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中国新时期小说精神论 刘满华著 凤凰出版社

書城自編碼: 355165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古籍古籍整理
作者: 刘满华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50632516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0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藩镇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 藩镇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

售價:NT$ 510.0
电网设备无人机自动机场建设与应用
《 电网设备无人机自动机场建设与应用 》

售價:NT$ 406.0
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通商口岸的开埠:1842-1854.下
《 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通商口岸的开埠:1842-1854.下 》

售價:NT$ 666.0
甲骨文丛书·繁荣与衰退:中国市场经济(1000~1500年)
《 甲骨文丛书·繁荣与衰退:中国市场经济(1000~1500年) 》

售價:NT$ 666.0
越南汉词整理与研究
《 越南汉词整理与研究 》

售價:NT$ 510.0
数学思维1: 逻辑与数(原书第7版)
《 数学思维1: 逻辑与数(原书第7版) 》

售價:NT$ 515.0
创客训练营  Arduino 应用技能实训
《 创客训练营 Arduino 应用技能实训 》

售價:NT$ 307.0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修订译本)
《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修订译本) 》

售價:NT$ 931.0

內容簡介:
本书在作者的博士论文基础上,对新时期小说的历时分析与思想内涵的共时对应论述,采用史与论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20世纪70年代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小说思想内涵作出论证。全书分为六章,探讨中国新时期小说精神与文学性、社会主义精神、英雄主义精神与悲剧情怀以及创新精神等。作者试图论述新时期中国小说创作及其精神内涵。探讨新时期小说的时代背景、艺术创新精神,艺术特征、主题思想、人文关怀,以及文学精神的涵养。
關於作者:
刘满华,男,1964年8月,河南固始人,文学博士,副教授。专著《文学性的追问者》,中文权威核心、核心、人文核心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完成王艮百姓日用即道与消费文化建设研究与里下河文学地域性研究课题两项。
目錄
目录

自序1

第一章小说精神与文学性
第一节中国新时期小说精神
第二节当代文化碎片化、平面化趋势
第三节中国新时期小说创作轨迹
第四节文学的世界性与民族性关系
第五节小说的文学性
第六节文学性与文学终结论
第七节小说的本体论真实与认识论真实
第八节本体论意义的小说创作

第二章新时期小说中的社会主义精神
第一节小说现实主义传统的复归与发展
第二节新时期小说社会主义精神的历史前提和基本内涵
第三节忠于社会主义的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
第四节改革文学的社会主义精神风采

第三章新时期小说中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与反思意识
第一节伤痕文学与反思文学中的批判精神与反思意识
第二节现实的思考与批判:改革小说
第三节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批判:寻根小说
第四节新写实小说的庸常
第五节新现实主义小说精神向度的缺失

第四章新时期小说中的英雄主义精神与悲剧情怀
第一节新时期小说的悲剧精神
第二节新时期小说的英雄主义精神
第三节精英意识与英雄形象的多样性
第四节悲剧意识的觉醒与英雄悲剧的涌现
第五节知青文学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第六节新写实小说的反英雄主题

第五章新时期小说中的人性与人道主义精神
第一节人性与人道主义
第二节人性与文学
第三节新时期人性、人道主义精神的复苏与争论
第四节新时期小说中人性、人道主义精神的启蒙特征
第五节人性、人道主义精神的深化
第六节新时期小说中人性表现形式上存在的误区

第六章新时期小说的艺术创新精神
第一节小说创作走向艺术自觉
第二节新时期小说创作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借鉴
与吸收
第三节复古与继承:新时期通俗小说的复兴
第四节寻根文学革新的策略与美学追求
第五节新时期小说创作探索与革新历程
第六节深度的专制与试验的极限
第七节冲破传统理性的禁锢创造文学杰作

