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NT$
3560.0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NT$
602.0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NT$
367.0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NT$
55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NT$
275.0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NT$
352.0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1010.0
《
失衡与重塑——百年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经济
》
售價:NT$
602.0
|
編輯推薦: |
本书的创新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提出了传统医学学科动态及其比较研究的方法,并将此类方法一以贯之体现在本书的立意和内容之中,并与笔者团队之前提出的大中医三分法五要素两个层面三个融合等理念与方法一脉相承、合为一体。 二是对传统医学学科进行了学科内外的宏观、动态审视,有助于引导人们科学认识传统医学学科及实践。 三是本书的体例和叙述方式,和《中国传统医学比较研究》一书文医结合的风格类同,有别于关于一般的医学史研究、医学文化类研究、医学比较类研究等惯用的研究体例和叙述方式,诸如编年体、断代史、纪传体等体例,以及按朝代、人物、疾病等传统的叙述方式,此亦是本书的创新之处。
|
內容簡介: |
本书内容主要分成三个部分: *部分是基于大视角、大环境、大学科,动态地审视医学学科,主要探讨了医学文明与人类文明的关系;中西传统医学交流与古代丝绸之路的关联;学科的概念、医学学科的概念、传统医学学科的特点及其研究的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结构性与关联性、相似性与差异性、中西传统医学对称性、地上史料与地下实物一致性、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相结合、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相结合等研究方法;传统医学与历史、哲学、宗教等学科的相关性研究;古代简帛医书中体现的中医学动态版图,中西传统医学学科的历时性梳理及共时性比较等。第二部分聚焦传统医学中相关分支学科的概念及其内涵,以及有关重要问题的比较研究。 主要有:中医中药西医等作为学科概念的发展变迁及内涵实质的动态变化,对大中医、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归中、中药的现代化、西医概念的重塑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聚焦新疆罗布泊麻黄遗存,分析还原了古人对药物的认知模式和使用特点;从金鸡纳到氯喹、从青蒿到青蒿素、从洋地黄到地高辛、从山羊豆到二甲双胍、从狗爪豆到左旋多巴、从古柯叶到普鲁卡因、从洋金花到抗胆碱能药物、从八角茴香到奥司他韦、从黄连到小檗碱,研究药物从传统向现代的演进方式和过程,以及现代从传统汲取用药和开发药物的智慧,进行针对性的科学挖掘等问题;从《黄帝内经》和《希波克拉底文集》的对比研究中探讨中西传统医学学科发展模式和道路的异同;从科学、技术、文化的综合维度探讨传统医学学科两个层面(技术层面与文化层面)以及传统医学学科未来发展走向。第三部分主要是结合时代发展与科技进步,根据笔者团队所开展的与传统医学相关的工作,为传统医学学科如何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融入现代社会、现代医学的洪流并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一些思考。 主要有: 基于笔者团队(国家中西医结合双一流建设学科、上海市高峰学科)开展中西医结合的创新性实践,谈对改革创新我国中西医结合教育的问题;基于笔者团队开展的中西医结合肺部疾病的相关研究工作,谈中医学科与人工智能的对接问题;基于笔者团队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中医老年病)项目的承担单位,谈中西医结合学科与新时代医老养老工程衔接和作用发挥的问题;基于笔者团队慢病相对时空公益性医疗项目多年的实践及成效,谈新时代医学人文的探索与实践等问题。本书内容主要分成三个部分: *部分是基于大视角、大环境、大学科,动态地审视医学学科,主要探讨了医学文明与人类文明的关系;中西传统医学交流与古代丝绸之路的关联;学科的概念、医学学科的概念、传统医学学科的特点及其研究的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结构性与关联性、相似性与差异性、中西传统医学对称性、地上史料与地下实物一致性、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相结合、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相结合等研究方法;传统医学与历史、哲学、宗教等学科的相关性研究;古代简帛医书中体现的中医学动态版图,中西传统医学学科的历时性梳理及共时性比较等。第二部分聚焦传统医学中相关分支学科的概念及其内涵,以及有关重要问题的比较研究。 