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甲骨文丛书·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一卷):史前和古代世界(套装全2册)
》
售價:NT$
959.0
《
甲骨文丛书·中华早期帝国:秦汉史的重估
》
售價:NT$
1367.0
《
欲望与家庭小说
》
售價:NT$
449.0
《
惜华年(全两册)
》
售價:NT$
320.0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中国的军事文化
》
售價:NT$
454.0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套装全4册):从未见过的王朝内争编著史
》
售價:NT$
1112.0
《
半导体纳米器件:物理、技术和应用
》
售價:NT$
806.0
《
创客精选项目设计与制作 第2版 刘笑笑 颜志勇 严国陶
》
售價:NT$
281.0
|
內容簡介: |
本书充当了一个写作名家与写作爱好者之间的媒介,是对17位非虚构写作名家的访谈,讲述其中每个人的写作生涯故事和成长经历,内容聚焦在叙事经验本身和新闻写作技巧上,是一本想要在新闻特稿写作、非虚构写作提高自己能力的记者、新闻系大学生,以及其他读者提供一个可参考的参考书。旨在让更多的人知道并且了解非虚构写作,提供一种方法论,以便于研究者较全面地探讨非虚构写作这一话题。
书中采访的17位非虚构写作名家主要为国内知名媒体的资深记者、杂志主笔,分别是蔡崇达(特稿记者,非虚构作家)、迟宇宙(《南方周末》前记者)、从玉华(《中国青年报》资深记者,《冰点周刊》主编)、杜强(《南方人物周刊》前记者)、冯超(《商业人物》副主编,商业人物报道记者)、何瑫(《智族GQ》中国总主笔)、蒯乐昊(《南方人物周刊》总主笔)、雷磊(《南方周末》前记者)、李鸿谷(调查记者,《三联生活周刊》总经理、主编)、南香红(《南方周末》前首席记者)、师永刚(《凤凰周刊》主编,作家,出版人)、谢梦遥(《人物》杂志主笔)、杨猛(《南方周末》前记者)、杨潇(《南方人物周刊》前记者、编辑)、叶伟民(《南方周末》前记者)、雷晓宇(人物特稿记者)、张英(《南方周末》前高级记者)。他们写作的特稿皆有很大的影响力。
|
關於作者: |
刘蒙之,传播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数据新闻专委会副理事长、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委员会常务理事,海峡两岸出版与文化创意论坛常务理事、中国写作学会理事、腾讯丹枫推荐委员会委员、澎湃非虚构写作大赛学术评委,阅文探照灯书评人奖评委等。
周秭沫,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硕士研究生。
|
目錄:
|
蔡崇达:人是最了不起的艺术品 1
迟宇宙:将每个商业故事当作电影来看 12
从玉华:没有什么能比真实更重要 28
何 瑫:太聪明的人写不了特稿 37
蒯乐昊:演歌半晌,就为了那钟磬一声 47
雷 磊:非虚构的价值更在于普通大众 62
李鸿谷:提供自己比别人更深入的认识 67
南香红:非虚构写作可以达到文学一样的境地 77
杜 强:好的作品体现深刻的人性 90
师永刚:一定要影响这个世界 100
孙春龙:讲有战争价值观的真实故事 116
谢梦遥:在写作上坚持完美主义 133
杨 猛:如果没有风格,写作就是批量生产的产物 141
杨 潇:应该有更多人去书写真正重要的题材 152
叶伟民:发现国际视野、国际情怀的伟大故事 160
雷晓宇:有这样的写法,就有那样的写法 179
张 英:我还想走得更远 198
后 记 213
|
內容試閱:
|
自序热爱的故事
每一个故事都有起因。亲爱的读者,你拿在手上的这本书,最早来自一次谈话中意外冒出的想法。在一次我与陕西师范大学刘蒙之老师聊天的时候,他告诉我他刚编译了一本书《新新新闻主义:美国顶尖非虚构作家写作技巧访谈录》,该书由纽约大学的罗伯特博因顿教授对美国多名非虚构作家、记者所做的访谈实录构成,这促成了我们达成口头约定共同编写一本中国的非虚构作家访谈录。
从2018年夏到2019年春,半年多来,整个采、写、编的过程伴随我们走过了北京、香港、慕尼黑、巴黎、佛罗伦萨、上海、京都、西安。我和刘老师尽到最大努力,坚持每一次采访都与受访者亲自见面,在香港闹市的咖啡馆、北京的胡同里、上海的黄浦江边每一次对话后,反复地整理,不断地回味。听着可爱又可敬的作家们娓娓道来他们的写作生涯和成长道路,光是这个过程,对我们来说就已是极大的精神享受。我和刘老师编写这本书的初心,是让更多人知道并且了解非虚构写作。我们努力对访谈的内容进行修整和完善,希望能够给看这本访谈录的你们提供一种价值观和方法论。
