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砖石之道:建筑改变人类生活

書城自編碼: 355020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绘画
作者: [英]汤姆?,威尔金森,吴明[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807683292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 2020-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32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科学的奇幻之旅
《 科学的奇幻之旅 》

售價:NT$ 352.0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画艺循谱:晚明的画谱与消闲 》

售價:NT$ 653.0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新民说·现实政治史:从马基雅维利到基辛格 》

售價:NT$ 454.0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宽容是件奢侈品(人生360度·一分钟经典故事) 》

售價:NT$ 203.0
甲骨拼合六集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NT$ 1520.0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NT$ 602.0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NT$ 454.0
DK月季玫瑰百科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NT$ 959.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79
《 水彩绘:暖系淡彩入门课 》
+

NT$ 278
《 波斯艺术 》
+

NT$ 425
《 艺术家笔下的猫——综合材料应用 》
+

NT$ 252
《 蒙娜丽莎传奇:新发现破解终极谜团 》
+

NT$ 504
《 潘多拉的影 》
+

NT$ 1361
《 浮世绘三杰:喜多川歌磨、葛饰北斋、歌川广重 》
編輯推薦:
1. 本书引进自曾出版《哈利波特》原著的英国布鲁姆斯伯里(Bloomsbury)出版社,是一部令人脑洞大开的建筑故事集:颠覆单向讲述人类如何创造建筑的惯常思路,通过10座建筑的10个故事,讲述建筑与人类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建筑对人性与人类社会的塑造(影响)。从权力、道德,到商业、性爱10个贴近生活、看似与建筑毫不相干的关键词,避开了高冷的建筑专业术语,带出一部包罗万象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不同背景的读者皆能从故事之趣中,领悟建筑的奥义,获得生活的灵感。
2. 书中呈现了一场文化批评与建筑史的跨界对话,开启一场人类文明进程之旅: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几千年的建筑史无非是帝王将相宫殿庙宇的历史,绕不开错综复杂的年代和历史事件。而活跃在本书10座建筑(10个故事)之间的,却不乏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电影、小说、音乐、电玩、戏剧,以及一桩桩鲜为人知却荡气回肠的名人逸事,他们是君主、建筑师、哲学家、医生、作曲家、政客、考古学家、社会工作者种种元素、各类文本、不同时空交错互文,以一种别开生面的方式谈论建筑,又超越建筑,引出波澜壮阔的文化事件、社会思潮,触及人类文明全貌,观照我们每天生活的周遭世界,观照遥远的过
內容簡介:
谈论建筑史,往往绕不开遥远的年代、晦涩的术语、错综的事件,让人产生距离感。本书却一反常态,以日常生活中的10个关键词为脉络,用10座建筑穿针引线,从多个维度带出现代生活中的种种可能性。
权力、道德、记忆、商业、娱乐、工作、性爱建筑与生活,存在着超乎想象的密切关系。建筑以其独特身份,参与人类文明的构建。在本书中,建筑不再是容器机器或摆设。无论是历史迷雾中的巴别塔、金宫、津加里贝尔清真寺,还是乔瓦尼的鲁切拉府邸、瓦格纳的节日剧院、福特的汽车工厂,抑或令柯布西耶终生无法释怀的E.1027别墅它们既是建筑,又是人性的载体,更是透视镜,从中可以窥见人类珍贵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迂回前行的文明进程,进而引出一项重要思考:建筑能否让生活变得更好?