主要有:中医中药西医等作为学科概念的发展变迁及内涵实质的动态变化,对大中医、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归中、中药的现代化、西医概念的重塑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聚焦新疆罗布泊麻黄遗存,分析还原了古人对药物的认知模式和使用特点;从金鸡纳到氯喹、从青蒿到青蒿素、从洋地黄到地高辛、从山羊豆到二甲双胍、从狗爪豆到左旋多巴、从古柯叶到普鲁卡因、从洋金花到抗胆碱能药物、从八角茴香到奥司他韦、从黄连到小檗碱,研究药物从传统向现代的演进方式和过程,以及现代从传统汲取用药和开发药物的智慧,进行针对性的科学挖掘等问题;从《黄帝内经》和《希波克拉底文集》的对比研究中探讨中西传统医学学科发展模式和道路的异同;从科学、技术、文化的综合维度探讨传统医学学科两个层面(技术层面与文化层面)以及传统医学学科未来发展走向。第三部分主要是结合时代发展与科技进步,根据笔者团队所开展的与传统医学相关的工作,为传统医学学科如何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融入现代社会、现代医学的洪流并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一些思考。 主要有: 基于笔者团队(国家中西医结合双一流建设学科、上海市高峰学科)开展中西医结合的创新性实践,谈对改革创新我国中西医结合教育的问题;基于笔者团队开展的中西医结合肺部疾病的相关研究工作,谈中医学科与人工智能的对接问题;基于笔者团队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中医老年病)项目的承担单位,谈中西医结合学科与新时代医老养老工程衔接和作用发挥的问题;基于笔者团队慢病相对时空公益性医疗项目多年的实践及成效,谈新时代医学人文的探索与实践等问题。
|
關於作者: |
董竞成,男,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上海市第十三届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岐黄学者,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带头人,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系系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博士后流动站站长,世界卫生组织复旦大学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主任,科技部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负责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西医结合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中医老年病)负责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兼呼吸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华人医师协会理事,世界华人中医医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医学促进会理事兼中医分会副会长等。 董竞成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及异病同治、肺肾相关、补肾益气、清热活血理论与应用(包括理、法、方、药)相关的医教研工作,特别在肺部疾病、肿瘤和老年病,以及相关中药的研发等方面有较高造诣。 对若干炎症性疾病和肿瘤性病变的认识较为深入,对人类心理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应激系统、机体自身致炎 / 抑炎平衡调控机制以及相应干预的影响等充满了学术兴趣,也致力于多个民族传统医学的研究、比较研究及整合,如中(汉)医、藏医、蒙医、维医、傣医、苗医、壮医等的比较研究与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体化构建。 1998年入选上海市卫生系统百人计划,2008年荣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杰出贡献奖,2009年入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A类),2010年入选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2017年荣获复旦大学十大优秀医生。2017年他引领的中西医结合学科入围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是我国在该领域入选的二个团队之一,成为继2015年该学科入选上海市高峰学科后又一里程碑事件。2019年其所引领的学科又入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的重点学科。 他承担包括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6项,完成和发表论文270余篇,包括SCI论文约100篇,主参编专著8本(包括主编颇具影响力的《中国传统医学比较研究》一书),申请专利17项,授权4项。刘文先,男,博士,先后就读/工作于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医科大学。 现为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 主要从事传统医学理论、方法和文化层面的研究,中国传统医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研究。 多年来,发表SCI、中国科技核心、中文核心期刊等论文20余篇,以副主编/编委参编《中国传统医学比较研究》《中国民族药辞典》等多部学术著作,主持第六十二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1项,参与中国复旦 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科学院中医药国际合作项目等多项省部级或国际合作项目。 