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提升与控制结构的形式句法研究历程,并基于相关理论假设研究了汉语中的提升与控制现象。作者在*简理论框架下探讨了汉语 A I 结构;研究了空主语PRO和汉语控制结构的分类及其特征;分析了汉语情态助动词的区别性特征及其范围,并从论元结构、语义限制等方面探讨了汉语情态助动词的提升与控制;并深入分析了汉语情态动词结构的各种移位现象;基于不同语言中情态助动词的句法特征探讨了情态助动词的相关理论假设,并基于特征核查修正了情态助动词的提升与控制理论。本书结合形式句法的前沿理论探讨汉语动词、名词和空语类的句法特征,对一些经典汉语现象研究提出新的见解,丰富了汉语形式句法在提升与控制结构方面的研究。
导言第一章 生成语法框架下的提升与控制一、引言二、提升与控制理论的演变三、提升与控制理论的新挑战四、结语第二章 A I结构主动词后名词短语的句法分析一、引言二、RtoO和ECM 分析三、最简方案框架下的 A I 结构四、汉语 A I 结构的提升与控制研究五、结语第三章 空主语PRO与现代汉语控制结构一、引言二、现代汉语空主语PRO三、现代汉语控制结构的分类及其句法基础四、结语第四章 汉语情态助动词的提升与控制一、引言二、汉语情态助动词提升与控制的相关论述三、情态助动词的判定标准及其范围四、情态助动词的提升与控制五、汉语提升与控制结构的主题提升六、结语第五章 汉语情态动词结构的强制与非强制提升一、引言二、认识情态动词的提升现象三、证据型情态动词的提升现象四、时态动词和难易动词五、结语第六章 情态助动词句法特征的跨语言比较一、引言二、情态助动词句法特征的跨语言比较三、情态助动词句法分析的相关假设四、基于特征核查的修正的提升与控制理论假设五、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前言本书主要介绍提升与控制结构的形式句法研究,并基于相关理论假设探讨汉语中的提升与控制现象。提升与控制理论是形式句法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与移位、空语类、题元理论等相互作用,推动着句法理论的发展。本书第一章介绍提升与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从标准理论阶段、扩充标准理论阶段、管辖与约束理论到最简方案阶段,提升与控制理论不断完善对不同语言中语迹t和空主语PRO的解释力,发展具有高度概括特征的普遍语法规则。随着句法研究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关于提升与控制的语言现象被发掘并引起学界的关注,挑战着提升与控制理论。第二章探讨汉语 A I 结构,认为汉语提升结构的主动词为单纯致使动词,主动词后名词短语为补语分句的主语,作为分句动词的域外论元获得题元角色,并提升至AgrOP的指示语位置上,核查为宾格;控制结构的主动词属于除单纯致使义动词外的兼语动词,主动词后名词短语作为主动词的域外论元获得题元角色,并核查为宾格,主句与不定式分句的语义联系通过核查主动词后名词短语与PRO是否同标共指来实现。A I(Accusative plus Infinitive)结构在最简方案框架下分析为宾语提升结构或控制结构,具有语言学普遍意义。汉语空语类研究一直是汉语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第三章结合句法、语义和语用探讨空主语PRO和现代汉语控制结构的分类及其特征。汉语控制结构的分类及特征既体现了控制结构的普遍性,又展示了汉语言的个性。单纯的句法结构特征并不足以决定某一例句属于某种控制结构,还需要结合语义和语用因素来补充说明,才能对其控制类型加以区分。汉语情态助动词是具有情态意义的辅助性动词,是研究提升与控制理论很好的切入点。第四章分析现代汉语情态助动词的区别性特征及其范围,并在原则与参数理论框架下从论元结构、语义限制、否定、被动化等方面探讨汉语情态助动词的提升与控制。提升情态助动词是包含命题子句论元的一元动词,允准子句主语提升为主句主题,不限制提升主语的语义内涵,不可以用没、没有否定,其带被动化子句结构与带主动子句结构的意义相近。控制情态助动词为包含事件论元和非典型施事论元的二元动词,可以用没、没有否定,其带被动化子句结构与带主动子句结构的意义相差较大。两类情态助动词子句的名词短语提升为句子主题受限于子句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第五章探讨汉语情态动词结构的移位现象,指出汉语情态动词句法上可以区分提升与控制两类,其中提升情态动词以命题子句为补足语,可再分为强制与非强制提升两类。会、要为强制提升动词,其子句主语强制提升属于论元移位,遵循移位的最简性。可能、应该和证据型情态动词看上去、听起来等为非强制提升动词,子句主语移位是话题提升的结果,属于非论元移位,不遵循移位的最简性。