活跃在本书10个故事中的,不乏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电影、小说、音乐、电玩、戏剧,以及一桩桩鲜为人知却荡气回肠的名人逸事。作者引入文化批评视角,将建筑故事与各类文本、文化事件、社会思潮相连,带出伟大的人性,和思想的光辉。
關於作者:
汤姆威尔金森(Tom Wilkinson),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建筑史博士,伦敦大学沃尔伯格研究所(The Warburg Institute)成员,《建筑评论》(Architectural Review)杂志历史编辑。
目錄
引言 最早的小屋:
建筑与起源/ 1
第一章 巴别塔,巴比伦:
建筑与权力/ 21
第二章 金宫,罗马:
建筑与道德/ 51
第三章 津加里贝尔清真寺,廷巴克图:
建筑与记忆/ 97
第四章 鲁切拉府邸,佛罗伦萨:
建筑与商业/ 127
第五章 圆明园,北京:
建筑与皇权/ 163
第六章 节日剧院,德国拜罗伊特:
建筑与娱乐/ 189
第七章 高地公园汽车工厂,底特律:
建筑与工作/ 227
第八章 E.1027,法国马丁岬:
建筑与性/ 269
第九章 芬斯伯里医疗中心,伦敦:
建筑与健康/ 305
第十章 人行桥,里约热内卢:
建筑与未来/ 335
注释/ 351
参考文献/ 361
致谢/ 365
前言引言 最早的小屋:建筑与起源(节选,注释从略)
在遍地鲜花的阿尔卑斯山谷,一个尖顶小木屋伫立在山坡上(建筑的起源是否正是这样:荒野中的一个简易小木屋?)。木屋很小,并没有别致的破旧感,也不过分奢华,四周围着松木篱笆,篱笆上缠绕着带刺的铁丝网。篱笆后面,茂盛的树木探出头来,像刺客一样。树叶沙沙作响,农民的孩子吵吵闹闹当时是1909年,农民尚未从这一带消失。小屋里传来钢琴声,音符试探着从琴键间迈出步子,时而跌跌撞撞,时而步履如风,在寂静的山间清晰可辨。突然,一个长着深色羽毛的东西从窗子冲入小屋,窗户的玻璃瞬间破碎,发出击打铙钹般的刺耳响声,琴声戛然而止,小屋主人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惊叫一声,发现来者是一只寒鸦,它在被鹰追赶,鹰和鸦在他的头顶上打斗起来。引言 最早的小屋:建筑与起源(节选,注释从略)
在遍地鲜花的阿尔卑斯山谷,一个尖顶小木屋伫立在山坡上(建筑的起源是否正是这样:荒野中的一个简易小木屋?)。木屋很小,并没有别致的破旧感,也不过分奢华,四周围着松木篱笆,篱笆上缠绕着带刺的铁丝网。篱笆后面,茂盛的树木探出头来,像刺客一样。树叶沙沙作响,农民的孩子吵吵闹闹当时是1909年,农民尚未从这一带消失。小屋里传来钢琴声,音符试探着从琴键间迈出步子,时而跌跌撞撞,时而步履如风,在寂静的山间清晰可辨。突然,一个长着深色羽毛的东西从窗子冲入小屋,窗户的玻璃瞬间破碎,发出击打铙钹般的刺耳响声,琴声戛然而止,小屋主人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惊叫一声,发现来者是一只寒鸦,它在被鹰追赶,鹰和鸦在他的头顶上打斗起来。
数千年来,人们一直这样想象建筑的起源:森林里,有人灵机一动,盖了一个小木屋,开启了建筑的历史(我承认,寒鸦和作曲家并非故事里的常客)。回溯建筑的起源并不仅仅是历史学家的嗜好:许多艺术家和马勒一样,也在原始小屋中工作过,而沙滩小屋、树屋、花园小舍的广受欢迎,则意味着类似的做法颇具吸引力。艺术家、度假者、史学家有一个共识,即起源所带有的纯粹特质乃是一种慰藉,回归起点的意义不言而喻。探讨事物的源头能够解答很多问题,但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多问题。首先,我们可能会问,建筑的源头只有一个还是存在多个?那些含混不清的线索,我们是否就不再细究,而只相信胜利者编写的历史?怎样了解史前建筑?简易的早期建筑物与所谓建筑学意义上的建筑物之间,该怎样划分界限?
