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中日对照的形式是一大亮点,性价比很高。如果你是日语研究者,可切磋翻译;如果你是日语学习者,可磨炼双语能力;如果你是日语小白,也可但看中文。
《草枕》的原文作者的语言非常优美,有脱俗清新的意境,中日对照可品位两种语言文化的碰撞、表达情感方式的异同,还有随时都能拿来发朋友圈的富含诗意的句子。这是一种不可言喻的阅读快感,强力推荐。
松树深深笼罩在绵密的雨雾之中,时不时露出身影,若隐若现,不知是雨在动,树在动,还是梦在动,真是不可思议。
然而我在动着。不在世间动,也不在世外动。只是无意识地动着。不因花而动,不因鸟而动,也不为人而动,只是恍惚地动着。
让小编带你走进一个脱离现代文明、远离尘世喧嚣的自然世界,领略夏目漱石的美学思想。
|
內容簡介: |
《草枕》的语言表述流畅优美,书中大量引用的中国古代诗文与日本俳句使得文字和整部小说富有诗意;情节平淡舒缓,自然风物的描写与充满哲理的评论阐释贯穿其中。整部作品为读者营造了一个脱离现代文明、远离尘世喧嚣的自然世界,反映了夏目漱石独特的美学思想。
《伦敦塔》是夏目漱石在结束英国留学之旅两年后发表的作品,他将自己拜访伦敦塔的经历以虚构的形式记录下来,巧妙地展现了英国专治王朝的血腥历史。在他的虚构中,现实与幻想交织,无数的人物或实或虚,都带有其特殊的历史意义,并体现出了夏目漱石的文学浪漫色彩。
|
關於作者: |
夏目漱石 1867-1916, 本名夏目金之助。生于官吏家庭。东京帝国大学今东京大学毕业。曾留学英国,回国后在大学任教。1907 年起任《朝日新闻》特约作者。文学史家公认他为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之一。他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既是英文学者,又精于俳句、汉诗和书法。代表作品有:《我是猫》《少爷》《三四郎》《从此以后》《门》《心》等。
李捷,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硕士毕业于大连外国语大学。主要从事日本文学研究和日本问题研究。著作有《太宰治文学构成论思想文体素材》《日本古典文法》等。
|
目錄:
|
草枕
伦敦塔
前言夏目漱石,本名夏目金之助,是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在日本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
夏目漱石生于1867年,殁于1916年,可以说他完整经历了明治维新和日本资本主义上升并迅速走向对外扩张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不只科学方面,在文学、美术、音乐等艺术方面,日本社会都深受欧美影响,文坛也出现了浪漫主义、写实主义、自然主义等文学潮流。夏目漱石本人的文艺理论与创作实践虽然也是以西欧文学思想为指导,但他对日本文明开化进程中的全盘西化现象有着清醒的认识,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无情的批判。
《草枕》是夏目漱石的前期代表作品。当时日本正处于文明开化的鼎盛期,自然主义文学在文坛占据主导地位,它强调文学应该表现自我情感,要如实、大胆描写作家真实的人生及私生活。夏目漱石反对种种行为皆由个人感情而起的人情,主张非人情,即要摆脱人情的束缚,以客观自然的心境面对一切事物。《草枕》就是其非人情主张的经典之作。小说主要讲述画家我为躲避俗世的烦忧,寻求非人情的美,远离闹市,隐居山村,并描述了我在山村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草枕》的语言表述流畅优美,书中大量引用的中国古代诗文与日本俳句使得文字和整部小说富有诗意;情节平淡舒缓,自然风物的描写与充满哲理的评论阐释贯穿其中。整部作品为读者营造了一个脱离现代文明、远离尘世喧嚣的自然世界,反映了夏目漱石独特的美学思想。夏目漱石,本名夏目金之助,是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在日本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