刘老师总结过非虚构写作的特性,首先就是真实。长久以来,我们不难看到专业的前辈在求真之路上所付出的努力,我们也可以察觉到不专业的写作者作假的痕迹。我们都知道,美国报业为了恪守新闻专业主义,不允许记者用第一人称进行写作;20世纪20年代,《时代》周刊开创了事实审查制度,划分出新的工种事实核查员,独立于记者与编辑,只对事实和真相负责;在采访和写作的过程中,也有交叉信源取证法则,写作者要将从某人或某处得到的信息与多方进行检验求证,确保内容的真实客观。种种操作规范和法则,无一例外是为了确保真实性。作为记者,我总是试图不断地揣摩人心,不断地逼近真相。按照我的理解,非虚构最有魅力的地方就是它的真实,它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是能够直抵人心的。穿透一个人有多难?就像我们的受访者告诉我们的那样,我们应该也必须贴近采访对象,发自内心地理解他们,才能写出优秀的非虚构作品。这就是真,这就是非虚构,这就是能够打动所有人的东西,这也是作为年轻记者的我的志愿与追求。
非虚构不同于虚构,除了真实性之外,它更多地关注到了普通人的价值,无论它的叙事背景有多宏大、辽阔,它终将是对人物命运和时代命运的注解。我的不少在大学里念书的年轻朋友们,多次与我讲起当初没有学习新闻传播的遗憾,他们认为这个专业将会使人更加
没有局限,给自己一个更加大的世界,是的,我为我的专业感到自豪。作为一名记者,我总是能够接触到社会的每一个部分。我经常会发现,当我采访了一个名人后,不论我的报道写得好不好,身边的非新闻从业者总会向我发出兴奋的赞叹啊,而当他们听到我采访了默默无闻者的时候,反应则较为冷淡。是我让他们失望了吗?因为我写的是社会新闻中那些不美丽的事物和不幸的人。但拥有一个好故事是名人的特权吗?有时,人们会以为,焦点在那些显赫、耀眼的地方,事实上,故事是对每一个普通人的恩典与礼遇。这也是我
认为非虚构写作的价值所在,它终将为历史留一份底稿,为众生记录其所在的时代历史。
在我们访谈的17位老师中,有写细菌战役的南香红老师,有写抗战老兵的孙春龙老师,有写杀人少年的雷磊老师,有写自己成长历程中的普通人的蔡崇达老师,也有喜欢写普通人却不得不写名人的谢梦遥老师,等等。我们知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想我们作家笔下的那些人,就是沙滩上的贝壳,是角落里的玻璃珠子,历史的探照灯不会只照在康庄大道上,非虚构写作在大家看不到也发现不了的地方,但那一束光照过去了。
罗素在《我为什么活着》中写道: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止的同情,这三种单纯又强烈的情感支配了我的一生。人在具体的环境中,不免随波逐流,我却从我们的受访者身上感受到了成年人少有的天真和热爱,他们有热情,有才情,有纯洁的心灵和自由的意志,这也是17个关于热爱的故事,他们是(排名不分先后):
迟宇宙(《南方周末》前记者,非虚构作家)
从玉华(《中国青年报》资深记者,《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主编)
杜强(《南方人物周刊》前记者,非虚构作家)
何瑫(《智族GQ》前编辑副总监)
蒯乐昊(《南方人物周刊》总主笔,非虚构作家)
雷磊(《南方周末》前记者,非虚构平台真实故事计划创始人)
李鸿谷(调查记者,《三联生活周刊》总经理、主编)
南香红(《南方周末》前首席记者,非虚构作家)
师永刚(《凤凰周刊》主编,作家,出版人)
谢梦遥(《人物》杂志主笔,非虚构作家)
杨猛(《南方周末》前记者,非虚构作家)
杨潇(《南方人物周刊》前记者、编辑,哈佛大学尼曼学者)
叶伟民(《南方周末》前记者,非虚构作家)
孙春龙(著名调查记者,非虚构作家,公益人)
蔡崇达(特稿记者,非虚构作家)
雷晓宇(《人物》特稿记者,非虚构作家)
张英(《南方周末》前高级记者,非虚构作家)
在此,我和刘老师向每一位受访者致谢,感谢他们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
关于这本访谈录的背景和采、写、编过程,我交代到这里。接下来的时间交给读者诸君。当然,以上有任何你不认同的地方,请权当是我一个小辈的妄言。
周秭沫
2019年2月20日于西安交通大学
