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你的认知正在阻碍你
》
售價:NT$
296.0
《
我们身边的小鸟朋友:手绘观鸟笔记
》
售價:NT$
356.0
《
拯救免疫失衡
》
售價:NT$
254.0
《
收尸人
》
售價:NT$
332.0
《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售價:NT$
407.0
《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售價:NT$
305.0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NT$
504.0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NT$
602.0
|
編輯推薦: |
《初中化学分化点的教学研究》一书植根于初中化学教学实践,既有理论指导,在研究方法上又有独到之处,对探索初中化学学习的规律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为解决初中化学教学的难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
內容簡介: |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古今中外教育学者和一线教师的价值追求。2019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正式发布,让全体教师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对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目标导向。影响和制约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如何探寻和破解这些影响因素,是大家一直被困扰并试图突破的难题,化学学习分化点就是其中的一个。
本书立足于一线中学化学教师长期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学习与实践,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表达方式,帮助教师更深刻理解化学课程与教学的知识,清晰认识探寻和破解化学分化点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与价值;通过从教材内容、教师的教及学生的学等角度分析、研究初中化学分化点产生的原因,探索分化点的破解策略和方法,促进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
關於作者: |
陈德红,上海市中学化学特级教师,上海市文来中学教师,上海市园丁奖、上海市金爱心教师、上海市优秀教育科研员获得者,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闵行区初中化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曾获上海市中青年化学优质课评选一等奖,多次获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优课评选部级、市级优课。长期致力于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研究,参与国家级、市级课题研究十多项,独立承担区级课题研究近十项,均获一、二等奖,四十余篇科研论文发表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及市级刊物或获奖,始终坚守课堂教学一线,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形成了生动与严谨相随,兴趣与能力并存的教学特色。
|
目錄:
|
认识篇
第一章 导论
一、 化学分化点,困扰一线教师的教学难题
二、 化学分化点教学,需要化学教师潜心研习
三、 化学分化点教学,需要教师立足于教学实践研究
第二章 关于化学课程与教学
第一节 化学课程内容及特点
一、 关于课程及化学课程
二、 化学课程的基本性质与基本理念
三、 核心素养视域下化学课程的特点
四、 化学分化点教学,需教师深刻领悟课程价值,践行课程理念
第二节 关于教学
一、 关于教学的概念及本质
二、 化学教学
三、 化学分化点的教学,需教师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
第三节 化学教学中的教师知识
一、 化学教学中教师的学科知识
二、 化学教学中的教师教学知识
三、 化学分化点教学,需教师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
第四节 化学教学中的学生发展
一、 化学课堂中的师生关系
二、 化学教学中的学生学习
三、 化学分化点教学,需优化教学氛围,生成良好学习状况
实践篇
第三章 化学用语学习的相关分化点
第一节 有关化学式学习的分化点
一、 化学式的地位与作用
二、 化学式学习分化点扫描
三、 化学式学习分化点的成因分析
四、 化学式学习分化点的破解策略
第二节 有关化学方程式学习的分化点
一、 化学方程式的地位与作用
二、 化学方程式学习分化点扫描
三、 化学方程式学习分化点的成因分析
四、 化学方程式学习分化点的破解策略
第四章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学习的相关分化点
第一节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学习的分化点
一、 质量守恒定律的地位与作用
二、 质量守恒定律学习分化点扫描
三、 质量守恒定律学习分化点的成因分析
四、 质量守恒定律学习分化点的破解策略
第二节 有关物质的量学习的分化点
一、 物质的量的地位与作用
二、 物质的量学习分化点扫描
三、 物质的量学习分化点的成因分析
四、 物质的量学习分化点的破解策略
第五章 常见物质学习的相关分化点
第一节 有关单质和化合物学习的分化点
一、 单质和化合物的地位与作用
二、 单质和化合物学习分化点扫描
三、 单质和化合物学习分化点的成因分析
四、 单质和化合物学习分化点的破解策略
第二节 有关溶液知识学习的分化点
一、 溶液知识的地位与作用
二、 溶液知识学习分化点扫描
三、 溶液知识学习分化点的成因分析
四、 溶液知识学习分化点的破解策略
第六章 化学实验学习的相关分化点
第一节 气体制取知识学习的分化点
一、 气体制取知识的地位与作用
二、 气体制取知识学习分化点扫描
三、 气体制取知识学习分化点的成因分析
四、 气体制取知识学习分化点的破解策略
第二节 还原氧化铜知识学习的分化点
一、 还原氧化铜知识的地位与作用
二、 还原氧化铜知识学习分化点扫描
三、 还原氧化铜知识学习分化点的成因分析
四、 还原氧化铜知识学习分化点的破解策略
第七章 知识综合应用学习的相关分化点
第一节 化学知识点间综合应用学习的分化点
一、 化学知识点间综合应用的地位与作用
二、 化学知识点间综合应用学习分化点扫描
三、 化学知识点间综合应用学习分化点的成因分析
四、 化学知识点间综合应用学习分化点的破解策略
第二节 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综合应用学习的分化点
一、 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综合应用的地位与作用
