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父母的关键认知
》
售價:NT$
225.0
《
第三帝国:一部新的历史(纳粹主义具有何种魔力?纳粹运动会卷土重来吗?一部全面揭示希特勒及其罪恶帝国黑暗的历史)
》
售價:NT$
490.0
《
强迫症的历史:德国人的犹太恐惧症与大屠杀(德国历史上的反犹文化源自哪里?如何演化为战争对犹太人灭绝性的种族杀戮?德国历史研究专家克劳斯·费舍尔叙述德国反犹史及其极端形态的典范之作)
》
售價:NT$
440.0
《
粤港澳大湾区舆论引导与舆情应对精品案例:基于媒介化治理的思考
》
售價:NT$
445.0
《
大地的勇士
》
售價:NT$
340.0
《
中华老学·第十一辑
》
售價:NT$
380.0
《
债务之网:瑞士民商法的发展历史(1800-1900)
》
售價:NT$
345.0
《
ARM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详解(第3版)
》
售價:NT$
595.0
|
內容簡介: |
本书阐述了中俄黄土磁学特征及环境信息,重点研究了自MIS5以来中俄环境磁学各项指标的磁学性质,结合色度、粒度、碳酸盐、总有机碳及X射线衍射等手段探讨了中俄黄土沉积物环境磁学的应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了自MIS5以来古气候的变化过程,可为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提供参考。同时,与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典型黄土剖面的气候代用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其空间差异性,将这两个地区自MIS5以来的气候变化与其他地质记录及区域进行了对比分析,尝试采用磁学参数重建了俄罗斯亚速海地区自MIS5以来的古降水量。通过对比研究不同地区黄土剖面的磁学性质和各种磁学参数曲线反映的沉积物中磁性矿物成分、含量和粒度的变化,可为正确认识沉积物物源、特殊事件等环境变化信息提供理论支撑,进而为今后开展黄土环境磁学研究积累基础资料,为物源判别提供新思路和新手段,为共同应对全球环境变化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
關於作者: |
何毅,兰州交通大学副教授,长期从事遥感与测绘科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发现论文多篇,现为兰州交通大学测绘系副主任副教授。
|
目錄:
|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2 自MIS5以来的研究进展 4
1.3 环境磁学发展和原理及其在黄土研究中的应用 6
1.3.1 环境磁学的发展历程 6
1.3.2 环境磁学的基本原理 7
1.3.3 主要磁学参数及环境磁学的意义 9
1.3.4 环境磁学在黄土研究中的应用 11
1.4 中国帕米尔地区与俄罗斯亚速海地区黄土研究进展 13
1.4.1 中国帕米尔地区黄土的研究进展 13
1.4.2 俄罗斯亚速海地区黄土的研究进展 13
1.5 本书的内容 15
1.6 本书的创新点 16
第2章 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17
2.1 区域概况 17
2.1.1 中国帕米尔地区概况 17
2.1.2 俄罗斯亚速海地区概况 17
2.2 剖面描述 18
2.2.1 AYTK剖面 18
2.2.2 Beglitsa剖面 19
2.3 样品采集 21
2.4 样品处理与测试方法 22
2.4.1 磁学参数测试 22
2.4.2 粒度测试 23
2.4.3 色度(a*,b*,L*)测试 24
2.4.4 碳酸盐(CaCO3)测试 24
2.4.5 总有机碳(TOC)测试 25
2.4.6 X射线衍射(XRD)测试 26
第3章 中国帕米尔地区与俄罗斯亚速海地区黄土磁性特征 27
3.1 本书使用的磁学参数解释 27
3.2 中国帕米尔地区AYTK剖面的磁性特征 29
3.2.1 磁化率变化特征 29
3.2.2 磁性矿物含量与类型的特征分析 29
3.2.3 磁性矿物磁畴特征分析 34
3.2.4 磁性垂向的变化特征 38
3.3 俄罗斯亚速海地区Beglitsa剖面的磁性特征 39
3.3.1 磁化率变化特征 39
3.3.2 磁性矿物类型与含量的特征分析 40
3.3.3 磁性矿物磁畴特征分析 46
3.3.4 磁性垂向的变化特征 50
3.4 与黄土高原地区靖远和洛川剖面的磁性特征对比 52
3.5 小结 54
第4章 中国帕米尔地区与俄罗斯亚速海地区黄土的色度特征 56
4.1 中国帕米尔地区AYTK剖面的色度特征 57
4.1.1 AYTK剖面的色度变化特征 57
4.1.2 AYTK剖面黄土色度与磁学参数的相关关系 58
4.2 俄罗斯亚速海地区Beglitsa剖面的色度特征 59
4.2.1 Beglitsa剖面的色度变化特征 59
4.2.2 Beglitsa剖面黄土色度与磁学参数的相关关系 61
4.3 与靖远黄土剖面色度特征的对比 63
4.4 小结 64
第5章 中国帕米尔地区与俄罗斯亚速海地区的黄土粒度特征 65
5.1 中国帕米尔地区AYTK剖面的粒度组成特征 66
5.1.1 相对含量分布特征 66
5.1.2 粒度频率分布特征 66
5.1.3 粒度垂向分布特征 67
5.2 俄罗斯亚速海地区Beglitsa剖面的粒度组成特征 69
5.2.1 相对含量分布特征 69
5.2.2 粒度频率分布特征 69
5.2.3 粒度垂向分布特征 70
5.3 与靖远和洛川黄土剖面粒度特征的对比 72
5.4 小结 74
第6章 中国帕米尔地区与俄罗斯亚速海地区黄土物质成分分析 75
6.1 黄土的碳酸盐含量特征 75
6.1.1 中国帕米尔地区AYTK剖面碳酸盐含量变化特征 76