夏目漱石生于1867年,殁于1916年,可以说他完整经历了明治维新和日本资本主义上升并迅速走向对外扩张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不只科学方面,在文学、美术、音乐等艺术方面,日本社会都深受欧美影响,文坛也出现了浪漫主义、写实主义、自然主义等文学潮流。夏目漱石本人的文艺理论与创作实践虽然也是以西欧文学思想为指导,但他对日本文明开化进程中的全盘西化现象有着清醒的认识,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无情的批判。
《草枕》是夏目漱石的前期代表作品。当时日本正处于文明开化的鼎盛期,自然主义文学在文坛占据主导地位,它强调文学应该表现自我情感,要如实、大胆描写作家真实的人生及私生活。夏目漱石反对种种行为皆由个人感情而起的人情,主张非人情,即要摆脱人情的束缚,以客观自然的心境面对一切事物。《草枕》就是其非人情主张的经典之作。小说主要讲述画家我为躲避俗世的烦忧,寻求非人情的美,远离闹市,隐居山村,并描述了我在山村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草枕》的语言表述流畅优美,书中大量引用的中国古代诗文与日本俳句使得文字和整部小说富有诗意;情节平淡舒缓,自然风物的描写与充满哲理的评论阐释贯穿其中。整部作品为读者营造了一个脱离现代文明、远离尘世喧嚣的自然世界,反映了夏目漱石独特的美学思想。
《伦敦塔》是夏目漱石在结束英国留学之旅两年后发表的作品,他将自己拜访伦敦塔的经历以虚构的形式记录下来,巧妙地展现了英国专治王朝的血腥历史。在他的虚构中,现实与幻想交织,无数的人物或实或虚,都带有其特殊的历史意义,并体现出了夏目漱石的文学浪漫色彩。
借此翻译机会,细细品读夏目漱石的这两部小说,重新体味了作家优美的语言表达和独特的叙述方式。原文略作删减,但在翻译时,我期望尽最大可能传递原文的面貌。希望各位读者在阅读时,也能体会作品的精妙之处。因本人水平有限,译文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日本文学翻译界前辈、同仁及诸位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
內容試閱:
|
夏目漱石,本名夏目金之助,是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在日本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
夏目漱石生于1867年,殁于1916年,可以说他完整经历了明治维新和日本资本主义上升并迅速走向对外扩张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不只科学方面,在文学、美术、音乐等艺术方面,日本社会都深受欧美影响,文坛也出现了浪漫主义、写实主义、自然主义等文学潮流。夏目漱石本人的文艺理论与创作实践虽然也是以西欧文学思想为指导,但他对日本文明开化进程中的全盘西化现象有着清醒的认识,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无情的批判。
《草枕》是夏目漱石的前期代表作品。当时日本正处于文明开化的鼎盛期,自然主义文学在文坛占据主导地位,它强调文学应该表现自我情感,要如实、大胆描写作家真实的人生及私生活。夏目漱石反对种种行为皆由个人感情而起的人情,主张非人情,即要摆脱人情的束缚,以客观自然的心境面对一切事物。《草枕》就是其非人情主张的经典之作。小说主要讲述画家我为躲避俗世的烦忧,寻求非人情的美,远离闹市,隐居山村,并描述了我在山村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草枕》的语言表述流畅优美,书中大量引用的中国古代诗文与日本俳句使得文字和整部小说富有诗意;情节平淡舒缓,自然风物的描写与充满哲理的评论阐释贯穿其中。整部作品为读者营造了一个脱离现代文明、远离尘世喧嚣的自然世界,反映了夏目漱石独特的美学思想。
《伦敦塔》是夏目漱石在结束英国留学之旅两年后发表的作品,他将自己拜访伦敦塔的经历以虚构的形式记录下来,巧妙地展现了英国专治王朝的血腥历史。在他的虚构中,现实与幻想交织,无数的人物或实或虚,都带有其特殊的历史意义,并体现出了夏目漱石的文学浪漫色彩。
借此翻译机会,细细品读夏目漱石的这两部小说,重新体味了作家优美的语言表达和独特的叙述方式。原文略作删减,但在翻译时,我期望尽最大可能传递原文的面貌。希望各位读者在阅读时,也能体会作品的精妙之处。因本人水平有限,译文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日本文学翻译界前辈、同仁及诸位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