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东欧史(全二册)-“中间地带”的困境
》
售價:NT$
1010.0
《
虚拟资本:金融怎样挪用我们的未来
》
售價:NT$
352.0
《
刻意练习不生气
》
售價:NT$
179.0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全彩插图本)
》
售價:NT$
500.0
《
安全感是内心长出的盔甲
》
售價:NT$
305.0
《
快人一步:系统性能提高之道
》
售價:NT$
505.0
《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让梦不再神秘的新科学
》
售價:NT$
352.0
《
算法图解(第2版)
》
售價:NT$
356.0
|
編輯推薦: |
◎ 民国才女、文坛奇才,年青时被称为小鲁迅,
◎ 她是王蒙的女神,纯真执着于自己的理想信念
◎ 她是张郎郎的母亲,国徽设计者著名艺术家张仃的夫人,曾任周恩来秘书
◎ 半生诗书家务,一世坎坷遍历,却从未放弃写作
◎ 二十多万字未刊稿首次公开出版
◎ 小说、散文、书信、日记,全面呈现一位饱含艺术家风度的传奇女性
|
內容簡介: |
本书收录了作家陈布文创作的小说、散文、诗歌,以及书信、日记等内容。陈布文是著名艺术家张仃的夫人,也是一位优秀作家。她生前虽发表作品不多,但其无论是思想内涵还是审美格调,都与纯正的现实主义文学一脉相承,叙事优雅节制,文笔清逸质朴。文集中收录了陈布文辞世后留下的二十余万字未刊稿,从中可以看到这位优秀作家灵魂世界的冰山一角。文集中有些作品,今天读来或许平淡无奇,假如放回它们所处的那个时空语境,立刻显出不同寻常;而其中的精品,即使以今天的审美标准,依然熠熠生辉。
|
關於作者: |
作者简介:
陈布文,作家,著名艺术家张仃的夫人。1920 年生于江苏农村。十七岁因抵抗父母的包办婚姻而失去升学的机会,只身闯入社会大学,成为一名卖文度日的京漂。在南京,与天才画家张仃相遇,两人一见钟情。1938 年底,两人到延安。1940 年秋,随张仃到重庆,任鲁迅研究会秘书。1946 年至 1949 年,在东北从事文教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来到北京,先后任周恩来秘书,在北京男五中、女四中执教。1985 年12 月 8 日凌晨辞世。
编者简介:
李兆忠,1957 年 1 月生于上海。1977 年考入华东师大中文系;1982 年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1986 年结识张仃先生,有幸成为先生的忘年交;1989 至 1992 年游学日本。作为50 后一代,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入大学后,始睁眼看世界,结识张仃先生后,方懂什么是艺术。在日本研究、中国现代留学生研究领域,均留下足迹,唯张仃艺术的研究,三十年一贯,方兴未艾。著作及编著有《暧昧的日本人》《喧闹的骡子留学与中国现代文化》《大家谈张仃》《它山画语》等。
|
目錄:
|
第一辑 小 说
童年记忆 003
在S 城 017
到南京去 030
青云里 035
漂泊者一日 041
青年文化公寓 054
桃花坞剧社 060
姊妹 071
假日 088
不见黄河心不死 098
离婚 110
望海 125
五姊妹 163
曼莉的爱情故事 182
罗戈夫 191
虎妞 207
黑妞 227
第二辑散文诗歌短剧
假如我有了爱人 241
把自己交给了工作 243
海里的庄稼海带 248
鲐鲅鱼的丰收(节选) 251
苏州的刺绣 253
服饰漫谈从孔明说起 258
从朗诵诗谈起读《关于带徒弟》后 261
樱桃沟 267
鬼见愁 274
水仙 280
关于立此存照 282
画家张仃 284
画跋四则 289
《张仃的焦墨山水》序言 292
关于哪吒的形象 294
中国首都国际机场的壁画 296
艺苑新花记张淑敏的小型泥塑 300
张仃焦墨 302
张仃的漫画 305
李立三二三事 310
吊梅 314
海 315
美式化 318
顽右点头 320
第三辑书信
致张仃 325
致陈乔乔 343
致耿军 375
致张郎郎 381
致张大伟 383
致张寥寥 390
致邬枫 392
致陈宗烈 432
致梁任生 446
致张新华 450
代张仃复李骆公 454
致韩羽 456
致黄苗子 457
致李世济 458
致有关部门 462
第四辑日记 467
陈布文小传 490
|
內容試閱:
|
陈布文小传
1920 年生于江苏常州农村一个破落的末代秀才家庭,自幼显露文学异禀,十四岁开始在《论语》《女子月刊》等杂志上发表散文、短剧。在常州教会女中读书时,因文笔酷似鲁迅而使国文教员大为惊骇。而当时她并不知道鲁迅是谁,经此提醒,开始读鲁迅书,从此成为鲁迅的信徒。十七岁因不服从父母的包办婚姻而失去升学机会,只身闯入高尔基所谓的社会大学,成为卖文度日的京漂。在南京,她与出狱不久的天才画家张仃相遇,两人一见钟情,同病相怜,从此风雨同舟、共同生活近半个世纪。抗战爆发后,加入抗日艺术宣传队。
1938年年底,辗转来到革命圣地延安,经一番周折,张仃执教鲁艺美术系,她在文学系听课。1940 年秋,张仃因桀骜不驯的个性不见容于鲁艺美术系而出走重庆(皖南事变后即返延安),她进入文抗,任鲁迅研究会秘书,敏锐的文思,深得研究会负责人、自诩为鲁迅衣钵传人的萧军的赏识。延安七年,她以鲁迅为榜样,坚守党外布尔什维克初衷,没有入党(以后也如此)。在艰苦的生产劳动之余,读书不辍,相传鲁艺图书馆的借书卡片上,每一张上都写有她的名字。1946 年至1949 年,在东北从事文教工作,曾任李立三秘书。
新中国成立后到北京,先后在北京男五中、女四中执教。在男五中任教期间,因出色的业绩被北京市教育局评为北京市特级教师。1954 年,因兼职过多,积劳成疾,卧床八个月,其间因未去学校领薪水,提交的中医病假证明不合校方的规章制度,被当作自动离职处理,从此成为一名没有经济收入、没有公费医疗的家庭妇女。相夫教子,博览群书,沉思写作,成为她的日常生活。双百时期,在《人民文学》上发表《假日》《从朗诵诗谈起》等具有批判锋芒的小说散文,并留下一篇思想超前、抨击极左的奇文《春天的来客》(未发表)。此后七八年,在孤独中潜心于无处发表的抽屉写作,留下大量创作手稿。
文革狂飙中,与受难的张仃相濡以沫,以无微不至的亲情,先师的精神之光,挽留住他的生命,陪伴他经历艺术的蜕变与升华,自身亦浴火重生。她对历史的反思,曲折地表达在这一时期的家书中。之后云开日出,否极泰来,然岁月已无情损耗了她的健康,世风人心又与她的孤迥高洁日渐相违。
1985 年夏,一个偶然的发现,使她万念俱灰,卧床不食数月后,于 12月 8 日凌晨辞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