曾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董竞成,男,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上海市第十三届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岐黄学者,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带头人,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院长,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系系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博士后流动站站长,世界卫生组织复旦大学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主任,科技部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负责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西医结合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中医老年病)负责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兼呼吸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华人医师协会理事,世界华人中医医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医学促进会理事兼中医分会副会长等。 董竞成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及异病同治、肺肾相关、补肾益气、清热活血理论与应用(包括理、法、方、药)相关的医教研工作,特别在肺部疾病、肿瘤和老年病,以及相关中药的研发等方面有较高造诣。 对若干炎症性疾病和肿瘤性病变的认识较为深入,对人类心理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应激系统、机体自身致炎 / 抑炎平衡调控机制以及相应干预的影响等充满了学术兴趣,也致力于多个民族传统医学的研究、比较研究及整合,如中(汉)医、藏医、蒙医、维医、傣医、苗医、壮医等的比较研究与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体化构建。 1998年入选上海市卫生系统百人计划,2008年荣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杰出贡献奖,2009年入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A类),2010年入选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2017年荣获复旦大学十大优秀医生。2017年他引领的中西医结合学科入围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是我国在该领域入选的二个团队之一,成为继2015年该学科入选上海市高峰学科后又一里程碑事件。2019年其所引领的学科又入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的重点学科。 他承担包括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6项,完成和发表论文270余篇,包括SCI论文约100篇,主参编专著8本(包括主编颇具影响力的《中国传统医学比较研究》一书),申请专利17项,授权4项。刘文先,男,博士,先后就读/工作于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医科大学。 现为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 主要从事传统医学理论、方法和文化层面的研究,中国传统医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研究。 多年来,发表SCI、中国科技核心、中文核心期刊等论文20余篇,以副主编/编委参编《中国传统医学比较研究》《中国民族药辞典》等多部学术著作,主持第六十二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1项,参与中国复旦 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科学院中医药国际合作项目等多项省部级或国际合作项目。 曾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
|
目錄:
|
上篇
传统医学学科与方法总论
第一章学科及医学学科概论/3
第一节学科的定义及其内涵实质的变迁/3
第二节医学学科的定义及分类/6
第三节医学学科的结构要素/9
第四节医学发展的学科概述/11
第五节医学学科的未来展望/21
第六节医学学科研究的方法纲要/22
小结与讨论/28
参考文献/29第二章医学文明是人类文明的独特镜像/34
第一节人类文明及其发展概述/34
第二节丝绸之路与人类文明/43
第三节医学是人类文明的影像/47
第四节丝绸之路与医学学科的发展/52
小结与讨论/55
参考文献/56第三章古文字中承载的早期中西方医学/58
第一节四大古文字与早期世界传统医学/58
第二节甲骨文字与早期中国传统医学/67
第三节古文字与古代医学兼论中西方医学的起源时间/71
第四节语言文字是医学学科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76
小结与讨论/78
参考文献/80第四章简帛医书勾勒的中国传统医学学科动态版图/81
第一节我国现今传统医学版图及其特点/82
