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枬译本)(经济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306.0
《
瘦肝
》
售價:NT$
454.0
《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
售價:NT$
254.0
《
秩序四千年:人类如何运用法律缔造文明(世界重归混乱,文明岌岌可危,法律与秩序是我们仅有的武器。穿越时间,鸟瞰全球,一部波澜壮阔的人类文明史)
》
售價:NT$
704.0
《
民法典1000问
》
售價:NT$
454.0
《
国术健身 易筋经
》
售價:NT$
152.0
《
古罗马800年
》
售價:NT$
857.0
《
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踏上疗愈之旅(修订版)(创意写作书系)
》
售價:NT$
301.0
|
編輯推薦: |
如何对待一碗面,就是如何对待生存和生活。
凝望一碗面里的人间和人生,打捞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乡愁。
书中配图二十余帧,生动展现传统匠人精神和面食文化。
|
內容簡介: |
食物是一个载体,它带给我们温饱的同时,也一定带来了某种观念。而这种通过食物带来的观念,是柔软的,是温和的,同时,也是深情的。
作者打捞自己的面食记忆,记录制作空心挂面的传统匠人的日常生活,深情凝望与面食有关的人生与精神世界,还原中原人的一段历史和记忆,既富有人文底蕴,又有向传统文化寻根的意味。
|
關於作者: |
赵瑜,1976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出版长篇小说《六十七个词》《女导游》等六部,散文集《小忧伤》《小闲事:恋爱中的鲁迅》《小念头:恋爱中的沈从文》等十余部。其中《小闲事:恋爱中的鲁迅》被中央电视台《子午书简》栏目制作成五期专题节目,并入选DD网2009年度文学类图书畅销榜。曾获杜甫文学奖、在场主义散文奖等多种奖项。
|
目錄:
|
1第一章 麦收记忆
25 第二章 私人河南面食志
47 第三章 手工面记忆
70 第四章 发现手工空心挂面
96 第五章 一碗空心挂面里的乡愁
150 第六章 手工挂面工厂
170 第七章 种彩色麦子的人
183 第八章 乡愁是迷人的
前言序
为什么要为一碗面写一部书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河南电视台的一个朋友一起去跟踪拍摄一批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河南滑县八里营镇张路寨村一户手工制作空心挂面的人家吸引了我。他们采用的手工制作工艺,源自唐宋,而他们村庄现在的手艺,差不多有三代或者四代人的传承,也有上百年的历史。这些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用传统工匠的精神做出了口感绝美的手工空心挂面,他们从选面粉到做出空心挂面,中间经历数十道工序,每一道都是有意味的传统文化。
这些手工挂面,细如发丝,却每一根都是空心的。这是一种审美的面条,这种挂面,在当地也是被人买了给老人和幼童吃的。这种挂面,几乎是做挂面的人用自己的时间和精神做出来的艺术品。
一些外出工作的人,每年回到家里都会购买大量的手工空心挂面,再带到他们生活的城市。对已经离开故土的河南人来说,面条似有一种乡愁在里面。序
为什么要为一碗面写一部书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河南电视台的一个朋友一起去跟踪拍摄一批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河南滑县八里营镇张路寨村一户手工制作空心挂面的人家吸引了我。他们采用的手工制作工艺,源自唐宋,而他们村庄现在的手艺,差不多有三代或者四代人的传承,也有上百年的历史。这些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用传统工匠的精神做出了口感绝美的手工空心挂面,他们从选面粉到做出空心挂面,中间经历数十道工序,每一道都是有意味的传统文化。
这些手工挂面,细如发丝,却每一根都是空心的。这是一种审美的面条,这种挂面,在当地也是被人买了给老人和幼童吃的。这种挂面,几乎是做挂面的人用自己的时间和精神做出来的艺术品。
一些外出工作的人,每年回到家里都会购买大量的手工空心挂面,再带到他们生活的城市。对已经离开故土的河南人来说,面条似有一种乡愁在里面。
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觉得做一碗面条有如此复杂的感情和神圣的仪式感在里面,而在滑县,我被这些做手工挂面的匠人教育了,我觉得他们对食物的感情远远大于世俗社会对日常食物的理解。