二、 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综合应用学习分化点扫描
三、 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综合应用学习分化点的成因分析
四、 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综合应用学习分化点的破解策略
附录一: 初中生化学学习困难点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二: 初中生化学学习困难点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三: 教师问卷中教师补充的分化点问题
|
內容試閱:
|
章 导论
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义务教育的强音和主旋律。在有限时间内科学地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毕业班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益,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不仅需要化学教师具备较高的学科及教师专业素养,更需要化学教师具备一双发现问题的慧眼,具备较强的反思研究意识,具备脚踏实地地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态度和能力。
一、 化学“分化点”,困扰一线教师的教学难题
初中化学,是初三年级才开设的起始学科,更是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在一年的时间内,初中化学教师既要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进入化学王国的学习,习得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尽可能以优异的成绩和状态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这对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教学中,常常困扰初中化学教师的、也是普遍的一件事便是: 出于好奇心的驱使,再加上化学实验的生动有趣,初三学生在初学化学时,都充满了信心,大家都感觉能把化学学好。但是,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增多,知识难度的不断加大,一批能保持良好的兴趣、习得了良好学习方法的学生,会让自己的化学学习越学越活,成绩越来越好;而另一批学生则因多种因素的影响,从有兴趣,变成无兴趣,成绩越来越差,以致丧失了学习化学的信心,班级化学学习兴趣和成绩很快出现了“分化”现象。我们将能造成初中生的学习和认知困难,化学成绩滑坡,并影响后续化学学习效果的知识点称之为初中化学“分化点”。这些导致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分化”的化学“分化点”的出现,是困扰一线初中化学教师的一大难题,更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重大障碍。
化学“分化点”的产生,是因为初中毕业班的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知识本身的学习难度大或学生自身的学习、认知能力与课标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一方面,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进行的是一种“颈部以上的学习”,大家提高学生化学学习成绩的手段,是采用以记忆为主的机械训练,也就是题海战术。无疑,这种笨拙低级的、劳命伤财的操作方式长期以往的运作,将学生当做容器和工具,不仅无益于“中学生的主动发展”,更是让教师变成一个机械的解题技能操作手,出现“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的现象。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对学生认知水平了解不够等因素,会对学生化学学习的知识掌握、智能发展及心理发展产生关键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因素,也会使他们化学学习出现困难。探寻和破解初中化学“分化点”,是解决教师教学困惑的关键,值得初中化学教师努力攻克。
作为义务教育的初中化学教师,应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坚持把课堂教学作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主要环节”的战略决策,在先进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基于《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立足于课堂一线的教学实际,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梳理出初中化学“分化点”,全面分析“分化点”产生的原因,提出破解“分化点”的策略,从而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同时,化学“分化点”的研究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着力强化教师基础作用”的一条重要路径,对初中化学的“教”与“学”以及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 化学“分化点”教学,需要化学教师潜心研习
如前所述,随着化学课程内容的不断增加,难度不断加大,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一批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逐渐出现下降,使得学生化学学习成绩出现显著差异,如此,化学学习的“分化”现象逐渐显现。尽管一些教师对学生的“分化”现象有察觉甚至感到焦虑,但在被学生学习状况困扰时,对“分化”现象总感束手无策。大家试图提高“学困生”化学学习成绩的路径,除了一味地对学生责怪和批评外,常用的方法仍是使用题海战术或死记硬背的、机械式的操作方法。由于这种训练模式的科学性欠缺,针对性不强,也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而,引导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师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科研意识和反思能力,十分迫切而重要,正如瑞吉欧教师角色理念中阐述的“教师是研究者和学习者,教师要不断研究,包括研究幼儿、研究教学过程的变化等,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从而不断地改进教学”。
