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詹姆斯·伍德系列: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美国图书评论奖”入围作品 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对“文学中的笑与喜剧”的精湛研究)
》
售價:NT$
398.0
《
武当内家散手
》
售價:NT$
230.0
《
诛吕:“诸吕之乱”的真相与吕太后时期的权力结构
》
售價:NT$
454.0
《
炙野(全2册)
》
售價:NT$
356.0
《
女人的胜利
》
售價:NT$
254.0
《
数据有道:数据分析+图论与网络+微课+Python编程(鸢尾花数学大系:从加减乘除到机器学习)
》
售價:NT$
1214.0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NT$
245.0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NT$
367.0
|
內容簡介: |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金融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与此同时,金融体系复杂程度和脆弱性明显上升,金融风险在一些领域的集聚引起了中央高度重视,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把金融安全提到了国家安全的高度。
在此背景下,中国建设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洪章先生组织专门团队针对中国金融安全与风险进行专题研究,撰写了《中国金融安全与风险通论》。全书分为九章,运用时间和空间两个坐标,对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金融风险管理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和分析,既有历史的纵深感,又有国际性的广角度,使各章节既独立成篇,又相互呼应、浑然一体。
参加专题撰写的作者都是目前监管机构和银行业的资深专家,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本书内容丰富,可读性强,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是一本难得的风险管理教程,既可以作为金融理论研究工作者的教科书,又可以作为金融一线从业人员的参考书。
|
關於作者: |
王洪章,东北财经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注册会计师。长期从事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工作,在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工作33年。曾任中国建设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先后编撰《现代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等书籍多部,发表有关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风险、金融监管等文章数十篇。对商业银行有丰富的经营和管理经验,对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有深入的研究,对金融监管的理念和实践有深刻的感悟。在建设银行任职期间,致力于把建设银行打造成*具价值创造力的现代商业银行,推动风险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和实践综合性、多功能、集约化、智慧型和创新型现代商业银行转型发展战略,其转型经验被哈佛商学院列入全球商业精英经典教学案例,为全球大型商业银行转型发展贡献了智慧。
|
目錄:
|
第一章 中国金融风险管理演进
一、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风险的统一监管(19782002年) 2
(一)改革大一统银行体系(19781982年) 2
(二)二元银行体系的初步建立(19831993年) 3
(三)中国人民银行监管体系的初步形成 4
(四)市场化监管与金融风险管理体系的初步形成(19931997年) 6
(五)金融监管改革和金融风险管理进一步完善(19972002年) 11
二、对金融风险的分业监管(20032016年) 14
(一)一行三会分业监管体系形成 14
(二)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16
(三)现代企业制度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 18
(四)全面金融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与深化(20092016年) 19
三、建立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机构分工协作的审慎监管体制(2017年至今) 24
(一)客观评价分业监管的利弊 24
(二)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和新型金融监管框架 25
(三)新的一委一行两会监管框架提升了金融监管全覆盖 水平 26
第二章 国家金融安全观的形成和发展
一、金融风险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30
(一)金融安全与国家安全 30
(二)金融风险与金融安全 34
二、国家金融安全观的内涵 38
(一)金融安全理论 38
(二)国家金融安全观的时代内涵 41
三、国家金融安全观的落地框架 46
(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46
(二)金融应在走出去中加强安全建设 47
(三)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50
(四)高效率的金融系统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基础 51
(五)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金融保障 54
第三章 信用风险防控机制
一、信用风险及其表现形式 60
(一)信用风险的界定 60
(二)信用风险的种类 61
(三)信用风险的特征 62
(四)信用风险表现新形式 63
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65
(一)信用风险管理架构 65
(二)信用风险管理方法 66
(三)信用风险管理路径 71
(四)信用风险管理工具 74
(五)信用风险管理流程 76
(六)信用风险管理进展 78
三、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80
(一)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 80
(二)适应监管新规问题 82
(三)违背信贷规律问题 83
(四)稳定资产质量问题 84
(五)优化信贷结构问题 85
(六)落实信贷责任问题 86
(七)强化信贷基础问题 87
(八)改善考核机制问题 88
四、信用风险管理新举措 88
(一)坚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实现银企双赢 89