6.1.2 俄罗斯亚速海地区Beglitsa剖面碳酸盐含量变化特征 77
6.2 黄土的有机质变化特征 80
6.2.1 中国帕米尔地区AYTK剖面有机质含量变化特征 80
6.2.2 俄罗斯亚速海地区Beglitsa剖面有机质含量变化特征 81
6.3 黄土矿物组成特征 82
6.3.1 中国帕米尔地区AYTK剖面黄土矿物组成特征 83
6.3.2 俄罗斯亚速海地区Beglitsa剖面黄土矿物组成特征 84
6.4 中国帕米尔地区与俄罗斯亚速海地区黄土矿物的风化意义 85
6.5 小结 86
第7章 中国帕米尔地区与俄罗斯亚速海地区磁性特征影响因素 88
7.1 粒度对黄土沉积物磁性特征的影响 88
7.1.1 中国帕米尔地区AYTK剖面 88
7.1.2 俄罗斯亚速海地区Beglitsa剖面 90
7.2 碳酸盐对黄土沉积物磁性特征的影响 92
7.2.1 俄罗斯亚速海地区Beglitsa剖面 92
7.2.2 中国帕米尔地区AYTK剖面 94
7.3 有机质对黄土沉积物磁性特征的影响 94
7.3.1 俄罗斯亚速海地区Beglitsa剖面 95
7.3.2 中国帕米尔地区AYTK剖面 96
7.4 小结 96
第8章 中国帕米尔地区与俄罗斯亚速海地区黄土记录的古环境信息 98
8.1 黄土沉积物磁学变化机制及环境意义 98
8.1.1 中国帕米尔地区AYTK剖面 98
8.1.2 俄罗斯亚速海地区Beglitsa剖面 102
8.2 磁化率与地层的对比 107
8.3 自MIS5以来两个地区黄土记录的气候变化 108
8.3.1 自MIS5以来AYTK剖面黄土记录的气候变化 108
8.3.2 自MIS5以来Beglitsa剖面黄土记录的气候变化 110
8.3.3 区域气候对比 111
8.4 俄罗斯亚速海地区古降水量重建尝试 115
8.5 小结 116
第9章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118
9.1 主要结论 118
9.2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120
参数符号及其含义 121
参考文献 122
|
內容試閱:
|
前言
欧亚大陆的黄土分布范围广、厚度大,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演变信息。中国帕米尔地区与俄罗斯亚速海地区的黄土是中国与欧洲黄土沉积的过渡带,有其独特的区域环境特征,对其黄土记录的古环境变化信息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不同气候系统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近几十年来,黄土磁学作为环境变化的指示指标被人们广泛应用,但目前磁学指标与气候变化的应对模式存在差异,需要进行更大范围的对比研究,以便为不同地区沉积物物源和第四纪环境的正确解读提供理论支撑。
首先,选取被中纬度西风带控制的中国帕米尔地区奥依塔克(AYTK)剖面与俄罗斯亚速海地区Beglitsa剖面,对采集的所有样品进行了系统的高低频磁化率(hf、lf)测试,并且选取典型样品进行了等温剩磁、饱和等温剩磁、退磁等测试,计算了磁学参数,系统地分析了磁学性质,探讨了中国帕米尔地区与俄罗斯亚速海地区黄土沉积物的磁性矿物种类、含量、颗粒大小及黄土剖面磁性的垂向特征,为研究西风带控制的环境信息提供了基础依据。同时,也与黄土高原地区的靖远和洛川黄土剖面的磁性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磁性特征的区域差异性。
其次,研究了中国帕米尔地区AYTK剖面和俄罗斯亚速海地区Beglitsa剖面黄土沉积物的色度、粒度、碳酸盐及有机质的变化特征,探讨了色度参数与磁学参数的相关关系,提出了描述该区域环境变化的代用指标。同时,研究了该区域黄土矿物的组成特征,反映了黄土矿物的风化特性,进而揭示了环境的演变过程。此外,还研究了黄土粒度、碳酸盐及总有机碳对其磁性特征的影响。
最后,基于上述研究分析了中俄黄土沉积物的磁学变化机制及环境意义、磁学指标与地层之间的关系,综合所有指标揭示了中俄自MIS5以来黄土记录的气候变化过程,同时与氧同位素曲线、欧洲其他地区的磁性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利用磁学指标重建了古降水量,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和理论支撑。
书中的部分磁学参数未进行测试,因此缺乏详细反映沉积环境演变过程的证据。研究粒度对黄土沉积物磁性特征的影响时,未进行分粒级测试,仅使用了全样品的磁性测量,因此无法排除粒度对磁性特征的干扰。两个地区的物源问题较为复杂,需要进一步对物源进行分析,进而探讨物源及次生作用对黄土沉积物的磁性特征的影响。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兰州大学杨太保教授、兰州交通大学闫浩文教授、兰州交通大学杨树文教授、兰州交通大学张志华教授、兰州交通大学张立峰副教授、兰州大学曾彪副教授给予了悉心的指导和帮助,陕西师范大学石培宏老师给予了实验指导和帮助,重庆师范大学冀琴博士和华南师范大学陈杰博士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本书的完成还得到了诸多同事和学生的大力支持,他们是韩惠、李雪梅、段焕娥、李小军、禄小敏、庞国锦、申秀梅、李轶鲲、邱丽莎、王文辉、陈有东、唐源蔚、陈毅、陈宝山、蒲虹宇、杨旺、张亚丽,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由于学识和眼界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何 毅
2020年7月于兰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