恐怕最后这个问题有点离题了,我不打算解答它。建筑史学家尼古拉斯佩夫斯纳(Nikolaus Pevsner)在他的著作《欧洲建筑纲要》(An Outline of European Architecture)的开篇傲慢地称,一个自行车棚不够资格成为他的研究对象,因为那根本不算建筑。但我还是要花时间对自行车棚背后的故事做一番探讨。至于建筑起源的问题,我作弊了:我并没有在最开始时开始(毕竟马勒不是穴居人);我选择了一个点(可以是某个人住进原始小屋的任意一刻),这个点能引人回想事物的起源。在本书的行文中,我有意地让时间曲里拐弯地或跳跃地流动,有如蛇梯棋的行进,虽然这样或许不够简单明了,但更便于为这个错综复杂的主题理出头绪。本书的十章以建筑物出现的时间顺序(由早到晚)排列,同时也穿梭于时空,结合不同主题,如权力、道德、性等,探讨建筑带来的多元可能性。那么,就让我们沿着马勒的线索,进入荒凉的原始之地:他简陋的工作场所表现出他对返璞归真的渴望。他的渴望,正是我要谈论的主题建筑的起源。
为远离都市喧嚣,马勒住进了阿尔卑斯山,前后住过三间小屋(Huschen),除了在维也纳和纽约指挥交响乐团,他都住在这里,这期间他完成了他的主要作品。前文描述过的木屋是马勒住的最后一个小屋。小屋坐落在意大利提洛尔(Tyrol)地区多比亚科(Toblach)的一处庄园里,他生命中的最后三个夏天便是在这里度过的。多比亚科远离维也纳的喧嚣和暑热,20世纪初仍是一派工业革命前的乡村景象。然而,乡村生活把马勒逼疯了。在给妻子写的信里,他抱怨居民太吵,字里行间满是怒气:如果农民天生都是聋哑人,那么住在乡下该是件多美的事啊!又一封写道:如果一个人能有几亩地,然后用篱笆围上,独自住在里面,那这个世界就太美好了。[3]但他的小屋并没能让他与世隔绝,避开令他生厌的居民。农民会扒着五尺高的篱笆要钱,于是他在篱笆上缠上了带刺的铁丝网。就算这样,一些无形的东西还是干扰了他,比如农场的各种噪音。他曾问房东:怎么才能让公鸡不打鸣?简单。房东说,拧了它的脖子。
除了乡村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烦扰外,一些其他因素亦让马勒无缘田园牧歌般的日子:1907年在阿尔卑斯山度假期间,马勒的幼女死于肺炎;1910年在多比亚科期间,马勒发现妻子与建筑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有婚外情,精神一度崩溃。格罗皮乌斯是包豪斯学校(Staatliches Bauhaus)的创始人,曾设计建造位于柏林郊外的原始木屋夏之屋(Sommerfeld Haus)。心碎的马勒当时还患有心脏病,次年春天便离开了人世。这样看来,就算钻进小屋、躲进围栏,似乎仍然难逃与尘世的干系。
像马勒这样找一个简易小屋工作的艺术家、作家不在少数。有些人的创作灵感似乎就来源于独处,来源于最原始的建筑,就像在创作新画作前要把画板擦干净一样。马克吐温(Mark Twain)、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迪兰托马斯(Dylan Thomas)、罗尔德达尔(Roald Dahl)和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都在小屋里搞过创作,萧伯纳的小屋甚至建在旋转装置上,可以随着阳光的移动而转动。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曾在陋舍里思考哲学;高更(Paul Gauguin)则逝世于南太平洋一带的一个木屋,身边围着未成年岛民他称这间小屋为欢愉之屋(maison du jouir)。高更曾在法国政府的资助下前往波利尼西亚,政府寄希望于高更考察并描绘当地的风土人情,进而以之作为主旋律广告,激励其他殖民地居民;然而,来到波利尼西亚的高更却无心观照资产阶级对家庭生活的热爱,只顾着描绘想象中的原始文化,同时又用梅毒玷污了它。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是小屋艺术家的鼻祖。1845年,他在朋友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的庄园里盖了一间小屋,既能亲近自然,又无须承受地处偏僻之苦。正如梭罗在《瓦尔登湖》(Walden)一书中所述,他回归原始并非抵抗现代。其中一章,梭罗描写了他在小屋里听到的各种声音,这些声音,也正是田园生活的要素:啾唧鸟鸣、远处传来的教堂钟声、一头奶牛忧郁的叫声等等。同时,他也描写了过路火车的声音:火车的汽笛声钻进了我在林间的夏与冬,那声音就像鹰的嘶鸣。与马勒不同的是,梭罗并没有被这些或人为或自然的声响搅得心神不宁,反而欣然接受它们,并把它们当作外界同自己的交流。在梭罗看来,人类和机器是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而非侵入大自然的异物。他会沿着铁路走到最近的村庄,并说自己是通过这条铁路而与社会相连的。