在与句末时体助词了的语义辖域、子句名词性成分移位、动词短语移位和情态连用等方面,两类提升结构表现出系统的差异。对情态助动词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汉语提升与控制结构的限制规则。第六章对比分析不同语言中情态助动词的句法特征,如语义限制、补足语子句删除、移位、假拟分裂结构、子句时体标记,在生成语法理论框架分析情态助动词的相关理论假设,并基于特征核查修正情态助动词的提升与控制理论。笔者认为移位论、控制移位论、移位与控制理论、一致理论都在理论上或经验事实上存在较大的挑战,是在最简方案框架下提出基于特征核查的移位与控制假设。其中,提升假设认为提升动词的不定式子句中心T核查子句主语格位,EPP特征驱动子句主语移位,但CP语段会阻碍子句主语的论元移位。控制假设认为控制动词的不定式子句中心T核查空主语PRO格位,并且PRO与最近成分统治它的先行语同标。不同语言情态助动词的句法特征不断丰富和挑战着提升与控制理论。本书部分章节已经在《现代外语》《语言学论丛》《当代语言学》《澳门语言学刊》发表,此次重新结集出版,既对之前的论文进行了修正,又增加了笔者对现代汉语提升与控制结构的一些新思考。本书主要介绍提升与控制结构的形式句法研究,并基于相关理论假设探讨汉语中的提升与控制现象。提升与控制理论是形式句法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与移位、空语类、题元理论等相互作用,推动着句法理论的发展。本书第一章介绍提升与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从标准理论阶段、扩充标准理论阶段、管辖与约束理论到最简方案阶段,提升与控制理论不断完善对不同语言中语迹t和空主语PRO的解释力,发展具有高度概括特征的普遍语法规则。随着句法研究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关于提升与控制的语言现象被发掘并引起学界的关注,挑战着提升与控制理论。第二章探讨汉语 A I 结构,认为汉语提升结构的主动词为单纯致使动词,主动词后名词短语为补语分句的主语,作为分句动词的域外论元获得题元角色,并提升至AgrOP的指示语位置上,核查为宾格;控制结构的主动词属于除单纯致使义动词外的兼语动词,主动词后名词短语作为主动词的域外论元获得题元角色,并核查为宾格,主句与不定式分句的语义联系通过核查主动词后名词短语与PRO是否同标共指来实现。A I(Accusative plus Infinitive)结构在最简方案框架下分析为宾语提升结构或控制结构,具有语言学普遍意义。汉语空语类研究一直是汉语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第三章结合句法、语义和语用探讨空主语PRO和现代汉语控制结构的分类及其特征。汉语控制结构的分类及特征既体现了控制结构的普遍性,又展示了汉语言的个性。单纯的句法结构特征并不足以决定某一例句属于某种控制结构,还需要结合语义和语用因素来补充说明,才能对其控制类型加以区分。汉语情态助动词是具有情态意义的辅助性动词,是研究提升与控制理论很好的切入点。第四章分析现代汉语情态助动词的区别性特征及其范围,并在原则与参数理论框架下从论元结构、语义限制、否定、被动化等方面探讨汉语情态助动词的提升与控制。提升情态助动词是包含命题子句论元的一元动词,允准子句主语提升为主句主题,不限制提升主语的语义内涵,不可以用没、没有否定,其带被动化子句结构与带主动子句结构的意义相近。控制情态助动词为包含事件论元和非典型施事论元的二元动词,可以用没、没有否定,其带被动化子句结构与带主动子句结构的意义相差较大。两类情态助动词子句的名词短语提升为句子主题受限于子句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第五章探讨汉语情态动词结构的移位现象,指出汉语情态动词句法上可以区分提升与控制两类,其中提升情态动词以命题子句为补足语,可再分为强制与非强制提升两类。会、要为强制提升动词,其子句主语强制提升属于论元移位,遵循移位的最简性。可能、应该和证据型情态动词看上去、听起来等为非强制提升动词,子句主语移位是话题提升的结果,属于非论元移位,不遵循移位的最简性。在与句末时体助词了的语义辖域、子句名词性成分移位、动词短语移位和情态连用等方面,两类提升结构表现出系统的差异。对情态助动词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汉语提升与控制结构的限制规则。第六章对比分析不同语言中情态助动词的句法特征,如语义限制、补足语子句删除、移位、假拟分裂结构、子句时体标记,在生成语法理论框架分析情态助动词的相关理论假设,并基于特征核查修正情态助动词的提升与控制理论。笔者认为移位论、控制移位论、移位与控制理论、一致理论都在理论上或经验事实上存在较大的挑战,是在最简方案框架下提出基于特征核查的移位与控制假设。其中,提升假设认为提升动词的不定式子句中心T核查子句主语格位,EPP特征驱动子句主语移位,但CP语段会阻碍子句主语的论元移位。控制假设认为控制动词的不定式子句中心T核查空主语PRO格位,并且PRO与最近成分统治它的先行语同标。不同语言情态助动词的句法特征不断丰富和挑战着提升与控制理论。本书部分章节已经在《现代外语》《语言学论丛》《当代语言学》《澳门语言学刊》发表,此次重新结集出版,既对之前的论文进行了修正,又增加了笔者对现代汉语提升与控制结构的一些新思考。