后记

参考文献
前言自序
文艺思想史上对文学精神的著述大都采用历时梳理的方法,本书在对新时期小说的历时分析与思想内涵的共时对应论述的基础上,采用史与论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文革结束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小说思想内涵做出论证。
首章主要论述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以及几组相对独立的概念、范畴。研究方法采用历时阐述与共时论证、史与论相结合的方法;厘定研究对象为中国新时期小说精神,及作为整体的新时期小说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前继后变;本文所述小说精神内涵是指透过作品的内容与艺术形式所体现出来的关于时代、社会人生的精神品格和人文内涵,是历史理性、人文关怀与艺术本体三个向度的辩证统一;在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强调了世界文学是一个历史的、具体的存在过程,文学史中不存在,将来的文学实践也不会有抽象的、孤立的世界文学,一旦世界各民族真正走向融合,民族文学独特性消失了,世界文学的共性也不存在了;在文学性及其与小说的内在联系中,论证了文学性的虚妄性与合理性,以及文学性与文学之间的辩证关系。自序

文艺思想史上对文学精神的著述大都采用历时梳理的方法,本书在对新时期小说的历时分析与思想内涵的共时对应论述的基础上,采用史与论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文革结束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小说思想内涵做出论证。
首章主要论述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以及几组相对独立的概念、范畴。研究方法采用历时阐述与共时论证、史与论相结合的方法;厘定研究对象为中国新时期小说精神,及作为整体的新时期小说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前继后变;本文所述小说精神内涵是指透过作品的内容与艺术形式所体现出来的关于时代、社会人生的精神品格和人文内涵,是历史理性、人文关怀与艺术本体三个向度的辩证统一;在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强调了世界文学是一个历史的、具体的存在过程,文学史中不存在,将来的文学实践也不会有抽象的、孤立的世界文学,一旦世界各民族真正走向融合,民族文学独特性消失了,世界文学的共性也不存在了;在文学性及其与小说的内在联系中,论证了文学性的虚妄性与合理性,以及文学性与文学之间的辩证关系。
主流意识是指与党的方针、政策密切相关的时代精神主潮,是引导社会生活和文化走向的精神风貌,是文学艺术的精神品格的灵魂。任何时代的文学艺术无不受着时代主流意识的统摄,同时也是这种主流意识的或明或暗的反映。在新时期,对文革的拨乱反正,纠正其极左倾向,使社会主义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是伤痕小说、反思小说的诱因与主要表现内容,而改革开放则催生了改革小说,现代化、走向世界的时代意识为寻根小说与先锋小说提供了契机与动力,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中国经济市场化步伐加快,导致小说创作市场化,小说的思想内涵与精神品格滑坡,出现了新写实小说与新现实主义小说的庸常化倾向,导致其批判精神、悲剧意识与审美追求的淡化。新时期的主流意识包括社会主义精神、人道主义精神、社会变革精神、民族传统的继承精神、反思批判意识与悲剧精神。它们主导了新时期的小说创作及其精神内涵。
第二章论述新时期小说中的社会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文学的主导创作方法是传统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特征与社会主义精神的联系既是内在的,又是历史的存在,所以,新时期传统现实主义的恢复与发展是其体现社会主义精神的前提;传统现实主义与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内在联系,是新时期小说社会主义精神的内在依据,因此,文本详细地论述了新时期小说社会主义精神的历史前提和基本内涵,强调了新时期小说的社会主义性质与特征;这些方面充分地体现在右派小说的社会主义情结与改革小说的社会主义时代特征上。右派小说中的伤痕小说与反思小说表现的是新时期小说社会主义精神的历史必然;改革小说则反映社会主义变革的时代要求。