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必须不断吸收新鲜的学科专业知识,也如宋朝著名的理学家、诗人朱熹的诗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充满活力,持续进步;教师还需脚踏实地地开展化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通过化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反思,潜心研究,科学准确地找出学生化学学习的“分化”点,从而不断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让自己的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正确掌握化学学科的学习方法,正确理解学科知识的内容,有效避免化学学习“分化”现象的发生,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提升化学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化学“分化点”的教学,需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基础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019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正式发布,该文件提出了系列主要举措,其中指出:“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着力解决课堂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坚持把课堂教学作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主要环节;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着力强化教师基础作用。坚持把教师队伍作为办好教育的资源”,“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教育终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教师把“适合学生的教学”由理念变为现实(刘庆昌语)。“适合学生的教学”,需要注重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教师将核心素养落实到每个学科教学实处,更需要教师将对学生的了解作为教学前提,从初中化学学习“分化点”的探寻到破解策略展开研究,探索破解初中化学学习“分化点”的基本路径,提出避免化学学习“分化点”出现的方略,这些都需要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作保障。
◆(二) 化学“分化点”的教学,需要教师对现实中的化学教学问题进行理性反思
化学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高质量的化学课堂一直是中学化学教师的终极追求,也是我国化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提升化学教学质量,需化学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改革。而化学教学改革不是发生在校长身上,也不是发生在其他学科教师身上,而是真真实实地发生在化学教师和学生之中,落实在化学课堂的教学实际行动之中。因而,聚焦课堂,发现并解决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仍是当前化学教育界关注的焦点,这需要教师对化学教学进行更加理性的思考,尤其要展开深刻的课堂教学反思与重建,反思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产生“分化”的原因,并针对产生“分化”的原因,探寻有效破解“分化点”的策略,重建化学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尽可能地减少“分化”现象的产生。
反思性教学研究已被众多专家及一线教师关注,并开展了系列研究,能帮助教师减少化学“分化”现象产生。既1983年,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首次提出“反思”的概念后,舍恩(Donald Schon)等一批学者从反思性实践及反思性教学进行了系列研究。从专家们的系列研究中可以看出,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批判反思行为,它既对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果进行反思,也对与课堂教学相关的社会道德伦理和社会规范进行反思
胡玲.国外反思性教学研究综述[J].新课程研究,2015(05): 15.
。反思教学的终目的是提高课堂活动的质量,对提高义务教育课堂教学质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反思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产生“分化”的原因,并针对产生“分化”的原因,探寻有效破解“分化点”的策略,正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
教师反思是为了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为教学对象提供更优质的课堂活动。从化学课堂教学的反思研究现状来看,当下的化学课堂教学反思与重建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对化学课堂教学的反思多,重建少;关注课堂中教的问题多,关注课堂中学生学的问题少;教师对自身教学的反思关注多,对学生学习的反思关注少。由于教学是双向行为,教师的反思究竟有没有改善教学效果,还需要听取学生的意见及反馈。鉴于以上所述的化学教学研究现状,我们不难知道,进行化学课堂教学反思与重建的研究需基础教育一线化学教师从以下的方向努力: 加强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在关注教师教的同时,也注重从学生学的视角观察和反思,注重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规律、特点和学习及思维的差异性反思,注重学生化学学习的心理机制的反思等等。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反思性教学研究还需关注和加强的问题是教育对象对教师反思的反馈,从学生的视角去考虑反思性教学的研究目前还没有。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研究、探讨教师反思和教学对象之间的联系
胡玲.国外反思性教学研究综述[J].新课程研究,2015(05): 17.
。通过多种途径调查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分化点”,不仅要从教师教的视角分析“分化”产生的原因,更应从学生学的视角分析“分化”产生的原因,限度地增强研究的实效性,增强化学教学的适切性和科学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