第二节研究早期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重要方法/83
第三节简帛医书中的中国传统医学全景式概览/83
第四节简帛医学描绘的中国传统医学动态版图分析/89
小结与讨论/92
参考文献/93第五章中西传统医学从本能向经验及理论的变迁/95
第一节神话传说与传统医学/95
第二节动物本能与传统医学/98
第三节劳动实践与传统医学/99
第四节巫医巫术与传统医学/104
第五节经验与传统医学/107
第六节理论与传统医学/109
小结与讨论/111
参考文献/113第六章中西传统医学从哲学向医学的变迁/115
第一节古典哲学是传统医学发展的核心要素/115
第二节古希腊的哲学与医学/116
第三节古代中国的哲学与医学/121
小结与讨论/127
参考文献/129
中篇
医学学科的变迁与比较
第七章中医作为学科概念内涵外延的变迁/133
第一节中医学科概念的古代含义/133
第二节中医学科概念的近现代含义/136
第三节中医学科概念的最新含义/137
第四节新型中国传统医学学科体系构建思考/139
小结与讨论/140
参考文献/141第八章西医作为学科概念的内涵外延的变迁/143
第一节从地理概念到医学概念/144
第二节从西域医学到西洋医学/145
第三节从西方传统医学到现代医学/150
第四节西医概念的局限和重塑/155
小结与讨论/156
参考文献/157第九章中药作为学科概念内涵及其实质的变迁/159
第一节中药学科概念的古代阐释/159
第二节中药学科概念的近现代内涵兼谈外来药物归中过程/167
第三节中药学科概念的当代内涵/169
小结与讨论/172
参考文献/173第十章从罗布泊墓葬麻黄看药用植物和中药学学科起源/175
第一节本草起源问题概述/175
第二节麻黄作为本草起源样板的选择/176
第三节古罗布泊人药用植物认知与运用模式的构建/182
第四节对麻黄认识的发展及现代研究概述/188
小结与讨论/193
参考文献/195第十一章奎宁与青蒿素的异途同归/199
第一节疟疾: 人类由来已久的顽疾/199
第二节金鸡纳: 从区域走向国际/202
第三节奎宁: 从传统到现代的升级/205
第四节青蒿素: 从本草到明星抗疟药/207
第五节从金鸡纳到青蒿素: 药物研发的新思路/210
小结与讨论/212
参考文献/213第十二章从天然植物到药物的不同发展过程/215
第一节洋金花胆碱能受体阻断药物/215
第二节黄连小檗碱/218
第三节洋地黄地高辛/220
第四节古柯叶普鲁卡因/222
第五节山羊豆二甲双胍/223
第六节狗爪豆左旋多巴/224
第七节八角茴香达菲/226
第八节柳树阿司匹林/229
第九节其他/234
小结与讨论/239
参考文献/240第十三章中西传统医学学科发展模式与道路的异同比较/245
第一节经典的基因: 中西医学的个性差异/246
第二节经典的路标: 中西医学发展的分道扬镳/252
第三节经典的光芒: 中西医学和而不同的未来/257
小结与讨论/260
参考文献/261第十四章从科学、技术、文化的综合维度探讨传统医学两个层面及其学科归属与发展/262
第一节科学: 从传统科学到现代科学的演变/264
第二节技术: 从原初技术到现代技术的演变/266
第三节文化: 从古典文化到现代文化的演变/270
第四节科学技术文化之间的关系/271
第五节传统医学的科学与技术归属/275
第六节传统医学的结构性要素及两个层面/282
第七节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维度下的传统医学发展/287
第八节传统医学融入现代医学将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293
小结与讨论/297
参考文献/300第十五章人类医学演进中的医学人文学科及其重构/303
第一节医学人文有关概念/303
第二节医学人文的缘由及价值/304
第三节医学人文的历史演变/305
第四节中国传统医学中的医学人文/306
第五节中国医学人文学科在新时代的发展/308
小结与讨论/310
参考文献/310
下篇
新时期传统和现代医学学科融合发展初探
第十六章从中西医学科的变迁谈创新中西医结合教育/315
第一节创办新型中西医结合教育的时代背景/316
第二节中西医结合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317
第三节新型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创办设想及模式/319
第四节创新中西医结合教育的重要意义/321
小结与讨论/322
参考文献/322第十七章中医学科发展与人工智能的对接初探/324
第一节人工智能在医学和健康领域的应用/324
第二节人工智能在中医领域的认识与应用/325
第三节人工智能与中医结合的对策/326
小结与讨论/329
参考文献/329第十八章中西医结合学科与新时代医老养老工程/331
第一节传统医学关于医老养老的认识/332
第二节中医学及中西医结合在医老中的理论与实践/336
第三节中西医结合在医老养老中地位与作用的建议/340
小结与讨论/342
参考文献/343第十九章慢病相对时空/345
第一节新时代需要新的医学人文/345
第二节慢病相对时空公益性医疗项目介绍/347
第三节慢病相对时空公益性医疗项目的特色疗法与干预方式/349
第四节慢病相对时空公益性医疗项目的科学基础与转化/359
第五节慢病相对时空公益性医疗项目收效与影响/381
小结与讨论/383
参考文献/384
第二十章中国传统医学学科的生发、比较、融合与发展/387
第一节医学之生发/387
第二节医学之变迁与比较/393
第三节医学之融合与发展/402
小结与讨论/404
|
內容試閱:
|