德国黑森林的托特瑙贝格(Todtnauberg)有一间没通水电的小木屋,一位作家曾隐居于此。他的返璞归真却有些令人担忧他就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这间小屋里,他完成了多部作品。1933 年,时任弗莱堡大学(Freiburg University)校长的海德格尔曾在这里为师生们举行篝火晚会。会上,他们讨论了德国大学的纳粹化,因为海德格尔早已宣布自己将归顺当时的新政权。他们四周是阴暗的森林,跳动的火苗照亮了他们热切的脸庞。倒不是说住小屋的人都是坏人。海德格尔虽然在政治观念方面问题重重,但他有关建筑的一些理念还是可圈可点的。他认为,居住行为对建筑物产生的影响,和建造者一样深远;而他对风土建筑的强调,则是对忽略经验与非专业人士的建筑观的一种矫正。但是,回溯建筑起源时,他的观点还有待商榷。在海德格尔的哲学理论体系中,建筑的复杂性被简化为居所这个概念,与梭罗的观点大相径庭。为了本真地栖居(dwell authentically),海德格尔主张摒弃各种科技,因为科技切断了人们与事物、与环境之间形而上的联系。当时,梭罗俨然已属于一个逝去的世界了。在《瓦尔登湖》出版一个世纪后,德国人对科技进步的看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那些右派分子[海德格尔深信不疑的根源性(rootedness)与纳粹血与土的理论有相似性。尽管血统与土地间的联系实则是站不住脚的,它却成为人们兴建雅利安民间风格小屋的灵感来源,也成为种族灭绝的灵感来源]。带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居所这个概念意在矫正过于理性化的建筑观点,它本身却走向了极端的抽象。同样地,海德格尔将历史视为历史性(historicity),即一种抽象的存在,而非一系列接连发生的历史事件。这种经验形而上学切断了因果间的联系,也脱离了伦理道德的约束;海德格尔从未真正地就支持纳粹道过歉。他的小屋与社会、与现代性相隔绝,而在回归建筑起源的过程中,又与历史隔绝开来。就这样,小屋成了他放松身心、抛却责任的理想之所。
在本书中,我将穿越古今、横跨东西,探讨十座建筑:从古巴比伦、近代北京,到当代里约热内卢。此间,我无意于以某条线索串联起这些建筑,而是会关注差异,即时空的特殊性。虽然每章各有主题,比如本章谈的是起源,后续章节将谈论性、工作等等,但我不会像森佩尔或海德格尔那样把历史排除在外,只讲抽象的建筑概念,比如体量、住居或其他建筑评论家偏爱的术语。希望读者借由本章关于起源的讨论,一窥本书丰富善变的旋律:这些主题不断变换着面相,以不被人看穿其中的秘密。其间,它们就如同建筑物本身,会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因为人们会赋予建筑新的含义,并对它们进行利用、颠覆、扩张或摧毁。在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的诗歌《猎蛇鲨记》(The Hunting of the Snark)中,史纳克(Snark)必须动用铁路股票、叉子与希望来捕猎;在本书中,我亦将使用不一样的处理手法,其共同目的是探索建筑与人类生活之间的互动(建筑形塑人类生活,反之亦然)。建筑是人类最绕不开的艺术形式:你可以不赏画、不听室内音乐,必要的话,也可以不看电影,不拍照片,但即便是在沙漠旷野中过着游牧生活的人,也要住在帐篷里。无论如何,人都活在建筑之中,相应地,建筑也存在于芸芸众生之间,继而构成人类社会、生活、思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內容試閱
引言 最早的小屋:建筑与起源(节选,注释从略)
在遍地鲜花的阿尔卑斯山谷,一个尖顶小木屋伫立在山坡上(建筑的起源是否正是这样:荒野中的一个简易小木屋?)。木屋很小,并没有别致的破旧感,也不过分奢华,四周围着松木篱笆,篱笆上缠绕着带刺的铁丝网。篱笆后面,茂盛的树木探出头来,像刺客一样。树叶沙沙作响,农民的孩子吵吵闹闹当时是1909年,农民尚未从这一带消失。小屋里传来钢琴声,音符试探着从琴键间迈出步子,时而跌跌撞撞,时而步履如风,在寂静的山间清晰可辨。突然,一个长着深色羽毛的东西从窗子冲入小屋,窗户的玻璃瞬间破碎,发出击打铙钹般的刺耳响声,琴声戛然而止,小屋主人古斯塔夫马勒(Gustav Mahler)惊叫一声,发现来者是一只寒鸦,它在被鹰追赶,鹰和鸦在他的头顶上打斗起来。
数千年来,人们一直这样想象建筑的起源:森林里,有人灵机一动,盖了一个小木屋,开启了建筑的历史(我承认,寒鸦和作曲家并非故事里的常客)。回溯建筑的起源并不仅仅是历史学家的嗜好:许多艺术家和马勒一样,也在原始小屋中工作过,而沙滩小屋、树屋、花园小舍的广受欢迎,则意味着类似的做法颇具吸引力。艺术家、度假者、史学家有一个共识,即起源所带有的纯粹特质乃是一种慰藉,回归起点的意义不言而喻。探讨事物的源头能够解答很多问题,但在这个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多问题。首先,我们可能会问,建筑的源头只有一个还是存在多个?那些含混不清的线索,我们是否就不再细究,而只相信胜利者编写的历史?怎样了解史前建筑?简易的早期建筑物与所谓建筑学意义上的建筑物之间,该怎样划分界限?