第三章论述新时期小说中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与反思意识。批判与反思是传统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学之所以能够规范社会、引领时代、塑造人类灵魂等基本任务和精神实质所在。对文革及历史的反思与批判,突出体现于伤痕小说与反思小说之中,文本着重论述了批判精神与反思意识在伤痕小说与反思小说中,从内容到形式的承启与流变,阐释了这种反思由近及远、由浅至深的艰难历程,批判了社会历史文化的弊端对人及精神造成的伤害;改革小说主要对当时现实生活展开思考与批判,探求变革社会的障碍与动力,激起人们的变革意识;寻根小说则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批判;文本用了相当的笔墨,分析、批评了新写实小说与新现实主义小说的批判精神与反思意识的弱化与缺失,坠入庸常,使文学丧失了人类灵魂导师的光辉传统和伟大意义。
第四章论述新时期小说的英雄主义精神与悲剧情怀。首先阐释悲剧精神和中国人对悲剧的理解与认同,分析了造成悲剧的成因,对新时期小说中的英雄主义精神与悲剧意识做整体的、详细的描述,接着分析新时期小说中英雄主义形象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探讨英雄悲剧出现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剖析了知青文学的英雄主义精神内涵与时代特征,最后,批评了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反英雄主义倾向。
第二章至第四章论述的是小说思想内涵中的历史理性向度,第五章论述的是小说中的人文关怀向度,即中国新时期小说中的人性、人道主义精神。内容包括:对人性、人道主义基本内涵的阐释;人性与文学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具体历史,论述了新时期小说创作中人性、人道主义精神从复苏、争论到深化的艰难历程;详细剖析了新时期小说中人性、人道主义精神的启蒙特征,包括性的复苏与启蒙的原动力、情理的激荡与人性的提升、重构自我与启蒙人格三个部分;最后指出了新时期小说在人性、人道主义表现中存在不足与误区。
最后一章论述的是小说的艺术本体向度,即新时期小说的艺术创新精神。首先分析了新时期之初小说的时代背景与特征及主体意识的觉醒,从而导致纯文学观的产生;接着分析了新时期小说艺术创新的内因、外因及过程,它包括纯文学观念对文学现实的不满与抗拒,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借鉴与吸收,对传统的复古与继承,特别指出了当时对西方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借鉴与吸收不加辨别的特征;然后从整体上结合文学创作的实际对新时期小说的艺术探索与革新作历时性剖析;最后,以先锋文学的艺术创新为例,论述了艺术形式的革新与艺术内容之间的唇齿关系,指出艺术形式的追求与变革要与艺术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不能孤立地、极端地追求艺术革新。
讨论新时期小说精神,并不意味着对那一时期的文学精神的无上推崇,而是唤回我们的记忆,引为镜鉴,为当下小说招魂。招魂的途径与选择汲取的资源可以是五四以来的各个时段的文学,为何要从新时期入手,集中探讨自文革结束至新现实主义小说的精神内涵?就当代小说的历史演变来看,对1949年以前的小说中的精神内蕴进行重估,不及对新时期的小说精神的整体把握有更直接的意义。更因为论述对象中国新时期小说与当下文学的连续性。90年代中期以后的小说在精神层面上有断魂之忧,还魂的努力工作更具有价值,而本书力图赓续的文学精神更是一个未曾得到充分显示的对象。学界对此的论述,又往往以当代文学研究的论述为主,有的侧重社会学角度,有的侧重文艺运动、文艺思潮角度,有的侧重艺术审美角度,也有侧重文体形式。本书对各种既有的论述的不知足,规定与提醒了我要采用新的路径完成这个工作。这就需要在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中建立一个中间地带,以理论为归趋,穿越近二十年的中国新时期当代小说的思潮与创作,完成文学精神的探询与构建,其中对创作的关注则集中于小说。这个对象与论述途径有学科界限不明的风险,但是在纯粹理论的研究领域没有发现个人的原创基点,却又执迷于理论对文学实践的介入,所以甘冒风险去从事这个课题的研究。此外,本书的招魂工作仅仅是立此存照,暂时停留在新时期小说上,还没有进入与当下小说的具体层面的对话。将来还有开拓继续的空间。招魂只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在下面的整体性论述中,则是面对这个中国新时期小说之魂的各个具体层面进行论述。
本书以史与论相结合的方式,对新时期小说理论、实践及所体现的时代精神进行整体性论证与探讨。因为,小说精神内在地蕴涵着一种新的文学史观念。首先,它表明新时期小说是一个整体性存在;其次,它侧重的是在这一整体性存在中所体现的精神的流变历程。反映这一整体历史阶段精神特征的中国新时期小说,具有与社会生活实践同步探索的性质。论述过程将紧扣整体性和流变性特征,围绕中国新时期小说精神与自身变革精神,并注重这种主流意识与小说创作实践的有机统一,史论结合,既共时性地概括了中国新时期小说的整体形态,又历时地梳理了中国新时期小说思想内涵的流变轨迹;既总结了中国新时期小说的巨大成就,又注意到其间的波折和不确定因素,指出了经验教训,融入了批判与反思内涵。从文革结束到90年代初,是中国文学,尤其是小说与那一时代的主流意识密切契合的时期。文学所蕴含的精神内容,尤其是小说,在与社会生活的互动过程中,曾经放射过特别的光彩。
內容試閱
自序

