转向移动互联网以后,所谓互联网就不只是指一个行业或领域,它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往前发展的基础设施,是重要的社会生产力。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让人、企业机构、内容、服务在不同终端之间实现更多的触点和更多的链接,万物皆可互联。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此复杂的关系和问题已不能只依赖技术解决;互联网服务或者服务的互联网化后,如何获得用户更好的评价,也不完全是界面体验的问题。互联网的体验设计从业者们,开始尝试把解决问题的思维超越各种交互屏幕,拓展到其他边界。比如解决移动支付便捷和通用的问题,除了考虑识别、通信、结账等技术手段,还要为不同场景、服务触点中的不同角色以及不同设备之间的交互考虑,才能让一个看似简单的支付服务形成顺畅闭环;比如把原有线下的政务民生服务互联网化,也并不是把 Web 端和移动端的界面做出来就能解决问题。政务的办事流程设定,原本就经过合法合规的严密考虑,在信息化线上化的过程中,需要在合规的基础上深入服务端,考虑如何把信息的采集、验证、存储、共享的所有流程做到既便捷又安全。这需要我们在技术之上,考虑政务服务如何更好地提供的问题,还需要导入用户思维,帮助政府思考用户的使用诉求以及服务提供者的工作效能。
市场在变化,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手段也在变化,过往在 TO C的服务竞争中,我们说得用户者得天下,而进入 TO B 领域,大部分状况看起来都深不可测,复杂的关系源于用户和客户的不一致,产业互联网中决策的多源性让业务拓展困难重重。摸爬滚打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依然还是用户思维为我们带来了破局的可能性。归根到底,不同的机构,不管是商业的还是非商业的,都希望用最佳的性价比方案,面面俱到地解决问题。
这些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希望通过第三本书来分享我们如何继续运用用户导向的设计思维来发现问题和定义问题,并寻找好的解决方案并将其落地。我们的工作流程和具体方法将通过双钻模型来归纳和梳理,第一颗钻石帮助我们找到对的方向,第二颗钻石帮助我们产出好的质量。
做对一件事情,除了在对的时机用对方法,还需要找到对的人。商业竞争往往都是团队的竞争,不是靠个人就能赢得比赛的。CDC这17 年里,不管在PC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还是产业互联网的进展中,都能在腾讯乃至业界保持良好的专业口碑,靠的是团队的每一个人前赴后继的努力和贡献。在市场环境的变化中,设计团队如何应需而变,抓住每一次市场机遇,也是在对外交流中被问得很多的问题。如何打造优秀的团队,持续进步,保证高效产出,也将是这本书分享的重要部分。
文章写长容易写短难,因为厚积方可薄发,深入才能浅出,我们虽然实践并沉淀了十几年,依然觉得才刚入门。整理此书的过程,也是我们对自己的知识结构梳理的过程,希望本书能以最简单浅显的表述,分享我们过往的方法和经验,更希望此书的作者和读者能把书越读越薄,最终形成对自己有效的思维方式,变化出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千变万化的市场中,找到自己,让设计更好地服务于更多的行业和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