后记
2018年到2019年,我获得一次珍贵的赴香港访学的机会。暂时放下工作中的负荷,转场到一个中西交融的所在,以访问学者的新身份体验久违的学习生活,幸甚至哉。在偷得浮生一载闲的时候,我也终有时间完成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让那些非虚构写作名家的写作经验不仅仅在他们身上闪光,还能被淬炼出来,让优秀的写作经验得以分享,让更多非虚构写作爱好者从杰出的写作者那里得到启发和勉励。坦率地说,这样的一项工作,也在很大程度上照顾了我的心灵所需,可以说快乐无比。一方面,我一直热爱文字,文字是我的精神教堂,见证着我对故事的真挚态度;另一方面,我身在新闻传播学术教学领域,笃信即便在人工智能驱动的传媒时代,卓越的写作能力和人文情怀依然是传媒人特别是记者的核心竞争力。于是,这样的一份辛劳既尊重了我的内心,也履行了我的职业责任,是让我平衡的一次美妙旅程。
在知识社会的背景下,数据型与叙事型知识都是求真的形式,而在知识走向公众一途,非故事莫能担当。美国传播学家沃尔特费舍尔认为,人类是天生的故事讲述者,一个好的故事比一个好的论点更有说服力。他提出了传播叙事理论,相信即便在知识传播和论证功能上,故事也能涵盖一个论证的开始、中间和结束。费舍尔认为人类从根本上来说是非理性的,叙事是传播的基础。人们一般通过有说服力的故事来进行交流,而不是构造逻辑论证。世界是一系列的故事,从人文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到自然科学议题,顶尖的叙事能力可以改造许多应当叙事却未能叙事的跨界文本,让冰冷的数据资讯也能以故事结构传播,最终让信息更加容易传播和接收。
在新闻传播教育领域,写作能力是媒体人的核心技能。今天的报纸、杂志、新媒体无不追求优秀的叙事文本。尤其在泛传播的领域、文化创意行业乃至政府企事业单位,非虚构写作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受到基础教育中作文模式、大学专业教育中写作课程普遍的边缘化,以及写作教学本身的难度等因素影响,我国的写作教育从基础阶段到高等教育基本上没有落到实处,年轻人的写作能力普遍薄弱。向写作名家学习写作经验自然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但大多数写作爱好者却没有条件与写作名家进行常态化的互动。本书将充当一个写作名家与写作爱好者之间的媒介,对十七位非虚构写作名家的访谈,聚焦在叙事经验本身。访谈分别在香港、广东和北京完成,经过密集的作品研读、提纲制作、采访落实、录音整理和修改校对几个环节,最终完成了本书的设定目标。
本书蒙范以锦先生支持并作序,实在是我们莫大的荣幸。范以锦先生曾任南方日报社总编辑、社长,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他是我发自内心尊崇的一位前辈,本书的大多数被访者,都曾经以记者身份工作和成长于他参与创建的报系和营造的工作氛围。近年来,范先生非常关注非虚构写作现象,当我邀请范先生为本书作序时,他慨然应允,几天之内就发来写好的序言。范先生之热心支持和认真高效,足资我学习一生。访谈工作是仰仗别人脸色和施舍的工作,别人没有义务接受我们的访谈,且写字的人通常不愿意张扬,但他们对访谈都给足了时间,释放了善意,甚至与我们成为朋友,感激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腾出宝贵的时间分享写作理念和经验,才诞生了这本可供非虚构写作爱好者反复咀嚼的作品。
这本书的访谈,是我和西安交通大学的周秭沫合作完成的。对本书的框架、结构、访谈提纲和工作流程,我们经常进行讨论和协商。她在多家媒体实习,从事特稿的写作,对非虚构写作有热情,且有丰富的采访经验,为高质量的访谈工作奠定了基础,对本书贡献良多。而我的研究生许梦颖、张樱凡和李婉婷三位同学刚开始读研,很喜欢非虚构写作,他们协助我做了部分录音的文字整理工作,在此也感谢她们。特别需要说的是,因为对非虚构写作的理解有限,所提问题和访谈质量存在不少缺憾,可能错过了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将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不足之处敬请专家、读者们批评和指正。
刘蒙之
2019年2月20日于香港浸会大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