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
》
售價:NT$
539.0
《
汗青堂丛书138·帝国的切口:近代中国口岸的冲突与交流(1832-1914)
》
售價:NT$
594.0
《
人世事,几完缺 —— 啊,晚明
》
售價:NT$
539.0
《
樊树志作品:重写明晚史系列(全6册 崇祯传+江南市镇的早期城市化+明史十二讲+图文中国史+万历传+国史十六讲修订版)
》
售價:NT$
2215.0
《
真谛全集(共6册)
》
售價:NT$
5390.0
《
敦煌通史:魏晋北朝卷
》
售價:NT$
780.0
《
唯美手编16:知性优雅的编织
》
售價:NT$
250.0
《
情绪的惊人力量:跟随内心的指引,掌控情绪,做心想事成的自己
》
售價:NT$
230.0
|
編輯推薦: |
本书内容涉及新理论及实践发展成果,贴近教学实际。
|
內容簡介: |
本书主要介绍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实用方法。全书内容共分16章,即绪论、城市交通基本知识、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城市交通调查与分析、城市交通需求预测、城市对外交通、城市道路网、城市道路线形、城市道路横断面、城市道路交叉口、城市慢行交通、城市公共交通、城市货运交通、城市道路公用设施、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城市交通管理。
本书的内容从宏观层面涵盖了城市交通系统,从中观、微观层面涵盖了城市交通设施规划设计的内容。作为教材使用时,教师可根据学时安排选择重点进行讲授。
本书可作为交通运输、土木工程、城乡规划、交通工程、道路工程、建筑学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上述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参考。
|
關於作者: |
李朝阳,男,1970年生人,教授,现为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系教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团队责任教授。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注册规划师,新加坡、德国、美国等国多个规划设计机构高级顾问,上海市建科委、交科委特聘评审专家,上海市财政局政府采购项目评审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城乡交通规划理论与设计技术、小城镇与乡村交通规划理论与设计技术、城市集约与绿色交通规划设计理论与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理论与技术、城市交通影响评价理论。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或参与了200余项城乡规划设计与土木建筑领域的课题,内容涉及城乡交通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城乡控制性详细规划、城乡修建性详细规划、交通政策研究、城市道路规划设计、道路立交与交叉口规划设计、地区交通规划设计、交通影响评价、工程可行性研究、道路工程设计等方面。研究成果提炼成独著或参著专著5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多篇被SSCI、SCI、CSSCI、EI等索引。
|
目錄:
|
第1章绪论1
1.1城市交通的基本概念1
1.2我国城市交通发展历程4
1.3现代城市交通发展趋势9
1.4本书的研究内容11
第2章城市交通基本知识13
2.1行人13
2.2车辆15
2.3交通流28
2.4路面42
2.5城市交通规划47
第3章城市交通发展战略50
3.1概述50
3.2国外城市交通发展的经验53
3.3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分类55
3.4我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实践68
3.5我国城市客运交通模式选择74
第4章城市交通调查与分析76
4.1城市交通调查76
4.2现状特征分析99
4.3现状评价与问题诊断107
第5章城市交通需求预测111
5.1一般程序与预测内容111
5.2四阶段预测法112
5.3城市社会经济和机动车保有量预测127
第6章城市对外交通133
6.1铁路133
6.2公路148
6.3水运162
6.4航空172
第7章城市道路网184
7.1概述184
7.2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186
7.3城市道路网布局规划189
7.4道路系统规划193
7.5快速路系统规划197
7.6城市绿道系统规划201
第8章城市道路线形205
8.1道路平面规划设计205
8.2道路纵断面规划设计226
第9章城市道路横断面248
9.1概述248
9.2机动车道252
9.3非机动车道256
9.4路侧带257
9.5路缘石与分车带260
9.6路肩与边沟263
9.7道路横坡、路拱264
9.8城市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268
9.9桥梁、隧道的横断面布置274
第10章城市道路交叉口276
10.1平面交叉口276
10.2立体交叉口298
第11章城市慢行交通314
11.1步行交通规划314
11.2自行车交通规划329
第12章城市公共交通340
12.1概述340
12.2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基本框架343
12.3城市公共车辆规划344
12.4城市公共汽电车线网规划346
12.5城市公共汽电车场站规划349
12.6公交专用道路规划355
12.7快速轨道交通规划356
第13章城市货运交通371
13.1概述371
13.2城市货运规划376
13.3城市货运道路规划378
13.4物流中心规划380
第14章城市道路公用设施388
14.1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388
14.2城市停车场393
14.3公共加油气站及充换电站400
14.4城市道路照明402
14.5道路绿化405
14.6城市管线的布置409
14.7道路合杆整治技术417
第15章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422
15.1评价内容422
15.2相关概念427