人类本身及文明的发展由古及今,医学始终相伴相随,并努力为人类的繁衍生息和进步提供保障。在此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医学自身也同样经历了由被动到主动、由粗浅到精深、由稚嫩到成熟的过程。在此数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医学从最初富有神学巫术色彩的救治行为到具有理、法、方、药体系的古典医学实践,从零散的个体经验到医学理论的相对成熟及系统化,从经验的医学到实验的医学再到以循证医学、精准医学为特点的医学科学,从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诊断技术从传统望、闻、问、切等诸诊合参到今天B超、CT、MRI、基因检测等诊断方法的综合运用,从以前未有明确分类解析出的医学概念到今天名目繁多的中医、西医、民族医学、现代医学、补充与替代医学、整合医学等概念,人类的医学,以及人类认识和处理健康、疾病、生命等问题的观念、模式、方法等均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且从未像今天这样丰富多彩。当然,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医学对人类自身及疾病的初步认知是有所相似,但也有所不同的,即便植根中华文化产生的中医药,其大同之下亦有小异。但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和数理统计等的飞速发展,或多或少为传统医学科学性和实用性的评判提供了某种程度的坐标参考;多元文化间的交流互鉴,也让今天的传统医学家更有可能超越传统医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藩篱,有据取舍。当然,不同医学学科间动态比较的目的不是为了分出优劣高下,而是为了融合创新和生发,融合的结果是取其精华、优势互补,而生发的结果则可能是形成一种新的医学形态,从而促进医学学科的迅猛发展。
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推动中西医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进而发挥其在国家乃至世界卫生健康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已被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理论高度和实践高度。2017年7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中医药法,其总则中明确规定:中医药是指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各民族医药的统称,是反映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并提出中西医并重的方针。2019年10月25日召开的全国中医药大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国务院名义召开的全国中医药大会。大会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在传承创新中高质量发展,让这一中华文明瑰宝焕发新的光彩。同时,大会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文件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对于坚持中西医并重、打造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推动我国生命科学实现创新突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多年来,我们团队致力于倡导和践行大中医理念,致力于推动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融合。从2009年开始这项工作至今我们已经坚持了10余年,我们的足迹遍及新疆、青海、内蒙古、宁夏、甘肃、云南、广西、贵州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也即藏医、蒙医、维医、回医、傣医、壮医、苗医等少数民族传统医学发达的地区,我们在少数民族地区和传统医学领域做了很多创新工作,也结交了很多各民族的朋友、专家。随着在中国传统医学这块处女地上的辛勤耕作,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加强中国传统医学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中国传统医学领域自觉地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意义。鉴于此,我们始终在努力传播传统医学领域研究的要义,搭建中国传统医学一体化的平台,总结传统医学在理论和实践方法层面的共性,争做促进民族传统医学融合的典范,包括本书的编著,都是我们在这些方面的努力和尝试。
本书围绕传统医学的学科概念和学科发展,对整个文明历史进程中出现的传统医学及其相关的学科形态,比如中国各民族的传统医学、中西方的传统医学、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等,在动态的基础上开展历时性与共时性的比较研究、结构性与关联性的研究、相似性与差异性的研究、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的研究、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的研究,通过对传统医学进行时序、模块、方法等方面的分解,发现传统医学学科成长的一般规律,揭示传统医学未来发展的方向,探讨中国传统医学一体化构建的重要性、必要性、科学性、可行性,铸牢传统医学领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与实践。具体而言,一是进一步补充、阐释和验证我们提出的大中医三分法五要素两个层面三个融合等关于传统医学的系列创新理念,进一步筑实中国传统医学一体化的理论基础。二是提出了历时性与共时性、结构性与关联性、相似性与差异性、中西传统医学对称性、地上史料与地下实物一致性、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相结合、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相结合等多种研究方法,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传统医学及其比较研究的方法学基础。三是结合传统医学兼有的医学学科与人文社会学科特点,分别在医学基础知识、临床经验、医学文明、群体信仰、古典哲学、交通交流、语言文字、人文建设等多领域进行了全景式的概览,也做了相关性的研究探讨,以期描绘出一幅中国传统医学多种视角、动态发展的学科图景,为人们认识医学特别是传统医学提供新的参考。