恐怕最后这个问题有点离题了,我不打算解答它。建筑史学家尼古拉斯佩夫斯纳(Nikolaus Pevsner)在他的著作《欧洲建筑纲要》(An Outline of European Architecture)的开篇傲慢地称,一个自行车棚不够资格成为他的研究对象,因为那根本不算建筑。但我还是要花时间对自行车棚背后的故事做一番探讨。至于建筑起源的问题,我作弊了:我并没有在最开始时开始(毕竟马勒不是穴居人);我选择了一个点(可以是某个人住进原始小屋的任意一刻),这个点能引人回想事物的起源。在本书的行文中,我有意地让时间曲里拐弯地或跳跃地流动,有如蛇梯棋的行进,虽然这样或许不够简单明了,但更便于为这个错综复杂的主题理出头绪。本书的十章以建筑物出现的时间顺序(由早到晚)排列,同时也穿梭于时空,结合不同主题,如权力、道德、性等,探讨建筑带来的多元可能性。那么,就让我们沿着马勒的线索,进入荒凉的原始之地:他简陋的工作场所表现出他对返璞归真的渴望。他的渴望,正是我要谈论的主题建筑的起源。
为远离都市喧嚣,马勒住进了阿尔卑斯山,前后住过三间小屋(Huschen),除了在维也纳和纽约指挥交响乐团,他都住在这里,这期间他完成了他的主要作品。前文描述过的木屋是马勒住的最后一个小屋。小屋坐落在意大利提洛尔(Tyrol)地区多比亚科(Toblach)的一处庄园里,他生命中的最后三个夏天便是在这里度过的。多比亚科远离维也纳的喧嚣和暑热,20世纪初仍是一派工业革命前的乡村景象。然而,乡村生活把马勒逼疯了。在给妻子写的信里,他抱怨居民太吵,字里行间满是怒气:如果农民天生都是聋哑人,那么住在乡下该是件多美的事啊!又一封写道:如果一个人能有几亩地,然后用篱笆围上,独自住在里面,那这个世界就太美好了。[3]但他的小屋并没能让他与世隔绝,避开令他生厌的居民。农民会扒着五尺高的篱笆要钱,于是他在篱笆上缠上了带刺的铁丝网。就算这样,一些无形的东西还是干扰了他,比如农场的各种噪音。他曾问房东:怎么才能让公鸡不打鸣?简单。房东说,拧了它的脖子。
除了乡村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烦扰外,一些其他因素亦让马勒无缘田园牧歌般的日子:1907年在阿尔卑斯山度假期间,马勒的幼女死于肺炎;1910年在多比亚科期间,马勒发现妻子与建筑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有婚外情,精神一度崩溃。格罗皮乌斯是包豪斯学校(Staatliches Bauhaus)的创始人,曾设计建造位于柏林郊外的原始木屋夏之屋(Sommerfeld Haus)。心碎的马勒当时还患有心脏病,次年春天便离开了人世。这样看来,就算钻进小屋、躲进围栏,似乎仍然难逃与尘世的干系。
像马勒这样找一个简易小屋工作的艺术家、作家不在少数。有些人的创作灵感似乎就来源于独处,来源于最原始的建筑,就像在创作新画作前要把画板擦干净一样。马克吐温(Mark Twain)、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迪兰托马斯(Dylan Thomas)、罗尔德达尔(Roald Dahl)和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都在小屋里搞过创作,萧伯纳的小屋甚至建在旋转装置上,可以随着阳光的移动而转动。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曾在陋舍里思考哲学;高更(Paul Gauguin)则逝世于南太平洋一带的一个木屋,身边围着未成年岛民他称这间小屋为欢愉之屋(maison du jouir)。高更曾在法国政府的资助下前往波利尼西亚,政府寄希望于高更考察并描绘当地的风土人情,进而以之作为主旋律广告,激励其他殖民地居民;然而,来到波利尼西亚的高更却无心观照资产阶级对家庭生活的热爱,只顾着描绘想象中的原始文化,同时又用梅毒玷污了它。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是小屋艺术家的鼻祖。1845年,他在朋友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的庄园里盖了一间小屋,既能亲近自然,又无须承受地处偏僻之苦。