內容試閱:
本书主要介绍提升与控制结构的形式句法研究,并基于相关理论假设探讨汉语中的提升与控制现象。提升与控制理论是形式句法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与移位、空语类、题元理论等相互作用,推动着句法理论的发展。本书第一章介绍提升与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从标准理论阶段、扩充标准理论阶段、管辖与约束理论到最简方案阶段,提升与控制理论不断完善对不同语言中语迹t和空主语PRO的解释力,发展具有高度概括特征的普遍语法规则。随着句法研究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关于提升与控制的语言现象被发掘并引起学界的关注,挑战着提升与控制理论。第二章探讨汉语 A I 结构,认为汉语提升结构的主动词为单纯致使动词,主动词后名词短语为补语分句的主语,作为分句动词的域外论元获得题元角色,并提升至AgrOP的指示语位置上,核查为宾格;控制结构的主动词属于除单纯致使义动词外的兼语动词,主动词后名词短语作为主动词的域外论元获得题元角色,并核查为宾格,主句与不定式分句的语义联系通过核查主动词后名词短语与PRO是否同标共指来实现。A I(Accusative plus Infinitive)结构在最简方案框架下分析为宾语提升结构或控制结构,具有语言学普遍意义。汉语空语类研究一直是汉语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第三章结合句法、语义和语用探讨空主语PRO和现代汉语控制结构的分类及其特征。汉语控制结构的分类及特征既体现了控制结构的普遍性,又展示了汉语言的个性。单纯的句法结构特征并不足以决定某一例句属于某种控制结构,还需要结合语义和语用因素来补充说明,才能对其控制类型加以区分。汉语情态助动词是具有情态意义的辅助性动词,是研究提升与控制理论很好的切入点。第四章分析现代汉语情态助动词的区别性特征及其范围,并在原则与参数理论框架下从论元结构、语义限制、否定、被动化等方面探讨汉语情态助动词的提升与控制。提升情态助动词是包含命题子句论元的一元动词,允准子句主语提升为主句主题,不限制提升主语的语义内涵,不可以用没、没有否定,其带被动化子句结构与带主动子句结构的意义相近。控制情态助动词为包含事件论元和非典型施事论元的二元动词,可以用没、没有否定,其带被动化子句结构与带主动子句结构的意义相差较大。两类情态助动词子句的名词短语提升为句子主题受限于子句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第五章探讨汉语情态动词结构的移位现象,指出汉语情态动词句法上可以区分提升与控制两类,其中提升情态动词以命题子句为补足语,可再分为强制与非强制提升两类。会、要为强制提升动词,其子句主语强制提升属于论元移位,遵循移位的最简性。可能、应该和证据型情态动词看上去、听起来等为非强制提升动词,子句主语移位是话题提升的结果,属于非论元移位,不遵循移位的最简性。在与句末时体助词了的语义辖域、子句名词性成分移位、动词短语移位和情态连用等方面,两类提升结构表现出系统的差异。对情态助动词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汉语提升与控制结构的限制规则。第六章对比分析不同语言中情态助动词的句法特征,如语义限制、补足语子句删除、移位、假拟分裂结构、子句时体标记,在生成语法理论框架分析情态助动词的相关理论假设,并基于特征核查修正情态助动词的提升与控制理论。笔者认为移位论、控制移位论、移位与控制理论、一致理论都在理论上或经验事实上存在较大的挑战,是在最简方案框架下提出基于特征核查的移位与控制假设。其中,提升假设认为提升动词的不定式子句中心T核查子句主语格位,EPP特征驱动子句主语移位,但CP语段会阻碍子句主语的论元移位。控制假设认为控制动词的不定式子句中心T核查空主语PRO格位,并且PRO与最近成分统治它的先行语同标。不同语言情态助动词的句法特征不断丰富和挑战着提升与控制理论。本书部分章节已经在《现代外语》《语言学论丛》《当代语言学》《澳门语言学刊》发表,此次重新结集出版,既对之前的论文进行了修正,又增加了笔者对现代汉语提升与控制结构的一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