15.3交通影响评价技术431
第16章城市交通管理446
16.1城市交通管理规划446
16.2交通系统管理448
16.4交通管理保障体系460
16.5智能交通运输系统462
参考文献466
|
內容試閱:
|
第二版前言
交通运输系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城市交通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支撑。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是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努力的方向与目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城市的道路交通、轨道交通、高铁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交通设施的硬件水平达到世界一流。我国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轨道交通通车总里程及港口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一,民航旅客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二。我国交通运输和城市交通的发展思路已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因此,改变交通发展观,树立正确的规划设计观,打造一体化交通体系,已成为谋求城市交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永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本书以应对城市交通发展短板、寻求发展契机为出发点,围绕交通强国建设需求,注重本领域新理念与新技术的阐述,在讲述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同时,重点介绍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设计的实战方法,力求实现理论学习与工程应用的有机结合。
本书共分16章,由上海交通大学李朝阳主编,同济大学杨晓光教授主审。本书的主编单位是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参加编写的人员有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袁胜强副主编、张伟略;上海海事大学王正副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倪安宁、高林杰、尹静波、张毅。其中,第1章、第3章、第5章、第11章、第13章由王正、李朝阳修编,第2章、第7章由倪安宁、李朝阳修编,第4章由高林杰修编,第6章由袁胜强、尹静波、李朝阳修编,第8章、第9章、第10章、第14章由袁胜强、李朝阳、张伟略修编,第12章由高林杰、李朝阳修编,第15章由张毅修编,第16章由尹静波修编。
本书在编写中,得到主审杨晓光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周永华老师的大力支持、热心指导和具体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本书参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未能一一列出,借此向这些文献资料的原作者表示衷心感谢。研究生陈园佳为本书插图绘制做了大量工作,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20年5月
第一版前言
城市交通是城市的命脉。建设一流的城市交通系统是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广大人民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对城市交通的质和量的要求提高,城市交通系统由传统的道路交通拓展至城市综合交通,城市交通工具、城市交通设施种类日趋复杂。为应对日益庞大的私家车洪流,我国城市纷纷启动快速路、大立交、大马路建设,但城市交通堵塞状况日益严峻,人本位家园离我们越来越远。此外,交通能耗威胁国家安全、交通事故威胁人民生命、交通污染危害人民健康。因此,改变交通发展观,树立正确的规划设计观,成为谋求城市交通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
本书以应对城市交通发展危机、发展挑战为出发点,在结合我国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注重本领域新观念与新理论的阐述,在叙述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同时,重点介绍城市综合交通规划设计的实战方法,力求实现理论学习与工程应用的有机结合。
本书共分16章,由上海交通大学李朝阳主编,同济大学杨晓光教授主审。参加编写的人员有上海海事大学王正;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吴恩;上海交通大学陈广艺、张毅、李俊果;内蒙古科技大学池秀静;大连理工大学蔡军。其中,第1章由李朝阳编写,第2章由李朝阳、蔡军、陈广艺编写,第3章由李朝阳、张毅编写,第4章由李朝阳、张毅编写,第5章由李朝阳、王正、张毅编写,第6章由李朝阳、蔡军、陈广艺编写,第7章由李朝阳、蔡军、陈广艺编写,第8章由池秀静编写,第9章由李朝阳、陈广艺、李俊果编写,第10章由李朝阳、张毅编写,第11章由蔡军、张毅编写,第12章由李朝阳、王正、李俊果编写,第13章由李朝阳、王正、李俊果编写,第14章由池秀静编写,第15章由吴恩、张毅、李朝阳编写,第16章由李朝阳、王正、张毅编写。
本书在编写中,得到主审杨晓光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多位编审的大力支持、热心指导和具体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本书参阅了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未能一一列出,借此向这些文献资料的原作者表示衷心感谢。研究生张玉洁、王雯珏为本书插图绘制做了大量工作,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08年3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