他们既做了手工挂面卖钱,同时,也有着一种对古老技艺的感恩。
这一批做手工挂面的人,与这个快捷的时代几乎是脱节的,他们用慢节奏的耐心在做一碗我们熟悉不过的面食,他们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缺少的匠人。
所以,我要写一写他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给中国,乃至世界展示一下,我们是如何对待一碗面的,是如何对待生存和生活的。
关于手工艺人或者底层民众的生活类书写,其内容缺乏市场上耀眼的内容,但是,他们是有价值的观察对象,是中国将生存和美学结合得最为完美的人。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工匠,那么,我们的民族和传统将会被快捷的物质腐蚀和淘汰,我们自己的历史也会渐渐变得模糊和苍白。所以,记录下来每一个工匠的日常生活,也就记录下了我们民族的一小段历史。作为中国粮食以及面食量最大的省份,我们河南缺少一部对面食进行细节书写的文学作品。而这样的作品,需要深入生活、深入这些手艺人的日常中去采访、去体会,这些都需要时间和资金的支持。
这部作品如果采访充分、写作时间充裕,应该可以创作成一部具有社会学意义和美学意义的作品。这部作品既有河南人文底蕴,又有传统文化的寻根意味。面这个字眼,差不多是整个北方的密码,而对中原来说,一碗面就是一封家书、一声母亲的呼喊。这部记录手工空心挂面的文学作品,将努力打捞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乡愁。
|
內容試閱:
|
序
为什么要为一碗面写一部书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河南电视台的一个朋友一起去跟踪拍摄一批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河南滑县八里营镇张路寨村一户手工制作空心挂面的人家吸引了我。他们采用的手工制作工艺,源自唐宋,而他们村庄现在的手艺,差不多有三代或者四代人的传承,也有上百年的历史。这些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用传统工匠的精神做出了口感绝美的手工空心挂面,他们从选面粉到做出空心挂面,中间经历数十道工序,每一道都是有意味的传统文化。
这些手工挂面,细如发丝,却每一根都是空心的。这是一种审美的面条,这种挂面,在当地也是被人买了给老人和幼童吃的。这种挂面,几乎是做挂面的人用自己的时间和精神做出来的艺术品。
一些外出工作的人,每年回到家里都会购买大量的手工空心挂面,再带到他们生活的城市。对已经离开故土的河南人来说,面条似有一种乡愁在里面。
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觉得做一碗面条有如此复杂的感情和神圣的仪式感在里面,而在滑县,我被这些做手工挂面的匠人教育了,我觉得他们对食物的感情远远大于世俗社会对日常食物的理解。
他们既做了手工挂面卖钱,同时,也有着一种对古老技艺的感恩。
这一批做手工挂面的人,与这个快捷的时代几乎是脱节的,他们用慢节奏的耐心在做一碗我们熟悉不过的面食,他们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缺少的匠人。
所以,我要写一写他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给中国,乃至世界展示一下,我们是如何对待一碗面的,是如何对待生存和生活的。
关于手工艺人或者底层民众的生活类书写,其内容缺乏市场上耀眼的内容,但是,他们是有价值的观察对象,是中国将生存和美学结合得最为完美的人。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工匠,那么,我们的民族和传统将会被快捷的物质腐蚀和淘汰,我们自己的历史也会渐渐变得模糊和苍白。所以,记录下来每一个工匠的日常生活,也就记录下了我们民族的一小段历史。作为中国粮食以及面食量最大的省份,我们河南缺少一部对面食进行细节书写的文学作品。而这样的作品,需要深入生活、深入这些手艺人的日常中去采访、去体会,这些都需要时间和资金的支持。
这部作品如果采访充分、写作时间充裕,应该可以创作成一部具有社会学意义和美学意义的作品。这部作品既有河南人文底蕴,又有传统文化的寻根意味。面这个字眼,差不多是整个北方的密码,而对中原来说,一碗面就是一封家书、一声母亲的呼喊。这部记录手工空心挂面的文学作品,将努力打捞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乡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