在本书之前,笔者团队已创新性地编著了《中国传统医学比较研究》一书,并获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该书是一部基于本团队多年来在中医、现代医学、中西医结合这三大领域及临床实践、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药物研发等诸多工作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思想与经验的总结凝练,是基于10余年倾情援助新疆、青海、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传统医学并解析其相似性与差异性的集大成之作。书中的中国传统医学,我们的认识是包括中汉医以及藏医、蒙医、维医、傣医等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大中医理念;提出传统医学可分为不自觉领先于现代医学的部分、与现代医学达成共识的部分、需要重新评价或加以摒弃的部分的三分法理念;强调传统医学是由临床经验、原初的基础医学知识、古典哲学、区域性文化、群体性信仰等五个核心要素构成;阐释了多数传统医学皆为技术层面和文化层面的统一体,技术层面宜融会贯通、文化层面应求同存异的理念;倡导了中国的未来医学宜进行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特点的中国传统医学内部的融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特点的世界传统医学之间的融合、同属于人类共同医学文明的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融合的三个融合理念。这些想法和理念为科学认识和架构人类医学,特别是传统医学及中国传统医学,提供了新的科学的视角、思想和方法。《中国传统医学比较研究》自出版以来,持续受到业界和社会广泛的好评和赞誉。
作为中国传统医学比较研究系列丛书的第二本书,本书的出版具有若干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是有利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提出的,以及编著者始终一贯积极倡导的大中医理念,符合国家中西医结合的医药卫生方针政策,符合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中医药国际化战略、健康中国行动等。二是有利于促进医学学科的融合、整合,即我们提出的三个融合理念: 其一是中国各民族传统医学之间的融合,中(汉)医、藏医、蒙医、维医、傣医等各民族医学的融合,建立一种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之上的中国传统医学新体系;其二是世界各民族传统医学之间的融合,建立一种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上的世界传统医学新体系;其三是力促同属于人类医学文明的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融合,即打破壁垒,积极引进吸收和利用现代科学(包括生命科学、现代医学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理论和方法,科学阐释传统医学内涵的基础上,推动形成一批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理论、方法和药物,并与传统理论、方法和药物互参,促进中外互参、古今并用。在科学阐释中国传统医学的过程中,科学认识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学科,更加科学地提升文化自信,在医学领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三是本书对医学从学科角度的动态分析,包括历时性地描述医学学科从传统到现代的动态演变,共时性地对中西传统医学进行对称性的研究,结构性地对传统医学进行异同性的比较分析、技术层面与文化层面的解析,关联性地对医学和传统医学置于人类文明、科学、技术、文化、哲学、宗教等大镜像中进行跨学科研究等,旨在尝试从一种全新的广阔视角描绘出一幅生动的传统医学学科诞生、成长、发展、壮大的图景,同时尝试揭示一些与人类历史发展、社会发展、学科发展等相适应的传统医学发展规律。此举有利于引导人们科学地认识人类传统医学学科及实践,启发人们对整个人类医学发展历程和当今医学状况的思考。
此外,书的最后几章主要是试图通过结合几种富有时代特点的医学思考及实践,在操作层面践行我们的相关认识方法、思想和理念,从而探索出一些可行的方法和路径。
本书与《中国传统医学比较研究》一书,在编著立意、思想与内容、文医结合的风格等方面是一脉相承的,是我们在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与方法学层面的新尝试,是复旦智慧的新体现,可供医学爱好者、医药领域的科研人员、临床工作者及广大师生等参考阅读。在本书编著过程中,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同仁,特别是杜懿杰、罗清莉、高振、魏颖、马梦雨、邓晓红等团队成员对书中部分内容进行了很好的补充和修正,发挥了团队多学科、多专业合作的优势,在此一并感谢!
董竞成 刘文先
2020年6月21日
|
|