正如梭罗在《瓦尔登湖》(Walden)一书中所述,他回归原始并非抵抗现代。其中一章,梭罗描写了他在小屋里听到的各种声音,这些声音,也正是田园生活的要素:啾唧鸟鸣、远处传来的教堂钟声、一头奶牛忧郁的叫声等等。同时,他也描写了过路火车的声音:火车的汽笛声钻进了我在林间的夏与冬,那声音就像鹰的嘶鸣。与马勒不同的是,梭罗并没有被这些或人为或自然的声响搅得心神不宁,反而欣然接受它们,并把它们当作外界同自己的交流。在梭罗看来,人类和机器是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而非侵入大自然的异物。他会沿着铁路走到最近的村庄,并说自己是通过这条铁路而与社会相连的。
德国黑森林的托特瑙贝格(Todtnauberg)有一间没通水电的小木屋,一位作家曾隐居于此。他的返璞归真却有些令人担忧他就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在这间小屋里,他完成了多部作品。1933 年,时任弗莱堡大学(Freiburg University)校长的海德格尔曾在这里为师生们举行篝火晚会。会上,他们讨论了德国大学的纳粹化,因为海德格尔早已宣布自己将归顺当时的新政权。他们四周是阴暗的森林,跳动的火苗照亮了他们热切的脸庞。倒不是说住小屋的人都是坏人。海德格尔虽然在政治观念方面问题重重,但他有关建筑的一些理念还是可圈可点的。他认为,居住行为对建筑物产生的影响,和建造者一样深远;而他对风土建筑的强调,则是对忽略经验与非专业人士的建筑观的一种矫正。但是,回溯建筑起源时,他的观点还有待商榷。在海德格尔的哲学理论体系中,建筑的复杂性被简化为居所这个概念,与梭罗的观点大相径庭。为了本真地栖居(dwell authentically),海德格尔主张摒弃各种科技,因为科技切断了人们与事物、与环境之间形而上的联系。当时,梭罗俨然已属于一个逝去的世界了。在《瓦尔登湖》出版一个世纪后,德国人对科技进步的看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那些右派分子[海德格尔深信不疑的根源性(rootedness)与纳粹血与土的理论有相似性。尽管血统与土地间的联系实则是站不住脚的,它却成为人们兴建雅利安民间风格小屋的灵感来源,也成为种族灭绝的灵感来源]。带有讽刺意味的是,虽然居所这个概念意在矫正过于理性化的建筑观点,它本身却走向了极端的抽象。同样地,海德格尔将历史视为历史性(historicity),即一种抽象的存在,而非一系列接连发生的历史事件。这种经验形而上学切断了因果间的联系,也脱离了伦理道德的约束;海德格尔从未真正地就支持纳粹道过歉。他的小屋与社会、与现代性相隔绝,而在回归建筑起源的过程中,又与历史隔绝开来。就这样,小屋成了他放松身心、抛却责任的理想之所。
在本书中,我将穿越古今、横跨东西,探讨十座建筑:从古巴比伦、近代北京,到当代里约热内卢。此间,我无意于以某条线索串联起这些建筑,而是会关注差异,即时空的特殊性。虽然每章各有主题,比如本章谈的是起源,后续章节将谈论性、工作等等,但我不会像森佩尔或海德格尔那样把历史排除在外,只讲抽象的建筑概念,比如体量、住居或其他建筑评论家偏爱的术语。希望读者借由本章关于起源的讨论,一窥本书丰富善变的旋律:这些主题不断变换着面相,以不被人看穿其中的秘密。其间,它们就如同建筑物本身,会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因为人们会赋予建筑新的含义,并对它们进行利用、颠覆、扩张或摧毁。在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的诗歌《猎蛇鲨记》(The Hunting of the Snark)中,史纳克(Snark)必须动用铁路股票、叉子与希望来捕猎;在本书中,我亦将使用不一样的处理手法,其共同目的是探索建筑与人类生活之间的互动(建筑形塑人类生活,反之亦然)。建筑是人类最绕不开的艺术形式:你可以不赏画、不听室内音乐,必要的话,也可以不看电影,不拍照片,但即便是在沙漠旷野中过着游牧生活的人,也要住在帐篷里。无论如何,人都活在建筑之中,相应地,建筑也存在于芸芸众生之间,继而构成人类社会、生活、思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