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古乐寻幽吴钊音乐学文集》(增订本)是中国著名音乐史家兼古琴家吴钊先生的音乐学理论文集,收录了吴钊先生有代表性的学术性论文,兼收学术随笔和师友赠答文章。中国音乐史研究是一门涉及文献学、哲学、考古、人类学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吴钊先生在这些方面均有所建树。本书是吴钊先生自跨入音乐研究这一学术领域以来的一些学术文章汇集本,各文均按发表年代的先后依次排列。这些文章虽是作者全部学术活动的一部分,但从中可以看出其学术研究的大致过程。文后附录收录了当今海内外著名学者所写有关吴钊其他著述的评论及序文,还有媒体记者所写的专访。另收作者简介和主要学术活动的目录,作为参考。
◎本次出版的增订本,增加了10余篇吴钊先生的学术理论文章及学术随笔,原作者简介中的吴氏译谱及演奏年表吴钊著述年表亦有内容补充。
◎吴钊先生的这部音乐学文集,内容丰富、研究全面,文笔深入浅出,每一篇都值得细细品读,给予读者阅读的愉悦、知识的滋养、思想的启迪,堪称经典。
◎本书全面展现了吴钊先生从事中国音乐史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其中不乏独到的见解和新的研究方法,对中国音乐爱好者、研究者有所启发,对中国音乐史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
內容簡介: |
《古乐寻幽吴钊音乐学文集》(增订本)是中国著名音乐史家兼古琴家吴钊先生的音乐学理论文集,收录了吴钊先生有代表性的学术性论文,兼收学术随笔和师友赠答文章。中国音乐史研究是一门涉及文献学、哲学、考古、人类学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吴钊先生在这些方面均有所建树。本书是吴钊先生自跨入音乐研究这一学术领域以来的一些学术文章汇集本,各文均按发表年代的先后依次排列。这些文章虽是作者全部学术活动的一部分,但从中可以看出其学术研究的大致过程。文后附录收录了当今海内外著名学者所写有关吴钊其他著述的评论及序文,还有媒体记者所写的专访。另收作者简介和主要学术活动的目录,作为参考。本次出版的增订本,增加了10余篇吴钊先生的学术理论文章及学术随笔,原作者简介中的吴氏译谱及演奏年表吴钊著述年表亦有内容补充。本书全面展现了吴钊先生从事中国音乐史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其中不乏独到的见解和新的研究方法,对中国音乐爱好者、研究者有所启发,对中国音乐史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
關於作者: |
◎本次出版的增订本,增加了10余篇吴钊先生的学术理论文章及学术随笔,原作者简介中的吴氏译谱及演奏年表吴钊著述年表亦有内容补充。
◎吴钊先生的这部音乐学文集,内容丰富、研究全面,文笔深入浅出,每一篇都值得细细品读,给予读者阅读的愉悦、知识的滋养、思想的启迪,堪称经典。
◎本书全面展现了吴钊先生从事中国音乐史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其中不乏独到的见解和新的研究方法,对中国音乐爱好者、研究者有所启发,对中国音乐史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
目錄:
|
001 徐上瀛与《溪山琴况》
010 蒲松龄的俚曲
043 说乱及其他
059 试谈古琴减字谱的创制问题
081 也谈楚声的调式问题
读《释楚商》一文后的几点意见
099 篪笛辨
104 情深意远 绚丽多姿
北京古琴研究会演出散记
107 元代歌曲《伐檀》
109 《愿成双》《傍妆台》套曲简介
114 宋元古谱《愿成双》初探
136 广西贵县罗泊湾M1 墓青铜乐器的音高测定及相关问题
156 陕西半坡、姜寨仰韶文化埙类乐器的音高测定及相关问题
164 大曲
170 历代乐律志
175 释徽
181 商讨一则
186 广西贵县罗泊湾M1汉墓墓主的音乐生活与祭祀习俗
192 贾湖龟铃骨笛与中国音乐文明之源
204 和穆辨
223 《正文》本《渔歌调》译解
227 中国琴乐声韵的结合与变化
一种独特的旋律装饰形态
235 从气势、古拙到意境、情趣与韵味的追求
中国的琴与琴乐
239 音乐考古对古乐史研究的影响
247 清静和美 韵长意深
听《吴门琴韵》有感
249 中山王 墓青铜编钟的音高测定及相关问题
258 杂谈琴的鉴赏与收藏
265 周代青铜音乐文明的光辉创造
以山东章丘女郎山彩绘乐舞俑群为例
272 上古中国与环太平洋音乐文化的联系
280 明清琴乐多元发展的思考
289 音乐考古学
297 贵在传统的保存和发扬
为纪念川派古琴大师喻绍泽诞辰一百周年而作
302 传统与现代
中国古琴艺术面临的挑战
310 纪念曹安和师
312 传承与创新(代序)
纪念吴兆基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315 回顾、思考与展望
中国古琴艺术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
作五周年纪念
322 新中国音乐研究事业的奠基者和卓越领导人
怀念音乐研究所老所长李元庆先生
326 揭开铜鼓神奇的奥秘
云南富宁板仑三寨彝族铜鼓的调查与研究
360 琴画对话的意象表述
彭斯油画新作观后
363 匡时拍卖六琴观后
366 《钧天斫琴录》序
369 胡若思旧藏十琴观后
373 乾隆珍藏宋徽宗御制松石间意琴观后
376 华辰春拍虎啸两琴观后
378 《镇江梅庵》序
380 照雨室藏珍观赏记
385 弦余寄语
388 忆师情
392 陶寺遗址出土乐器鉴定研究报告
416 传承与发展
纪念古琴名家孙毓芹先生百岁冥诞有感
418 中国琴乐传统音乐形态探微
上海音乐学院演讲记录稿
444 杨氏藏珍三琴记
447 附录一 《追寻逝去的音乐踪迹》序言 于润洋
451 附录二 琳琅满目、博大精深的音乐图像巨献
吴钊著《追寻逝去的音乐踪迹 图说中国音乐史》 [美]韩国鐄
457 附录三 书海神游
《追寻逝去的音乐踪迹》 刘靖之
460 附录四 中国古琴要申报第二批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隗瑞艳
467 附录五 《绝世清音》序一 王文章
469 附录六 《绝世清音》序二 楼宇烈
472 吴钊简介
486 后记
487 增订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