文艺思想史上对文学精神的著述大都采用历时梳理的方法,本书在对新时期小说的历时分析与思想内涵的共时对应论述的基础上,采用史与论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文革结束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小说思想内涵做出论证。
首章主要论述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以及几组相对独立的概念、范畴。研究方法采用历时阐述与共时论证、史与论相结合的方法;厘定研究对象为中国新时期小说精神,及作为整体的新时期小说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前继后变;本文所述小说精神内涵是指透过作品的内容与艺术形式所体现出来的关于时代、社会人生的精神品格和人文内涵,是历史理性、人文关怀与艺术本体三个向度的辩证统一;在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强调了世界文学是一个历史的、具体的存在过程,文学史中不存在,将来的文学实践也不会有抽象的、孤立的世界文学,一旦世界各民族真正走向融合,民族文学独特性消失了,世界文学的共性也不存在了;在文学性及其与小说的内在联系中,论证了文学性的虚妄性与合理性,以及文学性与文学之间的辩证关系。
主流意识是指与党的方针、政策密切相关的时代精神主潮,是引导社会生活和文化走向的精神风貌,是文学艺术的精神品格的灵魂。任何时代的文学艺术无不受着时代主流意识的统摄,同时也是这种主流意识的或明或暗的反映。在新时期,对文革的拨乱反正,纠正其极左倾向,使社会主义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是伤痕小说、反思小说的诱因与主要表现内容,而改革开放则催生了改革小说,现代化、走向世界的时代意识为寻根小说与先锋小说提供了契机与动力,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中国经济市场化步伐加快,导致小说创作市场化,小说的思想内涵与精神品格滑坡,出现了新写实小说与新现实主义小说的庸常化倾向,导致其批判精神、悲剧意识与审美追求的淡化。新时期的主流意识包括社会主义精神、人道主义精神、社会变革精神、民族传统的继承精神、反思批判意识与悲剧精神。它们主导了新时期的小说创作及其精神内涵。
第二章论述新时期小说中的社会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文学的主导创作方法是传统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与特征与社会主义精神的联系既是内在的,又是历史的存在,所以,新时期传统现实主义的恢复与发展是其体现社会主义精神的前提;传统现实主义与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内在联系,是新时期小说社会主义精神的内在依据,因此,文本详细地论述了新时期小说社会主义精神的历史前提和基本内涵,强调了新时期小说的社会主义性质与特征;这些方面充分地体现在右派小说的社会主义情结与改革小说的社会主义时代特征上。右派小说中的伤痕小说与反思小说表现的是新时期小说社会主义精神的历史必然;改革小说则反映社会主义变革的时代要求。
第三章论述新时期小说中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与反思意识。批判与反思是传统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学之所以能够规范社会、引领时代、塑造人类灵魂等基本任务和精神实质所在。对文革及历史的反思与批判,突出体现于伤痕小说与反思小说之中,文本着重论述了批判精神与反思意识在伤痕小说与反思小说中,从内容到形式的承启与流变,阐释了这种反思由近及远、由浅至深的艰难历程,批判了社会历史文化的弊端对人及精神造成的伤害;改革小说主要对当时现实生活展开思考与批判,探求变革社会的障碍与动力,激起人们的变革意识;寻根小说则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批判;文本用了相当的笔墨,分析、批评了新写实小说与新现实主义小说的批判精神与反思意识的弱化与缺失,坠入庸常,使文学丧失了人类灵魂导师的光辉传统和伟大意义。