(二)聚焦资产质量,巩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成果 90
(三)适应产业转型新趋势,主动调整信贷结构 91
(四)完善四项机制,实现信贷运行协同高效 92
(五)加快工具建设,强化信用风险前瞻性防控 93
(六)完善信贷责任体系,提高政策执行力 94
(七)培育健康信贷文化建设,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 94
(八)创新信贷经营管理考核机制 95
第四章 合规风险防控机制
一、合规风险的界定 98
(一)合规起源与定义 98
(二)合规风险后果 101
(三)合规风险管理与其他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的关系 104
二、合规风险管理现状 106
(一)监管趋势、原则与要求 106
(二)合规风险管理的主要步骤 109
三、合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14
(一)对合规缺乏统一、到位的认识 114
(二)合规职责边界不够清晰 115
(三)制度体系建设不完善 115
(四)合规管理未能全面融入业务流程 116
(五)合规管理手段单一、工具匮乏 117
(六)反洗钱管理存在短板 117
四、合规风险防控的改进 119
(一)倡导和营造良好的企业合规文化 119
(二)界定和推动履行合规管理职责 121
(三)建立和完善合规制度体系 122
(四)不断优化和积极嵌入经营管理流程 124
(五)充分运用和深度挖掘合规系统工具 125
(六)强化反洗钱管理工作 127
第五章 市场风险防控机制
一、市场风险及其影响 131
(一)市场风险的概念 131
(二)市场风险的监管资本 131
(三)市场风险的表现形式与影响 132
(四)市场风险与交易性业务的管理 134
二、市场风险管理现状 135
(一)监管机构对市场风险管理的要求 135
(二)市场风险的管理实践 138
三、市场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环节 148
(一)风险层面的问题与薄弱环节 148
(二)交易层面的问题与薄弱环节 152
四、市场风险的改进措施 155
(一)完善集团市场风险管理的政策制度 155
(二)夯实市场风险的系统管理 155
(三)细化市场风险的资本管理 157
(四)加强交易业务的全流程管控 158
(五)强化交易员的交易行为管理 158
(六)防范市场风险的交叉传染 159
第六章 流动性风险防控机制
一、流动性风险的界定 161
(一)流动性与流动性风险的定义 161
(二)流动性管理的边界 162
(三)流动性的层次 163
(四)流动性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危害 164
二、流动性风险的监管要求与管理实践 165
(一)监管要求 165
(二)业界管理经验 166
三、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 173
(一)定义和目的 173
(二)压力测试种类 174
(三)压力测试职责 175
(四)压力测试流程 175
四、突发事件和流动性危机的应急处理 182
(一)突发事件与流动性危机 183
(二)挤兑 184
(三)应急处置措施 185
五、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93
(一)银行层面 193
(二)市场层面 195
六、流动性管理的改进 199
(一)银行层面 199
(二)监管层面 200
第七章 证券、保险、外汇市场风险表现与防范
一、证券市场风险的表现与防范 206
(一)证券市场 206
(二)证券市场风险的类型 207
(三)证券市场风险产生的原因 209
(四)防范证券市场风险的举措 211
二、保险市场风险的表现与防范 212
(一)保险市场 212
(二)我国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 213
(三)保险市场问题产生的原因 215
(四)保险市场风险防范举措 216
三、资本项目开放的风险与防范 218
(一)资本项目开放的定义 218
(二)我国资本项目开放的必要性 219
(三)资本项目开放的风险 220
(四)防范资本项目开放风险的举措 221
四、汇率的风险与防范 223
(一)我国汇率制度的变迁 223
(二)汇率风险及其成因 225
(三)汇率风险的分类 226
(四)防范汇率风险的举措 228
五、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与防范 229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 229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风险 230
(三)防范人民币国际化风险的举措 232
第八章 新金融风险的表现与防范治理
一、新金融形成的背景与特征 236
(一)新金融形成的背景条件 236
(二)新金融的特征 238
二、网络金融风险的形成机理与表现形式 241
(一)金融科技并未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信用风险更具隐 蔽性 241
(二)网络金融更具虚拟性、传染性和羊群效应,流动性 风险更具爆发性 242
(三)网络金融极度渗透,系统性风险更加广泛 243
(四)金融科技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须关注信息科技风险和数据安全风险 243
三、影子银行体系风险形成机理与表现形式 245
(一)监管套利在政策边际变化下容易产生流动性风险 246
(二)交叉金融创新产生风险外溢效应易引致交叉传染风险 248
(三)影子银行、房地产和地方债务三大风险交织易形成新的系统性风险 251
(四)统计制度缺乏面向影子银行的制度安排,影响货币政策目标和监管调控目标的实现 252
四、新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治理 253
(一)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金融发展观指导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53
(二)将金融与科技进行结合,发展监管科技(RegTech) 254
(三)提倡制度先行,加强金融法律法规建设 256
(四)在一行两会模式下,完善监管体系,促进协同监管 259
(五)对交叉金融创新实施穿透式监管的路径及建议 260
第九章 宏观杠杆、金融监管、金融风险管理发展趋势与防范
一、中国杠杆率现状及其风险防范 263
(一)中国宏观杠杆率现状及其主要风险 263
(二)中国高杠杆风险的实体经济根源 267
(三)中国高杠杆风险的金融层面原因 269
(四)标本兼治,有效化解高杠杆和金融风险 270
二、金融监管的新动向 272
(一)美国在宏观审慎监管方面的新进展 274
(二)欧盟在宏观审慎监管方面的新进展 275
(三)英国在宏观审慎监管方面的新进展 277
(四)日本在宏观审慎监管方面的新进展 278
(五)中国在宏观审慎监管方面的新进展 279
三、全面风险管理历程及发展趋势 281
(一)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模式的确立 281
(二)我国金融业要建立全面主动风险管理模式 285
(三)全面风险管理中的大数据运用 289
附录1 数字货币风险管理 299
附录2 2020年美国股市熔断和经济衰退 3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