第四章论述新时期小说的英雄主义精神与悲剧情怀。首先阐释悲剧精神和中国人对悲剧的理解与认同,分析了造成悲剧的成因,对新时期小说中的英雄主义精神与悲剧意识做整体的、详细的描述,接着分析新时期小说中英雄主义形象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探讨英雄悲剧出现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剖析了知青文学的英雄主义精神内涵与时代特征,最后,批评了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反英雄主义倾向。
第二章至第四章论述的是小说思想内涵中的历史理性向度,第五章论述的是小说中的人文关怀向度,即中国新时期小说中的人性、人道主义精神。内容包括:对人性、人道主义基本内涵的阐释;人性与文学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具体历史,论述了新时期小说创作中人性、人道主义精神从复苏、争论到深化的艰难历程;详细剖析了新时期小说中人性、人道主义精神的启蒙特征,包括性的复苏与启蒙的原动力、情理的激荡与人性的提升、重构自我与启蒙人格三个部分;最后指出了新时期小说在人性、人道主义表现中存在不足与误区。
最后一章论述的是小说的艺术本体向度,即新时期小说的艺术创新精神。首先分析了新时期之初小说的时代背景与特征及主体意识的觉醒,从而导致纯文学观的产生;接着分析了新时期小说艺术创新的内因、外因及过程,它包括纯文学观念对文学现实的不满与抗拒,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借鉴与吸收,对传统的复古与继承,特别指出了当时对西方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借鉴与吸收不加辨别的特征;然后从整体上结合文学创作的实际对新时期小说的艺术探索与革新作历时性剖析;最后,以先锋文学的艺术创新为例,论述了艺术形式的革新与艺术内容之间的唇齿关系,指出艺术形式的追求与变革要与艺术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不能孤立地、极端地追求艺术革新。
讨论新时期小说精神,并不意味着对那一时期的文学精神的无上推崇,而是唤回我们的记忆,引为镜鉴,为当下小说招魂。招魂的途径与选择汲取的资源可以是五四以来的各个时段的文学,为何要从新时期入手,集中探讨自文革结束至新现实主义小说的精神内涵?就当代小说的历史演变来看,对1949年以前的小说中的精神内蕴进行重估,不及对新时期的小说精神的整体把握有更直接的意义。更因为论述对象中国新时期小说与当下文学的连续性。90年代中期以后的小说在精神层面上有断魂之忧,还魂的努力工作更具有价值,而本书力图赓续的文学精神更是一个未曾得到充分显示的对象。学界对此的论述,又往往以当代文学研究的论述为主,有的侧重社会学角度,有的侧重文艺运动、文艺思潮角度,有的侧重艺术审美角度,也有侧重文体形式。本书对各种既有的论述的不知足,规定与提醒了我要采用新的路径完成这个工作。这就需要在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中建立一个中间地带,以理论为归趋,穿越近二十年的中国新时期当代小说的思潮与创作,完成文学精神的探询与构建,其中对创作的关注则集中于小说。这个对象与论述途径有学科界限不明的风险,但是在纯粹理论的研究领域没有发现个人的原创基点,却又执迷于理论对文学实践的介入,所以甘冒风险去从事这个课题的研究。此外,本书的招魂工作仅仅是立此存照,暂时停留在新时期小说上,还没有进入与当下小说的具体层面的对话。将来还有开拓继续的空间。招魂只是一个比喻性的说法,在下面的整体性论述中,则是面对这个中国新时期小说之魂的各个具体层面进行论述。
本书以史与论相结合的方式,对新时期小说理论、实践及所体现的时代精神进行整体性论证与探讨。因为,小说精神内在地蕴涵着一种新的文学史观念。首先,它表明新时期小说是一个整体性存在;其次,它侧重的是在这一整体性存在中所体现的精神的流变历程。反映这一整体历史阶段精神特征的中国新时期小说,具有与社会生活实践同步探索的性质。论述过程将紧扣整体性和流变性特征,围绕中国新时期小说精神与自身变革精神,并注重这种主流意识与小说创作实践的有机统一,史论结合,既共时性地概括了中国新时期小说的整体形态,又历时地梳理了中国新时期小说思想内涵的流变轨迹;既总结了中国新时期小说的巨大成就,又注意到其间的波折和不确定因素,指出了经验教训,融入了批判与反思内涵。从文革结束到90年代初,是中国文学,尤其是小说与那一时代的主流意识密切契合的时期。文学所蕴含的精神内容,尤其是小说,在与社会生活的互动过程中,曾经放射过特别的光彩。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